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找规律_人教新课标
展开“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下册88-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及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感受“规律”的含义,认识简单的数列。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小正方形、三角形及学具图片、习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算练习。(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口算练习。)生汇报答案。
2.引导学生对口算题进行观察,初步感受“规律”。(板书。)
二、引导探究,认知规律
1.共同参与,在探究中发现。
师:要想找到规律,就得有好眼力。请看下面的这幅图,你能找出哪些有规律的现象?(出示主题图,学生口述发现。)
2.根据规律继续画图形。
(出示3组有规律的图形。)
师:请同学们自主尝试找规律,根据规律继续画。(学生独立操作并汇报。)
3.用简洁的方式表达。
师:同学们已经能根据规律继续画图形。你能想一个比较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是哪些图形在重复出现吗?可以动手画一画,并与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交流,汇报。)
师:(课件演示。)我们可以用一个圈把重复的部分圈上。这样一画,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在重复出现。这个圆圈,我们通常把它叫做集合圈。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学生经历寻找事物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基础练习,巩固深化。
师:(出示一道选择题。)接下来的图形该填什么呢?(学生回答后追问理由。)
小结:看来,要想找到正确的规律,不仅要考虑形状,还要考虑颜色、顺序。
5.合作交流,创造规律。
师: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创造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这组图形中,哪些图形在重复出现。(学生展示做好的作品。)
设计意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在开放、互动的自评和他评中不断碰撞,提升自我。
6.拓展练习,深化规律含义。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组练习。(出示图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接下来的可能是什么?(生猜。)看来规律在没有完全出示之前,什么猜测都是可能的。(课件继续出示。)现在呢?能说出规律吗?(生答。)一般情况下,事物至少重复3次或3次以上,我们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7,联系实际,再次感知规律。
师:不仅图形有规律,就连声音、动作也有规律。不信我们一起来做接龙游戏,亲自体验一下。大家闭上眼静静地听:叮叮叮——当,叮叮叮——当……(集体接声音。) 师:再来看一组老师做的动作。在这些动作当中你能找到规律吗?谁愿意来说一说。并试着往下再接着做几组这样有规律的动作。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有规律,你能说一说或演一演吗?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教师提供手铃、小铜玲等乐器,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创新完成有规律的排列。)找出周围有规律的事物。
小结:看来,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真是无处不在。其实,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数排列起来,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规律呢!
三、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1.在数列中找规律。(课件出示:单数数列,双数数列,整十数数列。)
2.自己创造一组有规律的数。
3.[出示斐波那契数列1,2,3,5,8,( ),( )。]接下来是什么数?这个数列叫什么,你们知道吗?它叫兔子数列。(讲解这个数列的来源和最先发明这个数列的斐波那契的故事。)
设计意图:巧妙引入相关数学知识,不仅可以起到开阔学生数学视野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激励学生热爱数学,钻研数学。
4.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的图片。
师:同学们在惊叹的同时,是不是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规律之美:树叶的排列有规律,菠萝的表皮上有规律,高楼大厦上有规律,人的行走有规律,就连这伴奏的音乐中也有规律。希望同学们在下课后认真观察我们的周围,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事物有规律。
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_人教新课标,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统计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统计_人教新课标,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自主探究,经历过程,练习运用,提升认识,课后小结,课后实践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的顺序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的顺序_人教新课标,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交流,巩固练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