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上海专用)
展开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3)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发现旧友各奔前程,感慨物是人非、恍如隔世,于是吟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蜡炬成灰泪始干 停杯投箸不能食 醒能述以文者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蜡炬、箸、赋。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22分)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小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机: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此处指灾祥之兆。
2.【甲】文选自《孟子》,它是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是____时期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人恒过 过:
(2)故至今不失 故:
4.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聪明的人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
B.聪明的人把别人所憎恨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
C.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
D.懂得把别人所憎恨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
5.下列对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阐述了忧患意识对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乙】文叙述了孙叔敖之子听从其父劝告,接受肥沃封地一事。
C.【甲】文以议论为主,辅以记叙;乙文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
D.【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做人做事要有忧患意识”的主题。
6.【甲】文在个人层面正面论证___,在国家层面反面论证___。
7.孙叔敖临死前告诫儿子,王上封赏时应选择能够长久拥有的“____”,是因为该地______;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____的道理。
【答案】2. 儒家 战国 3.(1)犯错误 (2)所以 4.C 5.B 6. 忧患使人成功 享乐使国家灭亡 7. 寝之丘者 土地贫瘠,名声不好,楚、越两国人都认为此地不详 不要被眼前利益蒙蔽,要长远地考虑问题
【解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一个人,常常出错。过:犯错误 。
(2)句意为: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故:所以。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知:懂得 。以:把。恶:厌恶。故意思为: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故选C。
5.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B.“接受肥沃封地”错误,应是接受“不利,而名甚恶”即贫瘠而且名声很难听的封地。故选B。
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甲】文,结合“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可知,在个人层面正面论证忧患使人成功,结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在国家层面反面论证享乐使国家灭亡。
7.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乙】文,结合“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可知,孙叔敖临死前告诫儿子,王上封赏时应选择能够长久拥有的“土地贫瘠,名声不好”,是因为该地楚、越两国人都认为此地不详;结合“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可知,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不要被眼前利益蒙蔽,要长远地考虑问题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
(乙)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没有接受。假如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个名叫寝之丘的地方,这地方贫瘠,而且名声很难听。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信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用肥沃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推辞了,请求楚王把寝之丘封给自己,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世人所认为的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原因。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
市民素养定义城市品格
①城市的价值观引导市民品位,市民素养定义城市品格。时隔十年,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又一次发布《上海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调查报告》。通过对有效样本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上海市民更加重视人文素养,对城市价值更加认同。
②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在上海市民看来,对知识的每一次汲取都有助于人生升华。知识并不意味一切,但很多时候学识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边界。知识素养的不同着实可以让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明显差异。
③不仅如此,上海市民对自己的认识和环境的态度也越发从容理性。大多数市民认为自身的能力和性格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追求卓越历久弥坚,这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民“反求诸己”的主体自省与自我革新。
④除此之外,当谈及人生理想时,多数市民将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列为重要因素。兴趣是点燃人生理想的火炬,社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赛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上海市民在时代条件下积极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让人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⑤上海的市民素养不仅呈现在问卷访谈的分值数据中,还生动展现在实地调研的许多细节中。在浦东新区,调查员邀请一位30多岁的饭店服务员回答问卷。在半个小时里,她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对考查人文知识的所有客观题都做出了准确回答;在静安区,几位古稀之年的市民不仅充满热情地配合问卷调查,还在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饶有兴趣地讨论起个别题目,并拉着调查员一起探讨……
