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展开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与文常
1.填空。
(1)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3)张桂梅在接受颁奖时曾说“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这句化用了屈原《 __________》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组
2.按要求选择。
(1)暮春时节,学校诗社拟从诗词中选取合适的诗句来编入《暮春吟唱》诗集,以下选项中不合适的一句是( )
A.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
B.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
C.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学校摄影社纳新,团长在迎新大会上做发言,请选出用语不当的一项是( )
①摄影记录的是光影,反映的是瞬间,留下的是永恒,表达的是思想。②我们摄影爱好者必须以德艺双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③以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积累知识、吸收营养、提高自己。④相信我们通过刻苦的锤炼,定能攀登艺术高峰。
A.① B.② C.③ D.④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乡村社会的面子观
①“面子”一直是研究中国人行为和社会运作的核心概念。如何更恰切地理解面子这一本土经验现象,必须要首先考虑本土社会特性。
②对于农民来说,其主要的社会生活“场域”是村落。生活在乡村社会中的中国人要处理的是在村落中“做人”的问题,其所针对的对象也并非某个个体,而是要在村落中立足。因此,“面子”就不仅仅是人际交往中的技巧和策略,它更是中国农民在村落这个熟人社会中立足的重要依据,“面子”具有非常重要的评价意义,体现为人们对某种生活价值的追求。对于这种具有价值性的面子,本文称之为“面子观”,它指的是人们对“什么是有(丢)面子”“什么样的面子值得在乎”的集体认同。
③乡村社会中的面子内涵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一是面子标识物,_________;二是面子生成机制,_____________;三是面子行为的能动性,____________通过这个维度可以发现乡村社会对人们追求面子行为的约束程度;四是面子的竞争性,____________,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在社会评价体系中改变个人地位的空间。据此,可以将乡村社会中的面子观区分为三种类型。
④外显型面子观表现为炫耀性地表达自身实力,受这种面子观念影响的行动者注重在具有极强外显型、可视性的事和物上投放自己的资源,以向其他村民显示、证明自己的实力。外显型面子观的突出特点是行动者能动性强,面子标识物的可比性强、面子行为的竞争性强,容易陷入恶性膨胀,出现“打肿脸充胖子”的“名实分离”,即行动者的面子竞争变成对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手段被置换为目的。
⑤外显型面子容易被研究者理解为农民对金钱、权力等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追求,甚至将面子与社会分层联系起来,认为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具有面子。这种理解是将面子与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社会地位”做了机械式地比附,“社会地位”是一系列客观指标(如财富、权力等)的集成,具备了这些客观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进而也就有了“面子”,但在乡村社会中并非如此。在客观的面子标识物(比如财富)竞争上胜出,可以获得“有面子”的评价,但并不代表其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高,换句话说,外显型面子观是面向村落所有成员开放的,是人人可以竞逐的肯定性评价,而村落社会地位则特指村落精英所拥有的权威,二者并不总是重合的。
⑥人际型面子观表现为人际互动中的慷慨热情,受这种面子观念影响的行动者特别注重在社会交往中投入资源,努力建构和维持与他人的友好关系。人际型面子观的突出特点与外显型面子类似,比如也存在行动者个体能动性强、面子标识物可比性强的特点,但面子标识物是能够建构维系人际关系的事物。人际型面子观的竞争性与外显型面子也有不同,后者表现为激烈竞争,而前者的竞争性则要弱得多,因为乡村社会中的交往是开放的,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与每个人建立交往关系,那些更会为人处事的人就可获得更好的“人缘”。乡村社会中的交往是人情化的,在人际型面子观念主导的村落,农民的人情圈就会很大,且人情交往的形式化色彩非常浓,甚至在双方发生矛盾后人情关系仍然不会断,结果就是人情非常容易“异化”。
⑦依附型面子观表现为村落成员的社会行为特别注意地方性规范的要求,个体分享并追求村落公共的规范与价值观,表现出来的“面子”往往具有长期性、公共性,而非在一时一事上与他人的竞争,在村落中最受推崇的“面子”往往特指那些能够捍卫村落公共利益和荣誉的行为,甚至可以为公共利益牺牲自己所有。正是因为有社会结构、地方性规范和价值的约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面子”就是“依附于社会的自尊”,但笔者所言的“依附型面子”与“依附型自尊”并不相同,面子比自尊更多社会学上的价值,在乡村社会中,获得这种面子不只是个体的荣耀,更是与其关联的家庭、家族乃至所有亲友都可共享的。
⑧全国主要农村地区存在面子观类型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乡村社会中具有不同的面子观主导类型。把面子作为理解中国人之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逻辑极好的切入口,透过其生活化的微妙模糊之处,可以发现其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价值导向作用。
(选自2022《文化纵横》,有删改)
