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2=40分)
1.(2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张青莲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D.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2.(2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模型发展史及原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
B.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敞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3.(2分)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N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O2的是( )
A. B. C. D.
4.(2分)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在不同电子层上运动着的电子能量是不同的,下列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的是( )
A.L层 B.K层 C.N层 D.M层
5.(2分)从宏观方面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元素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
6.(2分)2020年世界十大重要科学发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低温电镜达到原子分辨率
B.臭氧层正在自我修复
C.卫星图象绘制树木地图
D.发现银河系快速射电暴来源
7.(2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kg月球土壤,经分析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
8.(2分)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下列关于质量数293的Lv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177
B.该原子可表示为Lv
C.核外电子数116
D.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93
9.(2分)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①H2、H2②C、C③Cl、Cl④金刚石、石墨 ⑤O2、O3⑥H2、H+.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 D.④⑤⑥
10.(2分)中国科学家孙予罕等发现,以泡沫镍(成分为NiO和Ni,其中NiO的质量百分数为0.03)作为基材上的催化剂可实现将烷烃直接电催化转化为醇类(转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CH4中质子数为10NA
B.标准状况时0.5mol H2O的体积为11.2L
C.2molCH3OH的摩尔质量是64g/mol
D.11.8g泡沫镍含Ni单质0.194mol
11.(2分)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是( )
A.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气体分子的自身大小
C.气体分子的数目
D.气体分子的数目和气体分子的自身大小
12.(2分)与12克尿素[(NH2)2CO]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同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 NH3 B.12gNH4NO3
C.0.4mol NH4Cl D.0.02mol (NH4)2SO4
13.(2分)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93g/L,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1:4 D.4:1
14.(2分)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定容
B.在烧杯中溶解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C.定容时,眼睛在刻度线下方
D.转移溶液
(多选)15.(2分)同温同压下,mg甲气体和2m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2
B.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甲与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1
16.(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多选)17.(2分)Hf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一种过渡金属的新核素,该核素在高科技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若一个该核素的质量为ag,一个12C核素的质量为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A=
B.WgHf的物质的量为mol
C.Hf的摩尔质量为g•mol﹣1
D.等物质的量的Hf、12C的质量之比为b:a
18.(2分)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各步实验操作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A.A B.B C.C D.D
19.(2分)下列有关配制100mL 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B.用电子天平称取0.400克的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100mL的水,即可配成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C.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立即将其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
D.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需要重新配制
20.(2分)“84消毒液”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卫生高效消毒剂。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需要稀释之后使用。(已知NaClO的式量:7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稀释以后得到两份体积为1L、浓度为1mol⋅L﹣1溶液混合后,新溶液的浓度为2mol⋅L﹣1
B.配制该消毒液的稀溶液时,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
C.此“84消每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3.8mol⋅L﹣1
D.该同学参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该溶液,需要称取固体135.888克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15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的《天问》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两器分离”并成功着陆。“天问一号”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业上制取碳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3C SiC+2X↑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X的化学式 。
(2)上述材料所涉及元素中,基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上有3个电子数,则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3倍,则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 ,请写出与它具有相电子数的三核微粒的化学式 。
(3)硅元素存在多种同位素。已知三种天然稳定同位素的数据如表:
硅的同位素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自然界中各同位素原子的丰度
28Si
27.977
92.23%
29Si
28.976
4.67%
30Si
29.974
3.10%
请列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的计算式 。
(4)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8Si变为29Si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29Si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8
c.28Si比30Si原子核外多两个电子
d.硅元素的两种单质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互为同素异形体
(5)若生成4g碳化硅,则其中含有 个碳原子;生成4g碳化硅的同时,生成X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
22.(15分)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 价。CrO2﹣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淀粉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
②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
③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能使胶体粒子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
a.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粒子带 (填“正”或“负”)电荷。
b.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23.(15分)生产芯片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硅。硅可由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制得,制备高纯硅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①SiHCl4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②粗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1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
(1)流程①焦炭体现了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流程③提纯SiHCl3的操作是 。
(3)流程④的化学反应为置换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流程④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图2(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4)若要从下列玻璃仪器中选择部分来组装A处的气体发生装置,需要的是 (填选项编号):
a.分液漏斗
b.烧瓶
c.酒精灯
d.大试管
e.漏斗
f.烧杯
g.导管
装置B中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 。
(5)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6)为保证制备高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 , ,该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4.(15分)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量分析。
Ⅰ.实验室里欲用KMnO4固体来配制250mL0.1mol⋅L﹣1的KMnO4溶液。(已知KMnO4的式量:158)
(1)计算所需KMnO4固体的质量为 g。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 。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
B.贮存溶液
C.量取任意体积的溶液
D.溶解固体溶质
(3)将C和B中空填完整,然后写出配制的正确操作顺序(字母表示,每个字母贝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 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未干燥处理
c.定容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立即吸出多余的水
d.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Ⅱ.为了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需要加入2mol⋅L﹣1的稀硫酸溶液。现用其测定某补血剂片中亚铁的含量:称取含FeSO4⋅7H2O的补血剂片a克,充分研磨后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的该溶液与0.1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消耗酸性商锰酸钾溶液25.00mL.
