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0分)
读极地经纬网地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晚分布范围)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 图1中A地的经纬度坐标是( )
A. (135°W,22°N) B. (45°E,22°S)
C. (135°E,22°S) D. (45°W,22°N)
2. 当出现图1所示昼夜分布情况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3. 图1所示时间段,淄博市( )
A. 正值夏季 B. 昼短夜长
C. 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 D. 气候炎热干燥
4.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已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读图完成5-6题.
图中可能有河流流经的地区是( )
A. ②地 B. ③地 C. ④地 D. ⑤地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帐篷式民居,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既可以把刺眼的沙漠日光变成微光,利于散热,又可遇水膨胀,阻挡短时细雨。
材料二:帐篷式民居景观
5. 材料二:帐篷式民居景观
上述帐篷式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
A. 非洲北部 B. 亚洲东部 C. 东南亚地区 D. 欧洲西部
6. 材料二:帐篷式民居景观
结合上述资料可判断该民居所在地的特征有( )
①全年炎热少雨
②森林广布
③以种植业为主
④以畜牧业为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亚洲是世界上水稻的主要种植区,读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7. 据图分析种植区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①地形多为平原丘陵,耕作历史长
②地处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③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与亚洲国家相比,美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主要原因是该国( )
①农业生产实现地区专业化和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成本低
②农业科技水平高,农产品质量优
③热带和温带作物产量大,类型多样
④各地人口稀疏,本国消费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南海被称为亚太地区的黄金水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重要战略意义,作为南海地区的国家,中国拥有主权和权益,同时也拥有保卫本国权益的权利。据此完成各小题。
9. 关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海南省的管辖范围 B. 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C. 我国领土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海域 D. 海域面积居我国临海中的第二位
10. 下列地区间海上便捷航线,不经过南海的是( )
A. 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沿海 B. 中东——日本
C. 欧洲西部——印度 D. 印度沿海——中国沿海
河流是区域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河流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善河流环境,对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据此完成各小题。
11. 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段附近,内河航运价值最大的是( )
A. A段 B. B段 C. C段 D. D段
12. 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河流经地区气候冷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B. B河流流经地区是水稻、甜菜的主要分布区
C. C河流经地区是青藏地区的重要农耕区
D. D河流是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农作物之一。喜温、喜光、喜湿,在高温、高湿、高光照条件下营养物质累积快。据此完成各小题。
13. 对图中玉米主产区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的劣势是纬度高,气温低,作物品质差
B. 乙地的劣势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大
C. 丙地的优势是热量更充足,地形更平坦
D. 甲乙丙三地都处于季风区、第二阶梯上
14. 制约图中丙地玉米快速积累营养物质的条件是( )
A. 湿度小 B. 温度低 C. 纬度高 D. 光照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15. 读世界部分区域地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图分别代表世界的部分地区。两地区历史上和现在都有密切的联系。
(1)两地区都位于大洲的西部,其中乙图位于 ______ (大洲)西部。两地区之间隔 ______ 海峡相望。
(2)与甲图所示的地区相比,乙图特有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 ,当地主要宗教是 ______ ,分布最广的语言是 ______ 。
(3)甲乙两区域都发展畜牧业,但发展条件不同,请从位置、气候、地形三方面分析乙区域多发展畜牧的原因。
(4)甲、乙两区域中河流较多的是 ______ 图所示区域,请从气候角度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______ 。
16. 读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小流域治理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小流域治理示意图(田中河流为黄河)
(1)图一所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______ ,地势特点是 ______ 。
(2)图一所示地区甲、乙、丙三地,在雨天形成的水流中,流量可能最大的是 ______ 。水土治理中,最适合打坝淤地的是 ______ 。
(3)综合治理以后,土地利用比重减小最明显的是 ______ ,比重增加最大的是 ______ ,其次是 ______ 。
(4)说明综合治理以后,对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
17.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题目。
资料一:2022年3月9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桥头堡,战略地位突出。
资料二:如图为南方地区局域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示意图。
(1)据图文资料分析,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经济贸易的位置优越性。
(2)广州的气候类型 ______ ;D ______ (国家)。
(3)珠江流经北部湾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两地区,其中,航运价值更大的是流经 ______ 的江段,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 。
(4)北部湾城市群优于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条件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将正确的数字代码填在横线上)。
①廉价的劳动力和地租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水陆交通便利
⑤便于吸引外资
⑥科技力量雄厚
(5)构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陆上主要运输方式是 ______ ,沿线地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D、A、A
【解析】解:图1中所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范围,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A点靠近北回归线,A点的经纬度大约是22°N,45°W。
故选:D。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等,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1可知,该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至。图2中①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
