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一册2 时间 位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2 时间 位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和上节的质点、参考系一样都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物理量。时间和时刻我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分都是混合着来用的,但是学习物理时就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学生第一次接触位移这种有方向和大小的物理量——矢量,通过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和联系的学习,来建立矢量的概念,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贯穿整个高中三年。
位移的计算和位移时间图像需要加强计算和画图才得,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要勤加练习。通过设计典型例题让学生感受物理的严谨,理清楚各种概念的联系。本节课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实验要认真组织,做好器材的讲解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但对时刻和时间间隔及路程和位移的概念了解较少。时间作为生活中的常见用语,学生存在很多错误的前概念,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会影响学生新概念的建立。学生初中学习过坐标系,要注意物理和数学的区别,在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要认识到坐标都具有单位,要在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设置重点讲解过程。要通过典型例题示范,让学生掌握用坐标计算位移的方法。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学生理解质点的含义,能计算位移。
学生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分析图像包含的运动信息。
学生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能通过纸带正确测量时间和位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移的含义,打点计时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建立坐标系,使用坐标计算质点位移。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 1.2 时间 位移
时刻和时间间隔
路程和位移
路程指运动轨迹的长度,标量.
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
直线运动的位移: ∆x=x2-x1(直线运动)
∆x的符号表示位移方向.
位移-时间图像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七、教学反思
本节重点内容是理解位移的含义,能用坐标计算质点的位移,通过例题给学生加以示范,形成规范的计算位移方法,即建立坐标系,确立初、末位置,求出末位置坐标与初位置坐标之差。位移-时间图像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循序渐进,让学生自己构建,理解位移时间图像包含的运动信息,如何分析运动信息,要避免教师讲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记忆。
在实验部分,本节课预留时间不足,教学显得仓促。由于器材条件限制,没有足够的器材和电,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在以后的教学中此部分要加以改进,解决器材不足给教学带来的困难。
环节
情境
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
引入
展现行人沿直道散步
如何定量表达人的位置?
生活中常说“现在是什么时间?”“过了多长时间?”两个“时间”的含义相同吗?
描述运动情境,展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两个时间的含义不同。
设置问题,激发思考,引入本节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教材图1.2-1 时刻和时间间隔
什么是时刻?什么是时间间隔?“现在几点了”问的是什么?
布置阅读任务,提出问题。留给学生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教师点名提问学生,谈谈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认识。
阅读教材第14页“时间和时间间隔”部分,回答教师提问
通过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归纳
总结
例题
讲解
展现例1:某人沿直道运动50m,用时8s。在时间轴上标出:第1秒,最后1秒,前5秒,第2秒末,第3秒初,6秒初。
例1中,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
教师讲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在时间轴上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
学生记录笔记,整理要点,解决例1中的问题。第1秒,最后1秒,前5秒是时间间隔,第2秒末,第3秒初,6秒初是时刻。
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提出
问题
如何定量表示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置?
教师提出问题:研究质点的运动,必须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物理学中的定量化均要借助于数学知识。数学课程中,如何表示点的位置?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维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将数学和物理联系起来,用数学中的坐标系知识定量表达质点的位置
知识讲解
一维直线运动和二维平面运动,用坐标表示质点位置
坐标中的正、负号表示什么?
讲解用坐标表示质点位置,例如xA=20m,xB=40m,xC=-20m.
总结归纳,记录要点,思考回答问题。坐标的正负号表示质点相对于原点的位置。
让学生掌握用坐标定量表示质点位置的方法
情境
引入
展示临泉一中附近地图
沿三条路径从的路程相同吗?位置变化相同吗?
展示临泉一中附近地图,从临泉一中到临泉二中三条路径。
提出问题:路程相同吗?位置变化相同吗?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三条路径的路程的不同,但初末位置均相同,位置变化相同。
引入路程和位移的概念
归纳总结
例题演练
直线运动的位移
什么是位移?位移和路程有哪些区别?如何计算位移?位移的正负号表示什么?
讲解位移和路程的含义、区别;矢量和标量;出示例题2;位移∆x=x2-x1,正负号表示位移方向和坐标轴正方向关系。
思考位移的含义,计算例题2中质点从A到B的位移和从B到C的位移。思考位移正负号的含义。
让学生形成对位移的含义正确理解,通过例题学习用坐标计算位移,明确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表示方法
问题
质点的位置和时刻构成有序数对(t,x),产生大量的数据
如何记录保存位置时刻数据?数学中有哪些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的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和图像法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忆散点图等知识
回忆数学课程学习的数据处理方法,引入位移-时间图像
讲解位移时间图像
从位移时间图像能获取哪些信息?
用幻灯片展现位移-时间图像和问题
观察图像,分析图像意义,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分析位移时间图像包含的运动信息
课堂练习
练习1 教材第18页第5题
练习2
展示练习1和练习2
解决问题练习1和练习2
巩固练习所学知识
实验: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图片和实物
两种打点计时器使用什么电?
打点周期是多少?
打点原理?
展示实物,介绍打点计时器构造,打点原理,绘制表格对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认真听讲,认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观察教师演示,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小结和作业
展示小结幻灯片,本节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新收获
对课堂内容交流、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2 时间 位移优质课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置和位移,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时间图像,位移和时间的测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时间 位移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位移-时间图像,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时间 位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