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56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
展开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56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
一、单选题
1.(2022·上海嘉定·统考二模)已知2H2(g)+O2(g)=2H2O(g)+483.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241.8KJ
B.1mol水蒸气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241.8kJ热量
C.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 水蒸气的总能量
D.2mol氢氢键和1mol氧氧键拆开所消耗的能量大于4mol氢氧键成键所放出的能量
2.(2022·上海·模拟预测)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0100mol/LHCl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电离程度:c < a < b
D.图Ⅳ表示反应4CO(g)+2NO2(g) N2(g)+4CO2(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O2的转化率c > b > a
3.(2022·上海·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 Fe(NO3)2溶液时,向 Fe(NO3)2 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以防止 Fe(NO3)2发生水解
B.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测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高
D.配制1mol/L 的 NH4NO3溶液时,溶解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4.(2022·上海·模拟预测)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5.(2022·上海青浦·统考一模)已知:2A(g) B(g) + Q (Q>0);2A(g) B(l);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6.(2022·上海松江·统考一模)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 OH-(aq) → H2O (l) +57.3kJ
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A.Q1< Q2 < Q3 B.Q1 > Q3> Q2 C.Q2 > Q1 > Q3 D.Q1 < Q3 < Q2
7.(2021·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如图是能量示意图,由此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8.(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已知:。不同情况下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mol (g)和3mol (g)混合后反应,放出Q kJ热量
B.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途径,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Q值减小
D.催化剂不同,反应的热效应不同
9.(2021·上海徐汇·统考二模)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N和HNC中碳氮键完全相同
B.HCN和HNC互为同素异形体
C.1molHNC(g)的能量高于1molHCN(g)
D.HCN(g)HNC(g)+59.3kJ
10.(2021·上海·统考一模)反应2H2O2(l)=2H2O(l)+O2(g)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是分解反应,所以该反应吸热
B.由途径a变成b改变了反应的热量变化
C.1molH2O2(l)的能量高于1molH2O(l)的能量
D.该反应说明H2O2(l)比H2O(l)稳定
11.(2021·上海虹口·统考二模)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小分子X、Y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M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可用示意图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有热量放出
B.X、Y、M分别为甲烷、二氧化碳和乙酸
C.反应过程中有C-H键、C-C键、O-H键生成
D.由X、Y生成M的总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12.(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I2(s)+ H2(g)⇌2HI(g)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的反应热为E2-E1
C.加入催化剂,E1、E2都不变
D.若I2为气态,则该反应热大于E2-E1
13.(2021·上海奉贤·统考二模)丁二烯和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
②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①和②的产物相比,②的产物更稳定 B.丁二烯比丁炔更稳定
C.丁二烯转化为丁炔是放热反应 D.丁烷的能量比丁二烯和丁炔都要高
14.(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下列关于H2(g)+X2(g)生成HX(g)(X=F、Cl、Br)的描述,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5.(2021·上海黄浦·统考二模)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氯气反应的能量与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Cl2比HCl稳定
B.过程I:断裂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过程Ⅱ: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热化学方程式为NH3(g)+Cl2(g)→NH2Cl(g)+HCl(g)+11.3KJ
16.(2021·上海·统考二模)乙烯水化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B.第①步反应只有O-H键发生断裂
C.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第①、②、③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7.(2021·上海·统考二模)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键能/()
436
463
热化学方程式
则的Q为
A.428 B.-428 C.498 D.-498
18.(2021·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如图是 798K 时 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 + 3H2⇌2NH3 + 92kJ