故选:A。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2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1可知,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应该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至,也就是6月22日前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淄博市为夏季,故A项正确;
夏至这一天,北半球昼长夜短,故B项错误;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距离淄博市最近,该节气是淄博市一年中正午物体影子最短的一天,故C项错误;
夏至这一天淄博市正值夏季,并且淄博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故D项错误。
故选:A。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已知甲地海拔高度为16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则乙地的海拔高度为1600米-800米=800米;故图中的等高距为400米.图中②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③地、④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⑤地等高线闭合,为山顶或盆地.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5~6.【答案】A、B
【解析】解:帐篷式民居,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说明当地产羊毛,发展畜牧业,并且可以把刺眼的沙漠日光变成微光,利于散热,说明当地气候炎热干旱,且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选项中非洲北部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由于材料可知,该民居所在地有沙漠,说明气候炎热少雨,植被稀少;该地帐篷式民居由羊毛编织而成,说明当地盛产羊毛,主要发展畜牧业。
故选:B。
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植被稀少,主要发展畜牧业。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7~8.【答案】B、A
【解析】解:读图可知,亚洲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适合水稻生长,水稻主要种植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故选:B。
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这些地区均为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且气候雨热同期。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美国农业生产划分农业带实现地区专业化,并且由于美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使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农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成本低,更具有竞争力,故①项正确;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种植技术好,农产品质量优,故②项正确;美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带作物基本缺失,故③项错误;本国消费少并不是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故④项错误。
故选:A。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9~10.【答案】D、C
【解析】解:南海诸岛及其附近的海域均属于海南省的管辖范围,故A项正确;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故B项正确;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南海中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故C项正确;南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域,故D项错误。
故选:D。
海南省的三沙市位于中国南海,是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疆域,理解回答即可。
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到达中国沿海需要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中东到日本需要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欧洲西部到印度需要经过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没有经过南海;印度沿海到中国沿海需要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故选:C。
我国南临南海,南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域,南海中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
本题考查不同海上路线经过的海域,结合教材中世界海陆分布图解答即可。
11~12.【答案】D、C
【解析】解:图中A河为乌苏里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且流经地区城市和人口稀疏,航运价值低;图中B河为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该河段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缓,航运价值高,但是低于长江;图中C为湟水,流经青藏地区,航运价值不高;图中D位于长江下游河段,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有利于通航,且流经区域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很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故选:D。
我国有众多的河流,不同河流的位置及特点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A河为乌苏里江,流经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属于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故A项错误;
B河为珠江,流经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甜菜是北方的糖料作物,故B项错误;
C河是湟水,位于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主要农耕区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故C项正确;
D河是长江,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故D项错误。
故选:C。
我国有众多的河流,不同河流的位置及特点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的位置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3~14.【答案】B、D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较慢,但是由于生长周期长,作物品质好;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大;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但是地形比较崎岖;甲乙丙三地均位于季风区,甲乙位于第三级阶梯,丙位于第二级阶梯。
故选:B。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据甲、乙、丙、丁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湿度大,气温高;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晴天相对较少,光照少,制约了玉米快速积累营养物质。
故选:D。
气候对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及品质都有影响。据丙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5.【答案】亚 土耳其 热带沙漠气候 伊斯兰教 阿拉伯语 甲 甲区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多,气候终年温和,水分蒸发量小,河流多
【解析】解:(1)读图乙可知,乙图主要为中东地区,甲是欧洲西部;欧洲西部和中东地区隔土耳其海峡相望。
(2)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没有热带,所以缺失热带气候,因此乙图中特有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乙图区域主要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讲阿拉伯语。
