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
    • 学生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01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02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03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01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02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文件包含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短文两篇

    【知识梳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注释】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中书舍人。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南朝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他承袭祖父谢玄(343-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主旨】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主旨】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属于此类。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文言归纳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

    古来共谈(谈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

    一词多义

    夕日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夕日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

      

    问题探究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参考答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参考答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参考答案: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的成就?(引原句)

    参考答案: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参考答案: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参考答案: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一、填空题

    1.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四时俱备(       雾将歇(         ③夕日欲     

     沉鳞竞跃(            无与为乐者(             ⑥未复有能其奇者(         

    3.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 

    (1)欲: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穷其林(      

    (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中庭(           选贤与能(       

    二、课文理解题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静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动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2.①四季 ②早晨 ③坠落 ④潜游在水中的鱼 ⑤考虑、想到 ⑥参与,这里指欣赏  3、(1)将要;欲望;想要(2)参与,这里指欣赏;和,连词;通“举”,推荐,选拔                 

    二、理解题: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静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动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

    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

    【注释】

    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78-1085)。

    念:考虑,想到。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主旨】

    本文表达作者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二)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嘉佑六年(1062年),苏轼开始为官。熙宁二年(1069)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迫离京。后十年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人故意曲解他的诗句,苏轼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 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耻无权的闲客。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 之号便得于此时。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住于城南承天寺。(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当时写信给其他人,大家怕受牵连不敢回信给他)。

    (三)课堂提问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心境?写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豁达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一删,品修辞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删去后不好。因为原句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5、拓展: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3)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7)举杯望明月,对钦成三人。    ——李白

     

    (四)内容分析与赏析

    1.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

    第三部分(第五句)议论: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2.赏析

    首句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第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接下来作者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最后,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3.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总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附录: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苏叔党,东坡第三子)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儿砸!你爹我发现这里的牡蛎太好吃了!你千万不要告诉他们,我怕他们跑海南来跟我抢,我就没得吃了。

     

    (五)知识总结

    1.一词多义

    (1)与

    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2)遂

    遂至承天寺。(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

    (3)至

    遂至承天寺。(到)    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寻

    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2.古今异义

    (1)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只不过;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3)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4)户(月色入户)      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

    (5)念(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

    (6)盖(盖竹柏影也)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7)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

    3.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作动词,散步。   (2)怀民亦未寝      名词作动词,睡;卧。

    4.特殊句式

    (1)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  (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2)省略句

    解衣欲睡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3)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例题精讲】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1.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四时俱备(       雾将歇(         ③夕日欲     

     沉鳞竞跃(            无与为乐者(             ⑥未复有能其奇者(         

    3.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 

    (1)欲:夕日颓(          实是界之仙都(          穷其林(      

    (2)与:未复有能其奇者(       念无为乐者(       

    步中庭(           选贤能(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2.①四季 ②早晨 ③坠落 ④潜游在水中的鱼 ⑤考虑、想到 ⑥参与,这里指欣赏  

    3.(1)将要;欲望;想要(2)参与,这里指欣赏;和,连词;和,连词;通“举”,推荐,选拔                 

    4.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2.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与为乐者(思念)     B.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官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4.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

     

     

    答案:

    1.B

    2.A

    3.A

    4.“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课堂练习】

    【甲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      )    (2)未复有能其奇者(       )

      (3)怀民亦未(    )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4分)

    答案:

    1.(1)消散(2)欣赏(3)睡觉(4)只是

    2.(1)水底的鱼儿争着跃出水面(2)一起走到庭院中散步

    3.(1)晓雾将歇和猿鸟乱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光,对景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阅读下文,完成作业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初中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3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欣起行           (2)怀民亦未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6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5.本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承天寺的月色美景抒发_____________的苦闷心情。(2分)

    6.划线句中“         ”交待了作者夜游的起因                       (3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    B.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

    C.“水中藻荇交横”描绘了清澈空明的月色。  D.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

    8.对文中传达出的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漫步赏月的悠闲和欣喜      B.无端被贬的悲凉和感概

    C.没事找事的无聊和空虚      D.苦中作乐的旷达和洒脱

    【答案】

    1、北宋 苏轼    (最后一空诗文皆可,《饮湖上初晴后雨》或《江城子 密州出猎》或《黠鼠赋》)(3分,没空1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2、(1)……的样子 (2)睡觉

    3、(1)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无事可做的人罢了。(3分,定语后置句及“但”“少”“闲人”)

    4、B    5.无奈、压抑     6.(3分)月色入户      7.(3分)D     8.C(3分)

     

    相关试卷

    第20讲:作文(三)写作手法--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这是一份第20讲:作文(三)写作手法--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文件包含第20讲作文三写作手法--暑假讲义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第20讲作文三写作手法--暑假讲义学生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讲:作文(二)开头结尾与点题-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这是一份第19讲:作文(二)开头结尾与点题-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文件包含第19讲作文二开头结尾与点题-暑假讲义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第19讲作文二开头结尾与点题-暑假讲义学生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8讲:作文(一)整体原则-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这是一份第18讲:作文(一)整体原则-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文件包含第18讲作文一整体原则-暑假讲义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第18讲作文一整体原则-暑假讲义学生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2讲:新课(二)短文两篇-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