B.a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 1mol N2和 3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molN2和6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184>Q2>2Q1
19.(2021·上海静安·统考一模)符合如图能量变化关系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2SO2(g)+O2(g) 2SO3(g) +(E3-E1)kJ
B.2SO3(s)2SO2(g)+O2(g) -QkJ(Q
D.SO2(g)+O2(g)SO3(g) +
20.(2021·上海青浦·统考一模)化学反应H2+Cl2→2HCl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183kJ
B.该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
C.2mol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862kJ能量
D.2mol气态氢原子的能量低于1mol氢气的能量
21.(2021·上海·统考一模)碳在氧气或臭氧中燃烧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g)⇌O3(g)+80.8 kJ
B.将O2转变为O3 后再与碳反应,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C.l mol碳不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介于393.5~474.3 kJ
D.断裂l mol O2(g)中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CO2(g)中共价键放出的能量少
二、原理综合题
22.(2022·上海·模拟预测)节能减排CO2建设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CO2可与H2生成CH4:CO2(g)+4H2(g)CH4(g)+2H2O(g)。将原料气按n(CO2):n(H2)=1mol:4mol置于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降低而___(填“增大”或“减小”)。恒温条件下,反应经过5min达到平衡,此时压强为初始的0.8倍,用H2表示该阶段化学反应速率为___。
(2)在恒温(T>100℃)恒容装置中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n(CO2):n(H2)=1:2
(3)原料气CO2可与H2通过如下反应制备:
①C(s)+CO2(g)2CO(g)+akJ②CO(g)+H2O(g)H2(g)+CO2(g)+bkJ
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4)CO2还可与H2生成CH3OH,CO2(g)+3H2(g)CH3OH(g)+H2O(g)+Q1。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合成CH3OH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
a.使用催化剂 b.加压 c.增大初始投料比
某温度下该反应的K=450,向该温度下2L的容器内分别投入0.2molH2、0.6molCO2、0.4molCH3OH和0.4molH2O,则反应向___方向进行(填“正”或“逆”)。
(4)上述反应存在副反应H2(g)+CO2(g)CO(g)+H2O(g)+Q2,控制压强一定,CO2和H2初始比一定,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数据(反应未达平衡):
T(K)
CO2的实际转化率(%)
甲醇的选择性(%)
543
12.3
42.3
533
15.3
39.1
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
23.(2022·上海·一模)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A
B
C
D
试剂组成
0.4 mol·L-1 KI
a mol·L-1 KI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KI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24.(2022·上海·一模)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pH=___________。(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2)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4(g)+ CO2(g) 2CO (g)+ 2H2(g)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C=O
H—H
CO(CO)
键能/kJ·mol−1
413
745
436
1075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分别在V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A” 或“B ”)。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________。
(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O2−
6CO2+6O2−3C2O42−+6O2
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
25.(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等系列化工产品,这种工业生产称为氯碱工业。下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1)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而且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从能量来看,电解是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能量的转化很多是以热量的形式出现的,例如甲烷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标准状况下燃烧0.448L甲烷生成液态水,放出Q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试预测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中离子交换膜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得到金属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铝也可以用电解法得到,请用一个实验事实说明钠与铝的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
(6)室温下,0.1mol/LNaClO溶液的pH___________0.1mol/LNa2SO3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均为0.1mol/L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CO、HSO、HCO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酸性:H2SO3>H2CO3>HSO>HClO>HCO)
26.(2021·上海长宁·统考二模)对烟道气中的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1)大气中含量过高会导致雨水中含有(填化学式)___而危害植物和建筑物。工厂排放的尾气用饱和溶液吸收可得到重要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由过饱和溶液结晶脱水可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
