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5晶体结构与性质(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903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5晶体结构与性质(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903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5晶体结构与性质(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903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5晶体结构与性质(1)
展开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5晶体结构与性质(1)
一、单选题
1.(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模拟预测)刚玉(主要成分为)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常用于高级研磨材料,它
A.是分子晶体 B.是共价化合物
C.可做铝热剂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2.(2022·上海闵行·统考一模)科学家已成功将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类似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关于这种二氧化碳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原子晶体 B.熔点比二氧化硅晶体低
C.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每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单键
3.(2022·上海闵行·统考一模)下列变化过程需克服共价键的是
A.二氧化硅熔化 B.冰融化 C.氯化钾熔化 D.钠熔化
4.(2022·上海·统考一模)由键能数据大小,不能解释下列事实的是
A.熔点: B.活泼性:
C.热稳定性: D.硬度:金刚石>晶体硅
5.(2022·上海·一模)下列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称为分子式的是
A.SiC B.O2 C.Al D.CaO
6.(2022·上海杨浦·统考一模)的结构片段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共价化合物 B.为原子晶体 C.为离子晶体 D.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
7.(2022·上海徐汇·统考三模)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
A.Ar和K B.NaCl和NaOH C.和 D.和
8.(2022·上海金山·统考二模)NaI晶体中两核间距约0.28 nm,呈共价键;激光脉冲照射NaI时,Na+和I—两核间距为1.0~1.5 nm,呈离子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键和离子键之间没有明显界线
C.NaI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D.NaI晶体是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混合物
9.(2022·上海普陀·统考二模)“碳氯法”制备MgCl2的原理:MgO+C+Cl2MgCl2+C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1molCl2,转移电子2NA
B.熔点:MgO>MgCl2
C.等质量的Cl2和CO,CO的分子数更多
D.0.1mol·L-1MgCl2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2NA
10.(2022·上海松江·统考二模)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
A.离子化合物 B.共价分子 C.金属晶体 D.原子晶体
11.(2022·上海金山·统考二模)下列熔点最高的轻金属是
A.Na B.Mg C.Al D.Fe
12.(2022·上海松江·统考二模)北京冬奥会首次选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下列关于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态CO2是分子晶体 B.电子式为
C.是直线型分子 D.是非极性分子
13.(2022·上海崇明·统考二模)核潜艇上的核反应堆使用液态铝钠合金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合金的熔点介于钠、铝之间 B.铝钠合金的良好传热性与自由电子有关
C.钠或铝形成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原子半径钠大于铝,金属键钠强于铝
14.(2022·上海·统考模拟预测)北京冬奥会的雪花造型火炬台令人耳目一新,有关雪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微粒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B.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C.融化时破坏共价键
D.融化后密度会变小
15.(2022·上海虹口·统考模拟预测)天然晶体称为水晶,是古代重要宝石品种。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原子晶体 B.属于非电解质 C.属于酸性氧化物 D.含有键
16.(2022·上海·统考二模)我国学者发明了一种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2的新方法,其原理可以表示为:NaCl+CO2CO+NaClO,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2的钠离子:
B.NaClO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CO晶体模型:
17.(2022·上海·统考二模)工业硅冶炼炉中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①:SiO2+2CSi(熔点1410℃)+2CO↑
反应②:SiO2+3CSiC(熔点2700℃)+2CO↑
已知SiC与Si结构相似,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关于上述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C置换了Si,说明非金属性C>Si
B.反应①与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C.反应①与②中每生成22.4LCO,转移电子数均为2NA个
D.SiC熔点明显高于Si是因为两者结构相似,但SiC摩尔质量更大
18.(2022·上海·模拟预测)有关单质碘升华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该过程吸热 B.分子间距增大
C.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D.不会破坏共价键