已知发生的化学反应为:10FeS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
(5)加入的稀硫酸中c(H+)为 mol⋅L﹣1。
(6)则该补血剂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用a表示)。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2=40分)
1.(2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张青莲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D.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分析】目前为止,我国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项只有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解答】解:目前为止,我国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项只有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他科技成果均未获得诺贝尔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的有关问题,难度不大,该知识点需要熟记历史上有突破性贡献的化学常识。
2.(2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模型发展史及原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
B.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敞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分析】A.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B.随科学的发展,可认识到微粒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C.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带正电荷且质量很大,α粒子也带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和α子被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弹回。
【解答】解:A.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摸型,故A正确;
B.随科学的发展,可认识到微粒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比如电子可以分为更小的夸克,故B错误;
C.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则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故C正确;
D.α粒子和电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它们接近时就有库仑引力作用,但由于电子的质量只有α粒子质量的,α粒子与电子碰撞就像一颗子弹与一个灰尘碰撞一样,α粒子质量大,其运动方向几乎不改变。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三点:一是原子内有一质量很大的粒子存在;二是这一粒子带有较大的正电荷;三是这一粒子的体积很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注意普通H的构成及微粒的电性即可解答,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明确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2分)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N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O2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n=、V=nVm可知,等质量时,M越小,则气体体积越大,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V═Vm可知,等质量时,M越小,则气体的体积越大,CH4、CO2、O2、N2四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g/mol、44g/mol、32g/mol、28g/mol,则CO2的体积最小,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质量、物质的量、体积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摩尔质量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4.(2分)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在不同电子层上运动着的电子能量是不同的,下列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的是( )
A.L层 B.K层 C.N层 D.M层
【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距离原子核越近能量越低,而电子层从内到外为依次为K、L、M、N、O、P、Q。
【解答】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从内到外为依次为K、L、M、N、O、P、Q,而距离原子核越近能量越低,所以K层能量最低,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涉及能层与能量的关系,根据教材知识即可解答,题目比较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5.(2分)从宏观方面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元素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
【分析】A、分子或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的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化学变化时,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
C、纯净物是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即只含一种物质;
D、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
【解答】解:A、分子或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的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故A错误;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B正确;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即只含一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C正确;
D、原子包含不同元素的不同原子和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原子的多样性是由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目引起的,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的结构分析判断,注意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的计算分析应用,理解实质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6.(2分)2020年世界十大重要科学发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低温电镜达到原子分辨率
B.臭氧层正在自我修复
C.卫星图象绘制树木地图
D.发现银河系快速射电暴来源
【分析】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低温电镜达到原子分辨率,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臭氧层正在自我修复,是臭氧的合成与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卫星图象绘制树木地图,无反应进行,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发现银河系快速射电暴来源,是一种强射电波发光,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发现过程和方法的分析判断,注意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题目难度不大。
7.(2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kg月球土壤,经分析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3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3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为2,核外有1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的数字为2,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2分)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下列关于质量数293的Lv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177
B.该原子可表示为Lv
C.核外电子数116
D.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93
【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B.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C.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D.原子符号中质量数近似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A.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质量数293,则中子数=293﹣116=177,故A正确;
B.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质子数=116,质量数293,该原子可表示为Lv,故B正确;
C.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质子数=116,核外电子数116,故C正确;
