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生物三轮冲刺必刷题专题09 人体的呼吸(含答案)
展开专题09 人体的呼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这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子烟产生的蒸汽可以经过呼吸道到达肺
B. 尼古丁等有害气体从肺泡内进入血液要经过两层细胞
C. 呼出烟雾时,肋间肌与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 吸食电子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健康
- 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的供给,有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 C. 循环系统 D. 神经系统
-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A. 呼吸道和肺 B. 气管、支气管和肺
C. 鼻腔、气管和肺 D. 呼吸道和鼻腔
- 哮喘病人的肺泡长时间处于膨胀状态,使呼吸不通畅,影响了()。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 我们每天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什么场所( )
A. 肺泡 B. 动脉 C. 毛细血管 D. 组织细胞
- 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 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 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 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 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 当平静吸气动作完成的一瞬间,肺内压()
A. 低于大气压 B. 高于大气压 C. 等于大气压 D. 等于0
- 肺泡位于哪里?肺泡壁属于什么组织?()
A. 气管周围 肌肉组织 B. 支气管的末端 上皮组织
C. 肺的底部 神经组织 D. 毛细血管的末端 结缔组织
- 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
A. 平滑肌 B. 腺细胞和纤毛 C. 喉 D. 毛细血管
- 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B. 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C. 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D. ②③过程都发生气体交换
- 呼吸时,保证气管和支气管内气流通畅的结构是()。
A. 甲状软骨 B. 会厌软骨 C. 平滑肌 D. C型软骨环
- 如图为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 若y表示胸廓容积,则BC段呼吸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B. 若y表示消化酶的活性,则该图BC说明发烧时人的食欲会下降
C. 若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AB段曲线表示的是血液流经组织细胞
D. 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肺内气压下降
-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关这一结论的下列例证中,不正确的是()
A. 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适宜消化食物
B. 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适宜物质交换
C.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
D. 鼻腔中的鼻毛和鼻黏膜,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且湿润
- 在吸气时鼻的功能是( )
①清洁空气②湿润空气③消灭细菌④温暖空气⑤气体交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
-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设计了以下模拟实验:
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将毛刷置于塑料瓶瓶颈处,纱布用水浸湿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
Ⅱ.设计4组不同的处理方法,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最高档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注: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Ⅲ .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实验处理 | 实验现象 |
1 | 1药匙碳粉,有毛刷 |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 |
2 | 1药匙碳粉,无毛刷 | 纱布上有碳粉,且比第1组多 |
3 | 1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1组少 |
4 | 3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 纱布上有大量碳粉 |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_________模拟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1组和2组作为一组_______实验,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______结构。
(2)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模拟了呼吸道中分泌的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和3两组实验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3)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对外界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的,因此在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要做好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4)上述实验,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空气清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有些人由于工作等原因,长期处于充满尘埃或垃圾堆积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细支气管末端下的_______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病灶,我们把这种病叫做尘肺病,患上此种疾病的人,因为__________的作用受阻,使得血液中_______ 的__________不足,而__________过多,若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会导致右心室肥大等多种疾病,继而最终会出现全身性的器官衰竭直至死亡。
- 如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名称。
(2)________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它还能使气体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减少对肺的刺激。
(3)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
(4)________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吞咽时,食团不易进入气管的原因是________及时盖住喉口。
(5)急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这些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外界空气→鼻→________→肺部。
- 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丙表示肺内气压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数码1所示的结构由____________做支架,是气体的通道。其中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中可以直观地看出:________________都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3)图乙中,代码a、b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肺内气体按照代码c方向运动时,图甲中的3所示结构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此时,肺内气压会如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段曲线变化;
(4)N处流出的血液与M相比,血液成分上最明显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
(2)若用手向下拉D时,气球会膨胀,这表示膈肌________,肺便________,肺内的气压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这是吸气过程。
(3)人在平静呼吸过程中除了膈肌收缩和舒张外,还有_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呼吸运动的过程、肺内的气体交换、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正确掌握上述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电子烟产生的蒸汽可以进入呼吸道,经过呼吸道到达肺,故A说法正确;
B.尼古丁等有害气体被呼吸道吸入后,到达肺泡,由于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尼古丁等有害气体可以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到血液中。故B说法正确;
C.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胸廓的左右径减小,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减小,胸骨向内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减小,这样整个胸廓的容积减小,肺也随着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完成呼气。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被呼吸系统吸入后,,照样会影响人体健康,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解题关键是熟记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解答】
动物的运动(如跳绳)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骨骼肌收缩舒张,牵引骨绕关节转动形成的;运动系统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在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因此运动还需要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神经系统与运动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呼吸系统的组成。 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故选A。
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肺通气,解题关键是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引起肺的张縮,肺回缩不到位的时候,肺内有较多气体留在肺中,久而久之是肺通气能力下降,据此解答。
【解答】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过程,可见呼吸运动的结果是实现了肺的通气。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其弹性回缩作用可促使扩张的肺泡回缩。如果弹性纤维退化变性,肺泡弹性减弱回缩较差,会影响肺的通气。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内,呼出体外,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在细胞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可结合呼吸作用、气体交换等内容来分析,思考解答。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6.【答案】B
【解析】解:A、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
