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共4页。
    《最苦与最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2、 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教学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责任的含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为了谁》引出责任这一话题。二、 检查字音(课件出示)三、出示学习目标(课件)1.明确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的脉络.2.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3.理解责任的含义,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四、 学习课文,整体把握(一)我是课堂小主人学习方式: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的情况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1、对字、词、句的理解方面。2、从议论文的三要素考虑。3、从文章内容与结构思考。(二)师生合作探究,解决课文的重、难点思考: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作者是如何来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3.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作者为证明它引用了那些古语、俗语?4.人生应该怎样对待责任?(学生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分组竞赛回答)五、总结课文,梳理结构(课件出示)六、巩固练习(课件出示)文章的题目叫《最苦与最乐》,齐读最后一段,看哪些句子分别照应了最苦最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七、 思维拓展:(一)我说你说明责任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把这种等待化为了一种责任;晚上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了吗?作为我们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责任究竟有些什么呢?请照仿例句说话。例句:责任是一丝不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责任是  (二)品尝人生苦与乐讨论:给你一串葡萄,有酸有甜,你是先品甜的还是先尝酸的?八、结束语九、作业:1、积累:请摘抄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写作: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选择其中一种责任写一写你感受到的苦与乐十、板书设计苦未尽责任最尽责任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