D.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为29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同位素原子近似得到的平均值,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微粒关系等知识点,注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不同,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①H2、H2②C、C③Cl、Cl④金刚石、石墨 ⑤O2、O3⑥H2、H+.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 D.④⑤⑥
【分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解答】解:①H2、H2是氢气分子,不是同位素;
②C、C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碳元素的同位素;
③Cl、Cl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氯元素的同位素;
④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⑤O2、O3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⑥H2、H+是氢气分子和氢离子,不是原子,不能为同位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对于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的区别是考试的热点问题。
10.(2分)中国科学家孙予罕等发现,以泡沫镍(成分为NiO和Ni,其中NiO的质量百分数为0.03)作为基材上的催化剂可实现将烷烃直接电催化转化为醇类(转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CH4中质子数为10NA
B.标准状况时0.5mol H2O的体积为11.2L
C.2molCH3OH的摩尔质量是64g/mol
D.11.8g泡沫镍含Ni单质0.194mol
【分析】A.气体状况未知;
B.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气体;
C.CH3OH的摩尔质量是32g/mol
D.泡沫镍(成分为NiO和Ni,其中NiO的质量百分数为0.03),则Ni单质为97%。
【解答】解:A.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甲烷物质的量和含有质子数,故A错误;
B.标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B错误;
C.CH3OH的摩尔质量是32g/mol,跟物质的量多少无关,故C错误;
D.11.8g泡沫镍含Ni单质为=0.194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公式,把握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和对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2分)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是( )
A.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气体分子的自身大小
C.气体分子的数目
D.气体分子的数目和气体分子的自身大小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之间距离相等,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子数。
【解答】解:影响气体的体积的因素有:分子大小,数目以及分子之间的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之间距离相等,分子大小与分子之间的距离相比较可忽略,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子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题目难度较小,注意把握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2.(2分)与12克尿素[(NH2)2CO]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同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 NH3 B.12gNH4NO3
C.0.4mol NH4Cl D.0.02mol (NH4)2SO4
【分析】12克尿素[(NH2)2CO]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N原子0.4mol,结合n==计算。
【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4.48L NH3物质的量:=0.2mol,含有氮原子物质的量为0.2mol,故A不选;
B.12gNH4NO3含氮原子物质的量:×2=0.3mol,故B不选;
C.0.4mol NH4Cl含有氮原子物质的量为:0.4mol×1=0.4mol,故C选;
D.0.02mol (NH4)2SO4含有氮原子物质的量为:0.02mol×2=0.04mol,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2分)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93g/L,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1:4 D.4:1
【分析】依据M=ρ标Vm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设氮气与甲烷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依据平均摩尔质量计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93g/L,平均摩尔质量为:0.893g/L×22.4L/mol≈22g/mol,设氮气与甲烷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则=20,解得x:y=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公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4.(2分)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定容
B.在烧杯中溶解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C.定容时,眼睛在刻度线下方
D.转移溶液
【分析】A.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溶液的总体积偏大;
D.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解答】解:A.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容量瓶口中,故A错误;
B.浓硫酸密度大于水,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B错误;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溶液的总体积偏大,应该平视刻度线,故C错误;
D.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溶液配制、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多选)15.(2分)同温同压下,mg甲气体和2m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2
B.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甲与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1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mg甲气体和2m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故甲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结合n==进行判断。
【解答】解:A.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mg甲气体和2m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ρ=知,其密度相同,故A错误;
B.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分子的构成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原子个数是否相同,故B错误;
C.根据PV=nRT=RT知,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因为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压强相同,故C正确;
D.根据m=nM=M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气体的质量、密度等物理量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
16.(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分析】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
B.酚酞遇到碱变红;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解答】解:A.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故A错误;
B.酚酞遇到碱液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B正确;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同素异形体,即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C错误;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多选)17.(2分)Hf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一种过渡金属的新核素,该核素在高科技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若一个该核素的质量为ag,一个12C核素的质量为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A=
B.WgHf的物质的量为mol
C.Hf的摩尔质量为g•mol﹣1
D.等物质的量的Hf、12C的质量之比为b:a
【分析】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物质的量=;
C、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D、等物质的量的Hf、12C的质量之比为a:b.
