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详解
展开2022学年九年级综合测试练习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35分)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人体正常体温为( )
A.35℃ B.37℃ C.42℃ D.100℃
2.当人们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需提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紫光 B.蓝光 C.黄光 D.橙光
4.甲、乙两小车分别从P、Q两点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s-t图分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晚3秒出发,乙运动6秒后,两车相距1米,则P、Q两点间的距离( )
A.一定等于5.8米 B.一定等于3.8米
C.可能等于6米 D.可能等于5.8米
5.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面上(SA>SB),其中分别盛有质量为m甲、m乙的两种等高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现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入体积相同的原有液体后(容器足够高),此时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倒入液体质量分别为Δm甲、Δm乙,液体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甲>m乙,p甲<p乙
B.m甲<m乙,p甲>p乙
C.Δm甲>Δm乙,Δp甲<Δp乙
D.Δm甲<Δm乙,Δp甲>Δp乙
6.在图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中点附近。用一阻值为20欧的电阻替换R1后,可使电压表示数与替换R1前相同的方法有( )
①电源电压不变,向左移动滑片P;
②电源电压不变,向右移动滑片P;
③减小电源电压,不移动滑片P;
④增大电源电压,向左移动滑片P;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共18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家庭电路中,空调与电视机是___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且它们使用时的额定电压为_________伏,若一台电视机的功率为110瓦特,其工作2小时,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度。
8.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实物图。闭合开关,甲、乙小磁针都发生偏转,此现象表明: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通电直导线为参照物,小磁针N极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小磁针甲、乙偏转的方向不一致,表明:力的____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如图所示,重为10牛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米,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焦,物体A的机械能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0.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满载排水量为8万吨,则它满载时停泊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牛,当航母上的飞机起飞之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_,海水对“福建舰”底部的压强大小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在图所示,电源电压为U0,电阻R1、R2的阻值均为R0。闭合开关S前后,电流表示数会发生变化。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R1、R2上,则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为_________;现并入一个电压表来判断故障,请写出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并入电路中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及对应的故障_________。
12.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过程为: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送电线圈利用电流产生磁场,受电线圈利用磁场产生电流。受电线圈正对并靠近送电线圈可以产生电流,使灯泡发光,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如图(a)为手机通过无线充电进行充电,图(b)为“电能无线传输”示意图。
(1)当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器可看作_________。(均选填“送电线圈”、“受电线圈”)。
(2)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到受电线圈两端电压与受电线圈匝数、受电线圈直径、两线圈的距离有关。现用相同规格的漆包线绕制了三个匝数相同、直径相同的受电线圈进行探究。实验数据如表:(送电线圈直径为70.0mm)
实验次数 | 受电线圈的 直径D/mm | 两线圈之间 的距离d/mm | 受电线圈两端的电压U/V |
1 | 70.0 | 22.0 | 8.6 |
2 | 70.0 | 11.0 | 14.1 |
3 | 70.0 | 5.5 | 20.5 |
①分析序号1、2、3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受电线圈的直径和匝数相同时,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发现电能无线传输存在传输距离_________(选填“长”或“短”)的缺点,尽管如此,电能无线传输技术仍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3.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所受的重力为6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重力G。
14.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S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题,共3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5.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
16.在图(a)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20欧。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当开关S闭合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了5小格。电流表的表盘及接线柱如图(b)所示。求:
(1)电源电压U;
(2)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3)开关S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R。
17.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内部装有水。已知水、正方体乙的质量、高度数据如下:
对象 | m(kg) | h(m) |
水 | 1.0 | 0.2 |
正方体乙 | 2.0 | 0.1 |
(1)求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
(2)求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底面积S甲;
(3)若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正方体乙的上表面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体A的密度ρA。
18.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a)所示,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__的大小;
(2)现有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在支点O左侧A点挂一个钩码,在支点O右侧B点也挂一个钩码,如图(b)所示,杠杆会_________(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在B点处加挂一个钩码,并移动到C点,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如图(c)所示。若在A处所挂物体的重力为GA,C处所挂物体的总重力为GC,请根据杠杆相关知识,证明GC=2GA:_________。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测得的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___上;
