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2837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2837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2837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课时训练
展开8.3《琵琶行(并序)》检测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文段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B.京都,指唐朝首都长安。古人也把首都称作京师,如《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
C.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
D.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
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
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5.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绎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绎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鄄。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文本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B.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C.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D.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拾遗,唐代官名,掌供奉、讽谏。武则天时始置,分左、右拾遗。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
B.太宗,是皇帝的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平民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且都是好的评价,这种称号被称为谥或谥号。
C.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文中同指白居易贬官的词语还有“迁谪”,指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D.贾人指商人。“商”与“贾”在古代含义并不完全相同,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文才出众。顾况擅长写文章,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居易的文章却十分赞赏,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B.白居易擅长作诗。他写的众多诗歌都富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多文章。
C.白居易积极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为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认为应由朝廷来做此事,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白居易坦率耿介。针对吐突承璀任招讨使一事,他进谏时言辞急切让皇帝很不高兴,幸亏李绎为他说情,才纾解了皇帝的不满。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0.请简要说明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B.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文中同指白居易贬官的词语还有“出官”指外出做官,“迁谪”指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B.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C.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D.青衫,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是青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行》这首诗的序言介绍了长诗所叙述故事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B.诗中写了三次琵琶声:先是诗人送客听到第一次琵琶声,第二次请出琵琶女为自己弹奏一曲,弹奏结束后琵琶女又诉说了自己的身世经历,诗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动,感慨自身经历,第三次再请琵琶女弹奏,为她翻作《琵琶行》。
C.为突出琵琶声之绝妙,琵琶女琴技之高超,诗人运用了叠词和夸张手法,还用视觉形象加以描摹,侧面描写加以烘托,使得琵琶女弹奏的乐声非常具体形象。
D.因为诗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他从她的琵琶声中听出了其中哀怨凄凉的感情,进而想到自己的不公遭遇和坎坷仕途,自伤身世,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既同情琵琶女的遭遇,又悲叹自己的不幸。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5.指出下列划线字的注音,解释无误的一项( )
A.转徙(tú移动) 迁谪(zhé 降职)
B.悯然(mǐn 忧郁) 贾人(jiá 商人)
C.冷涩(sè滞涩) 讪讪(shàn形容声音很小)
D.虾蟆(há,古地名) 嘲哳(zhāozhā,声音杂碎)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向”字,意思与“凄凄不似向前声”中“向”相同的一项( )
A.天姥连天向天横。
B.失向来之烟霞。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磨刀霍霍向猪羊。
17.选出对“别时茫茫江浸月”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A.告别友人时,心中一片茫然,江水中月影迷离,似弥漫着诗人的陶醉之情。
B.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弥散着的是诗人挥洒不去的离愁别绪。
C.情景交融,点洒出哀伤之别的幽愁怨恨像茫茫江水。
D.诗人的心情已被融化在这一片迷离的月色之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8.划线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明年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 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 终岁不闻丝竹声。
19.下列划线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2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21.请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二、古代诗歌阅读
22.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寄微之三首(其三)①
白居易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②,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②河岳气:犹言江山之气。氛氲:阴阳二气会合之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微之之作,两人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且天各一方。
B.诗人在被贬谪的困境中还为友人的命运深感忧虑,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
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D.诗中很多词句具有象征意味,象征手法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诗歌意蕴深刻。
(2)简析“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一句中“狂风”和“孤云”的象征含义。
(3)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是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人具体处境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①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②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③一曲,江空月静。
【注】①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四十岁中进士,曾在江南任吴江县令等小官,遂有感于自身境遇写下这首词。②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③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3.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词一个“垂”字炼字精当,词人举头眺望远天,天空好像与江水相连,刻画了一幅江上美景图。
B.张词和白诗同写琵琶之乐,都是作者仕途不顺,有感于自身境遇而作,在题材与主旨上都有相似之处。
C.张词“汀洲”五句转向人物描写,船夫们竞相采香草、拾翠羽,踩水而行,泊船洲边,并为下阕抒情做好铺垫。
D.张词在体裁上采用慢词形式,以铺叙的写法,把春郊月夜、柳花烟渚以及在此背景上活动的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24.张词下阕与白诗节选部分同为摹写音乐的文字,试结合诗句分析其摹写方法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大和六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三秋”点明时序,意同《滕王阁序》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B.颔联写雨声淅沥,老翁仍能安然“睡美”,体现他心无所虑的闲适情怀。
C.取暖的燃料已化为灰烬,老翁却“香添暖被笼”,与“睡美”形成照应。
D.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以景结情,突出秋霜的冷酷,表达愤懑无奈之情。
26.本诗中“老翁”的形象与诗人在《琵琶行并序》中塑造的“江州司马”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7.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凄凄不似向前声 D.举酒欲饮无管弦
