![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2977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2977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2977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2)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2),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2)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酱油和食醋
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2.(2022·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用火法炼硫,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S2FeS+S。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2022·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丽水市拥有众多地方特产,如龙泉青瓷、遂昌竹炭、青田石雕、景宁山哈酒等。下列地方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煅烧青瓷 B.烧制竹炭 C.打磨石雕 D.酿山哈酒
5.(2022·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酸性溶液pH小于 7
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A.A B.B C.C D.D
6.(2022·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二、计算题
7.(2022·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NH4NO3和Ca(NO3)2,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4.0g。(已知:NH4NO3+NaOHNaNO3+NH3↑+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1)计算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
(2)计算滤液中NaNO3的质量。
8.(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开春以来,为提高水稻产量,某农场积极做好科学施肥、精准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1)水稻不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肥料。如在水稻抽穗、开花时期,为促进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需要多施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______。
A.碳酸钾(K2CO3)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氨钙[Ca(H2PO4)2]
(2)氮肥能促进水稻幼苗生长。一百亩水稻需要施3950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这些碳酸氢铵用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来合成,需要氨气(NH3)多少千克?
(3)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要为一百亩水稻喷洒该农药,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01%的药液7500千克,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多少千克?
三、简答题
9.(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合适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有利于减少盐酸浪费。小明分别取4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14.6%、21.9%的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进行A、B、C三组实验,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算得盐酸利用率如表(盐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理论上所需要的盐酸量与实际消耗的盐酸总量的比值)。
盐酸利用率与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组别
A
B
C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7.3%
14.6%
21.9%
盐酸利用率
82.5%
81.5%
72.1%
(1)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C组在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_____。
(2)小明用400克盐酸进行A组实验,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约多少升?(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克/升)
(3)实验中,小明想在10分钟内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气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用哪种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10.(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我国将有6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1)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______条,其中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尿液中的______等代谢废物。
(2)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据测算,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1.1千克,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反应,则可生成水多少千克?
11.(2022·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萤石是我市的优势矿产资源,也是我国“战略性矿物”。为探讨萤石的形成、开采、浮选等跨学科问题,兴趣小组对某萤石矿区开展项目化研究。
【萤石浮选】萤石矿开采后,将矿石破碎,研磨成矿粉,加水调成矿浆,往矿浆中添加捕收剂等药剂进行浮选,使目标矿粉粘附在泡沫上浮至水面,得到纯度较高的精矿。
(1)如图是pH值、捕收剂种类对浮选回收率影响的图像。为获得高浮选回收率,浮选时的最佳条件是______。
【纯度测定】萤石的主要成分为氟化钙(CaF2)。
已知:CaF2+H2SO4(浓)CaSO4+2HF↑
(2)为测定精矿样品中氟化钙的含量,该小组称取10克样品和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性溶液吸收,测得碱性溶液增重4.4克,计算样品中氟化钙的质量分数。
【项目评估】萤石是我市优势矿产资源,但对萤石开采项目一直有不同观点。
(3)请选出你认同的一种观点______(填字母)。
A.我市应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萤石开采项目
B.在勘探技术和环境监测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萤石开采项目
C.萤石开采项目会引发地表沉陷,诱发地质灾害,应禁止萤石开采项目
五、填空题
12.(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小舟归纳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符合图中转化规律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一个即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使用湿法炼铜,其原理是:第一步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铜,第二步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其中利用了图中转化规律⑧的是第______步。
13.(2022·浙江金华·统考中考真题)性能神奇的金属钛(Ti)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是钛矿石之一,目前利用金红石大规模生产钛的过程是:
①在高温条件下向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完成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过程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14.(2022·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价类图是以元素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碳元素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
(2)写一个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如图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涉及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改变的反应类型有______(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5.(2021·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合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