3.将下列句子填入第③段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表征乡村社会中面子资源的稀缺程度
②体现了人们追求面子行为的自主性程度
③通过何种事或物表现面子的有无、多少
④即人们会采用何种方式、途径获得面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4.根据依附型面子观特点,以下《红楼梦》事件中“最有面子”的是( )
A.袭人风光回娘家
B.刘姥姥进大观园
C.元妃省亲庆元宵
D.宝钗盛办螃蟹宴
5.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乡村社会中的面子价值不等同于人的自尊。
B.根据面子标识物就可以辨别出面子观类型。
C.捍卫公共利益的行为被认为“最有面子”。
D.“人缘好”面子观导致人情交往的形式化。
6.分析第⑤段中作者是如何批驳划线句的。
7.理解概念是阅读学术文章的重要方法。针对第④段中“名实分离”的概念理解的方法,同学们有不同看法。
小亮:我认为可以联系《乡土中国》中的同一概念进行比较理解。
小红:我认为可以尝试概念界定,把“名”“实”的字典义落实为语境义,准确理解。
对此,你怎么看?请做出回应。要求:观点明确,理由清晰,能联系本文及补充材料加以分析。
补充材料: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
(选自《乡土中国》)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呼喊
田鑫
①它们站在秋天的田野里,四周是赶着去枯萎的草木,作物已经颗粒归仓,就剩下向日葵,神情木讷,不知所措。太阳的吸星大法,正在将它们最后的水分和能量吸走。
②这是九月,田里只有向日葵站立,孤独而又桀骜不驯的样子,像极了村里叛逆的少年。无聊的时候,就想着有风吹来,风果然就来了。
③风能感知到向日葵的呼喊,憋着一口气的向日葵,内心复杂。可以肯定的是,风所听到的,季节却听不到,要不它们怎么能遗忘了向日葵?田野里,小麦、玉米、大豆、向日葵依次按照节令种到地里,又按照节令从大地上冒出来,夏天还没结束,小麦就被收割了,玉米棒子也收进了院落,大豆归仓。纵横阡陌间,就只剩下向日葵,不合时宜地站立着。
④向日葵渴望颗粒归仓,可季节忘了它们。不对,是种下它们的人忘记了它们。向日葵整天呼喊,希望引起注意,可是它们喊哑了嗓子,喊瘦了自己,还是没有呼喊来种植它们的人。
⑤有一天,懒散的种植者终于想起了它们,就磨了镰刀上山了。向日葵看着有人提着镰刀来了,又开始呼喊,终于有人想起我们了,终于有人想起我们了。喊声很快被风吹走,霜在路上,更多的呼喊将被隐没。
⑥我还见过整个村庄的男人呼喊的场景。那一年太阳暴晒,大地干涸,地皮出现皴裂,一夜之间几万张嘴同时裂开,跟村里的人抢吃的似的,也好像冲着上天呼喊。村里能找到的水,都被抢进了水桶,人都不够吃,牲畜们只能干熬着。整个村庄的秩序被水左右着。
⑦想得到水,最原始的办法是求雨。无水的一片焦黄山壑沟谷里,一群人出现在半山腰,为首的阴阳先生端着罗盘,跟在身后的人面带土色,表情凝重。阴阳先生停在路边,罗盘摆正,开始念咒语。咒语念完,锣声起,随即,人群中发出一声呐喊:龙王救万民哟……呼喊声尘土一样扑面而来:龙王哟……救万民哟……这排山倒海般的呼喊,还是没有喊来雨。人们面带土色,回到村庄。
⑧我一直纳闷,当年流落到此的先民,为何会选这么一块地方。半山腰住人,水在沟底,并打到很深才有硬得结垢的水。除了我,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他们既来之则安之,没水喝就想办法,没有人因为缺水搬到河边或者沟底去住。
⑨半个月以后,终于等到了雨,这雨还没落下来,空气中弥漫潮湿的气味时,所有人就赶回家,拿出桶、盆、罐、碗。接在屋檐下。这雨没有让人失望。美美地下了一夜。此前,院子外挖好的大缸一样的水窖里,装着一家子所有屋檐接住的雨水。一年里冬接霜雪夏承雨水,再拽上牛驴,背上背斗,满山坳寻来残冰块雪倒进去,等春天融了夏天满了就喝上整整一年。人们用那黑污黏腻的窖水砌墙、饮牛、洗衣服,有时候,遇到干旱,也吃这水,时间长了,乡下的人带上了水的性格和模样:硬、黑。
⑩这么多年了,再没见过秋天的向日葵,也没有跟在人群后面求雨,但是内心的呼喊却一直没停。如果问我,最想听到的呼喊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母亲在傍晚里的那一声:我儿,回来吃饭了……
⑪那时候,我们一遍又一遍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生怕别人找到自己,就使劲往玉米地里钻,往麦草垛里躲,往树上爬,总之能藏的地方都藏了,恨不得藏到母亲身体里去。可不管我们藏在哪里,天一擦黑,烟囱里冒出烟来,我们就得从玉米地里出来,从麦草垛里出来,从树上爬下来,此刻一声“回家吃饭了”的呼喊,是游戏的终止符。只要从不同的母亲嘴里喊出来,所有的孩子都会顺着呼喊一一回到母亲身边。藏到十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去世,我也就不怎么参与这个游戏了,因为天一黑,别的孩子潮水般退去时,而我却像留在浅滩的水,寻不到回去的路。
⑫现在更多的人回不去了,这么多年,从玉米地里出来从麦草垛里出来从树上爬下来的少年,一个个地溜出了村庄,藏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留守在乡下的母亲,集体失语,她们站在门口,朝村庄里呼喊,偌大的村庄里,只有回音,没有回应。我也一直藏在离村庄很远的地方,我想着这样就不怕在听到别的母亲的呼喊时觉得自己可怜了,可是我错了,走得越远,那句在十岁就戛然而止的呼喊声却越来越清晰。每当天一黑下来的时候,我老觉得有人在喊我回家吃饭,环顾四周,却看不见任何熟悉的面孔。
(选自《散文》,有删改)
8.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9.第⑧段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10.文章⑪⑫两段,“藏”字出现了很多次,请赏析其中三处加点的“藏”字与文章“呼喊”的呼应之妙。
11.散文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阅读时可以通过梳理选取的材料,追溯散文的意蕴。请据此对本文进行材料梳理,在此基础上探究材料组合的用意。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唐·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②。
