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说课文字稿
展开《请到我的家乡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请到我的家乡来》。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新课标提出,道法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请到我的家乡来》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单元围绕“社区与家乡”这个主题,从社区、邻居、家乡三个成长环境,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体现了道德修养这一核心素养,同时也是对二年级上册关于家乡的了解的深入学习。
二、知己知彼,说学情。
三年级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说起家乡,基本都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地方,但对于家乡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家乡的情感不算深厚,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能感知到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入手,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源泉,更全面的展示家乡风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核心素养,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确立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能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有关家乡的资料,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其中,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要求,我将第2、3条确立为了教学重难点。
四、促进发展,说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巧妙创设各种情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落实目标,润泽“家国情怀”。
五、理念指导,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课堂的开始,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请到我的家乡来》,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进入家乡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二)开放课堂,设计活动。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道法课程更应注重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基于以上理念,我在本节课堂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在活动中感受家乡,在活动中热爱家乡。
活动一:找一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份,用铅笔描绘出省份的轮廓,展开想象,说一说像什么。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帮他们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对家乡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孩子们喜欢的绘画融合在一起,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活动二:游一游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4人为一个小组,利用课前收集的有关家乡风景和特产的资料,合作完成导游词,并派一个代表作为小导游上台为大家介绍,最后全班同学评选出优秀导游代表。
此活动既展示了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又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了合作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导游词的书写和表达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
活动三:赞一赞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画中人物的家乡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又具有怎样的品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无论是平凡普通的家乡人,还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家乡人,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从对家乡景物的感受中来到了家乡人的中间,从课程教学来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孩子们看见了身边的人,鲜活的人,家乡的人,体会到了家乡那浓厚的文化特点,也激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依据新课标中关于作业布置的要求,布置红领巾走访家乡小任务,学生们可以通过纸质记录、视频拍摄、手绘文本等形式制作家乡一本通,在实践中继续学习。
六、简单明了,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