(2)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滴定某葡萄酒中残留量时,取葡萄酒样品,用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碘液。补全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该样品中的残留量为___(以计)。
(3)一定条件下,由SO2和CO反应生成S和C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每生成16gS(s),该反应_(选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
(4)在绝对隔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若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则已达到平衡状态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达平衡后若再充入一定量CO2,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分离出少量S粉,正、逆反应速率均保持不变
27.(2021·上海静安·统考二模)科学家1956年发现N3。相隔46年,又于2002年发现N4。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最外层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有___________种,N2的电子式:___________。已知N4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N4的结构式___________。
已知: 2NO(g)+2CO(g) N2(g)+2CO2(g) +746.5 kJ
(2)恒温、恒容条件下,将2.0mol NO和1.0mol CO充入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0~9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mol/(L·min);第12min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 mol/L;第12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升高温度 b.加入NO c.加催化剂 d.减小压强 e.降低温度
(3)如图是该平衡混合气中N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L1、L2)、X可能是温度或压强。)可以确定X代表的是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L1与L2的大小关系是L1___________ L2(选填“<”、“>”或“=”),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尿素溶液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所得产物都是无污染的气态物质,化学方程式如下:2CO(NH2)2+4NO+O2→2CO2+4N2+4H2O(反应条件省略)。经测定,每吸收30gNO能排放热量321.7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8.(2021·上海·统考二模)是硝酸的酸酐,溶于水生成,或合金可用于还原脱除水体中的硝态氮。在45℃、溶液起始浓度、维持溶液呈中性并通入作保护气等条件下进行脱氮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在时,几乎没有被脱除的原因是_______,后被还原成,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金1~2h比3~4的脱除速率快得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不稳定,25℃时的分解方式如下:①;②。
①25℃时,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气体总浓度c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0
260
在时,测得浓度为,此时的浓度是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是_______。
②若升温至35℃,平衡时气体总浓度_______(选填“>”“<”或“=”)。
③已知:,_______。
29.(2021·上海·统考二模)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正丁烷脱氢制丁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完成下列填空:
(1)T1℃时,5mol在100L容器内脱氢,30min达到平衡转化了30%。则3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为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一条措施是_______。
(2)T2℃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1.2,则T1_______T2 (选填“>”“<”或“=”)。
(3)如图为反应平衡时丁烯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丁烯的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590℃之后,丁烯的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已知:
则_______。
(5)写出2-丁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结构与性质
30.(2021·上海嘉定·统考二模)四氟肼()可作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可用与二氟胺()反应制得,发生的反应是。请回答有关问题:
(1)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原子核外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___________种;的电子式___________;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强,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中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若生成,电子转移数是___________;检验反应后是否过量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单质在高温下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易燃性气体,且每生成该易燃气体放出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由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氢气与1mol氧气燃烧生成2mol水蒸气放热483.6kJ,
A.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是放热过程,所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241.8kJ,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热量241.8kJ,则1mol水蒸气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241.8kJ热量,故B正确;