(2)如图(b)所示是人眼球的结构图,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实像(选填“倒立缩小”或“倒立放大”);正常人眼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即收缩时晶状体焦距_________放松时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而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_方(选填“前”或“后”),需要佩戴_________透镜来矫正视力。
20.为了探究柱体A逐渐浸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变化情况。现有底面积为80厘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深度为10厘米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实心柱体A高H为12厘米,并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所示,将柱体A通过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柱体A接触水面开始,逐渐浸入,且不接触容器底部。将液面到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记录在表一中。(不计细线的重力)
表一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h(cm)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14.0 |
F浮(N) | 0 | 1.2 | 2.4 | 3.6 | 4.8 | 6.0 | 7.2 | _________ |
F(N) | 9.0 | 7.8 | 6.6 | 5.4 | 4.2 | 3.0 | 1.8 | _________ |
(1)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_________牛;
(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中F与h的变化关系可得:同一柱体逐渐浸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在浸没之前),_________;
②当柱体A下表面浸入水中14.0厘米深度时,F与h的变化关系是否还满足上述①中结论_________?并写出原因。_________;
③根据分析,完成实验序号8中表格填写:_________、_________;
(3)若更换一个重力与柱体A相同,底面积为柱体A的一半,高度为10.0厘米的圆柱体B,当其下表面浸入水中5.0厘米深度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大小为_________牛。
1.B
【详解】
人体的正常温度在37℃左右,且变化幅度不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当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所以需要提高响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光的三原色为:红光、绿光、蓝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甲小车运动时间t甲=6s,甲小车通过的路程s甲=2.4m,甲小车的速度
乙小车的速度
由图像可知,经过3s甲车的路程是1.2m,乙运动6s,乙车运动的距离是3.6m,当两车P点在Q点左侧,两车都向左运动时,P与Q点之间的距离
sPQ=3.6m+1m-1.2m=3.4m
当两车相对运动,两车之间的距离减小,此时P与Q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
sPQ'=3.6m+1m+1.2m=5.8m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刚开始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SA>SB,当加入的液体体积相同时,两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变化ΔhA<ΔhB,此时hA'<h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A'=pB',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刚开始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刚开始时p甲>p乙,故A错误;
D.刚开始时p甲>p乙,加入的液体体积相同时,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所以Δp甲<Δp乙,故D错误;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图可知,刚开始时容器中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故B错误;
C.加入液体的体积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Δm甲>Δm乙,故C正确。
故选C。
6.C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1两端电压,若电源电压不变,当用一阻值为20欧的电阻替换R1后,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即将滑片向右移动,故②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减小电源电压,电路中的总电压减小,则电压表示数减小,可是电压表示数与替换前相等,故③符合题意,增大电源电压,电路中的总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向左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则电压表示数增大,故④不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 并联 220 0.22
【详解】
[1]家庭电路中,空调与电视机可以独立工作,两者之间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故我国家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
[3]根据W=Pt可得电视机消耗的电能
W=Pt=0.11kW×2h=0.22kW·h=0.22度
8. 力 运动 方向
【详解】
[1]闭合开关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给的力的作用,发生偏转,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以通电直导线为参照物,小磁针N极相对于通电直导线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3]小磁针甲、乙所处位置不同,受到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给的力方向不同,导致小磁针偏转的方向不一致,说明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 5 20 增大
【详解】
[1]不计滑轮重与摩擦时,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拉力大小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2m=4m
拉力所做的功
W=Fs=5N×4m=20J
[3]重为10牛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米,物体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大,速度不变,动能大小不变,所以机械能增大。
10. 7.84×108 变小 变小
【详解】
[1]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它满载时停泊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2]当航母上的飞机起飞之后,航母重力变小,航母仍漂浮在水面上,浮力仍等于重力,则航母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小。
[3]当航母上的飞机起飞之后,航母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底部在水中的深度变浅,由得,海水对“福建舰”底部的压强大小变小。
11. 见解析
【详解】
[1]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若R2(或R1)断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不变;若R2(或R1)短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
[2] 若电压表并接在R1两端:若电压表为0,则R1短路;若电压表为U0,则R2短路。若电压表并接在R2两端:若电压表为0,则R2短路;若电压表为U0,则R1短路。
12. 送电线圈 两线圈之间的距离d越小,受电线圈两端电压越大 短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送电线圈利用电流产生磁场,受电线圈利用磁场产生电流,所以当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器是电源,无线充电器可看作送电线圈。
(2)[2]由表中数据可得,1、2、3实验的受电线圈直径相同,线圈匝数相同,两线圈距离逐渐减小,受电线圈两端的电压不断增大,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受电线圈的直径和匝数相同时,两线圈距离减小,受电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
[3]由于从实验数据知,在受电线圈的直径和匝数相同时,两线圈之间的距离越小,受电线圈两端的电压越大,当两线圈距离增大时,受电线圈两端的电压会减小,所以电能无线传输存在传输距离短的缺点。
13.