⑥可见市民素养并不是职业和学历的附属,也不是年龄和精力的专利。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必定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生机的城市。一个真正让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的温暖城市,必定是一座塑造人文精神与蕴含人民情怀的城市。在宝山区一家修车铺,一名来自外地的50多岁个体户填写问卷时有些吃力。调查员尽己所能提供讲解与指导,直到夜色已深才不得不放弃调查。令人□□的是,这位“新上海人”主动提出第二天一早前往下一个调查点配合完成问卷。
⑦城市作为巨大的生命集合体,每一位居民都是城市品格的培育者、提升者,也都是城市品格的承载者、守护者。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说“人人都是软实力”。上海的市民素养提高了,未来的上海需要继续坚持不懈厚植城市精神,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全力彰显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
(选文摘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8.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内填入合适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兴奋B.吃惊C.疑惑D.感动
9.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10.选文第⑤段画线部分中的两个事例能否删去其中一个,请简述理由。
【答案】8.D 9. 上海市民更加重视人文素养,对城市价值更加认同。 问卷访谈的分值数据 在上海市民看来,对知识的每一次汲取都有助于人生升华。 上海市民对自己的认识和环境的态度也越发从容理性 10.不能删掉,两个事例的主要人员分别是“30多岁的饭店服务员”和“古稀之年的市民”,虽然年龄和精力差距悬殊,但都有其市民素养,更加充分全面地说明了上海市民更加重视人文素养,对城市价值更加认同这一观点。
【解析】8.考查词语运用。根据词义、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分析作答。
A.兴奋: 因高兴或受某种刺激而精神激奋。
B. 吃惊:意外地受到惊吓。
C.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D.感动: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根据语境“这位‘新上海人’主动提出第二天一早前往下一个调查点配合完成问卷”可知,作者因为“新上海人”主动去下一个调查点,完成问卷的行为而激动。故选“感动”适合;
故选D。
9.考查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
第一空,根据第①段句子“通过对有效样本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上海市民更加重视人文素养,对城市价值更加认同”可知,第①段首先提出本文观点:上海市民更加重视人文素养,对城市价值更加认同。第②—④段,引用亚里士多德话及孟子的话,访谈上海人对自己的认识及和环境的态度也越发从容理性,诠释了观点。
第二空,根据第⑤段句子“上海的市民素养不仅呈现在问卷访谈的分值数据中,还生动展现在实地调研的许多细节中”可知,作者又从“问卷访谈的分值数据”和“调研的许多细节”两个方法方面证明观点。
第三空,根据第②段句子“在上海市民看来,对知识的每一次汲取都有助于人生升华”可填写本空。
第四空,根据第③段句子“不仅如此,上海市民对自己的认识和环境的态度也越发从容理性”可填写本空。
10.本题考查论据的选用。要根据文章的观点及论证的需要分析论据作用。
根据第⑤段句子“在浦东新区,调查员邀请一位30多岁的饭店服务员回答问卷。在半个小时里,她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对考查人文知识的所有客观题都做出了准确回答”可知,本事例叙述30多岁的年轻服务员对待问卷调查的应答情况。根据第⑤段句子“在静安区,几位古稀之年的市民不仅充满热情地配合问卷调查,还在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饶有兴趣地讨论起个别题目,并拉着调查员一起探讨……”可知,举出的例子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对待问卷调查的应答情景。这两个例子虽然都是叙述人们对于问卷调查的应答情形,但是所选的人物不同,代表性就不同。一个例子代表了年轻人,一个例子代表了老年人,虽然他们年龄不同,但是都有上海市民的素养,这样用两个例子涵盖面更广,就能更好地证明上海市民更加重视人文素养,对城市价值更加认同这一观点。所以两个例子不能删除其中一个。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9分)
灯祭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②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了,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向上伸展,两头一旦会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③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
④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⑤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还真顾家!”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
⑥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大放光明,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有灯。院子里的灯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唰唰响。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⑦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_______________。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_______________。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_______________了。
⑧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给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
⑨正月十五到了。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窗外还没有挂灯,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⑩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⑪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有删改)
11.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入第⑦段的空格处。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_______________。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_______________。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_______________了。