C.反应是放热的,所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的能量,故C错误;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0,所以2mol氢氢键和1mol氧氧键拆开所消耗的能量小于4mol氢氧键成键所放出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焓变=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互为逆过程的两个反应的焓变互为相反数。
2.D
【详解】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与图不符,A错误;
B.氢氧化钠滴定盐酸,盐酸属于强酸,0.0100mol/LHCl,HCl开始的pH为2,而图象中pH为1,所示盐酸的浓度为0.100mol/L,相互矛盾,B错误;
C.冰醋酸加水溶解,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达到平衡后继续加入水促进醋酸电离,但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小,图象符合离子浓度变化,导电能能力b>a>c;根据越稀越电离,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 D.4CO(g)+2NO2(g)⇌N2(g)+4CO2(g),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起始反应物CO的物质的量,二氧化氮转化率增大,NO2的转化率:c>b>a,D正确;
答案选D。
3.B
【详解】A. Fe(NO3)2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在配制Fe(NO3)2溶液时,为了防止Fe2+水解不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因为硝酸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选项A错误;
B.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溶液进入到锥形瓶中,慢慢加标准溶液,以减小实验误差,选项B正确;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测酸后的温度计若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就会与溶液中的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所测碱的起始温度偏高,导致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C错误;
D.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配制 1mol/L 的NH4NO3溶液时,溶解后,就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会导致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选项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D
【详解】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5.A
【详解】2A(g) B(g) + Q (Q>0)是放热反应,2A的能量大于B,;B(g) 的能量大于B(l),故A正确。
6.D
【详解】稀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能量,与1molNaOH溶液放出的能量低于57.3 kJ;浓硫酸溶解时放热,1molNaOH放出的能量大于57.3 kJ;稀硝酸与1mol 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 kJ。答案选D。
7.C
【详解】由图可知,O(g)+2H(g)→O2(g)+H2(g)放热685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O(g)+2H(g)→O2(g)+H2(g)+685KJ,A项错误;
B.由图可知,OH(g)+H(g)→O(g)+2H(g)吸热427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OH(g)+H(g)→O(g)+2H(g)- 427kJ,B项错误;
C.由图可知,O2(g)+H2(g)→H2O(g)放热为,则热化学方程式为O2(g)+H2(g)→H2O(g)+244KJ,C项正确;
D.O(g)+2H(g)→H2O(g)放热,则热化学方程式为O(g)+2H(g)→H2O(g)+929KJ,D项错误;
答案选C。
8.B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1mol CO2 (g)和3mol H2 (g)混合后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Q kJ,故A错误;
B.若催化剂参与反应,则可以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
C.由水蒸气变为液态水会放出热量,所以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Q值增大,故C错误;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HCN中的碳氮键为C≡N键,HNC中碳氮键为N=C键,二者的碳氮键不一样,A项错误;
B.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HCN和HNC都不是单质,不符合同素异形体的定义,B项错误;
C.由图可知,HNC的能量比HCN的能量高,C项正确;
D.题中热化学方程式表示错误,应为:HCN(g)HNC(g) ΔH=+59.3kJ∙mol-1,D项错误;
答案选C。
10.C
【详解】A.由能量变化图可知,2H2O2(l)具有的能量大于2H2O(l)和O2(g)具有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途径a、b的始态与终态相同,则反应的热效应相同,故途径改变,反应热不变,故B错误;
C.由能量变化图可知,2molH2O2(l)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molH2O(l)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故1molH2O2(l)的能量高于1molH2O(l)和0.5 molO2(g)具有的总能量,故1molH2O2(l)的能量高于1molH2O(l)的能量,故C正确;
D.经以上分析,1molH2O2(l)的能量高于1molH2O(l)的能量,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H2O2(l)没有H2O(l)稳定,故D错误;
本题答案C。
11.C
【分析】依据图示反应历程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断裂C-H生成中间产物①;①→②过程中形成C-C键,从②到CH3COOH有O-H键生成。
【详解】A. ①→②过程能量变低,有热量放出,故A正确;
B. 结合图例和分子结构示意图,X为CH4、Y为CO2、M为CH3COOH,即分别为甲烷、二氧化碳和乙酸,故B正确;
C. 反应过程中没有C-H键生成、①→②过程中形成C-C键、从②到CH3COOH有O-H键生成,故C错误;
D. 依据反应历程可知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为化合反应,所以原子都转移到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故D正确;
故选C。
12.C
【详解】A.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A正确;