直以慵疏③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④。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奉诏结束贬谪生活返回长安,因写诗讽刺权贵,再次被贬至更加偏僻的柳州与连州;②伏波故道,指“伏波将军”马援率领军队攻打越南曾走过的路;翁仲,秦时巨人,始皇依照其形铸金人,后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③慵疏:懒散粗疏;④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柳士师,即柳下惠,曾因正直不阿著称。
12.以下人物称呼方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刘梦得(刘禹锡) B.柳柳州(柳宗元)
C.白乐天(白居易) D.王摩诘(王维)
13.以下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诗颔联即景抒情,描写故道荒凉,讽刺当朝衰微,再次表达自身“憔悴”之境。
B.柳诗尾联扣住“赠别”主题,以夸张手法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哀叹身世之悲。
C.刘诗颔联用典,一方面表达自己为官获得清名的渴望,一方面表达对朋友的赞颂。
D.刘诗颈联以“回雁”“哀猿”等意象衬托别绪,展现两位友人分手时凄厉的诗境。
14.酬和诗,是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内容和情感上有所衔接、呼应。请分析刘诗是如何回应柳诗的。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元始中,举明经①,除为郎。
②会王莽居摄②,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之得者也。”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
材料二
①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
②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常慕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冉长逝不顾。
[注] ①明了熟习儒家经典,是古代科举的考察的科目。②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义所不从( ) (2)冉耻之,乃遁去( )
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旷官缺位( )
A.耽误 B.空缺 C.断绝 D.荒废
(2)为激诡之行( )
A.矫情立异 B.矫揉造作 C.毁誉过当 D.怪异欺诈
17.材料二的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行 路 仓 卒 非 陈 契 阔 之 所 可 共 到 前 亭 宿 息 以 叙 分 隔
18.把材料一的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
19.《论语》中最适合用来评价材料中两位人物的选项是( )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C.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D.贫而无怨,富而无骄。(《论语·宪问》)
20.以上两则材料均出自于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请依据选文的人物形象品质,推断“独行列传”中人物的选取标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战国策》目录序
(宋)曾巩
①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②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③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年,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④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⑤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尽得其书”:“始”是“才”的意思,表现作者寻访缺漏篇目的艰难。
B.“旧俗已熄久矣”:“已”表完成时态,表现孔、孟距离周代时间距离之久。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而已”相当于“罢了”,表现作者对战国游士的鄙夷。
D.“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乎”表疑问,表达作者对《战国策》价值的怀疑。
2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认为孔子、孟子阐明先王之道,是因时之变提出应当实行的主张。
B.作者认为战国游士之说有百弊而无一利,远不如先王之道“用之无弊”。
C.本文在批判书中战国游士行为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保存史料的现实作用。
D.本文批驳刘向的观点,却无剑拔弩张之势,体现了曾巩从容和缓的文风。
23.本文说理多处运用对比,请结合③④两段加以分析。
24.书序,一般会对书作的内容进行介绍或评述。有人认为本文徒有“书序”之名,却无“书序”之实。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文内容加以分析。
七、材料作文
25.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认识和思考。
有人说,质疑一件事比相信一件事更困难。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泣孤舟之嫠妇 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孤”“嫠”“盈”“骚”“善”“兮”“犹”。
2.(1)C
(2)B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C.诗句的意思是: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这是早春的景象。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
“德艺双馨”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属于敬辞,不能与“我们”搭配使用。