A.有声有色 B.妖娆迷人 C.有盼头的
12.阅读本文第②-④段,说说第①段画线句为什么说“那灯是不寻常的”?
13.结合加点词,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14.本文第⑥段看似与中心关系不大,却不能删除,其理由不包含( )
A.用院子里的红灯、冰灯烘托“我”的灯,突出其美丽以及“我”对它的喜爱之情。
B.描写过年时院子里安放的灯,渲染明亮温暖的氛围,突出家给“我”带来的温暖。
C.与第⑧段“我”家院子里黑漆漆对比,突出父亲离去给“我”家带来的巨大悲痛。
D.用院子里的红灯、冰灯和“我”的灯对比,突出“我”的灯的美丽、父亲的手巧。
15.联系全文,说说第⑪段画线句的含义。
【答案】11. C A B 12.那灯是父亲利用废旧材料制成的;那灯是父亲亲手给我做的,饱含着父亲对我的爱;父亲每次做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灯做得很漂亮,我提着它走东串西,总能得到人家的夸赞。(四选三即可) 13.“轻轻”写出了捧起灯罩的动作很轻柔、小心,“敛声屏气”描写了放下灯罩时害怕呼吸影响到蜡烛的火光而努力屏气的样子,这个句子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亲所做的灯的喜爱和呵护,以及这盏灯给我带来的温暖和满足。 14.D 15.父亲生前给我做过很多灯,对我呵护备至、关爱有加,如今他去世了,我用送他一盏灯的方式来祭奠他,既是对父爱的一种回馈/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也寄托了我对父亲的恒久思念。
【解析】11.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第一空形容的是“日子”,故可填“有盼头的”,表示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期待。故填C。
第二空形容的是有了父亲的“年”,根据第⑥段“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故可填“有声有色”,写出了因为有父亲的操持,过年是一件开心的事,是热闹温暖的。故填A。
第三空形容的是因为父亲送“我”的灯,这个“年”的特点,根据第⑥段“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可知。应填“妖娆迷人”,这个年“我”最开心的就是父亲送“我”的灯。故填B。
12.本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
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根据第③段“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可知灯是父亲用心做来哄儿女开心的,包含着浓浓的父爱,不同寻常;第③段“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从材质上来说,不同寻常是因为那灯是父亲利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第④段“我提着父亲亲手做的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这种自豪感不同寻常;因为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我”的生活也变得不同寻常,灯使年妖娆迷人;根据第⑧段“我多想提着父亲送给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可知灯寄托着“我”的感恩和思念。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从加点词语角度赏析句子,首先分析词语的含义,其次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轻轻”写出了捧起灯罩的动作很轻柔、小心,“敛声屏气”描写了放下灯罩时害怕呼吸影响到蜡烛的火光而努力屏气的样子。结合前文第③段“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以及后文第⑥段“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可知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对父亲所做的灯十分喜爱和呵护,这盏灯给我带来的很多的温暖和满足。
1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次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第⑥段主要写的是过年时院子里安放的灯,结合语句“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可知突出了过年时明亮温暖的氛围。再结合本文的写作对象——父亲,可知,内容上写出了父亲在世时家的温暖与美好。结构上,结合语句“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可知,用用院子里的红灯、冰灯烘托“我”的灯,突出其美丽以及“我”对它的喜爱之情。结合下文第⑧段“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可知,第⑥段也与第⑧段“我”家院子里黑漆漆对比,突出父亲离去给“我”家带来的巨大悲痛。
故选D。
1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虽灭犹燃”是比喻父亲虽去世,但他对我的爱却没有消失。父亲生前给我做过很多灯,我用送他一盏灯的方式来祭奠他。这句话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恩以及深深的依恋和怀念;父亲对“我”的爱,将永远温暖着“我”,伴随“我”的一生。此外,这句话用在结尾处,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20分)
世界读书日之际,学校发起“阅读伴我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四个一”活动任务。
【任务一:作一次分享】
16.你准备就“读一本好书”作主题发言,下列内容排序最合理的是( )
①怎样写读后感 ②名人的读书方法 ③读一本好书的意义 ④怎样挑选好书 ⑤呼吁同学们多读好书 ⑥怎样作圈点批注
A.③④⑥①⑤②B.③④②⑥①⑤C.③②⑥①⑤④D.③②④①⑥⑤
【任务二:发一条“朋友圈”】
17.参加活动的同学须在朋友圈编辑并发送一条推文。请仿照范例,为下面图片原创一条文案,要求体现活动主题和图片寓意。
【任务三:共读一本书】
18.你和同学共读《朝花夕拾》。他在书中作了如下圈点,请你补上旁批。
【任务四:参与一次跟帖】
19.主帖:戏剧作家易卜生说,真正的强者都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鲁迅先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强者。
跟帖:我认为,鲁迅先生也是在充满爱的顺境中成长的。
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会,跟帖说说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80字左右)
【答案】16.B 17.例:“开卷有益,我心飞翔”“好书相伴,放飞理想”“翻开书本,照亮梦想”等。 18.例:由画线处可见当时的教育对孩子们来说多么无趣和不近人情;而加点处又可见孩子们天性里对美和趣味的追求是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的。旧教育的枯燥和孩子们求美的天性构成尖锐的冲突,可见鲁迅先生对旧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批判,对尊重儿童天性的呐喊。 19.例1:鲁迅先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朝花夕拾》中写到他年幼时父亲去世、求学路上遭遇迷茫、留学期间又遭到污蔑等。但他在坎坷中成长、觉醒,最终弃医从文、以笔为枪,追求真理、疗愈国人。