B.E1表示反应物的活化能,E2表示生成物的活化能,该反应的反应热为E2-E1,选项B正确;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所以加入催化剂可同等程度的降低E1、E2,但△H不变,选项C错误;
D.I2由固态转化为气态需要吸热,若I2为气态,则该反应热大于E2-E1,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3.B
【分析】由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可得反应③,反应③为放热反应,丁炔的能量比丁二烯高。
【详解】A.①和②的产物都是丁烷,产物相同,稳定性相同,故A错误;
B.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由分析可知,丁炔的能量比丁二烯高,则丁二烯比丁炔更稳定,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 丁炔转化为丁二烯是放热反应,则丁二烯转化为丁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由①知1,3—丁二烯和氢气的总能量比丁烷高,由②知2—丁炔和氢气的总能量比丁烷高,不能比较丁烷的能量与丁二烯和丁炔能量的高低,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断键吸热,成键放热,非金属性F>Cl>Br,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能量越低,同时非金属性越强,对氢原子的吸引力越强,原子核间距越短,所以正确的图示是 。
答案选A。
15.B
【详解】A.Cl原子的半径比H原子半径大,所以Cl-Cl键长比H-Cl键长更长,键能更小,则相同条件下HCl比Cl2稳定,A错误;
B.过程I中氨气分子中氮氢极性共价键断裂,氯气中的非极性键断裂,B正确;
C.过程Ⅱ中形成氮氢极性共价键断裂、氯氢极性共价键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生成,C错误;
D.据图可知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热化学方程式应为NH3(g)+Cl2(g)→NH2Cl(g)+HCl(g)-11.3KJ,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6.C
【详解】A.总反应是否需要加热与反应的能量变化没有关系,A项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第①步反应还有C=C键发生断裂,B项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反应①消耗,反应③又生成,且乙烯水化制乙醇的总反应为,故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项正确;
D.第一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第三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错误;
故选C。
17.C
【详解】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水分子的结构式为H—O—H,每个水分子含2个键。设O—O键的键能为x,根据可得:断键时吸收能量为436×2+x,成键时放出能量为463×4,可建立方程:
463×4 -(436×2+x)=482,计算得出x=498。
表示O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是成键的过程,放出能量。每个O2中含1个O—O键,故答案选C。
18.D
【详解】A.反应的焓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注物质的聚集状态,故A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的热效应不变,故图象中的b曲线是加入正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故B错误;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的热效应不变,故C错误;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 1mol N2 和 3mol 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通入2mol N2和6mol H2,平衡正向移动,Q2>2Q1,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92.2kJ=184kJ,但反应物不可能进行彻底,所以Q2<184kJ,即184>Q2>2Q1,故D正确;
故选D。
19.C
【详解】由图可知,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为:SO3(g),生成物为:SO2(g)、O2(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molSO3(g)完全反应,吸收热量为,则热化学方程式是SO3(g)2SO2(g)+O2(g) +,答案选C。
20.D
【详解】A.由图可知1mol H2(g)和1molCl2(g)反应生成2mol HCl(g)放出(862-679)kJ=183kJ能量,因此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183kJ,A正确;
B.反应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条件、途径无关,因此该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B正确;
C.由图可知2mol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862kJ能量,C正确;
D.气态氢原子形成氢气分子时形成化学键,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因此2mol气态氢原子的能量高于1mol氢气的能量,D错误。
答案选D。
21.D
【详解】A.由盖斯定律、图示信息知:O2(g)⇌O3(g)-80.8 kJ,A错误;
B. 由盖斯定律知,将O2转变为O3 后再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O2直接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获得相同的能量,B错误;
C. l mol碳不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小于393.5kJ,C错误;
D. O2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氧气的键能和碳的键能之和小于二氧化碳的键能,则l mol O2(g)中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CO2(g)中共价键放出的能量少,D正确;
答案选D。
22. 增大 0.2mol/(L∙min) bc C(s)+H2O(g)=CO(g)+H2(g)+(a+b)kJ b 正 温度升高,主反应、副反应的反应速率均加快,但对副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
【详解】(1)根据图知,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升高降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增大;恒温条件下,反应经过5min达到平衡,设CO2的转化量为xmol则有:
平衡时压强为初始的0.8倍,则=0.8,解得x=0.5,用H2表示该阶段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故答案为:增大;0.2 mol/(L∙min);
(2)a. 反应前后质量和体积一直不变,所以密度一直不变,不能判断平衡,故a错误;