【解答】解:A、一个12C核素的质量为bg,则12g的12C是1mol,含有碳的原子个数为:即NA=,故A正确;
B、物质的量==mol,故B正确;
C、一个该核素的质量为ag,所以摩尔质量为是aNAg•mol﹣1,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Hf、12C的质量之比为a:b,故D错误;
故选:CD。
【点评】该题概念辨析要求高,考查了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平时学习是需理解这些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8.(2分)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各步实验操作原理与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A.A B.B C.C D.D
【分析】由流程可知,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步骤(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分离出甲苯,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步骤(1)为过滤,故A正确;
B.步骤(2)为分液,故B正确;
C.步骤(3)为蒸发,选蒸发皿,不能在坩埚中进行,故C错误;
D.步骤(4)为蒸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混合物分离方法、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
19.(2分)下列有关配制100mL 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B.用电子天平称取0.400克的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100mL的水,即可配成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C.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立即将其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
D.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需要重新配制
【分析】A.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
B.加入100mL的水,溶液的体积大于100mL;
C.固体溶解放热,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
D.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实验失败。
【解答】解:A.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应在左盘小烧杯中称量NaOH固体,故A错误;
B.加入100mL的水,溶液的体积大于100mL,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故B错误;
C.固体溶解放热,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不能立即转移,故C错误;
D.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实验失败,应重新配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高频考点,把握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0.(2分)“84消毒液”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卫生高效消毒剂。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需要稀释之后使用。(已知NaClO的式量:7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稀释以后得到两份体积为1L、浓度为1mol⋅L﹣1溶液混合后,新溶液的浓度为2mol⋅L﹣1
B.配制该消毒液的稀溶液时,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
C.此“84消每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3.8mol⋅L﹣1
D.该同学参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该溶液,需要称取固体135.888克
【分析】A.含有同一溶质的等浓度、等体积的两份溶液混合,新溶液的浓度不变;
B.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
C.依据c=计算;
D.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
【解答】解:A.将稀释以后得到两份体积为1L、浓度为1mol⋅L﹣1溶液混合后,新溶液的浓度仍为1mol⋅L﹣1,故A错误;
B.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3.8mol/L,故C正确;
D.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为0.5L×3.8mol/L×74.5g/mol=141.6g,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15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的《天问》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两器分离”并成功着陆。“天问一号”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业上制取碳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3C SiC+2X↑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X的化学式 CO 。
(2)上述材料所涉及元素中,基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上有3个电子数,则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3倍,则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 ,请写出与它具有相电子数的三核微粒的化学式 H2O 。
(3)硅元素存在多种同位素。已知三种天然稳定同位素的数据如表:
硅的同位素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自然界中各同位素原子的丰度
28Si
27.977
92.23%
29Si
28.976
4.67%
30Si
29.974
3.10%
请列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的计算式 27.977×92.23%+28.976×4.67%+29.974×3.10% 。
(4)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由28Si变为29Si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29Si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8
c.28Si比30Si原子核外多两个电子
d.硅元素的两种单质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互为同素异形体
(5)若生成4g碳化硅,则其中含有 0.1NA 个碳原子;生成4g碳化硅的同时,生成X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4.48 L。
【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原子守恒计算;
(2)某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上有3个电子,则该元素为Al;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3倍,该元素为O;10电子的三核微粒为H2O;
(3)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其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百分含量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4)A.因此原子核内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B.29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