19.(2022·上海崇明·统考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形成的晶体,一定属于同类型晶体的是
A.SiO2和Si B.KI和I2 C.Na2S和Na D.CO2和C
20.(2022·上海·模拟预测)下列物质中,常温下以分子晶体形式存在的是
A.氯化铵 B.单质碘 C.金刚石 D.单质硅
21.(2022·上海·模拟预测)SF6可作为超高压绝缘介质气体,分子如图呈正八面体结构,有关SF6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原子晶体 B.是非极性分子
C.S和F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S D.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2.(2022·上海·模拟预测)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成水冰,冰龄达一年以上的海冰,其融化后的水为淡水。海水冻结时,部分未及流走的盐分(设以NaCl为主)以卤汁的形式被包裹在冰晶之间,形成“盐泡”。某海冰大致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海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分子比较稳定
B.海冰的冰龄越长,内层的“盐泡”越多
C.海冰内层NaCl的浓度约为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D.每1 mol水分子的海冰内就有2×10-5NA个NaCl分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23.(2022·上海·统考一模)下列化学式能真正表示该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S B.Si C.Al D.Ar
二、实验题
24.(2022·上海金山·统考一模)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3,在很强的氧化剂作用下也可形成不稳定的+6价高铁酸盐。
Ⅰ.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高密度磁记录材料Fe/复合物,装置如图所示。在氩气气氛中,向装有50mL的三颈烧瓶中逐滴加入100mL,100℃下搅拌回流3h,得到成分为Fe和的黑色沉淀。
待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冷却后,过滤,再依次用沸水和乙醇洗涤,40℃干燥后焙烧3h,得到Fe/复合物产品3.24g。
完成下列填空:
(1)三颈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检验反应是否进行完全的操作是_______。
(2)焙烧需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
Ⅱ.已知:为共价化合物,熔点是306℃,易水解:
的平衡常数。
(3)的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
(4)向中加入以除去杂质,为使溶液中c(Fe3+)≤10-6mol/L,则溶液中c(OH-)≥_____mol/L。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除杂原理。_______。
三、结构与性质
25.(2022·上海金山·统考二模)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H2有多种制法。完成下列填空:
(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三种含氢微粒:H、H+、H-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
(2)充填气象观测气球时,可用CaH2与H2O反应制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熔点:CaH2>BaH2的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含杂质的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得的H2中,含杂质PH3、AsH3和H2S,杂质气体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PH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
(4)水直接热解条件苛刻,人们设计了Ca-Fe-Br循环制H2。涉及反应:
___________FeBr2(s)+___________H2O(g)___________Fe3O4(s)+___________HBr(g)+___________H2(g)
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6.(2022·上海黄浦·统考二模)氮化镓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充电器中使用的一种半导体材料,可通过单质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镓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Al
P
Ga
As
(1)配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Ga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个。
(3)氢化物的热稳定性:___________(填“>”、“<”或“=”)。
Ga分别与N、P、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熔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点/℃
1700
x
1238
(4)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推测的熔点范围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7.(2022·上海·统考二模)锗、锡、铅均属于ⅣA族元素,它们的单质与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Ⅰ.完成下列填空:
(1)锗元素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有_______个,它们运动所形成的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形。
(2)氢化锗(GeH4)结构与甲烷类似,在常温常压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有毒气体。从结构角度比较GeH4与CH4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氢化锗的液氨溶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主要是因为GeH4与NH3反应生成了和_______(填化学式)两种离子。
Ⅱ.三水锡酸钠(Na2SnO3·3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转化成Na2CO3和Sn(OH)4。
