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一、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地区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地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于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2.关于四大地区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B.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鼓励人口迁移到东部
C.中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把重点放在开发资源上
D.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深挖资源的潜力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如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5~6题。
5.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显示( )
A.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相同
6.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
美丽的珊瑚岛礁三沙市永兴岛植被茂密、景色宜人。但长久以来,因为对淡水需求量大,岛上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一直存在。至2015年底,永兴岛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据此完成7~8题。
7.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
A.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B.地下水开采成本太高
C.地下水已经变咸,不适合饮用
D.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8.停止开采地下水后,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来源途径有( )
①从海南岛运淡水 ②直接利用海水 ③海水淡化 ④废水资源化和收集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读图,完成9~10题。
9.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
10.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6年公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通过促进交通的互联互通,增强南北两侧腹地重要节点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
(1)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2)说明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势。(3分)
(3)分析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建设对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作用。(3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2019年2月20日,中国海警2305舰艇编队在我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2019年中国海警舰艇第五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架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材料三 下图为钓鱼岛及附近地区剖面图。
(1)说出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科学依据。(8分)
(2)对于海洋划界问题,我国的一贯主张是什么?(4分)
(3)你认为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我国应怎样做?(6分)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1~2.解析:第1题,东部地区比东部季风区范围小;重庆市属于西部地区;西部的陕西、宁夏、重庆、四川、贵州均不属于沿边省区;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第2题,东部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A对。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但也要依靠自身优势进行发展,并鼓励人才等到西部地区进行发展,B错。中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但要把重点放在改进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上,C错。东北地区应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在于政企和国企的改革,D错。
答案:1.D 2.A
3~4.解析:第3题,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对;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对;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对;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错。故B对,A、C、D错。第4题,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发展的比较突出的矛盾,①④错误;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针对长江出现的水体污染严重问题,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经济发展是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③正确。故C对,A、B、D错。
答案:3.B 4.C
5~6.解析: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大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故B正确,A、C、D错误。第6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京、津形成在京津冀城市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利于区域发展;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5.B 6.A
7~8.解析:第7题,地下水更新速度慢,大量、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A正确;地下水开采一直存在,成本太高不是原因,B错误;地下水已经变咸的可能性较小,C错误;珊瑚岛礁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D错误。故选A。第8题,水源途径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开源方面可以就近从海南岛运淡水;可以利用临海的优势淡化海水。节流方面可以将废水资源化和收集雨水。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选D。
答案:7.A 8.D
9~10.解析:第9题,黄岩岛在中沙环礁以东约160海里,黄岩岛位于中沙环礁与菲律宾群岛之间。读图,表示黄岩岛的是甲岛,A对。第10题,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①对。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②对。可能缓解,但不能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③错。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④对。
答案:9.A 10.B
11.解析:第(1)题,该题可从交通、资源、工业基础、市场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与沪瑞、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水陆交通便利;其次,长江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动力;再次,长江经济带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南京、武汉、重庆等老牌工业城市),产业优势显著;最后,长江经济带联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经济带内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第(2)题,相比而言,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价格较低、土地成本较低;其次,成渝地区地势起伏相对较大,水力资源丰富;同时,成渝地区天然气等能源丰富;最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等政策的实施,成渝城市群地区政策优势明显。第(3)题,一方面,长江上、中、下游跨区域范围广,通过加强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的建设,使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之间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区域间交通通达度提高,有利于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区域间交通通达度提高,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之间人员、物资联系加强,从而有利于发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各区域的优势,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协作与分工,推动产业升级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答案:(1)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2)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水力、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支持。
(3)通过完善交通运输网络,降低运输时间、运输成本,提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充分发挥上、中、下游地区的区位发展优势,促进产业转移与升级、分工与合作。
12.解析:第(1)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东海海底的地形地貌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领土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第(2)题,对于海洋划界问题,我国的一贯主张是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第(3)题,我国在海洋开发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的做法应当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事务;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依法依规积极参与并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
答案:(1)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而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完全符合相关国际法。
(2)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划界问题。
(3)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基于我国的海洋国情,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事务;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积极参与并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3讲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这是一份第33讲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共1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课堂检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