【详解】
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图如下:
14.
【详解】
由图可知,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则右端为N极,磁感线从N出来回到S极,据此标出磁感线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大拇指指向螺线管右端N极,由四指方向可判断电流从螺线管左端流入,则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如图所示:
15.1.68×105J
【详解】
解:水放出的热量
答:水放出的热量Q放为1.68×105J。
16.(1)6V;(2)0.1A;(3)15Ω
【详解】
解:(1)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
U=I2R2=0.3A×20Ω=6V
(2)当开关S闭合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了5小格,由图可知,电流表选择小量程,所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增加的电流等于通过R1的电流,即通过R1的电流
I1=I-I2=0.4A-0.3A=0.1A
(3)由题意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0.1A,所以电阻R1的阻值
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即
解的R总=15Ω。
答:(1)电源电压为6V;
(2)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1A;
(3)开关S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为15Ω。
17.(1)19.6N;(2)5×10-3m2;(3)
【详解】
解:(1)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力,则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力
(2)根据公式可推导出,则圆柱形容器甲中水的体积为
已知水的高度为0.2m,则
(3)设物体A的质量为m,由于物块A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则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增加量
由于物块A放在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则正方体乙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已知 ,则
所以物体A的密度为
答:(1)正方体乙对地面的压力为19.6N;
(2)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底面积为5×10-3m2;
(3)物体A的密度为。
18. 右 力臂 右端下沉 见解析
【详解】
(1)[1]由图(a)可知,杠杆左端下沉,即杠杆左端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杠杆平衡。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施加的动力和阻力在竖直方向上,此时力臂与杠杆重合,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2)[3]假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一格刻度为L,则杠杆左边
G×4L=4GL
杠杆右边
G×5L=5GL
右边乘积大于左边乘积,则杠杆右端下沉。
(3)[4]在B点处加挂一个钩码,并移动到C点,杠杆恢复水平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则有
FC×2L=FA×4L
则有
FC=2FA
而AC两点受到的力大小与各自所挂钩码的总重力相等,故
GC=2GA
19. 10.0 同一高度 倒立缩小 小于 前 凹
【详解】
(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u=40.0cm-30.0cm=10.0cm
[2]实验前,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需要他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3]根据题意知道,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4]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凸透镜,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即收缩时晶状体焦距小于放松时晶状体的焦距。
[5][6]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晶状体无法自动调节,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后移至视网膜上,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20. 9.0 液面到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F越小 不满足 此时柱体A已浸没水中,V排=V物,F浮不变,与h无关 7.2 1.8 7.5
【详解】
(1)[1]由表格中数据得,当物体未进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0N,则物体A的重力为9.0N。
(2)[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中F与h的变化关系可得:同一柱体逐渐浸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此过程中物体未浸没在水中,液面到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F越小。
[3][4]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当柱体A下表面浸入水中14.0厘米深度时,此时柱体A已浸没水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物体受到的F浮不变,与h无关,由沉重法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5][6]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变,重力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物体进入深度为12cm后,物体浸没在水中,即8中的浮力为7.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
(3)[7]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得,物体A的体积为
物体A的底面积
若更换一个重力与柱体A相同,底面积为柱体A的一半,高度为10.0厘米的圆柱体B,当其下表面浸入水中5.0厘米深度时,B受到的浮力为
由称重法得,弹簧测力计示数F大小为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含详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详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