(2)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6.(2022·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小丽和小科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分别将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小丽加入少量镁条,而小科加入了足量镁条。一段时间后,小科的试管底部“意外”地出现了灰白色固体。为探究该固体是什么物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足量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Mg(OH)Cl]都难溶于水,但都能与稀硝酸反应,后者能生成Mg(NO3)2和HCl。
【建立假设】假设1:未溶解完的氯化镁;假设2:氢氧化镁;假设3:碱式氯化镁;……
【进行实验】将灰白色固体过滤、充分洗涤后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
固体不溶解
假设1______
实验二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
固体溶解
假设2不成立
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______
【评价交流】小丽认为该灰白色固体一定是碱式氯化镁。小科认为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固体就是碱式氯化镁,其理由是______。
【继续探究】……
七、流程题
17.(2022·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所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科建构了“混合物提纯”的思维模型:
【初步理解】根据混合物组分的性质差异,获得混合物中目标组分。
(1)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的盐与水分开,常压加热蒸馏法是其中的一种:常压下将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再液化得到淡水的过程。从建模角度分析,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属于上述模型中的______(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探究本质】根据组分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方法,实现物质提纯。
(2)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中提纯硝酸钾,是通过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实现的。其中过滤操作将硝酸钾晶体与溶液分离是根据______不同。
【实践应用】根据混合物中某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提高混合物中目标组分纯度。
(3)小科取10克混有少量硫酸的盐酸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沉淀0.233克,则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融合创新】依据科学原理,融合技术与工程,形成新颖而有价值的解决实际问题方案。
(4)常压加热蒸馏法,能耗大、成本高。小科查阅资料获知,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厂,都已经采用低压加热蒸馏法,请解释其蕴含的科学道理______。
18.(2021·浙江杭州·统考中考真题)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八、实验题
19.(2022·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丽查阅到以下材料:
(1)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______(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______;
(4)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设计一个能说服小丽的简明实验思路______。
20.(2022·浙江·统考中考真题)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1)【实验步骤】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______。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交流反思】
①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可用闻气味的鉴别酱油和食醋,有酸味的是食醋,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2.C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以及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在反应物水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3.B
【详解】根据题意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
4.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煅烧青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烧制竹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打磨石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酿制哈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A.酸性溶液pH小于 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该选项推理错误;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该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如C2H5OH,该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6.A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数目不变,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故A不正确。
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
C、从符号表征看:1个四氧化二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故化学式是N2O4,故C正确。
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二氧化碳、水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A。
7.(1)解:样品中含有硝酸铵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
x=0.8g
y=0.85g
则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
答: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
(2)解:设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z
z=6.8g
则滤液中NaNO3的质量为0.85g+6.8g=7.65g
答:滤液中NaNO3的质量为7.65g。
【详解】(1)根据氨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硝酸铵的质量,还有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详解见答案。
(2)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硝酸钠的质量。再算出两个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的总质量;详解见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有一定难度。
8.(1)C
(2)解:设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答:需要氨气850kg;
(3)解:设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的质量为y
7500kg×0.01%=y×5%
y=15kg
答: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15kg。
【详解】(1)A.碳酸钾(K2CO3)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B.尿素[CO(NH2)2]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C.磷酸二氨钙[Ca(H2PO4)2]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答案为:C;
(2)见答案;
(3)见答案。
9.(1)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越易挥发;温度升高,加快盐酸挥发;反应速度越快,消耗的盐酸越多;上述结果引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快速减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2)7.26升
(3)选B,前10分钟反应快慢适中,盐酸利用率较高,能满足收集10升二氧化碳
【详解】(1)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越易挥发;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加快盐酸挥发,反应速度越快,消耗的盐酸越多。上述结果引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快速减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2)参加反应的稀盐酸溶质质量:m=400克×7.3%×82.5%=24.09克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4.52g
答: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7.26升;
(3)由图像可知,B前10分钟反应快慢适中,盐酸利用率较高,每分钟产生二氧化碳体积大于1升,能满足十分钟内收集10升二氧化碳,因此选B。
10.(1) 3/三 尿素、尿酸
(2)设可生成水质量为x
=
x=0.9kg。
答:可生成水0.9千克。
【解析】(1)