b.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在变,所以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 原料气按n(CO2):n(H2)=1:4发生反应CO2(g)+4H2(g)⇌CH4(g)+2H2O(g),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n(CO2):n(H2)=1:4,不可能达到n(CO2):n(H2)=1:2,也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D错误;
故选:bc;
(3)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则该反应为:C(s)+H2O(g)=CO(g)+H2(g),已知①C(s)+CO2(g)2CO(g) +akJ;②CO(g)+H2O(g)H2(g)+CO2(g) +bkJ;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可得到C(s)+H2O(g)=CO(g)+H2(g),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a+b)kJ;故答案为:C(s)+H2O(g)=CO(g)+H2(g) +(a+b)kJ;
(4)a.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进程,不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不选;
b. CO2(g)+3H2(g)CH3OH(g)+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可选;
c. 增大初始投料比,相当于提高原料气中CO2所占比例,平衡正向移动,但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小,不选;
故选b;
某温度下该反应的K=450,向该温度下2L的容器内分别投入0.2molH2、0.6molCO2、0.4molCH3OH和0.4molH2O,则Qc==
所以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故答案为:温度升高,主反应、副反应的反应速率均加快,但对副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
23. 3SO2(g)+2H2O (g)=2H2SO4 (l)+S(s) ΔH2=−254 kJ·mol−1 > 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 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SO2 SO42— 4H+ 0.4 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反应ii比i快;D中由反应ii产生的H+使反应i加快
【详解】分析:(1)应用盖斯定律结合反应II分析。
(2)采用“定一议二”法,根据温度相同时,压强与H2SO4物质的量分数判断。
(3)依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反应i+反应ii消去I-得总反应。
(4)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
详解:(1)根据过程,反应II为SO2催化歧化生成H2SO4和S,反应为3SO2+2H2O=2H2SO4+S。应用盖斯定律,反应I+反应III得,2H2SO4(l)+S(s)=3SO2(g)+2H2O(g)ΔH=ΔH1+ΔH3=(+551kJ/mol)+(-297kJ/mol)=+254kJ/mol,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SO2(g)+2H2O(g)=2H2SO4(l)+S(s)ΔH=-254kJ/mol。
(2)在横坐标上任取一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可见温度相同时,p2时H2SO4物质的量分数大于p1时;反应II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SO4物质的量增加,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p2p1。
(3)反应II的总反应为3SO2+2H2O=2H2SO4+S,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总反应-反应i)2得,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4H++SO42-+2I-。
(4)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多加了0.2mol/LH2SO4,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
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单独H+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③对比D和A,D中加入KI的浓度小于A,D中多加了I2,反应i消耗H+和I-,反应ii中消耗I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ii比反应i速率快,反应ii产生H+使c(H+)增大,从而反应i加快。
点睛:本题以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图象的分析、方程式的书写、控制变量法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CO32- 10 +120 kJ·mol-1 B 900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 Al–3e–=Al3+(或2Al–6e–=2Al3+) 催化剂 2Al+6CO2=Al2(C2O4)3
【详解】(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因为得到溶液的碱性较强,所以CO2主要转化为碳酸根离子(CO32-)。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则根据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K2==5×10−11,所以氢离子浓度为1×10-10mol/L,pH=10。
(2)①化学反应的焓变应该等于反应物键能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所以焓变为(4×413+2×745)-(2×1075+2×436)= +120 kJ·mol-1。初始时容器A、B的压强相等,A容器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逐渐增大(气体物质的量增加);B容器恒压,压强不变;所以达平衡时压强一定是A中大,B中小,此反应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的反应平衡更靠右,反应的更多,吸热也更多。
②根据图3得到,900℃时反应产率已经比较高,温度再升高,反应产率的增大并不明显,而生产中的能耗和成本明显增大,经济效益会下降,所以选择900℃为反应最佳温度。
(3)明显电池的负极为Al,所以反应一定是Al失电子,该电解质为氯化铝离子液体,所以Al失电子应转化为Al3+,方程式为:Al–3e–=Al3+(或2Al–6e–=2Al3+)。根据电池的正极反应,氧气再第一步被消耗,又在第二步生成,所以氧气为正极反应的催化剂。将方程式加和得到,总反应为:2Al+6CO2=Al2(C2O4)3。
【点睛】本题的第(2)小问中的①涉及了恒容容器和恒压容器在不同反应中的影响。此类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如下的结论:如果初始状态完全相同,是由恒容和恒压的区别,则一定是恒压容器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除非是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恒压和恒容是一样的。本就可以直接得到,容器B恒压,所以有利于反应进行,反应的更多,热量也更多。