C.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D.无定形硅和晶体硅属于同素异形体;
(5)4gSiC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C原子数目为0.1NA;由方程式可知,n(CO)=2n(SiC)=0.2mol,根据V=n•Vm计算。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3CSiC+2X↑可知,反应前硅、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O,
故答案为:CO;
(2)某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上有3个电子,则该元素为Al,Al3+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3倍,该元素为O,O2﹣的电子式为;O2﹣有10个电子,10电子的三核微粒为H2O,
故答案为:;;H2O;
(3)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际上是按其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百分含量计算而得的平均值,因此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的计算式为27.977×92.23%+28.976×4.67%+29.974×3.10%,
故答案为:27.977×92.23%+28.976×4.67%+29.974×3.10%;
(4)A.28Si转化为29Si只有中子的变化,化学变化研究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因此原子核内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29Si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9,B错误;
C.28Si与30Si核外电子数均为14,C错误;
D.无定形硅和晶体硅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5)4gSiC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C原子数目为0.1NA;由方程式可知,n(CO)=2n(SiC)=0.2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
故答案为:0.1NA;4.48。
【点评】本题考查碳族元素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反应中的守恒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和常见的10电子微粒。
22.(15分)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 =2 价。CrO2﹣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 盐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淀粉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BC (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丙 。
②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丁达尔效应 。
③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能使胶体粒子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
a.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粒子带 正 (填“正”或“负”)电荷。
b.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 。
【分析】(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得到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
(2)胶体的性质分析可知,胶体是介稳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
(3)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性质,是区别其它分散系的独特性质;
③a.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移向阴极;
b.向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的盐、加热、搅拌等条件会使胶体聚沉。
【解答】解:(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则铁元素化合价则其中铁元素是+2价,CrO2﹣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盐类化合物,
故答案为;+2;盐;
(2)A.明胶的水溶液和淀粉溶液均为胶体,胶体较稳定,故A错误;
B.明胶的水溶液和淀粉溶液均为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明胶的水溶液和淀粉溶液均为胶体,胶粒可透过滤纸,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3)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其它做法都不能生成胶体,往往得到沉淀,
故答案为:丙;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用激光笔照射时,会有一道明亮的光路,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③a.Fe(OH)3胶粒带正电,通电时带正电荷的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的颜色逐渐变深,
故答案为:正;
b.胶体具有聚沉的性质,向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的盐、加热、搅拌等条件会使胶体聚沉,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计算、胶体组成和性质等知识点,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胶体特征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胶体性质和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3.(15分)生产芯片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硅。硅可由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制得,制备高纯硅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①SiHCl4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②粗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1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
(1)流程①焦炭体现了 还原性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流程③提纯SiHCl3的操作是 蒸馏 。
(3)流程④的化学反应为置换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SiHCl3+H2Si+3HCl 。
流程④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图2(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4)若要从下列玻璃仪器中选择部分来组装A处的气体发生装置,需要的是 abg (填选项编号):
a.分液漏斗
b.烧瓶
c.酒精灯
d.大试管
e.漏斗
f.烧杯
g.导管
装置B中的试剂是 浓硫酸 (填试剂名称);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 使进入烧瓶的液态SiHCl3变为气体 。
(5)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固体物质生成 。
(6)为保证制备高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 防止生成的Si被氧化 , 防止H2与O2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该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HCl 。