故选B。
3.C 4.C 5.A 6.作者的批驳,首先指出外显型面子观容易被研究者误解之处:认为行动者的追求目标是获得社会地位。然后指出这种错误认识的本质在于比附西方社会理论,将社会面子的标识物当作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继而指出乡土社会中的不同:面子的标识物只可获得有面子的评价,不等同于其社会地位高,并揭示原因:获得面子和社会地位的对象不同。作者进行对比辨析,通过对错误理解的根源批驳,从而凸显外显性面子观的特征与本质。 7.答案示例1:我认为可以将两位同学方法结合起来理解。可先用小红的方法,尝试概念界定,从字典义到语境义理解,关注概念的语境背景、言说对象等,聚焦概念对象的本质特征,体会外显型面子观中面子标识物的竞争从手段到目的的错位。然后联系《乡土中国》这一相同的乡土社会框架下的研究,比较同一概念的同异,在迁移比较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小红的方法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不可或缺,但还不够,小亮的方法可深化拓展对概念的认识。
答案示例2:我认为小亮的方法好。《乡土中国》与本文有共同话题背景,都是在乡土社会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比较概念内涵可以清晰发现异同。相同之处都指表面上和实际内容不符合,不同之处是话题所指的对象和具体内容不同。在迁移比较的过程中可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小红的方法虽然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但还不够。
答案示例3:我认为小红的方法好。尝试概念界定,从字典义到语境义理解,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概念的语境义的理解已经对语境中概念的背景、言说对象都予以充分关注。第4段中“名实分离”指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本来是获得面子的手段,到最后却在恶性膨胀中成为目的。小亮联系比较的方法虽可深化拓展对概念的认识,但小红的方法聚焦概念对象的本质特征,更显严谨。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复位语句的能力。
第一空,对应“面子标识物”,主体应该有事或物,应填③;
第二空,面子的生成机制,即是获得面子的方式、途径,应填④;
第三空,面子行为的能动性即行为的自主性程度,应填②;
第四空,竞争性取决于面子资源的稀缺程度,应填①。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最受推崇的“面子”往往特指那些能够捍卫公共利益和荣誉的行为,由此最有面子的应该是最有能力、地位最高、最能给集体带来荣誉的主体。选项中元妃为贵妃,地位最高,故其省亲使贾府最有面子。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根据面子标识物就可以辨别出面子观类型”错误,结合原文“人际型面子观的突出特点与外显型面子类似,比如也存在行动者个体能动性强、面子标识物可比性强的特点”可知,人际型面子观和外显型面子观可以有相同的面子标识物,故有时候不能根据面子标识物就可以辨别出面子观类型。
C.选项以偏概全,原文为“往往特指那些能够捍卫村落公共利益和荣誉的行为”。
D.“导致人情交往的形式化”错误,原文为“结果就是人情非常容易‘异化’”,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
“外显型面子容易被研究者理解为农民对金钱、权力等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追求,甚至将面子与社会分层联系起来,认为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具有面子”,首先指出外显型面子观容易被研究者误解之处:认为行动者的追求目标是获得社会地位。
“这种理解是将面子与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社会地位’做了机械式地比附,‘社会地位’是一系列客观指标(如财富、权力等)的集成,具备了这些客观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然后指出这种错误认识的本质在于比附西方社会理论,将社会面子的标识物当作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
“在乡村社会中并非如此。在客观的面子标识物(比如财富)竞争上胜出,可以获得‘有面子’的评价,但并不代表其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高……村落社会地位则特指村落精英所拥有的权威”,继而指出乡土社会中的不同:面子的标识物只可获得有面子的评价,不等同于其社会地位高,并揭示原因:获得面子和社会地位的对象不同。
作者将“面子”与“地位”进行对比辨析,通过对错误理解的根源批驳,从而凸显外显性面子观的特征与本质。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相关内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以认为某一个人的观点好,或者认为二人的观点结合起来更好。
“名实分离”字面意思是指表面上和实际内容不符合。文中的“名实分离”,结合“行动者的面子竞争变成对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手段被置换为目的”可知,是指外显型面子观中面子标识物的竞争从手段到目的的错位,即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本来是获得面子的手段,到最后却在恶性膨胀中成为目的。也是表面上和实际内容不符合。
若将两位同学的方法结合起来理解,则可先用小红的方法,“尝试概念界定”,把“名”“实”的字典义落实为语境义,准确理解,关注概念的语境背景、言说对象等,聚焦概念对象的本质特征,外显型面子观中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本来是获得面子的手段,结果成了目的,是谓“名实不符”。然后联系《乡土中国》这一相同的乡土社会框架下的研究,比较同一概念的同异,在迁移比较的过程中可以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小红的方法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不可或缺,但还不够,小亮的方法是纵向的比较,可深化拓展对概念的认识。