25. 电能 化学能 CH4(g)+2O2(g)═CO2(g)+2H2O(l)△H=-50QkJ/mol 2Cl-+2H2O 2OH-+Cl2↑+H2↑ 能得到纯度更高的氢氧化钠溶液 避免氯气与氢气反应 2NaCl(熔融)2Na+Cl2↑ 钠和冷水反应,铝和冷水不反应,说明金属性:Na>Al 大于 c(SO)>c(CO)>c(HCO)>c(HSO)
【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OH-,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不能通过,能够防止生成的氯气和氢气混合据此分析解答(3)(4);根据酸性:H2SO3>H2CO3>HSO>HClO>HCO,说明ClO-水解程度大于SO, SO水解程度小于CO,据此分析解答(6)。
【详解】(1)电解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电能;化学能;
(2)甲烷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标准状况下燃烧0.448L甲烷,其物质的量n==0.02mol,生成液态水,放出QkJ热量,则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mol=50Q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50QkJ/mol,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50QkJ/mol;
(3)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OH-,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故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4)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它离子不能通过;且生成的氯气和氢气不混合,则交换膜的作用是能得到纯度更高的氢氧化钠溶液、避免Cl2与H2反应,故答案为:能得到纯度更高的氢氧化钠溶液;避免Cl2与H2反应;
(5)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得到金属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l2↑;钠和冷水反应,铝和冷水不反应,说明金属性:Na>Al,故答案为:2NaCl(熔融) 2Na+Cl2↑;钠和冷水反应,铝和冷水不反应,说明金属性Na>Al;
(6) 酸性:H2SO3>H2CO3>HSO>HClO>HCO,则ClO-水解程度大于SO,0.1mol/L NaClO溶液的pH大于0.1mol/L Na2SO3溶液的pH;浓度均为0.1mol/L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水解程度小于CO,SO、CO、HSO、HCO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SO)>c(CO)>c(HCO)>c(HSO),故答案为:大于;c(SO)>c(CO)>c(HCO)>c(HSO)。
26. H2SO4 H2SO3 SO2+H2O+Na2SO3=2NaHSO3 2NaHSO3=Na2S2O5+H2O 4I-+6H+ 0.128 放出 135kJ K= ad
【详解】(1)大气中 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H2SO4,导致雨水中含有H2SO3和H2SO4而危害植物和建筑物。SO2和水以及 Na2SO3反应生成 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Na2SO3=2NaHSO3。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结晶脱水可制得 Na2S2O5,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
(2) 和I2反应,S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中的+6价,I的化合价降低,从0价降低到-1价,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2+3H2O=2+4I-+6H+。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50.00mL 葡萄酒样品中,中S的物质的量为0.01000mol/L×0.01000L××2,则以SO2计的质量为0.01000mol/L×0.01000L××2×64g/mol,1L葡萄酒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0.01000mol/L×0.01000L××2×64g/mol×=0.128g,故答案为:4I-+6H+,0.128。
(3)根据图象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g)+SO2(g)=S(s)+2CO2(g)。由反应物到过渡态需要吸收409kJ的热量,由过渡态到生成物放出679kJ的热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1molS即32gS,放出679kJ-409kJ=270kJ的热量,则生成16gS(s),放出的热量为=135kJ。
(4)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S是固体,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a.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但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在未平衡前是变化的,当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则已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和不相等,所以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是变化的,而且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以及温度有关,所以在未平衡前,容器内的压强是变化的,故b错误;
c.平衡常数和温度有关,达平衡后若再充入一定量CO2,平衡逆向移动,由于该容器是绝热容器,所以温度会降低,则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S是固体,分离出少量S粉,正、逆反应速率均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ad。
27. 5 0.011 0.2 e 压强 由图知:氮气的体积分数随X增大而增大,而2NO(g)+2CO(g) N2(g)+2CO2(g) +746.5 kJ,正反应放热、氮气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CO(NH2)2(aq)+4NO(g)+O2(g)=2CO2(g)+4N2(g)+4H2O(l)+1286.8kJ
【详解】(1) 氮原子质子数为7,核外有7个电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原子核外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运动状态,则最外层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有5种,氮气中N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存在N≡N,则N2的电子式:。已知N4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则每个N与其它3个N分别共用1对电子对,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N4的结构式。