(3)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前者p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4)写出三水锡酸钠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Ⅲ.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当总含铅量一定时,各形态铅的百分比(α)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5)Pb(NO3)2溶液中,_______2(填“>”“=”或“<”);往Pb(NO3)2溶液中滴入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除Na+外,还有_______(填微粒符号)。
(6)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脱铅剂DH,能有效除去水中的痕量铅。已知DH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为:2DH(s)+Pb2+(aq)D2Pb(s)+2H+。则脱铅时最合适的pH约为_______(选填编号)。
a.4~5 b.6~7 c.8~10 d.12~14
28.(2022·上海嘉定·统考二模)硫、氮、氯、氧、钠、铝、铁等是人们熟悉的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对工农业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1)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铝原子核外电子占据轨道有_______个,氯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_______。过氧化钠的电子式_______;氮原子的电子云形状有_______种。
(2)氯化钠晶体的熔点高于氯化钾,原因是_______。
(3)用Fe2(SO4)3溶液吸收H2S生成FeSO4。FeSO4被氧化使Fe2(SO4)3再生,其原理为:_______FeSO4+_______O2+_______H2SO4_______Fe2(SO4)3+_______H2O
①配平上面Fe2(SO4)3再生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
②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
(4)常压下,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氨水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温度(℃)
c(氨水)(mol/L)
电离度(%)
c(OH-)(mol/L)
0
16.56
9.098
1.507×10-2
10
15.16
10.18
1.543×10-2
20
13.63
11.2
1.527×10-2
①温度升高,NH3·H2O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填“左”、“右”)移动。
②表中c(OH-)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
29.(2022·上海徐汇·统考二模)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卤化物形式存在,完成下列填空:
(1)工业电解铝以铝土矿(Al2O3)为原料,冰晶石(Na3AlF4)为助熔剂。
①铝土矿中的晶体类型_______;
②比较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_______;
③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
(2)从海水中获取的主要用于氯碱工业,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
(3)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并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的主要反应为:,吸收时,转移电子为_______mol。
(4)工业生产纯碱的方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和,即有晶体析出。结合速率与平衡理论解释析出的原因_______。
(5)向碘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发生反应:,配平上述方程式_______。
四、填空题
30.(2022·上海青浦·统考二模)铋元素位于第六周期VA族,常用于治疗胃病的药物中,也广泛用于合金制造、冶金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中。
(1)画出铋元素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铅铋合金被用于核反应堆的导热剂,判断:该合金的熔点_______金属铋的熔点(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确定”)。
(3)请尝试画出BiH3的电子式_______。推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BiH3是非极性分子 B.热稳定性:NH3>BiH3
C.酸性HBiO3>HNO3 D.原子半径r(Bi)
BiF3
BiCl3
熔点/°C
649
233.5
(5)铋酸钠(NaBi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测定钢铁试样中锰的含量。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_______BiO+_______Mn+_______H+→_______Bi3++_______MnO+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刚玉(主要成分为)硬度仅次于金刚石,所以不属于分子晶体,事实上氧化铝属于过渡晶体,偏向共价晶体,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中铝元素与氧元素之间为离子键,所以属于离子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铝热剂是铝粉和难熔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以氧化铝不能做铝热剂,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可电离成铝离子和氧离子,可导电,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这种二氧化碳晶体类似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属于原子晶体,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晶体结构和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相似,都为原子晶体,C原子半径小于Si原子半径,所以C-O键键能大于Si-O键,二氧化碳晶体熔点比二氧化硅晶体高,故B错误;
C.每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连接,每个氧原子与2个碳原子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连接,所以晶体中C、O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晶体结构和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相似,二氧化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形成单键,构成正四面体结构,其键角是109°28′,故D正确;