例2:鲁迅先生的成长之路是充满爱的。年幼时,阿长关怀他,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又千方百计买来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在日本求学遭遇困境时,是藤野先生给予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关心,使他终身难忘。
【解析】16.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围绕主题“读一本好书”可知,是按事物的发展和逻辑顺序排列的。首句③先介绍读好书的意义,接着④介绍怎样挑选好书,然后介绍②名人的读书方法,⑥具体介绍作圈点批注的方法,然后是介绍怎样写读后感(①),最后总结读一本好书的意义(③)呼吁大家读好书。因此正确排序为:③④②⑥①⑤;
故选B。
17.本题考查仿写文案。
仿照例句的形式,结合图片内容,前四字须与“阅读”或“书本”等有关,后四字须与图片中反映的“飞翔”或“照亮”等有关。如:阅读助力,伴我飞翔。
1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旁批要求基于画线和加点内容展开,且理解和表述准确、合理。在这的基础上,对思想主旨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由“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如果看略有图画的本子,就会被呵护甚至责打,可见当时的封建教育之无趣与强制性,教育者对孩子们天性的剥夺显得不近人性;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可见孩子们对枯燥乏味的封建说教的无奈之情,甚至连画得像恶鬼的魁星像也非常感兴趣,可见孩子们对美的追求是出于天性。鲁迅先生借此描写,对旧式教育压抑儿童爱美的天性深恶痛绝,因此对封建教育发出强烈的批判,发出了要尊重儿童天性的呐喊声。
19.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要求针对“鲁迅先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强者”的观点,能结合《朝花夕拾》的具体内容和鲁迅的经历展开并佐证观点。如,鲁迅幼年丧父,生活陷入困顿,在南京求学又遭遇迷茫,在日本留学期间又遭到日本“爱国青年”的污蔑等,这些都是他的逆境,但他在坎坷中成长,在困境中觉醒,最终选择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用文字来疗救国人的思想,因此他是一位真正的强者。“充满爱的逆境”,可从他年幼时受到阿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日本求学得到藤野先生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关心,这些关爱使得他成长道路上充满了温情和力量。
四、写作(60分)
20.写作。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答案】范文
这就是我的承诺
花开花落,带不走我的承诺。
——题记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来。”语文,这个陪伴我九年的伙伴,见证我的“晨昏忧乐”。因为有他,我的初中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因为有他,我可以见证这世间的真善美;因为有他,我可以和圣贤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向孔孟讨教仁义之礼,与庄子探求生存之道,跟孙子讨论兵法;因为有他,我许下承诺,今生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我的承诺。
初见•心动
放学后,坐在阳光中,拿着刚从学校带回来的语文书,我被书上的那两个大字深深吸引了。我看见阳光踩着轻快的步点在语文书上蹦蹦跳跳,那树影斑驳之中,欢乐跃然纸上。第二天,我小心翼翼地捧着他,去找老师提问,去探索另一个世界。这世界拥有满天星辰,美妙而又神秘,需要我去探索……初见,懵懂无知却心扉荡漾,这心动如同海浪澎渳,直击心海。而我稚嫩的心,在语文的陪伴下变得真诚而纯洁。
再见•承诺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路上,我心潮澎汧,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抚摩他,去感受他。当我打开他,便仿佛看到一位智者在他的殿堂门口笑吟吟地迎接我的到来。我的用青春的双眸凝望深邃的星空,和古代的天文学家一起追寻星空的秘密;我用一颗只热的心,和一位凭着一支笔和几麻袋草稿纸惊动世界的科学家,一起去感受炎黄子孙历经千年的民族自豪。再见,我许下我的承诺,我要—生学习语文,要“学到老,活到老”。
永见•实诺
我依依不舍地将他放下。闭上眼睛,耳边仿佛传来阵阵《高山流水》 的琴音渺浵,仿佛看到了伯牙子期和着琴声畅所欲言,也明白了知音难觅;闭上眼睛,眼前是齐白石老先生画笔下栩栩如生的虾,一举一动,都像随时要跳跃出纸面,在你面前活蹦乱跳一般。这虾,似蒙娜丽莎的微笑,令人迷恋……
我知道,今生,与他永见,就要实现我的承诺,我要将他刻在我的灵魂深处。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写一篇文章,该题目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这个题目在命题上不落窠臼,在思维形式上注重开放,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同时,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这就是我的承诺”,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题目,要想写出新意,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个词语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一个人品质的良好表现。从题目来看,“承诺”是中心词,是写作的内容,“承诺”是郑重的许诺,是一种责任的表达,是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庄严的应答。“我”是写作的对象,限定了叙述的角度。“这”是写作的主体,是“承诺”的具体化。“这”可以两个思路,一是选取生活细节,如写自己或者周围人关于承诺的事情;二是跨越时空,寻找离我们生活、时间较远的写作素材,如伟人的承诺故事。
第二,构思选材。“承诺”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可选择的对象有着很大的自由度。承诺的对象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或者是某个陌生人;也可以是导语中提示的对象。“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是从人对规范、制度的遵守角度来说的;“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是从人的自身素养的形成角度而言的;“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是从人的价值追求角度来谈的;“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是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来说的。从生活的细节入手,从切身的感受出发,即便是一些平凡小事,只要感情真挚,一样可以出彩。
观点:(1)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上海市民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列为决定
人生理想的重要因素
实地调研细节
/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川成都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川成都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川成都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川成都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