【分析】石英砂中主要成分为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粗Si,反应为2C+SiO2Si+2CO↑,粗Si与HCl在300℃以上反应生成粗SiHCl3,粗SiHCl3中含有少量的SiCl4,根据二者沸点的不同,可以采取蒸馏的方法分离,纯SiHCl3在1084℃的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纯Si,反应为SiHCl3+H2Si+3HCl。
【解答】解:(1)根据分析,流程①的反应为2C+SiO2Si+2CO↑,C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体现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
(2)根据分析,流程③提纯SiHCl3的操作是蒸馏,
故答案为:蒸馏;
(3)根据分析,流程④的化学反应为SiHCl3+H2Si+3HCl,
故答案为:SiHCl3+H2Si+3HCl;
(4)气体发生装置用于制备H2,属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因此需要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故选abg;由于SiHCl3能与H2O剧烈反应,因此在制备SiHCl3时需将水除去,B装置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进入烧瓶的SiHCl3为液体,需要变为气体进入D装置中发生反应,因此加热的目的是使进入烧瓶的液态SiHCl3变为气体,
故答案为:abg;浓硫酸;使进入烧瓶的液态SiHCl3变为气体;
(5)根据SiHCl3+H2Si+3HCl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Si单质,为固体,故D中的现象为有固体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有固体物质生成;
(6)生成的Si可能被氧化,且反应中需要易燃的H2,因此需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生成的Si被氧化,同时防止H2与O2混合加热发生爆炸;HCl是流程④的生成物,又是流程②的反应物,因此可以循环,
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的Si被氧化;防止H2与O2混合加热发生爆炸;HCl。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性质、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24.(15分)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量分析。
Ⅰ.实验室里欲用KMnO4固体来配制250mL0.1mol⋅L﹣1的KMnO4溶液。(已知KMnO4的式量:158)
(1)计算所需KMnO4固体的质量为 3.95 g。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 BCD 。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
B.贮存溶液
C.量取任意体积的溶液
D.溶解固体溶质
(3)将C和B中空填完整,然后写出配制的正确操作顺序(字母表示,每个字母贝能用一次) BCAFED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250mL容量瓶 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 胶头滴管 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cd (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未干燥处理
c.定容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立即吸出多余的水
d.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Ⅱ.为了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需要加入2mol⋅L﹣1的稀硫酸溶液。现用其测定某补血剂片中亚铁的含量:称取含FeSO4⋅7H2O的补血剂片a克,充分研磨后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的该溶液与0.1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消耗酸性商锰酸钾溶液25.00mL.
已知发生的化学反应为:10FeS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
(5)加入的稀硫酸中c(H+)为 4 mol⋅L﹣1。
(6)则该补血剂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 (用a表示)。
【分析】I.(1)根据n=cV和m=nM计算所需KMnO4固体的质量;
(2)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专用仪器,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不能用于长期存储溶液、不能用于反应容器、不能用于加热;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排序;
(4)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Ⅱ.(5)硫酸是二元强酸,溶液中c(H+)=2c(H2SO4);
(6)反应为10FeS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则n(FeSO4⋅7H2O)=n(FeSO4)=5n(KMnO4)=5×0.025L×0.1mol⋅L﹣1=0.0125mol,则样品中FeSO4⋅7H2O为0.0125mol×278g/mol×=13.9g,结合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I.(1)配制250mL0.1mol⋅L﹣1的KMnO4溶液时n(KMnO4)=cV=0.250L×0.1mol⋅L﹣1=0.025mol,m(KMnO4)=nM=0.025mol×158g/mol=3.95g,
故答案为:3.95;
(2)容量瓶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专用仪器,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不能用于长期存储溶液、不能用于反应容器、不能用于加热,能用于量取特定体积的液体,但不能量取任意体积的溶液,
故答案为:BCD;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正确的操作步骤为:BCAFED,
故答案为:BCAFED;
(4)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a不选;
b.定容操作中需要加入水,容量瓶未干燥处理,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b不选;
c.定容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立即吸出多余的水,溶液的总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选;
d.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你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选;
故答案为:cd;
Ⅱ.(5)硫酸是二元强酸,溶液中c(H+)=2c(H2SO4)=2×2mol⋅L﹣1=4.0mol/L,
故答案为:4;
(6)反应为10FeS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则n(FeSO4⋅7H2O)=n(FeSO4)=5n(KMnO4)=5×0.025L×0.1mol⋅L﹣1=0.0125mol,则样品中FeSO4⋅7H2O为0.0125mol×278g/mol×=13.9g,则补血剂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10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和混合物中组分含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明确溶液配制步骤及操作方法、物质含量的计算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的配制步骤及注意事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化学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4 19:24:07;用户:李超;邮箱:lichao317807156@126.com;学号:19716718
2021-2022学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