故选B。
3.A
【分析】共价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或电离均克服离子键,分子晶体发生三态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以此来解答。
【详解】A.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故A符合题意;
B.冰融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
D.钠熔化克服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金属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4.A
【详解】A.是分子晶体,是共价晶体,所以熔点:,不能用键能数据大小来解释,故A符合题意;
B.中两个N原子之间以氮氮三键连接,中P原子之间以单键连接,三键的键能大于单键的键能,所以活泼性:吗,可以用键能数据大小来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C原子半径小于Si原子半径,所以键长:C-H
D.由于C原子半径小于Si原子半径,所以键长:C-C
故选A。
5.B
【详解】A.碳化硅是原子晶体,不含分子,A错误;
B.氧气形成晶体是分子晶体,由O2分子构成,化学式即为分子式,B正确;
C.Al是金属晶体,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不含分子,C错误;
D.CaO是离子晶体,由离子构成,不含分子,D错误;
故答案为:B。
6.A
【详解】A.由S、N两种元素组成,是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
B.由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
C.由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故C错误;
D.中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最外层是8电子结构,S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最外层不是8电子结构,故D错误;
选A。
7.C
【详解】A.Ar为只含分子间作用力的分子晶体,K为含有金属键的金属晶体,A选项错误;
B.NaCl为只含离子键的离子晶体,NaOH是含有共价键、离子键的离子晶体,B选项错误;
C.CH4和H2O均是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分子晶体,C选项正确;
D.CO2是含有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分子晶体,SiO2是只含共价键的原子晶体,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8.B
【详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如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由题给信息可知,碘化钠晶体中核间距发生变化时,化学键的类型发生变化,所以共价键和离子键之间没有明显界线,故B正确;
C.由题给信息可知,晶体中核间距发生变化时,化学键的类型发生变化,则在状态相同时,两种原子组成的晶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
D.由碘化钠晶体的组成可知,晶体是由同种物质形成的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依据~2e-可知,消耗1mol氯气,反应中断裂1molCl-Cl键,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A正确;
B.氯离子半径大于氧离子,MgO形成的离子键比MgCl2的离子键强,熔点:MgO>MgCl2,故B正确;
C.氯气摩尔质量大于一氧化碳,依据n=可知,密度、体积均相同的Cl2和CO,CO物质的量大,依据N=nNA可知,CO分子数多,故C正确;
D.溶液体积未知,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氯离子个数,故D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比如NH4Cl,A不符合题意;
B.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分子, 比如H2O、CO2,B不符合题意;
C.金属晶体是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金属晶体,C符合题意;
D.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原子晶体,比如SiO2,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C
【分析】根据金属的密度判断是否是轻金属,根据金属的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判断其熔点;
【详解】A.钠属于第三周第一种元素,密度小于4.5g/cm3,属于轻金属,半径是第三周中最大的;熔点是第三周期中金属最低的;故不符合;
B.镁属于第三周期第IIA元素,密度小于4.5g/cm3,属于轻金属,半径是第三周中比钠大,比铝小;熔点大于钠小于铝;故不符合;
C.铝属于第三周期第IIIA元素,密度小于4.5g/cm3,属于轻金属,半径是第三周期中金属最小的,熔点是其金属中最大的,故符合题意;
D.铁密度大于4.5g/cm3,属于重金属,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答案C;
【点睛】此题考查金属的性质,注意金属的密度判断其金属类比。
12.B
【详解】A.固态二氧化碳由CO2分子构成,因此固态CO2是分子晶体,A正确;
B.二氧化碳分子中,C和O之间应该有两对电子,正确的电子式为,B错误;
C.二氧化碳价层电子对数为2+=2,无孤电子对,分子构型为直线型,C正确;
D.二氧化碳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D正确;
故答案选B。
13.B
【详解】A.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的熔点都低,则合金的熔点比钠、铝的熔点都低,故A错误;
B.铝钠合金属于金属晶体,温度高的区域自由电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与金属离子的碰撞频率增加,自由电子把能量传递给金属离子,从而具有导热性,所以合金的良好传热性与自由电子有关,故B正确;
C.钠或铝形成的氧化物中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都不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D.钠和铝形成的晶体都是金属晶体,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铝,价电子数小于铝,所以钠的金属键弱于铝,故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A.雪花是固态水,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故A错误;
B.雪花是固态水,是由水分子形成的分子晶体,故B正确;