若单认为小亮的方法好。可从二者都有共同话题背景,都是在乡土社会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来阐释。比较概念内涵可以清晰发现异同。相同之处都指表面上和实际内容不符合,不同之处是话题所指的对象和具体内容不同,即《乡土中国》指长老权力名实分离,本文指外显型面子观中面子标识物的竞争从手段到目的的错位。在迁移比较的过程中可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同时指出,小红的方法虽然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但还不够。
若认为小红的方法好。则从其方法特点阐释,尝试概念界定,从字典义到语境义理解,是理解概念的基本路径。概念的语境义的理解已经对语境中概念的背景、言说对象都予以充分关注。第4段中“名实分离”指面子标识物的竞争本来是获得面子的手段,到最后却在恶性膨胀中成为目的。小亮联系比较的方法虽可深化拓展对概念的认识,但小红的方法聚焦概念对象的本质特征,针对性强,更显严谨。
8.运用反复手法,强调了向日葵在生命成熟时对颗粒归仓的期盼和被人想起的喜悦之情,并无生命即将逝去的恐惧与悲伤,引发读者对向日葵这样反常行为的思考。 9.示例1.不可删去,第⑦段写村民求雨的情景,第⑨段写等到雨之后,村民们想尽办法贮藏水。两段求雨得雨,衔接自然顺畅。第⑧段插入我的疑问,发表对村民面对缺水不回避而解决问题的看法,似乎打断了叙事场景的衔接,实则表现了村民面对命运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生命力。此段对材料进行了升华,揭示了主题内蕴。
示例2.可以删去。第⑦段写村民求雨的情景,第⑨段写等到雨之后,村民们想尽办法贮藏水。两段求雨得雨,衔接自然顺畅。第⑧段插入我的疑问,发表对村民面对缺水不回避而解决问题的看法,打断了叙事场景的自然衔接,显得突兀。 10.“藏”与“呼喊”巧妙呼应。第一处加点词“藏”写孩子们玩捉迷藏游戏,承接上文母亲呼喊的回忆,完成过渡,第二处加点词写孩子们长大后离开乡土,引发母亲的集体牵挂。形成对照,第三处“藏”是写我远离家乡躲藏失去母亲的伤痛,回忆母亲呼喊。三处“藏”字和“呼喊”表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中母亲(乡土)的滋养与牵绊。以孩子和母亲两个视角,从群体到个体,细腻表达了游子和乡土之间依恋与疏离相互交织缠绵的复杂情感。 11.第一则材料片段“秋天向日葵的呼喊”放在文章开头,表现自然万物朝阳而生的生命轮回状态。第二个材料片段“村庄男人求雨的呼喊”表现村民们扎根乡土的坚韧生命力。第三个片段“唤儿回家的母亲的呼喊”与第二个片段形成对比,表明了新一代村民离开乡土到城市谋生又怅然若失的不同生活,三个片段按照自然、村庄(群体)、个人体验(异乡、个体)进行组合,在横向(自然和我)和纵向(父辈和我)的生命联系中,表现了村庄的变迁以及在此变迁中人的探索、伤痛、迷茫等复杂的生命体验,意蕴悠长。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画线句“终于有人想起我们了,终于有人想起我们了”,运用反复手法,重复强调“有人想起我们”,同时也强调了向日葵在生命成熟时,对颗粒归仓的期盼和被人想起的喜悦之情,并无生命即将逝去的恐惧与悲伤,引发读者对向日葵这样反常行为的思考。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第⑧段“我一直纳闷,当年流落到此的先民,为何会选这么一块地方。半山腰住人,水在沟底,并打到很深才有硬得结垢的水。除了我,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他们既来之则安之,没水喝就想办法,没有人因为缺水搬到河边或者沟底去住”,写出“我”对村民选择居住地的疑问,对村民面对缺水不回避而解决问题的看法。
看法一:不可删去。
第⑦段“无水的一片焦黄山壑沟谷里,一群人出现在半山腰,为首的阴阳先生端着罗盘,跟在身后的人面带土色,表情凝重。阴阳先生停在路边,罗盘摆正,开始念咒语。咒语念完,锣声起,随即,人群中发出一声呐喊:龙王救万民哟……呼喊声尘土一样扑面而来:龙王哟……救万民哟……”,写村民求雨的情景;第⑨段“这雨还没落下来,空气中弥漫潮湿的气味时,所有人就赶回家,拿出桶、盆、罐、碗。接在屋檐下。”写等到雨之后,村民们想尽办法贮藏水。两段求雨得雨,衔接自然顺畅。第⑧段插入我的疑问,发表对村民面对缺水不回避而解决问题的看法,似乎打断了叙事场景的衔接,实则表现了村民面对命运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生命力。此段对材料进行了升华,揭示了主题内蕴。
看法二:可以删去。第⑦段“无水的一片焦黄山壑沟谷里,一群人出现在半山腰,为首的阴阳先生端着罗盘,跟在身后的人面带土色,表情凝重。阴阳先生停在路边,罗盘摆正,开始念咒语。咒语念完,锣声起,随即,人群中发出一声呐喊:龙王救万民哟……呼喊声尘土一样扑面而来:龙王哟……救万民哟……”,写村民求雨的情景,第⑨段“这雨还没落下来,空气中弥漫潮湿的气味时,所有人就赶回家,拿出桶、盆、罐、碗。接在屋檐下”,等到雨之后,村民们想尽办法贮藏水。两段求雨得雨,衔接自然顺畅。第⑧段插入我的疑问,发表对村民面对缺水不回避而解决问题的看法,打断了叙事场景由求雨到得雨的自然衔接,显得突兀。
1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三处加点的“藏”字与文章“呼喊”的呼应之妙
第一处“总之能藏的地方都藏了”,加点词“藏”写孩子们玩捉迷藏游戏,承接上文“如果问我,最想听到的呼喊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母亲在傍晚里的那一声:我儿,回来吃饭了”,写对母亲呼喊的回忆,完成过渡;
第二处“藏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加点词写孩子们长大后离开乡土,然后写“留守在乡下的母亲,集体失语,她们站在门口,朝村庄里呼喊,偌大的村庄里,只有回音,没有回应”,以此写出儿女远离乡土后引发母亲的集体牵挂。
形成对照,第三处“我也一直藏在离村庄很远的地方”,然后写“我想着这样就不怕在听到别的母亲的呼喊时觉得自己可怜了,可是我错了,走得越远,那句在十岁就戛然而止的呼喊声却越来越清晰。每当天一黑下来的时候,我老觉得有人在喊我回家吃饭,环顾四周,却看不见任何熟悉的面孔”,此处的“藏”字是写我远离家乡躲藏失去母亲的伤痛,回忆母亲呼喊。
由此看来,三处“藏”字和“呼喊”表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中母亲(乡土)的滋养与牵绊。以孩子和母亲两个视角,从群体到个体,细腻表达了游子和乡土之间依恋与疏离相互交织缠绵的复杂情感。
