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479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479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479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部分或全部遮蔽,形成月食。北京时间2022年11月8日晚地球迎来月全食现象。图1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月全食不同阶段的照片,图2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各小题。
1. 月全食现象可以反映出(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的大小 C.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D. 地球的形状
2. 本次月全食发生于( )
A. 惊蛰与清明之间 B. 白露与寒露之间 C. 立冬与小雪之间 D. 小寒与大寒之间
3. 读“福州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丙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
A. 陡崖 B. 山谷 C. 鞍部 D. 山脊
如图为俄罗斯和巴西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4. 两国的共同点是( )
A. 城市多集中在沿海 B. 矿产资源丰富 C. 铁路多分布在平原 D. 河流结冰期长
5. ①②两地为世界人口稀疏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源 B. 地形 C. 气候 D. 交通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和7.5级地震,人员伤亡严重。如图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6. 土耳其地跨( )
A. 欧洲和非洲 B. 亚洲和非洲 C. 亚洲和欧洲 D. 欧洲和北美洲
7. 土耳其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B. 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稳定
C.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 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
很多生产性建筑是劳动人民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建造而成的。如图为我国某地生产葡萄干的荫房,平顶,墙壁用土块砌成,多孔。据此完成各小题。
8. 晾房的墙体设计呈蜂窝状通透式,主要是为了( )
A. 采光 B. 散热 C. 通风 D. 防沙
9. 制约当地葡萄种植的因素是( )
A. 光照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
2022年9月22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与已建成的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6座世界级巨型梯级电站构建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如图为长江某河段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0.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
A. 长江中游河段 B. 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C. 四川盆地内部 D. 贵州省和云南省交界处
11. 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落差大,水流急
②降水多,水量大
③当地用电量大,需求大
④汛期集中在夏季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建设清洁能源走廊有利于( )
①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②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④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图,完成各小题。
13.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中华水塔 B. ③地区—干旱的宝地
C. ⑤地区—天府之国 D. ⑥地区—鱼米之乡
14. 关于图中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洪涝灾害 B. ③——水土流失 C. ④——湿地锐减 D. ⑥——春旱严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1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产业结构图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产品示意图。
(1)据图可如,两区域都被 (特殊纬线)穿过,都临 洋,地形都以 为主。
(2)两个区域动物资源丰富:澳大利亚长期独居在南半球海洋上,动物原始且古老,出现在该国国徽上的有 和 ;撒哈拉以南非洲动物种类丰富且数量多是因为 气候广布。
(3)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的经济以 业为主、工业为辅;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是出口 ,进口工业制成品。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出口比重大,被称为“ ”,该国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特点 。
(5)两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且大量出口,澳大利亚的经济却远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发达。你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从中借鉴的发展之路是 。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荔枝树喜湿、喜高温,喜光,生长地要求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年均温在18-26℃之间,月均温低于-4℃,荔枝树会冻死。
材料二:2021年广东省荔枝产量为143.71万吨,广西产量为97.84万吨,广东、广西荔枝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3.84%。2021年,中国荔枝主要出口产品为鲜荔枝和荔枝罐头,主要出口至中国香港、美国、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
材料三:我国荔枝产量分布图和茂名气候资料。
(1)我国荔枝产区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 地区。
(2)我国荔枝主产区两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其荔枝种植的气候优势是 。
(3)冬季气温过低将导致荔枝颗粒无收,因此,对合江产区荔枝生长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4)图中我国荔枝产区中,荔枝初次上市时间最晚的是 ,其原因造成该地区荔枝生产的市场优势是 。
(5)在我国北方,昔日能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如今却“飞入寻常百姓家”。鲜荔枝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至美国、马来西亚等国,这上主要得益于 技术的发展和快捷的 发展。
17. 西藏自治区目前建有多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了高原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治区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4150万人次,旅游收入441亿元,旅游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比33.3%。这些年在自然保护区的建造上也投资了数百亿元。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与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和年楚河流域图。
(1)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 (地形区),其南部的山脉甲是 。
(2)西藏自治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3)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4)西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属于 类型,该保护区所处的干湿地区主要是 。
(5)图中年楚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依据是 。
(6)有人认为,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创收可观,应该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资金多投入到旅游资源建设上去,少在自然保护区上投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C