B、c、d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氧气,因此c、d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氧,B正确。
C、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C错误。
D、血管乙表示肺静脉,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D错误。
故选:B。
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b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c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管甲是肺动脉,乙是肺静脉。
结合血液循环的图解,理解整个血液循环的过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故选:B。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肺泡数目多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8.【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呼吸运动原理分析作答。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解答】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回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运动。由此可知,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是肺与外界之间存在着压力差,吸气刚停止呼气尚未开始时,表明肺与外界没有压力差,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即当平静吸气动作完成的一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故ABD都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肺泡的分布及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肺泡是处于肺部支气管末端的囊状结构,肺泡壁仅有单层上皮细胞,因此是上皮组织。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痰的形成,熟知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及功能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解:图中的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②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选项C错误。
故选:C。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血液的变化情况。
1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呼吸道都有骨或“C”软骨作支架,把气管支撑起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略
1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小肠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特点和功能、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小肠、毛细血管、肺泡、鼻腔的特点和功能。
【解答】
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适宜吸收营养物质,与消化功能无关,故A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血流速度慢,适宜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故B不符合题意;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宜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故C不符合题意;
D.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上的腺细胞分泌的粘液以及毛细血管,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温暖且湿润,减少了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适宜吸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鼻的功能,难度小。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低。解答关键是记住和理解鼻的功能。
【解答】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对肺的刺激。可见鼻腔的作用是①清洁空气、②湿润空气、④温暖空气。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6.【答案】 (1)碳粉;对照;纤毛(或鼻毛)
(2)粘液;1
(3)有限
(4)肺泡;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探究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模拟实验等有关知识。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碳粉模拟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1、2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毛刷,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鼻毛、纤毛结构,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2)呼吸道中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空气有湿润作用,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模拟了呼吸道中分泌的黏液,上述实验中的1和3两组实验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控制的变量是毛刷是否用水浸湿,浸湿是模拟黏液的作用。
(3)虽然呼吸道能够把空气处理的温暖、湿润、清洁,但如果空气污染严重,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要做好戴口罩、眼镜等防护措施,对应空气污染问题,我们还应大量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好环保工作。
(4)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导致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因此,上述实验,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空气清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有些人由于工作等原因,长期处于充满尘埃或垃圾堆积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细支气管末端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病灶,我们把这种病叫做尘肺病,患上此种疾病的人,因为气体交换的作用受阻,使得血液中的氧气不足,而二氧化碳过多,若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会导致右心室肥大等多种疾病,继而最终会出现全身性的器官衰竭直至死亡。
故答案为:
(1)碳粉;对照;纤毛(或鼻毛)
(2)粘液;1
(3)有限
(4)肺泡;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
17.【答案】(1)由上至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呼吸道;温暖;湿润;清洁;
(3)肺;
(4)咽;会厌软骨;
(5)咽→喉→气管→支气管。
【解析】【分析】
本题是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答】
(1)由上至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黏膜内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鼻腔时,可以温暖寒冷的空气;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挡住灰尘和细菌,可以使吸入体内的空气变得清洁;鼻腔内的黏膜可能分泌黏液,可以使进入体内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
(3)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4)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同时咽还和口腔相通,当吞咽食物的时候,会厌软骨就会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进入食管而不能进入气管。吞咽时,食团不易进入气管的原因是会厌软骨能够及时盖住喉口。
(5)急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这些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依次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
故答案为:
(1)由上至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呼吸道;温暖;湿润;清洁;
(3)肺;
(4)咽;会厌软骨;
(5)咽→喉→气管→支气管。
18.【答案】(1)骨或软骨;咽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3)二氧化碳、氧气;收缩;AC
(4)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以及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解答】
(1)图中的2是肺,1是呼吸道,3是膈肌。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它们由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流通畅。其中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体内的共同道道。
(2)图乙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图,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外界气体按照代码c方向运动时,说明是吸气状态。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3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即图丙中的AC段。
(4)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完成气体交换后,血液变成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即N处流出的血液与M相比,血液成分上最明显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故答案为:
(1)骨或软骨;咽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3)二氧化碳、氧气;收缩;AC
(4)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9.【答案】(1)胸廓;膈
(2)收缩;扩张;低于
(3)肋间肌
【解析】【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解答】
(1)图中B代表胸廓,D代表膈肌;
(2)若用手向下拉D,气球会膨胀,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3)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故答案为:
(1)胸廓;膈肌
(2)收缩;扩大;低于
(3)肋间肌
中考生物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题09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题09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三轮冲刺刷题练习专题03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冲刺刷题练习专题03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根本措施, 竞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练习专题10 人体的呼吸(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练习专题10 人体的呼吸(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呼吸系统组成,呼吸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