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五年级下册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
展开1、地球—宇宙的奇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2.知道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3.知道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
2.能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
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绘画将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
教学准备
地球圈层轮廓图、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
教学设计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做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至于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怎样成为适宜生物生存的星球呢?
播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
教师引导: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居住的地球。(板书:地球—宇宙的奇迹)
二、新课探究
(一)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1.过渡:地球上的物种如此丰富,这些物种能在地球上不断地延续下去,它们的生存有哪些必要条件呢?
2.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各自认为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3.讲解:我们知道生命离不开水、阳光、空气、食物和土壤。除此之外,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还需要各种能源。阳光是许多生物生存的能量来源,同时也存在对生命有害的辐射,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有效地阻隔了这些辐射,也使地球保持着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
(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
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生命存在的一些必要条件,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教材P39资料,画一画我们的地球。
2.活动:给学生分发地球圈层轮廓图,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
3.讲解:
①地球上的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
②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动植物呼吸提供空气;
③地球上的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利于植物扎根;
④地球上的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
⑤地球与太阳适宜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⑥大气圈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大气圈阻隔了很多有害的辐射。
(三)、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
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0太阳系图。)太阳系有八颗行星,但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存在,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
2.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0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然后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概况对比表,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行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3.小结: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不能同时具备水、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气候等生命存在的条件,因此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独特的星球。我们的地球家园只有一个,要倍加珍惜。
三、研讨汇报
1.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为什么说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引导:适宜强度的阳光,臭氧层,丰富的大气含氧量,丰富的水资源,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广阔的生存空间等等。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作为离太阳第三远的星球,正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上,虽然火星轨道也处于宜居带中,但在上面目前依旧没有发现生命的痕迹,因此地球成了太阳系内唯一的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2.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呢?
引导:空间站是生活寒馆,能为宇航员提供正常的犹如地面高级宾馆一样的生活条件,不仅具备衣、食、住、行的各种条件,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设施供宇航员休息、娱乐、锻炼身体等设施。
四、拓展与迁移
1.拓展:出示海洋资源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0“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
2.提问: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预设: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哪些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总结到的?(预设:海洋中的生物还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
3.小结:地球上的海洋是个大宝藏,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条件,我们同样要珍惜海洋资源。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水、阳光、空气、食物、能源和栖息地等),也知道了海洋植物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板书设计
3.1地球—宇宙的奇迹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的必需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和土壤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