28.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下面四句分别表现了乐声的不同特点,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1)大弦嘈嘈如急雨 (2)小弦切切如私语 (3)间关莺语花底滑 (4)幽咽泉流冰下难
A.轻细 流畅 冷涩 粗重 B.流畅 冷涩 轻细 粗重
C.流畅 轻细 粗重 冷涩 D.粗重 轻细 流畅 冷涩
29.对下列文句(或画线文字)所用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③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④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⑤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①③/②⑥/③/④ B.①③/②/③④/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③/②⑥/④⑤/
3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B.这部分文字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变得有形可感,不仅写出了声音的轻重、快慢、高亢、低回与呜咽,而且写出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复杂而有层次,表现了琵琶女内心的情感起伏。
C.“东船西舫悄无言,难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属于正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让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D.诗文中的琵琶女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从她弹奏的乐曲可以看出她对现实的不满。
三、情景默写
31.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月光侧面烘托琵琶声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助人的反应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楚王昏聩、小人中伤、世俗同流合污的背景下,心中忧愁烦闷又失意,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离骚》中表明他这种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宫中、府中官员应该是一个整体,因此在赏罚的原则上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阅读-课内
32.下列选项中,对《琵琶行》描写乐曲演奏的诗句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慢捻抹复挑”通过对琵琶女手指动作的描写,包括扣弦、揉弦、下拨、回拨,表现出她弹奏动作的娴熟自然。
B.“嘈嘈切切错杂弹”两句描写出大弦小弦一起奏响,听上去杂乱无章,却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两句写的是当乐曲短暂停止时,也能传出深藏心底的愁思,但有声之乐的感染力还是强于无声之乐。
D.“曲终收拨当心画”两句描写曲末琵琶女缓慢地完成最后一个动作时,观众仍然沉浸在音乐声中,感到意犹未尽。
33.下列对《琵琶行》选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间关”“幽咽”两句,以视觉强化听觉,写出了琵琶声由婉转流利转向滞塞难通的过程。
B.“别有”“此时”形象描绘琵琶声暂停时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C.“银瓶”“铁骑”运用比喻,描绘琵琶声在暂歇后突然变得激越而雄壮,音乐走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写乐曲终了时拨子小心地划过四弦,音乐在高潮后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34.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
B.“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用景物烘托,传达出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说明分离时的依依不舍。
D.“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记回去,客人也不出发了,侧面烘托琵琶女弹技的高超。
35.下列对《琵琶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间关莺语花底滑”描写琵琶声轻快而流畅,如同黄莺啼叫着从花下轻盈自如地飞过一样。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终结时,另外传出深藏心底的愁思幽恨,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D.“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曲子弹奏结束时琵琶女非常用心地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四弦依次奏响发出撕裂绢帛之声。
36.下列关于《琵琶行(并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运用了双关的手法。
B.“间关莺语花底滑”的语音形式和所描写的内容有一致性。
C.“梦啼妆泪红阑干”中的“阑干”有“纵横错落”的意思。
D.“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点明“青衫湿”的原因。
五、选择类
37.“暮去朝来颜色故”中“故”字体现的词类活用是( )
A.名词作状语 B.名词作动词 C.形容词作动词 D.使动用法
38.“感我此言良久立”一句体现的特殊句式是( )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句 D.定语后置句
39.下列加点字古今异义相同的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老大嫁作商人妇
六、微写作
40.仔细欣赏李娜演唱的歌曲《青藏高原》,感受天籁,写一段文字描绘其音乐的特点或你的感受。要求:生动形象,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2.C 3.D 4.(1)她曾经跟随穆、曹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容颜衰老,嫁给商人为妻。
(2)(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 5.①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
②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皇宫。
③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
6.C 7.B 8.B 9.(1)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纳。
(2)我于是写了这首长诗,作歌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 10.①作为宫官,先于谏官越职言事,不合礼法;
②得罪小人,被人指摘;
③招致执政不满,被上奏贬职。
11.D 12.A 13.C 14.(1)因此写了这首七言古诗,作歌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
(2)如今漂泊沦落,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15.D 16.B 17.B
18.D 19.B 20.B 21.(1)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2)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22.(1)B
(2)“狂风”暗指朝廷中落井下石的小人,“孤云”代指各处一方的朋友。“狂风”与“孤云”有象征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3)①本诗为诗人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勉励自己和朋友无论困窘或通达都当努力自爱,虽不得志但仍积极旷达。②《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对自己遭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
23.C 24.①运用比喻,张词“玉盘大小乱珠迸”与白诗“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句子,将节奏紧凑、精湛的音乐比作大小珍珠落入玉盘里那样清脆的声音,以声写声,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②侧面烘托,张词“弹出今古幽思谁省”与白诗“东船西舫悄无言”,通过写听乐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思传达出音乐本身的魅力。
③环境烘托,张词“江空月静”与白诗“唯见江心秋月白”,写乐曲休止时的效果,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留下了无穷的余韵。
④弹奏者的动作或神态描写,张词“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写出琵琶女醉态愁容,白诗“轻拢慢捻抹复挑”“低眉信手续续弹”等句,描写琵琶女的动作描写,都有对弹奏者技艺的赞美。
(任选三点即可)
25.D 26.相同:本诗中“老翁”的形象与诗人在《琵琶行》中塑造的“江州司马”的形象都是年老体衰、孤独寂寞的形象。本诗中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老翁的体衰闲散;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孤独寂寞。《琵琶行》中“谪居卧病浔阳城”“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写诗人年老体衰、孤独寂寞之感。
不同:本诗中“老翁”的是安闲清静、闲散无事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琵琶行》中塑造的“江州司马”是被贬谪在偏远的地方,感觉孤独而委屈,内心凄凉、郁闷、悲伤的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这就是他耳闻目睹的一切,无不使人感到悲哀。
27.D 28.D 29.C 30.C
31.唯见江心秋月白 泣孤舟之嫠妇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32.A
33.D
34.C
35.A
36.A
37.C
38.B
39.B
40.示例:在一种平和安详中荡漾开了的是一朵红莲,一朵像鲜血一样的红莲。那是原始生命最纯朴的呐喊,那是襁褓中的婴孩对乳汁的渴望、对母亲的深情呼唤。像一股直冲天际的气旋,撕破了云层。陡然一转,又仿佛是万千流星陨落,带着有刺的棱角,循环往复地冲击着心脏,冲击着生命每一处神经最敏感的末梢。那音乐燃烧着你的周身,沸腾着你的血液,冲荡着你的神经,你挣脱不了它从心底的火山喷射,只可与它同渡雪域高原。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8.3* 琵琶行并序综合训练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优秀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表达,情景默写,文言文阅读,综合运用,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