由图可知,航天员呼吸生成水,将航天员的尿液净化得到水,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水和甲烷,故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三条,其中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尿液中的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
(2)
见答案
11.(1)选择捕收剂A及pH=8.5左右
(2)碱性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的HF的质量。设样品中CaF2的质量为x。
样品中氟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5.8%
答:样品中氟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5.8%
(3)B
【解析】(1)
由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在用捕收剂A、pH=8.5左右时,浮选回收率最高,所以为获得高浮选回收率,浮选时的最佳条件是:选择捕收剂A及pH=8.5左右;
(2)
见答案。
(3)
A、萤石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合理开采,故A错误;
B、在勘探技术和环境监测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萤石开采项目,故B正确;
C、在勘探技术和环境监测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萤石开采项目,不应禁止萤石开采,故C错误。
故选:B。
12.(1)(合理即可)
(2)二
【解析】(1)
转化规律①是金属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转化规律⑧是盐转化为金属,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盐转化为金属,故填:二。
13.(1)
(2)置换反应
【分析】解:
【详解】(1)在高温条件下向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该可燃性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过程②是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1)CO
(2)
(3)AC
【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B中氧元素为-2价,碳元素为+2价,所以物质B的化学式是:CO;
(2)C→E的反应是碳的+4价氧化物(CO2)转化成+4价的盐(可以是碳酸盐),可以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3)从图中可知,涉及化合价转变的有A转化为B、C和BC的相互转化。A(C)和氧气反应可以生成C(CO2)和B(CO),是化合反应。C(CO2)和碳高温下可生成B(CO),是化合反应。B(CO)可以和氧气点燃生成C(CO2),是化合反应。A(C)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C(CO2)是置换反应。
所以如图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涉及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改变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故选AC。
15. 复分解反应 ClO2
【详解】(1)该题是酸+碱生成盐+水的反应,所以是复分解反应。
(2)分析价类图可知物质C属于氧化物,且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可推断出C为ClO2。
(3)根据(1)可知,(1)的反应为,所以D为KCl,由D是KCl且E中的氯的化合价为+5价,可反推断出E为KClO3,所以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不成立 产生白色沉淀 只证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证明碱式氯化镁中的其它元素
【分析】根据实验的现象以及结论进行分析。
【详解】实验一:氯化镁溶于水,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固体不溶解,说明白色固体不是未溶解的氯化镁,故假设1不成立;故答案为:不成立;
实验二:假设2不成立,说明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固体溶解,说明固体可能是碱式氯化镁,或碱式氯化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根据碱式氯化镁[Mg(OH)Cl]难溶于水,但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Mg(NO3)2和HCl,故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因此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
评价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只证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证明碱式氯化镁中的其它元素,因此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固体就是碱式氯化镁;故答案为:只证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证明碱式氯化镁中的其它元素。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实验方案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7.(1)分离转移
(2)颗粒大小
(3)0.98%
(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从而节约能量消耗
【详解】(1)常压下将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再液化得到淡水的过程。从建模角度分析,海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属于上述模型中的分离转移,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是反应转化;故答案为:分离转移;
(2)过滤操作将硝酸钾晶体与溶液分离是根据颗粒大小不同;故答案为:颗粒大小;
(3)设硫酸的质量为x,则:
则原混合溶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8%。
故答案为:0.98%;
(4)常压加热蒸馏法,能耗大、成本高。小科查阅资料获知,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厂,都已经采用低压加热蒸馏法,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从而节约能量消耗;故答案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从而节约能量消耗。
18. H2 1:1
【详解】(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O元素,生成物中含C、H、O,故反应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单质为氢气,化学式为H2;(2)由题可知,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1:1。
19.(1)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C
(3)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合理即可)
(4)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分析】(1)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来分析;
(3)根据反应的原理、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4)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来分析。
【详解】(1)玻义耳实验中,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则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故答案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故答案为:AC;
(3)在点燃的条件下,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温度升高导致装置内的气体体积膨胀,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因此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防止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造成空气污染;故答案为: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合理即可);
(4)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来进一步说服小丽;故答案为: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20. 天平是否平衡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对于在一般的实验装置(即开放体系装置)中进行实验探究时,如果是没有气体的参与(或者生成),那么化学反应前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必然没有偏转(即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如果是有气体的参与(或者生成),那么化学反应前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就有可能发生偏转了;但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仍然是相等的。这时,只要设法把该开放体系装置转变为密闭装置,那么化学反应前后托盘天平的指针也就必然没有偏转。
【详解】(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故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①本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能得出上述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2),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