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运动图象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考的3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运动图象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考的3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热点,v0+at,aT2,m-naT2,图象问题,图1-1,图1-2,答案ABD,解题的基本步骤,教你一招过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要题型:选择题或计算题难度档次: 中档难度,以v-t图象为中心,通过相关的力学概念与规律,延伸到x-t、a-t、F-t等图象.属于小综合题.一般涉及5~6个知识点,以简单分析或计算为主.
1∶3∶5∶…∶(2n-1)
【例1】 如图1-1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 ).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的位移大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解析 由v-t图象的意义可知t时刻A、B两质点速度相同,B项正确.再结合动能定理可知D项正确.v-t图中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由图知0~t时间内质点B比A位移大,C项正确.由于两质点的初始位置不确定,故不能确定t时刻两质点在同一位置,A错误.答案 BCD
考查了①对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②动能定理的应用;③从图象获得信息结合所学规律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2所示,则 ( ).A.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2 sB.第4 s末是甲、乙两物体从出发后 到第1次相遇前相距最远的时刻C.在6 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D.甲、乙两物体加速时,甲物体的 加速度小于乙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 甲、乙两物体是同地出发,甲在前2 s内速度为零,即静止不动,则乙物体比甲物体先出发2 s,选项A错误;第4 s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此时是第1次相遇前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选项B正确;6 s末,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不相等,故两物体不会相遇,选项C错误;甲、乙两物体加速时,由图象可知:a乙=1 m/s2,a甲=2 m/s2,即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选项D错误.答案 B
借题发挥●运动学图象“六看”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运用运动学图象解题时要做到: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积”五看“截距”六看“特殊点”
●思维模板:解图象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象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象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多物体图象中的关联把两个物体的运动放在同一个v-t图象中,比较其速度、加速度及位移,分析是否相遇等,除参考应用上述各种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两点.(1)结合图象弄清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正负.(2)在图象中确定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关联、时间关联、速度关联等.
【例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解析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答案 A
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 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v1=5 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 m/sC.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0 s D.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大小为20 m/s
以题说法1.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解题方法
【例3】 某消防员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从10 m长的直杆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a1=8 m/s2,然后立即匀减速下滑,减速时加速度大小a2=4 m/s2,落地时速度不许超过4 m/s,把消防员看成质点,求下滑全过程最短时间.
某天,张叔叔在上班途中沿人行道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的平直公路驶过,此时,张叔叔的速度是1 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 m/s,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 m.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10 s后公交车又启动向前开去.张叔叔的最大速度是6 m/s,最大起跑加速度为2.5 m/s2,为了安全乘上该公交车,他用力向前跑去,求:(1)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分析张叔叔能否在该公交车停在车站时安全上车.
答案 (1)4.5 m/s2 (2)能在该公交车停在车站时安全上车
阅卷感悟错因档案1.不善于分析多过程问题.2.不能建立物体的运动情景.3.找不出两运动过程的衔接点.
应对策略运动学问题解题流程四步走1.确定研究对象、参照系、坐标系及正方向.2.分析运动过程.3.分析过程联系,找到求解线索.4.列方程组求解.
信息聚焦近期,从酒驾问题到“我爸是李刚”到“高晓松事件”,酒驾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据悉,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链接高考 以醉酒驾驶为素材,考查运动学、电学的知识.●题型一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在考试中的体现.●题型二 以酒驾问题涉及到的酒精测试仪为材料,考查传感器与动态电路分析,考生切不可被材料迷惑,一定要透过材料看清本质.
题型一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典例1】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的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加速度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0.5 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D.当车速为25 m/s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驾者不能安全停车
题型二 考查电路与传感器问题【典例2】 酒精测试仪利用的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所示的电路中,R和R0为定值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r′与酒精浓度c成反比,那么电压表示数U与酒精浓度c的对应关系是 ( ).
A.U越大,表示r′越大,c越大,c与U不成正比B.U越大,表示r′越小,c越大,c与U成正比C.U越小,表示c越小,c与U成正比D.U越大,表示c越大,c与U不成正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t10-1s,vm·s-1,描绘v-t图,2认识图象,3理解图象,Vm﹒s-1,4应用图线,a确定某时刻的速度,b求位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s-t图象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设疑,x─t图象,1描绘图象,2认识图象,也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3理解图象,②表示物体静止,4应用图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力和物体的平衡常考的3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热点,竖直向下,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F静≤Fm,电流的方向,安培力的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图2-1,图2-2,借题发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