C.雪花是固态水,是由水分子形成的分子晶体,融化时只会破坏分子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不会破坏共价键,故C错误;
D.雪花是固态水,融化成液态水后,水分子间氢键数目减少,水的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小,所以密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A.SiO2属于原子晶体,A正确;
B.SiO2难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也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B正确;
C.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C正确;
D.SiO2晶体中只含有Si-O键,不含Si=O键,D错误;
故选D。
16.B
【详解】A.对于一种核素构成的微粒,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所以中子数为12的钠离子应表示为:,A不正确;
B.NaClO为离子化合物,由Na+和ClO-构成,且Cl与O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B正确;
C.CO2分子呈直线形结构,但C原子半径比O原子大,比例模型为:,C不正确;
D.固体CO为分子晶体,为CO2的共价晶体模型,D不正确;
故选B。
17.B
【详解】A.反应①中C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不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Si,A不正确;
B.反应①与②中,氧化剂都为SiO2,还原剂为生成CO的那部分C原子,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B正确;
C.题中没有指明22.4LCO对应的温度和压强,不能利用22.4L/mol计算其物质的量,所以也就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C不正确;
D.SiC和C都形成共价晶体,SiC熔点明显高于Si,不是因为SiC摩尔质量更大,而是因为Si-C键的键能大于Si-Si键的键能,D不正确;
故选B。
18.C
【详解】A.单质碘升华过程碘由固体变为气体,是一个吸热过程,A正确;
B.固体变为气体,分子间距增大,B正确;
C.变为气体后,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C错误;
D.碘为分子晶体,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会破坏共价键,D正确;
故选C。
19.A
【详解】A.SiO2和Si都属于原子晶体,A正确;
B.KI为离子晶体,I2为分子晶体,B错误;
C.Na2S为离子晶体,Na为金属晶体,C错误;
D.CO2为分子晶体,C如果是石墨则为混合型晶体,如果是金刚石则为原子晶体,D错误;
故选A。
20.B
【详解】A.氯化铵属于离子化合物,以离子晶体形式存在,故A错误;
B.单质碘属于分子晶体,以分子晶体形式存在,故B正确;
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以共价晶体形式存在,故C错误;
D.单质硅属于共价晶体,以共价晶体形式存在,故D正确;
故选:B。
21.B
【详解】A.由题意知,SF6属于分子晶体,A错误;
B.SF6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叠、是非极性分子,B正确;
C. S非金属性比F弱、吸引电子能力弱,S-F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偏离S,C错误;
D.中心元素价电子数+化合价的绝对值=8时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氢化物除外,该化合物中S元素化合价+价电子数=6+6=12,则S原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D错误;
答案选B。
22.C
【详解】A.水分子比较稳定是由于水分子中的H-O共价键强,与分子之间是否存在氢键无关,A错误;
B.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则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的“盐泡”越少,B错误;
C.冰的密度为0.9 g.cm-3,设海水1 L时,水的质量为900 g,由个数比为1 :5×104,含NaCl的物质的量n(NaCl)=,所以海冰内层NaCl的浓度约为c(NaCl)=,C正确;
D.“盐泡”内的盐分为NaCl,NaCl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中不存在NaCl分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3.D
【详解】A.单质硫为分子,但硫分子不是由1个S原子构成的,因此不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Si是原子晶体,硅是由硅原子构成,不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Al是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不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Ar是分子晶体,Ar是单原子分子,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4.(1)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没有变红色,说明反应已经完全
(2) 铁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3)分子晶体
(4) 3.42×10-11 溶液中加入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方向移动
【分析】在氩气气氛中,在碱性条件下,100℃搅拌回流3h,得到成分为Fe和的黑色沉淀,过滤后洗涤、烘干、焙烧得到复合物产品;
【详解】(1)在氩气气氛中,在碱性条件下,100℃搅拌回流3h,得到成分为Fe和的黑色沉淀,则三颈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检验反应是否进行完全,就是检验反应后亚铁离子是否过量,故操作可以为: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没有变红色,说明反应已经完全;
(2)铁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故焙烧需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50mL中氯化亚铁为0.05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Fe和各0.0125mol,总质量为0.0125mol×(56g/mol+232g/mol)=3.6g,故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3)已知:为共价化合物,熔点是306℃,则的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
(4),3.42×10-11mol/L,故使溶液中c(Fe3+)≤10-6mol/L,则溶液中c(OH-)≥3.42×10-11mol/L。溶液中加入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铁离子除去。