(2) 对于反应2NO(g)+2CO(g) N2(g)+2CO2(g) +746.5 kJ:由图知,0~9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反应过程中,CO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第12min时消耗CO=生成CO2的浓度=;第12min时改变反应条件,则NO、CO2物质的量不变但进一步消耗、氮气物质的量不变但进一步生成,说明平衡朝右移动,则:a.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左移,a不选; b.加入NO则NO曲线应该不连续、NO的浓度、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b不选; c.加催化剂 ,不影响平衡移动,c不选;d.减小压强,平衡左移,d不选;e.降低温度,平衡右移,e选;则第12min时改变反应条件可能的选项为e。
(3)图中X代表的是压强,L1与L2的大小关系是L1 L2,理由是:由图知:氮气的体积分数随X增大而增大,而2NO(g)+2CO(g) N2(g)+2CO2(g) +746.5 kJ,正反应放热、氮气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4) 2CO(NH2)2+4NO+O2=2CO2+4N2+4H2O。经测定,每吸收30g即1molNO能排放热量321.7kJ,则吸收4molNO能排放热量4×321.7kJ=1286.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aq)+4NO(g)+O2(g)=2CO2(g)+4N2(g)+4H2O(l)+1286.8kJ。
28. 铝表面的氧化膜仍未被溶解 10+6+12+610+3 Al-Fe形成原电池能加速电子转移 > 2.2kJ
【详解】(1)在时,几乎没有被脱除的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仍未被溶解,后被还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6+12+610+3;
(2)合金1~2h比3~4的脱除速率快得多的原因可能是Al- Fe形成原电池能加速电子转移;
(3)起始的总浓度为,在时,测得浓度为,则消耗的浓度为,的浓度是。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总浓度为,此时已完全分解,分解生成的NO2、O2的浓度分别为,设反应中NO2消耗的浓度为2xmol/L,N2O4生成的浓度为xmol/L,则有,解得x=,即可得的浓度是;
不稳定,25℃时的分解方式如下:①;②。
②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温至35℃,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增多,则平衡时气体总浓度>;
③已知反应①;反应②,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由①×+②可得反应
,则=,则2.2kJ。
29. 0.0005 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 <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或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123
【详解】(1)T1℃时,5mol在100L容器内脱氢,30达到平衡转化了30%,转化的的物质的量为5mol×30%=1.5mol,则30内的平均反应速率=0.0005;
(),由于反应吸热,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为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使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可以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2)T1℃时,列出反应的三段式;
K1==0.006<K2=1.2,反应吸热,温度越高,K越大,则T1<T2;
(3)反应吸热,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或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丁烯的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90℃之后产率减小,丁烯的产率快速降低,说明反应生成了其它物质,即副反应加剧,可能是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4)已知:①
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则=123kJ;
(5)2-丁烯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0. 2s22p5 7 F元素与N元素电子层数相同,F元素的核电荷数比N元素多,吸引电子能力强,因此F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强 +1价 1:1 0.2NA 取反应后的混合液少许,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3+过量,反之则不过量 3Fe(s)+4H2O(g)Fe3O4(s)+4H2(g) ΔH=-150.72kJ/mol
【详解】(1)的原子序数是9,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5;原子核外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运动状态,所以N原子核外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7种;分子中含有三键,电子式为;由于F元素与N元素电子层数相同,F元素的核电荷数比N元素多,吸引电子能力强,因此F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强;。
(2)中H是+1价,F是-1价,则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铁离子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氮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2价,因此若生成,电子转移数是0.2NA;检验反应后是否过量的试剂是KSCN溶液,其操作方法是取反应后的混合液少许,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3+过量,反之则不过量。
(3)单质在高温下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易燃性气体,即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且每生成氢气放出热量,则生成4mol氢气放出热量是37.68kJ×4=150.72kJ,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Fe(s)+4H2O(g)Fe3O4(s)+4H2(g) ΔH=-150.72kJ/mol。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60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60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5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5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58化学反应的热效应(5):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58化学反应的热效应(5),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