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2837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设计
展开人教版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琵琶行》
课标分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琵琶行》是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鉴赏重点:养成诵读涵泳的习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认识唐诗的杰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能感受诗的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领略作品的表现力,注重审美体验。通过这一单元学习提高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
《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鉴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五重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将课前预习,课堂交流、探究、总结与课后拓展运用有机结合,以问题式切入贯穿,以读促品。
1、诵读法
通过学生多种方式的诵读(缓读、诵读、品读)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2.问题探究法
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讨论点拨法
点拨重要的字、词、句,使学生积累字词;学生在质疑讨论时,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教材分析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琵琶行》是人教版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教授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的方法,培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B、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琵琶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品读诗歌,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蕴。【教材分析】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琵琶行》是人教版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教授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的方法,培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
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琵琶曲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湓浦口( )
贾人( )
迁谪( )
浔阳( )
嘈嘈( )
六幺( )
幽咽( )
东船西舫( )
虾蟆( )
绡( )
钿头银篦( )
荻花呕哑嘲哳( )
阑干( )
- 解释划线词语:
左迁明年因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老大信手四、研讨课文播放《琵琶行》录音,深入研讨课文。
1、阅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试用七言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2、《琵琶行》作为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塑造了几个形象?概述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重点塑造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
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思考:为什么诗人认为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重点分析,结合诗歌内容概述琵琶女和诗人的遭遇,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4、概括文章的主旨:
抒发了作者被贬谪的悲苦心情,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不公与扼杀。
五、课下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8.3* 琵琶行并序教案</a>,共1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