(3)图乙区域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气候干旱;地形以高原为主,不利于水汽进入,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只能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
(4)甲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而乙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河流稀少。
故答案为:(1)亚;土耳其;(2)热带沙漠气候;伊斯兰教;阿拉伯语;(3)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气候干旱;地形以高原为主,不利于水汽进入;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只能利用草场发展畜牧;(4)甲;甲区域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多,气候终年温和,水分蒸发量小,河流多。
甲图所示的是欧洲西部,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图是中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据此解答。
本题以世界部分区域地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世界大洲及海峡分布、世界气候、宗教、语言的分布、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农业发展、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气候和河流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6.【答案】高原 南北高,中间低 乙 乙 农耕用地 人工牧草地 林果地
【解析】解:(1)读图知,图中区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且边缘较陡,内部起伏和缓为高原。图中南部和北部海拔在1018米以上,中部海拔在1018米以下,所以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2)甲乙丙三地等高线均从低处凸向高处为山谷,三地相比较,乙地等高线弯曲程度更大,沟谷更深,汇集的河水更多,流量更大。三地中乙地河水流量最大,水土流失会更严重,所以最适合在乙地打坝淤地。
(3)综合治理以后,非生产地由26%减少为25%,减少了1%,农耕用地由56%减少为28%,减少了28%,人工牧草地由4%增加为20%,增加了16%,林(果)地由14%增加为27%,增加了13%,所以土地利用比重减少最明显的是农耕用地,比重增加最大的是人工牧草地,其次是林(果)地。
(4)综合治理后,水资源流失减少,增加了农业水资源的使用,土地资源流失降低,保持了土壤肥力,也就是保持了耕地面积,随着植被增加和环境改善,降低了沙尘暴、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故答案为:(1)高原;南北高,中间低;(2)乙;乙;(3)农耕用地;人工牧草地;林果地;(4)水资源流失减少,增加农业水资源使用,土地资源流失的降低,保持土壤肥力,保持耕地面积,随着植被增加和环境改善,降低沙尘暴、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的主要措施有: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黄土高原某地小流域治理示意图和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图等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黄土高原的治理、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治理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7.【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 越南 珠江三角洲 该河段接受众多支流,水量更大:该河段流经珠江三角洲平原,水流平稳;该河段流经地区工业发展水平高,河运需求大;处在珠江和南海交汇之地,有京广铁路联结,便于河、海河铁路联运 ① ② ③ 铁路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解析】解:(1)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濒临南海,海陆交通便利,且靠近东南亚地区,便于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临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陆海新通道可以联系我国广大的西南内陆地区。
(2)图广州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其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D国为我国的陆上邻国越南,与我国的云南和广西相邻,是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3)珠江流经珠江三角洲的河段接受众多支流,水量更大,并且流经珠江三角洲平原,水流平稳,有利于通航;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水平高,河运需求大,并且处在珠江和南海交汇之地,有京广铁路联结,便于河、海河铁路联运,所以珠江三角洲河段航运价值更高。
(4)北部湾城市群相较于珠江三角洲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更为廉价,地租也更低,故①项正确;读图可知,北部湾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短缺,故②项正确;北部湾城市群区域建了两个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水能资源并不丰富,故③项正确;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的入海口,濒临南海,便于河、海河铁路联运,水陆交通更便利,故④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和邻近东南亚地区,有很多侨乡,更便于吸引外资,故⑤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故⑥项错误。
(5)构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陆上主要运输方式是应该是铁路,因为公路运输速度相对较慢,运量较小,而铁路运输速度更快,且运量更大,更适合该区域的运输。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经过我国西南地区,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并且这里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故答案为:(1)濒临南海,海陆交通便利:靠近东南亚地区,便于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临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陆海新通道联系我国广大的西南内陆地区;(2)亚热带季风气候;越南;(3)珠江三角洲;该河段接受众多支流,水量更大;该河段流经珠江三角洲平原,水流平稳;该河段流经地区工业发展水平高,河运需求大;处在珠江和南海交汇之地,有京广铁路联结,便于河、海河铁路联运;(4)①;②;③;(5)铁路;地震;滑坡;泥石流。
(1)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濒临南海,海陆交通便利,且靠近东南亚地区,便于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临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陆海新通道可以联系我国广大的西南内陆地区。
(2)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D国为越南。
(3)珠江流经珠江三角洲平原,水流平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水平高,河运需求大,并且处在珠江和南海交汇之地,有京广铁路联结,便于河、海河铁路联运。
(4)北部湾城市群相较于珠江三角洲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更为廉价,地租也更低;北部湾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短缺;北部湾城市群区域建了两个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水能资源并不丰富。
(5)构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陆上主要运输方式是应该是铁路,这里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本题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相关内容、南方地区局域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我国海陆位置、气候分布、河流、运输方式和地质灾害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