【解析】解: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从月全食可以反映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D正确。
故选:D。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明确认识: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很多实例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如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等。
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牢记即可。
解:二十四节气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11月8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每两个节气间隔15天,因此可以得出地球运行在立冬与小雪之间。
故选:C。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根据图片,丙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地势较两侧较低,为山谷,B正确。
故选:B。
常见的地形部位有地势较两侧低的山谷、地势较两侧高的山脊、等高线重合的陡崖、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鞍部等。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特点。
4~5.【答案】B、C
【解析】解:据图可知,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在内地,故A错误;两国矿产资源都很丰富,故B正确;俄罗斯亚洲部分,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地区,巴西的的铁路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故C错误;俄罗斯所处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的结冰期长,巴西所处纬度低,气温高,河流没有结冰期,故D错误。
故选:B。
截止现在,世界上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题目中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和巴西,依据两国的地理特征来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和巴西两国概况,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解:据图可知,①地位于俄罗斯境内的中西伯利亚高原,②地位于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都属于世界人口稀疏区,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原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
故选:C。
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等,西伯利亚东部和南部多山地。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等。
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海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和巴西两国人口分布特点,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6~7.【答案】C、D
【解析】解:土耳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国土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少部分国土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东部。
故选:C。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世界上有70多亿人口,分别生活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题考查土耳其的地理位置,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发生频繁。
故选:D。
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六大板块。地球的板块处在不停地运动之中,由于板块的运动,使得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而板块的内部由于远离板块交界处,相对较为稳定。
本题考查土耳其地震频繁的原因,牢记即可。
8~9.【答案】C、D
【解析】解:新疆的晾房为平顶长方形格局,蜂窝状通透式墙体的建筑。我国新疆气候条件适宜制作葡萄干,不采用直接日晒的方法,直接日晒的容易发酸,而是挂在凉房内阴干,新疆的晾房主要是为了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情况下风干葡萄干,其蜂窝状通透式的墙体设计有利于通风。
故选:C。
图中所示的房屋是新疆的葡萄荫房。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新疆葡萄凉房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解:图中所示的是新疆的葡萄荫房。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干旱是本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所以限制该地区葡萄种植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故选:D。
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新疆的降水特点。
10~12.【答案】B、A、A
【解析】解:读图可得,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盆地西部与云贵高原的交界处,位于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和云南省(简称云或滇)的交界处,位于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位于长江上游,该水电站所处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故选: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是:水向低处流,总体大都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同时东西流向的河流也沟通了我国东西部。另外,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本题考查白鹤滩水电站的位置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及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水能的影响理解解答。
解: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我国大型水电站大都分布在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根据白鹤滩的位置判断,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河流落差大,降水多,水量大。
故选:A。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本题考查我国水电站的分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阶梯交界处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建设清洁能源走廊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设清洁能源走廊不能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
故选:A。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13~14.【答案】D、B
【解析】解:读图可得,①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油气资源丰富,被称为“干旱的宝地”,②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③是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⑤是东北三省,我们通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天府之国”是指四川省的成都平原。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故选:D。
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不同,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称号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②是三江源地区,主要的问题是湿地面积缩小、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等;是黄土高原,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④是北京,主要的问题是缺水;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突出的问题是水污染。
