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及反思
展开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组的挂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教学器材】
学生分组实验。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铁用剪刀、镊子、铁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拉力比赛”并播放动滑轮及定滑轮使用的视频,引入使用的机械——滑轮,
二、新课教学
⒈构造:带有凹槽的轮、转轴、外框
2.分类:通过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区别
定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随物体而动的滑轮
使用滑轮时两种方式下,力的大小有所不同,分组进行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一: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a.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b.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c.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d.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
1 |
|
|
2 |
|
|
3 |
|
|
e.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按图分析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实验二:动滑轮的特点:
a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b.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c.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
1 |
|
|
2 |
|
|
3 |
|
|
d.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但是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要多费距离。
动滑轮实质:支点在轮边缘,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三、练习及反思
1.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2、.如图所示,匀速向上拉动弹簧秤乙,当弹簧秤甲的示数为5 N时,弹簧秤乙的示数为 _____N,从而可知被提重物所受重力是 ______N,这个滑轮属于 _____滑轮.
一、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1.滑轮的识别,尤其是动滑轮,作用力作用在中心的轴上,虽然费力但是省距离。
2.讲清动滑轮重力不能忽略的情况下,如何判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二、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板书设计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定滑轮: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
二、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三、定滑轮拉力与物重的关系F=G
四、动滑轮拉力与物重的关系F=1/2 G
五、定滑轮:L1=L2,等臂杠杆,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L1>L2,省力杠杆,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宇宙深处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宇宙深处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维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