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整合提升课件PPT
展开要点1 太阳辐射分布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一般以等值线形式来表示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状况,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以图为例,其判读方法如下: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
1.读数值(1)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中①点数值最大,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如图中②点数值最小,介于3 000~3 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2)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中西部数值从西向东递增;东部呈现由四周向中间递减趋势)。
2.看分布看等值线的走向、弯曲方向、闭合(如图中①②两地)及疏密(如图中②地附近密集,③地附近稀疏)。3.析成因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有关。
(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中②地附近等值线的弯曲与其地势的走向有关)。(3)等值线的闭合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中③地为四川盆地)、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4)等值线的疏密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如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C.地势高 D.云雨少
【答案】1.D 2.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知,青藏高原上光合有效辐射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第2题,图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云雨多;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晴天多,阴天少。因此,乙地光合有效辐射强。
要点2 外力作用与地貌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3.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判断方法(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回答第3题。
3.图示期间,杭州湾南北两岸地貌的变迁及原因是( )A.南岸形成河流侵蚀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B.北岸形成河流侵蚀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C.南岸形成河流堆积地貌,以流水堆积为主D.北岸形成河流堆积地貌,以流水堆积为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从4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北岸海岸线向陆地推进,由此推断,北岸以海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海浪侵蚀地貌;南岸海岸线从陆地向海洋推进,所以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下图是“祁连山麓某河流冲积扇及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题。4.图中从a到b( )A.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B.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C.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大D.泥石流风险越来越大【答案】A
[解析]图中由a到b,正是从冲积扇扇顶到扇尾,沿线地势逐渐降低,地下水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到冲积扇尾部地下水出露形成绿洲,故A项正确。由于不断下渗,故沿线地表径流的水量越来越小。流水沉积是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故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与a地比较,b地地势落差更小,更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2021年湖南长沙期末)如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应图中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6.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一部分被大气削弱,包括吸收、反射、散射等作用,绝大部分到达地表,被地面吸收。据此可知,④表示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并增温后,会释放出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除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被大气吸收。据此可知,③为地面辐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向外释放大气辐射,其中指向地面的部分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能量又传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据此可知,②为大气辐射,①指向地面,则为大气逆辐射。第6题,在晚秋或寒冬,晚上气温比较低,容易出现霜冻。人为制造烟幕,相当于增厚了云层,加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使晚上温度提高,故可防止霜冻;霜冻出现在晚上,晚上没有太阳辐射。
要点4 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2.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3.形成过程: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3)三个关系①温压关系:下垫面热低压,冷高压,即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热的地方形成低压。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③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性质相反。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第7~9题。
7.读图可知(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8.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则( )A.热力环流的方向整日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9.下列图中与15:00水库东西两侧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是( )
【答案】7.B 8.C 9.C[解析]第7题,根据气温分布曲线可知,3:00东西两侧气温较低,水库中心区的气温较高;15:00水库中心区的气温较低,东西两侧气温较高,所以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第8题,白天,水库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较周边地区低,形成下沉气流;周边地区升温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四周。夜晚,水库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周边地区降温快,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流由四周流向水库。第9题,15:00近地面水库中心气温低,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弯曲。东西两侧近地面气温高,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向上弯曲。
要点5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
2.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4)“塑造”——地表形态。
“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雨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 D.增加水汽输送11.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
【答案】10.B 11.D[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海绵城市”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第11题,读图可知,“快排”模式减少了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原自然水文环境,城市内涝增多;“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洪能力。
要点6 海水性质1.海水温度(1)温度的变化规律①垂直分布规律
(2)影响海水表层温度的因素分析
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
(2)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第12~13题。
12.上图中①~④四条曲线中表示海洋表层盐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上图中A纬度④曲线数字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答案】12.A 13.C
[解析]第12题,世界大洋各海域的表面盐度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①曲线符合。第13题,图中④曲线在赤道与副极地出现极大值,说明是降水量的纬度分布曲线。④曲线数值在A纬度即赤道附近比较大,原因是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要点7 洋流1.洋流分类(按性质)(1)暖流: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2)寒流: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举例
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图为“某区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回答第14~15题。
14.图中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5.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A.M地夏季多雾 B.N地冬季高温C.P地冬季温和 D.Q地冬季寒冷【答案】14.A 15.A
[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①③洋流向北流,为暖流;②④洋流向南流,为寒流。第15题,M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夏季多雾;N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P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冬季寒冷;Q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
要点8 植被与土壤1.植被类型的判读技巧(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①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②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③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④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⑤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⑥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⑧温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⑨温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2)根据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判断①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的为热带雨林。②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的为常绿阔叶林。
③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的为落叶阔叶林。④叶片呈针状的为针叶林。⑤以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也有乔木和高大灌木分布的为热带草原。⑥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没有乔木,有低矮灌木分布的为温带草原。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下表为我国两个自治区首府部分地理资料统计。读表,回答第16~17题。
16.甲所在自治区植被类型主要是( )A.温带荒漠 B.温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17.乙所在自治区植被分布特点是( )A.东部以温带草原为主,西部以温带荒漠为主B.东部以温带荒漠为主,西部以温带草原为主C.北部以温带荒漠为主,南部以温带草原为主D.北部以温带草原为主,南部以温带荒漠为主
【答案】16.A 17.A[解析]第16题,据表中经纬度可知,甲为乌鲁木齐,位于新疆。新疆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荒漠。第17题,据表中经纬度可知,乙为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内蒙古东部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西部以温带荒漠为主。
(2021年黑龙江哈尔滨期中)2021年5月1日,高一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五一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调研中,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层样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填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完成第18~20题。18.返校实验后,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A.气候B.成土母质C.生物D.成土时间
19.红壤的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却富含铁、铝氧化物,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成土母质C.生物D.成土时间20.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②大量施用化肥 ③增施熟石灰 ④掺沙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18.A 19.B 20.B
[解析]第18题,由红壤可知该地是我国南方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红壤有机质含量低。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矿物质成分;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生物提供的枯枝落叶较多,但关键在于气候湿热导致有机质被分解;成土时间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且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是土壤长时间受淋溶作用影响的结果,成土时间不是最基本的要素。第19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矿物质成分,所以红壤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却富含铁、铝氧化物,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第20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秸秆还田可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业生产;增施熟石灰可中和酸性,平衡酸碱度;掺沙子可改良土质黏重状况,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农业生产。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本册整合提升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要点·归纳提升,要点四大气受热过程,②水平分布规律,2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本册整合提升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本册综合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要点·归纳提升,环境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本册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集体备课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考向·链接高考,2河流堆积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