故选:B。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南回归线 印度 高原 袋鼠 鸸鹋 热带草原 服务 初级农矿产品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 改变出口单一初级产品,发展加工工业;引进技术人才,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加强与国家间的合作
【解析】解:(1)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被南回归线穿过,都临印度洋,地形都以高原为主。
(2)澳大利亚长期独居在南半球海洋上,动物原始且古老,出现在该国国徽上的有袋鼠和鸸鹋;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为多种大型动物生存提供广阔的空间。
(3)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工业为辅,经济发展水平高;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出口比重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该国冶金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这里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5)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应积极发展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改变出口初级农矿产品的局面,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引进技术人才,管理经验;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实行改革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等。
故答案为:
(1)南回归线;印度;高原;
(2)袋鼠;鸸鹋;热带草原;
(3)服务;初级农矿产品;
(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
(5)改变出口单一初级产品,发展加工工业;引进技术人才,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加强与国家间的合作。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撒哈拉以南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发展落后。非洲也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
本题以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对比材料设置问题,涉及两区域的地理特征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6.【答案】南方 粤 桂 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降水充足 寒潮 合江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上市时间晚,能够实现错峰销售 保鲜 交通运输
【解析】解:(1)读图可知,我国荔枝产区集中分布在广东省、福建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四川和海南等省份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
(2)读图文资料可知,我国荔枝主产区两省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其简称分别为粤和桂;荔枝树喜湿、喜高温,喜光,两广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气候适宜荔枝的生长。
(3)合江产区纬度位置相对高,受冬季的寒潮影响明显,因此,对合江产区荔枝生长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4)读图可知,图中我国荔枝产区中,荔枝初次上市时间最晚的是合江,初次上市时间为7月;合江产区纬度高,热量相对较低;荔枝初次上市时间晚,能够实现错峰销售。
(5)古代荔枝很难广泛运往北方地区,主要因为荔枝不耐储藏,且缺乏长距离快速运输的方式,荔枝外运费时费力。而如今强大的交通运输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输)迅速发展,如果利用高铁搭桥,将原产地的荔枝运往全国各地,形成产地有货物、铁路有运力的局面,且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两者的完美结合,导致如今荔枝“飞入寻常百姓家”。
故答案为:
(1)南方;
(2)粤;桂;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降水充足;
(3)寒潮;
(4)合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上市时间晚,能够实现错峰销售;
(5)保鲜;交通运输。
我国荔枝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这里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大于1200mm。
本题以荔枝产区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我国荔枝的主产区分布、气候类型及特点、不同地区荔枝的上市早晚比较、交通和保鲜技术对荔枝销售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17.【答案】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高寒 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地形因素 荒漠生态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部低,四周高 年楚河支流自四周向中部干流汇聚
【解析】解:(1)读图可知,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行政中心是拉萨,其南部的山脉甲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青藏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低,空气稀薄,所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
(3)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4)读图例可知,西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属于荒漠生态类型,集中分布在北部,该地区降水稀少,据图信息分析可知西藏自治区地跨干旱、半干旱2个干湿地区。
(5)读图可得,年楚河支流自四周向中部干流汇聚,所以说该河流流域的地势特征是中部低,四周高。
(6)有人认为,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创收可观,应该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资金多投入到旅游资源建设上去少在自然保护区上投资,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西藏自治区为高寒地区(或海拔高气温低),生态脆弱,随着西藏旅游产业的逐渐发展,尤其是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藏的旅游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得西藏旅游业在旅游产品、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因此,西藏旅游产业必须整合资源,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发展。
故答案为:
(1)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2)高寒;
(3)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形因素;
(4)荒漠生态;干旱、半干旱地区;
(5)中部低,四周高;年楚河支流自四周向中部干流汇聚;
(6)不赞同。理由:西藏自治区为高寒地区(或海拔高气温低),生态脆弱,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2)如今的雪域高原,自然保护区基本涵盖了西藏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风光最优美、自然遗产最珍贵、生态地位最重要的区域,已经形成了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在各个自然保护区里,飞鸟低翔,野生动物自由地繁殖栖息,风景如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有的这一切,都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归功于林业、环保等部门的不懈努力,得益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本题以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与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和年楚河流域图为材料,涉及西藏自治区的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地势特征、旅游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