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曲线运动常考的4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展开主要题型:选择题难度档次:中档 ①以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基本运动形式的认识及理解、推理和分析能力; ②综合万有引力、天体的运动的相关知识点,体现于题中各选项中,以简单分析,计算为主.
高考热点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平抛运动3.圆周运动4.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 的运动综合知识●几何知识●功、能关系●超重、失重●时事背景材料、信息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 、 和 .2.物体(或带电粒子)做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的条件(1)有初速度;(2)初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 .
特别提醒(1)平抛(类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而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为变力.(2)平抛运动有两个重要的推论:①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的正切值的2倍;②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点.
(4)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 速度,也是发射卫星的 速度.
【例1】如图4-1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如图4-2所示,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的小车支架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当小车遇到障碍物D时,立即停下来,三个小球同时从支架上抛出,落到水平面上.已知三小球的高度差相等,即hA-hB=hB-h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落地时间差与车速无关B.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间隔距离L1和L2与车速无关C.A、B小球落地的间隔距离L1与车速成正比D.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间隔距离L1=L2
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正交分解法.(1)沿初速度v0方向上的匀速运动;(2)垂直v0方向上的匀加速运动.
【例2】 如图4-3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竖直固定放置,小球m在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对于半径R不同的圆轨道,小球m通过轨道最高点时都恰好与轨道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半径R越大,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越大B.半径R越大,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越小C.半径R越大,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角速度越大D.半径R越大,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角速度越小
名师支招——教你读题审题
A.8.5 cm B.7 cm C.8 cm D.1 cm答案 B
②轻杆模型临界条件v高=0
【例3】 如图4-5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 ).A.动能大B.向心加速度大C.运动周期长D.角速度小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表达式及圆周运动各物理量间的关系,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4-6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三”个区别①中心天体和环绕天体的区别;②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的区别;③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的区别.
【例4】 如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 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1 m/s (2)0.2
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及向心力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难度适中.
(1)运动员(连同滑板)离开平台时的初速度v0大小;(2)运动员(连同滑板)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答案 (1)3 m/s (2)2 150 N
阅卷感悟错因档案1.找不到临界状态.2.不知道哪些力提供向心力.3.找不到衔接两种运动的物理量.
应对策略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1)审题时应注意抓好关键字、词、句.(如例4的关键词:“……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2)通过读题、审题应达到的目的是:
1.“天”“神”对接我国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顺利升空.2011年11月3日和1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分别进行了两次自动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载有包括1名女航天员在内的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顺利发射,并成功实施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深空探测整个航天科学技术分为三大领域: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我国在前两项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深空探测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探月做起.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圆满完成任务,后于2009年3月1日受控顺利撞月.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又发射奔月,后续工程“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计划也将陆续实施.对其他深空星球的探测将逐步展开.
链接高考1.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以天体运动、人类航天为背景的题目,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的发射、交会对接和回收“嫦娥”等为背景的高考命题的会闪亮登场.2.此类题主要考查对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典例1】 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揭开了中国航天的崭新阶段.假如“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所处的轨道如图4-9甲所示,图乙是它们在轨道上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当它们处于图甲所示的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大B.“神舟八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小C.“神舟八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长D.“神舟八号”适度加速后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典例2】 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于11月9日发射了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1和T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氢原子能级,2可能的跃迁,氢原子电离能,夫兰克赫兹实验,实验装置,加反向电压,1改变V,到达P极的电子增加,形成一峰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力和物体的平衡常考的3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力和物体的平衡常考的3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热点,竖直向下,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F静≤Fm,电流的方向,安培力的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图2-1,图2-2,借题发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功和能常考的4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功和能常考的4个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生了位移,动能定理,图5-1,图5-2,答案BC,图5-3,答案D,图5-4,答案AD,图5-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