11.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第一则材料片段“它们站在秋天的田野里,四周是赶着去枯萎的草木,作物已经颗粒归仓,就剩下向日葵,神情木讷,不知所措”“田里只有向日葵站立,孤独而又桀骜不驯的样子,像极了村里叛逆的少年”“风能感知到向日葵的呼喊,憋着一口气的向日葵,内心复杂。可以肯定的是,风所听到的,季节却听不到,要不它们怎么能遗忘了向日葵?”“向日葵渴望颗粒归仓,可季节忘了它们。不对,是种下它们的人忘记了它们。向日葵整天呼喊,希望引起注意,可是它们喊哑了嗓子,喊瘦了自己,还是没有呼喊来种植它们的人”
据此分析出,“秋天向日葵的呼喊”放在文章开头,表现自然万物朝阳而生的生命轮回状态。
第二个材料片段“无水的一片焦黄山壑沟谷里,一群人出现在半山腰,为首的阴阳先生端着罗盘,跟在身后的人面带土色,表情凝重。阴阳先生停在路边,罗盘摆正,开始念咒语。咒语念完,锣声起,随即,人群中发出一声呐喊:龙王救万民哟……呼喊声尘土一样扑面而来:龙王哟……救万民哟……这排山倒海般的呼喊”。
据此分析出,“村庄男人求雨的呼喊”表现村民们扎根乡土的坚韧生命力。
第三个片段“此刻一声“回家吃饭了”的呼喊,是游戏的终止符。只要从不同的母亲嘴里喊出来,所有的孩子都会顺着呼喊一一回到母亲身边”“从玉米地里出来从麦草垛里出来从树上爬下来的少年,一个个地溜出了村庄,藏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留守在乡下的母亲,集体失语,她们站在门口,朝村庄里呼喊,偌大的村庄里,只有回音,没有回应”“我也一直藏在离村庄很远的地方,我想着这样就不怕在听到别的母亲的呼喊时觉得自己可怜了,可是我错了,走得越远,那句在十岁就戛然而止的呼喊声却越来越清晰”。
据此分析出,“唤儿回家的母亲的呼喊”与第二个片段形成对比,表明了新一代村民离开乡土到城市谋生又怅然若失的不同生活,
综合看来,三个片段按照自然、村庄(群体)、个人体验(异乡、个体)进行组合,在横向(自然和我)和纵向(父辈和我)的生命联系中,表现了村庄的变迁以及在此变迁中人的探索、伤痛、迷茫等复杂的生命体验,意蕴悠长。
12.B 13.C 14.首联通过回忆去年同赴召,回应柳宗元“十年憔悴”的原唱,“又”呼应了“谁料”,抒发两人共同连遭贬谪的身世之悲;颔联用“黄丞相”“柳士师”的典故以两位古代贤相呼应了柳诗的名将和石像,表达与友人共同的慕贤之望,联想自身与友人相同的处境,有着建功立业却不能的无奈;颈联以“回雁”“哀猿”等意象顺承诗歌前两联点明“赠别”的离愁别绪;尾联以“相望长吟”呼应了柳诗“垂泪千行”,回应了两人相惜相知、不忍离别的悲伤之情;全诗的身世之叹、情感之悲及赠别不舍的情感表达与友人的诗作一一契合,体现了酬和诗衔接、呼应的特点。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梦得”“乐天”“摩诘”分别是刘禹锡、白居易、王维的字;“柳州”是柳宗元的任职地,他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们又称其为柳柳州。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表达自己为官获得清名的渴望”错误。西汉时有个贤相黄霸,两度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而刘的“重临”,则是背着不忠不孝的罪名,带着八旬老母流徙南荒。这是积毁销骨的迫害。诗人通过“事异”两字把互相矛盾的情况扭合到一起,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并非“表达自己为官获得清名的渴望”。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刘诗首联的意思是: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这就回应了柳宗元的“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又”呼应了“谁料”,抒发两人共同连遭贬谪的身世之悲。
刘诗颔联的意思是: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柳诗颔联的意思是:踏上汉时故道,追思马援将军;昔日石人何在,空余荒草野径。刘诗用“黄丞相”“柳士师”的典故以两位古代贤相呼应了柳诗的名将和石像,表达与友人共同的慕贤之望,联想自身与友人相同的处境,有着建功立业却不能的无奈。
刘诗颈联的意思是: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诗人以“回雁”“哀猿”衬托别绪,诗境也变得凄厉,以此呼应柳诗“赠别”的愁绪。
刘诗尾联的意思是: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以“相望长吟”呼应了柳诗“垂泪千行”,回应了两人相惜相知、不忍离别的悲伤之情。
刘诗诗情厚重凝练,深切悲怨,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体现了作者的身世之叹、与友人患难与共的真挚情谊以及赠别不舍的情感,这均与友人的诗作一一契合,体现了酬和诗衔接、呼应的特点。
15. 按道义 逃避 16.(1)B (2)A 17.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18.等到公孙述僭越帝号,公孙述向来听说李业的贤才之名,征召李业,欲让李业担任博士的官职,李业称身体有经久难治的病不肯赴任。 19.C 20.《独行列传》编选人物以“义”为核心,囊括诸如李业之类的家国之义、诸如范冉之流的朋友之义等;这些人物行为方式或有偏激、特异之处,却不损其道德典范之作用。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义”,名词作状语,按道义。句意:这是道义所不允许的。
(2)“遁”,逃避。句意:范冉以此为耻,于是就逃避离开了。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旷”,空缺。句意:将官位空缺。
故选B。
(2)“激诡”,矫情立异,标新立异。句意:做矫情立异的事情。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路途仓促,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我们可以一起到前面的亭子休息,以叙分别之情。
“行路仓卒”,意思是“路途仓促”,句式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在“卒”后断。
“非……之所”,意思是“不是……的地方”,结构固定,中间不能断开,在“所”后断。
