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
展开《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课型:新授课
学情分析:应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加强师友合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2.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3.通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通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大全的优秀品质
教学策略、方法: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师友自主讨论教学法。
课前预习:
查阅作者简介,疏通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趣入文
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歌曲。
- 从“母爱”这个主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
- 用多媒体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2).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3).通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的优秀品质。
4.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5.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 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
(2)学习指导一
1、以小组的形式自学、相互讨论本文的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衙门( ) 横蛮( )
不辍劳作( ) 饱尝( )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迁徙( )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节衣缩食 支撑门户 东挪西借 聊叙
2.速读全文,5分钟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模式:文章回忆了( ),赞颂了母亲( )优秀品质,抒发了( )的感情,表达了作者( )决心。
教师活动:导入课题,确定答案。
学生活动:师友互相交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速读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
容。
批注:师友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三)学习指导二
1.小组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师巡视指导)(8分钟完成)
第一部分:(1)总说。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2.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请师友仔细研读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思考回答: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①、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②、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
③、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
④、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四)互助释疑:
1.思考课后第三题,辨析加点词义的不同
教师活动: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学生活动:师友交流疑点、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疑点,全班共同解决。
批注:尽量让学生提疑点,让学生真正透彻地学好本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熟读课文的第8—17段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总线索 → 性格特点 → 典型事例
↓ ↓ ↓
勤劳一生 好劳动 种田种菜、纺棉花
整日劳碌 整日在地里劳动
聪明能干 纺衣、做饭
性格和蔼 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宽厚仁慈 周济和照
七、课后评价:
这篇回忆性散文在写作语言上朴素、平实。作者用一系列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的伟大,感情真挚,具有这篇回忆性散文在写作语言上朴素、平实。作者用一系列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的伟大,感情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同时,我在课堂上也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一,就自身而言,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激情不够, 语速较快,模式单一,感知课文时,莹白先感染自己再由此去感染学生,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精力不集中或者是完全没听讲。
第二,课文内容中联系到考点的部分,需要落实考试,抓住要点和中心,保证对文段分析的准确性(主要针对阅读题型)。
第三,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整体气氛显得不那么活跃,学生积极性还不够。师友之间的讨论不够热烈,学师对学友的的指导也不到位。
第四,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从中引导。学生对文段进行归纳总结时,我的启发性语言也不够清晰明白,造成学生理解欠缺。关于这点,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品和作者背景来进行引导。并且,我在过渡问题时,启发性的语言不够优美,组织性的语言也比较欠缺。较强的感染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预习,激发感情,导入新课,指导朗读,整体感知,七段,加深体会感情),点拨升华,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