25.(1) H->H>H+
(2) CaH2+2H2O=Ca(OH)2+2H2↑ CaH2、BaH2都是离子晶体,Ca2+、Ba2+所带电荷数相同,Ca2+半径更小,CaH2中离子键更强,熔点更高
(3) H2S>PH3>AsH3 三角锥形
(4)Fe3O4(s)+6HBr(g)+H2(g)
【解析】(1)
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电子排布式为1s1,轨道表示式为;氢原子的原子半径比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阴离子的离子半径小,比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H->H>H+,则故答案为:;H->H>H+;
(2)
由题意可知,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氢化钙和氢化钡都是离子晶体,钙离子所带电荷数与钡离子相同,但离子半径小于钡离子,所以氢化钙晶体中的离子键强于氢化钡,熔点高于氢化钡,故答案为:CaH2+2H2O=Ca(OH)2+2H2↑;CaH2、BaH2都是离子晶体,Ca2+、Ba2+所带电荷数相同,Ca2+半径更小,CaH2中离子键更强,熔点更高;
(3)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S>P>As,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2S>PH3>AsH3;砷化氢中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H2S>PH3>AsH3;三角锥形;
(4)
由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溴化亚铁在500—600℃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溴化氢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Br2(s)+4H2O(g) Fe3O4(s)+6HBr(g)+H2(g),反应生成1mol氢气转移2mol电子,用表示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单线桥为Fe3O4(s)+6HBr(g)+H2(g),故答案为:Fe3O4(s)+6HBr(g)+H2(g)。
26.(1) 23
(2) 1s22s22p3 1
(3)>
(4) 共价键 1700>x>1238 、、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Ga-N、Ga-P、Ga-As键长依次递增,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熔点依次降低。
【解析】(1)
根据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可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3;氨气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氨气为氧化剂,故氧化剂的电子式为: 。
(2)
N核外有7个电子,所以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Ga与Al同主族,价电子为4s24p1,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1;
(3)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依次减弱,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如图,N和P位于同一主族,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4)
Ga分别与N、P、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所以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Ga-N、Ga-P、Ga-As键长依次递增,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熔沸点依次降低。所以答案为:共价键;1700>x>1238;均为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Ga-N、Ga-P、Ga-As键长依次递增,键能依次减小,所以熔沸点依次降低。
27.(1) 2 纺锤
(2) GeH4高。GeH4与CH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GeH4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沸点高
(3)大于
(4)Na2SnO3·3H2O+CO2→Na2CO3+Sn(OH)4+H2O
(5) > Pb2+、Pb(OH)+、H+
(6)a
【解析】(1)
锗为第4周期第ⅣA族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能量最高的电子为4p电子,共有2个,它们运动所形成的电子云形状为纺锤形。答案为:2;纺锤;
(2)
氢化锗(GeH4)结构与甲烷类似,都形成分子晶体,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从结构角度比较GeH4与CH4,可得出GeH4沸点高。理由是:GeH4与CH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GeH4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沸点高。氢化锗的液氨溶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则应发生反应生成离子,从而得出主要是因为GeH4与NH3反应生成了和两种离子。答案为:GeH4高。GeH4与CH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GeH4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沸点高;;
(3)
Sn与C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则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前者pH大于后者。答案为:大于;
(4)
由上面分析可知,Sn(OH)4的酸性比H2CO3弱,所以三水锡酸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CO2、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Na2SnO3·3H2O+CO2→Na2CO3+Sn(OH)4+H2O。答案为:Na2SnO3·3H2O+CO2→Na2CO3+Sn(OH)4+H2O;
(5)
从图中可以看出,pH=8时,铅以Pb2+、Pb(OH)+、Pb(OH)2的形式存在,则往Pb(NO3)2溶液中滴入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除Na+外,还有Pb2+、Pb(OH)+、H+。答案为:>;Pb2+、Pb(OH)+、H+;
(6)
从图中可以看出,pH<6时,铅元素全部以Pb2+的形式存在,此时溶液中加入DH,发生反应为:2DH(s)+Pb2+(aq)D2Pb(s)+2H+,铅的脱除率最高,所以脱铅时最合适的pH约为4~5 ,故选a。答案为:a。