“以叙分隔”中“以”是目的连词“来”的意思,表示后文的行为是前文的目的,所以在“以”前断。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僭”,僭越,超越本分;“素”,一向,向来;“征”,征召;“固疾”,经久难愈的疾病;“不起”,不去赴任。
19.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A.句意:只有在文质彬彬,两者兼备的时候,然后才可以去做君子。强调君子应该具有的素质。
B.句意: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强调士应当以弘扬仁道为己任。
C.句意:勇于向前的人努力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去做坏事!强调为人要坚守底线。
D.句意:贫穷时,很难做到没有怨恨;富贵时不骄横,则相对容易做到。强调为人要谦虚谨慎。
材料一中的李业,刚正不阿,不受威胁,坚守做人底线。他面对威逼利诱,毫不退却,当面拒绝尹融并饮下毒酒就义。材料二中的范冉,特立独行,行为往往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他与河内王奂交好,却不愿在王奂担任考城县令时拜见他,却在王奂升迁离开时,才和弟弟范协一起步行带着麦酒,在路旁设坛等待。面对王奂邀约,拂衣而去。两则材料都表现了人物的洁身自好,做事坚守底线的品质。所以只有C项的内容最适合用来评价材料中两位人物的。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可知,李业面对公孙述授予他公侯爵位的诱惑,不为所动;面对尹融根据公孙述旨意的劝说,也不肯屈从,最终毫不畏惧地饮下毒酒而死,表现了李业刚正不阿,不受威胁,坚守家国之义的品质。
根据材料二“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冉长逝不顾”可知,范冉与河内王奂交好,却不愿在王奂担任考城县令时拜见他,却在王奂升迁离开时,才和弟弟范协一起步行带着麦酒,在路旁设坛等待。面对王奂邀约,拂衣而去。表现了范冉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坚守朋友之义的品质。
两则材料都表现了人物的洁身自好,做事坚守底线的品质。这些人物行为方式或有偏激、特异之处,却不损其道德典范之作用,所以《独行列传》编选人物以“义”为核心,囊括诸如李业之类的家国之义、诸如范冉之流的朋友之义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元始年间,被推举为明经,任郎官。
正赶上王莽摄政代行皇帝之权(代皇帝处理政事),李业托病辞去官职,关起门来不接受州郡的任命。等到公孙述僭越帝号,公孙述向来听说李业的贤才之名,征召李业,欲让李业担任博士的官职,李业称身体有经久难治的病不肯赴任。这样过了几年,公孙述羞于不能将李业召来,就派遣大鸿胪尹融拿着毒酒、捧着诏书去威胁李业。如果李业动身,就授予他公侯的爵位;不肯动身,就赐给他毒药。尹融根据公孙述的旨意晓谕李业说:“现在天下分裂,谁知道谁对谁错,却以区区身体尝试难以预测的灾祸吗?朝廷贪求仰慕您的名声和德行,将官位空缺,到现在已有七年了,四季的珍贵用品,没有忘掉您。您应当上为侍奉了解自己的人,下为子孙考虑,身体名声都可保全,不是也很好吗!现在多年不肯动身,使对方心里起疑,灾难立刻降临,这不是妥善的办法。”李业叹了口气说:“有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去,有祸乱的国家不要居住。自己亲身做不善的事情,这是道义所不允许的。君子遇到危险献出生命,为什么要用高官和很多的诱饵来加以引诱呢?”尹融见李业言辞志向不肯屈从,又说:“最好叫来您全家一起来商量此事。”李业说:“大丈夫在心中早就决定了,叫妻子儿女做什么?”于是喝毒药而死。
材料二:
范冉,字史云,东汉兖州陈留郡外黄县人。范冉年轻时担外黄县小吏。范冉十八岁时,县令命他去迎接督邮,范冉以此为耻,弃官而去。
范冉喜欢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做矫情立异的事情。他十分仰慕梁伯鸾、闵仲叔。范冉与汉中李固、河内人王奂关系好,而鄙视贾伟节、郭林宗的为人。王奂后来担任考城县令,考城县与外黄县接壤,王奂多次写信邀请范冉,而范冉不去。后来,王奂升迁为凉州汉阳郡太守时,将要动身时,范冉才和弟弟范协一起步行带着麦酒,在路旁设坛等待。范冉看到王奂的车队浩浩荡荡的过来,他也不上前通报,而是和弟弟在路边辩论。王奂认识范冉的声音,立即下车与范冉作揖行礼。王奂说:“路途仓促,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我们可以一起到前面的亭子休息,以叙分别之情。”范冉答道:“你之前在考城县时,我也想去见你,但我想以卑微的身份还是不便与有权势的朋友交往。如今你要远行千里,后会无期,我所以特意来等候,与你诀别。我如果跟你同行,我怕将来有人会讥讽我贪图富贵。”于是,范冉起身告别,拂衣而去。王奂连看都没来得及,而范冉也不回头。
21.D 22.B 23.第③段先以孔、孟谨守“道”之不变与“法”之因时而变形成对比,强调“道”之“立本”作用,需要一以贯之;同时以孔、孟为例作正面论述,表彰他们摆正“道”与“法”的关系,与第④段战国策士“不知道”而随意迎合君主的行为、最终亡身灭国的后果形成鲜明的正反对比,有力批驳了刘向“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的观点,再次强调了先王之道不可变,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加深刻。 24.参考示例一:不认同。本文开篇部分也介绍了作者考对于《战国策》篇目的考订、增补、阙疑考证等过程,符合书序的一般格式;同时,作者正是针对刘向的观点,通过正反对比分析,提出了“著而非之”的做法,引导后世读者以儒家之道“立本”,坚守人格独立,不为流俗所惑。这也是基于本书作品的特点而发,有对书作的评述,加深读者对于书籍相关内容的理解。
参考示例二:认同。本文虽然在开篇部分介绍了作者考订缺失、增补篇目、阙疑考证等过程,只是介绍了一些基本信息;大部分的笔墨更侧重于阐发作者自身的议论,表达自己对于战国游士的批判,强调儒家之“道”的作用。因而,偏离了书序的基本范式,而是一篇借序说理散文。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
B.句意: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
C.句意:我私下认为只是些权宜之计罢了。
D.“表达作者对《战国策》价值的怀疑”错误。从原文“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来看,不是作者的观点。
句意:那么《战国策》这部书不销毁,行吗?