【点睛】酸与盐发生反应时,通常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满足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28.(1) 3s23p4 7 3p 2
(2)两者均为离子晶体,钠离子与钾离子带电荷相同,钠离子半径小与钾离子半径,作用力大,离子键强,所以熔点要更高
(3) 30℃、pH=2.0 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催化剂在30℃时活性最大
(4) 右 氨水浓度降低,使c(OH-)减小,而温度升高,使c(OH-)增大,双重作用使c(OH-)基本不变
【详解】(1)硫是16号元素,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铝是13号元素,铝原子核外电子占据1s、2s、2p、3s、3p轨道有1+1+3+1+1=7个,氯是17号元素,占据1s、2s、2p、3s、3p5个能级,氯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3p。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氮原子的电子云形状有2种分别为s电子云是球形、p电子云是哑铃形。故答案为:3s23p4;7;3p;;2;
(2)氯化钠晶体的熔点高于氯化钾,原因是两者均为离子晶体,钠离子与钾离子带电荷相同,钠离子半径小与钾离子半径,作用力大,离子键强,所以熔点要更高。故答案为:两者均为离子晶体,钠离子与钾离子带电荷相同,钠离子半径小与钾离子半径,作用力大,离子键强,所以熔点要更高;
(3)①此反应中氧气是氧化剂,每个氧分子得4e-,Fe2+被氧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Fe2(SO4)3再生的化学方程式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程为: ;
②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用Fe2(SO4)3吸收H2S,硫化氢具有还原性,硫酸铁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30℃、pH=2.0;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催化剂在30℃时活性最大。故答案为:30℃、pH=2.0;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催化剂在30℃时活性最大;
(4)①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促进NH3•H2O的电离,NH3·H2O的电离平衡向右(填“左”、“右”)移动。故答案为:右;
②表中c(OH-)基本不变的原因是氨水浓度降低,使c(OH-)减小,而温度升高,使c(OH-)增大,双重作用使c(OH-)基本不变,故答案为:氨水浓度降低,使c(OH-)减小,而温度升高,使c(OH-)增大,双重作用使c(OH-)基本不变。
29.(1) 离子晶体 F->Na+>Al3+ 球形
(2)
(3)
(4)结合成晶体的速率大于电离成的速率,所以有晶体析出
(5)
【解析】(1)
①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说明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②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F->Na+>Al3+;
③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1,电子云形状为球形。
(2)
电解饱和溶液,阳极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
纯碱吸收的主要反应为:,溴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溴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5,3molBr2反应转移5mol电子,则吸收时,转移电子为mol。
(4)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和,和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合成的速率大于电离成的速率,所以有晶体析出。
(5)
向碘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碘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0.(1) 6s26p3 3
(2)小于
(3) B
(4)BiF3为离子晶体,熔化破坏离子键,BrCl3为分子晶体,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强于分子间力,因此BiF3的熔点高于BrCl3
(5)
【解析】(1)
铋元素位于第六周期VA族,第6层有5个电子,铋元素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6s26p3,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2)
合金熔点低于成分金属的熔点,铅铋合金被用于核反应堆的导热剂,所以该合金的熔点小于金属铋的熔点。
(3)
BiH3是共价化合物,BiH3的电子式。
A.BiH3中Bi价电子对数是4,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热稳定性:NH3>BiH3,故B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酸性HBiO3
选B。
(4)
BiF3为离子晶体,熔化破坏离子键,BrCl3为分子晶体,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强于分子间力,因此BiF3的熔点高于BrCl3;
(5)
该反应中Bi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3、Mn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7,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7BiO+2Mn+26H+→7Bi3++2MnO+13H2O,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5晶体结构与性质(1):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5晶体结构与性质(1),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结构与性质,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6晶体结构与性质(2):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6晶体结构与性质(2),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原理综合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7晶体结构与性质(3):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7晶体结构与性质(3),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填空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