故选D。
2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B.“远不如先王之道‘用之无弊’”错误。原文“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意思是只有先王之道,根据时代,适应变法,做法不同,对它加以考察若没有缺点,用它治理国家就不会发生弊病。选项表述片面、绝对。
故选B。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年,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分析可知,第③段先以孔、孟谨守“道”之不变与“法”之因时而变形成对比,强调“道”之“立本”作用,需要一以贯之。
由“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分析可知,以孔、孟为例作正面论述,表彰他们摆正“道”与“法”的关系,与第④段战国策士“不知道”而随意迎合君主的行为、最终亡身灭国的后果形成鲜明的正反对比,有力批驳了刘向“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的观点,再次强调了先王之道不可变,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加深刻。
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明确观点,再结合文本分析。
观点一:不认同。
由“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可知,本文开篇部分也介绍了作者考对于《战国策》篇目的考订、增补、阙疑考证等过程,符合书序的一般格式;
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可知,西汉刘向编写《战国策》,在叙录中曾作评论。他一方面讲谋诈用而天下乱,一方面又肯定谋士的作为,在曾巩看来,这是不对的。作者正是针对刘向的观点,通过正反对比分析,提出了“著而非之”的做法,引导后世读者以儒家之道“立本”,坚守人格独立,不为流俗所惑。这也是基于本书作品的特点而发,有对书作的评述,加深读者对于书籍相关内容的理解。
观点二:认同。
这篇序言在第一段简叙重新整理这部书的经过,第二段提出立论标准,第三段指出游士之说的危害,第四段说《战国策》不当禁毁,最后一段介绍前人注本的存佚情况。虽然在开篇部分介绍了作者考订缺失、增补篇目、阙疑考证等过程,只是介绍了一些基本信息;大部分的笔墨更侧重于阐发作者自身的议论,表达自己对于战国游士的批判,强调儒家之“道”的作用。因而,偏离了书序的基本范式,而是一篇借序说理散文。
参考译文:
①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我走访了士大夫家,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并且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对不可考据的文章发起了疑问,这样以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
②叙曰: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的祖先,明确了教化,修整了法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到后来,谋划欺诈的作用,仁义的道路阻塞了,所以出现了大乱。”这个说法是很正确的,到后来说“此书是由于战国的谋士,审度当时的君王能办到的,不得不这样。”就可以称为被流俗所迷惑,而不执着自己的学说了。
③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二帝三王的统治,他们的变化固然很大,他们的方法自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治理天下的愿望,处理事务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的根本的,不能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那里是喜欢发表不同的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的附和,取悦他人罢了。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信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④战国的游士却不是这样。不知道道义才值得信奉,却喜欢游说献计,促使诸侯国易于联合。他们集中精力用心关注的,我私下认为只是些权宜之计罢了。所以(游士们)只高谈欺诈计谋的便利,却讳言它的危害;谈论战争的好处,却隐瞒战争的害处。那些相随听从游士计谋的诸侯国,没有谁没有得到好处,可也承受不了那些计谋带来的害处;没有谁没有得到利益,可也承受不了那些计谋带来的损失。最终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因为使用欺诈的计谋,导致自己被杀,诸侯以及秦国重用他们,也导致灭国。欺诈的计谋是世间大祸已很明白,可是世俗中的人还没有醒悟啊。只有先王之道,根据时代,适应变法,做法不同,对它加以考察若没有缺点,用它治理国家就不会发生弊病。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用先王的原则去与游士之说做交换的。
⑤有人说:“邪伪之说对正确的原则是有害的,应当废弃并进绝它。那么《战国策》这部书不销毁,行吗?”我回答说:“君子要禁止邪说的话,本来要向天下的人说明那些邪说,使当时的人都知道邪说不能信从,然后加以禁止才能统一认识;使后代的人都懂得邪说不能照着办,然后加以告诫才能使人明白。难道一定要毁灭这本书吗?要废弃禁绝邪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因此《孟子》这部书里,有农家的学说,墨家的言论,都被记载下来并加以驳斥。至于《战国策》的写作,往上紧接着《春秋》,往下到楚、汉的兴起,共二百四十五年,记载了期间的历史事迹,本来就不可能废弃。”
25.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质疑一件事比相信一件事更困难,一种认为质疑一件事未必比相信一件事困难。要求考生写作文章谈谈对这些说法的认识和思考。
质疑是敢于探索真相,它需要勇气和智慧,而如果没有原则和根据,就是盲目怀疑,就会与世界疏离,最终作茧自缚。信任的前提,是真挚和诚实。在人们的内心中,更倾向于信任,毕竟信任于人于己均为一种良好的修养与品质。但如果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力,信任就成为盲目,会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因此,盲目的怀疑与盲目的信任都不可取,无论质疑还是相信都需要理性和智慧。
因此,如果从质疑比相信更难的角度看,质疑之所以比信任要难,一是因为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需要充分的智慧,二是在怀疑中探索真理,前路漫漫,道路崎岖,只有勇毅前行,才能获得真知。三是质疑要敢于挑战世俗,质疑作为探索的起源,要敢于质疑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如果从质疑不比相信更难的角度看, 当代社会纷繁复杂,或许我们只能保证自己对于他人是真诚的,但没有办法确保他人对于自己是否诚实,“相信”变得更加困难。路人不肯为倒地老人伸出双手,出门在外抱有防人之心,以及人们陷入的信仰危机等,都会让人们对“相信”抱有质疑态度。因此社会呼唤信任的回归。
写作时应明确自己的观点,在二者中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质疑比相信更难;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质疑“难”在何处,如只有勇于质疑,才能不断开拓进取;质疑需要知识做储备,需要准确的判断力;质疑可能需要挑战权威和世俗,没有坚定地信念很难坚持自己的看法;质疑需要把握要原则,不能盲目等。可用典型例证法和引证法,如布鲁诺挑战权威勇敢宣告质疑,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等,如马克思的名言“怀疑一切”,陆九渊的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注意行文中也要有适当比例的“比较”,也就是说明质疑比相信更难。
立意:
1.质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保持质疑的精神,大胆开拓创新。
3.质疑有道,智慧前行。
4.相信比质疑更难。
5.相信,打造和谐社会的良药。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与文常,选择题组,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与文常,选择题组,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