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192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192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2192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PPT+习题全册
-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测评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综合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共6页。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基础练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a B.b C.c 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解析第1题,大气水为气态水,分布最广。第2题,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答案1.A 2.C3.读地球陆地淡水储量构成图,关于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B.②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C.③中的某些水体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D.地球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充足解析由图示比例可知,①为冰川,②为地下淡水,③为其他淡水(包括永冻土底冰、湖泊淡水、土壤水、沼泽水、河水、生物水)。人类目前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答案C读海洋水温曲线图,完成4~5题。4.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差异 B.海水热容量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5.若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减C.在水深1 000米以下,水温保持稳定,变化不大D.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解析第4题,考查表层海水温度沿纬度方向水温的变化。曲线②表现的特点是随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故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第5题,①的表层水温在27 ℃左右,可以确定其不可能位于高纬度海区。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大致以1 000米深度为界,0~1 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在1 000米以下,水温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答案4.D 5.C下图是世界某地区1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 ℃等温线,②是20 ℃等温线。据此完成第6题。6.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解析②地位于非洲西南部海岸,受沿岸寒流的影响,等温线大致平行于海岸线。答案B等级考提升练下图是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t、密度r和盐度s随纬度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3题。1.影响t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A.洋流 B.气压C.纬度 D.太阳辐射2.关于图中s、t、r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t能够影响s,s能够影响rB.t能够影响s,不能影响rC.t不能影响s,也不能影响rD.t能够影响s,s不能影响r3.在该海洋中,导致s在北纬50°~60°附近升高的最大可能性因素是( )A.气压 B.暖流 C.寒流 D.径流解析第1题,t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温度。读图分析,赤道地区海水温度最高,由赤道到两极海水温度逐步降低,而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此可见影响t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第2题,考查温度、盐度、密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温度t高的海域,盐度s一般也比较大。一般来说,盐度s越大,密度r也越大。第3题,盐度s在北纬50°~60°附近升高,原因是此海域有暖流流经,海水温度升高,盐度上升。答案1.D 2.A 3.B下图是沿36°N纬线部分海域浅层海水盐度(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4.海域A处的盐度可能为( )A.36.5‰ B.37.0‰C.35.3‰ D.35.8‰5.该海域东侧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B.受暖流影响C.气候相对干燥,蒸发旺盛D.冬季结冰,盐分相对集中解析第4题,依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规律,相邻两条等盐度线数值相差0.5,且向A方向有变小的趋势,故A处盐度应低于36‰且大于35.5‰。可能是35.8‰。第5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海域应为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东侧为地中海,地中海比较封闭,降水少,气候相对干燥,蒸发旺盛,故海水盐度较高。答案4.D 5.C6.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同一海区的表面水温,7月份比1月份要高B.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慢,变化幅度比陆地小C.北纬30°海区是海洋表层平均水温最高处D.海水是流动的,海洋深处水温变化很大解析南半球同一海区的表面水温,7月份比1月份要低,7月是南半球的冬季。海水比热容大,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慢,变化幅度比陆地小。赤道附近海区是海洋表层平均水温最高处。海水是流动的,海洋深处水温变化不大。答案B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 909米。下图示意马里亚纳海沟地理位置。据此完成7~8题。7.推测深海的环境特征为( )A.高压、漆黑、冰冷 B.高温、高压、漆黑C.低压、冰冷、缺氧 D.高温、缺氧、生物少8.关于海水性质的垂直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纬地区水温垂直变化大B.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低纬海区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小D.不同海区深海海水性质较接近解析第7题,根据海水性质的垂直变化可以推断,深海环境具有压强高、温度低、没有阳光、缺氧、生物少的特点。故选A。第8题,海水性质垂直方向的变化为高纬地区水温垂直变化小,A错误;盐度在高纬地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B错误;低纬海区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大,C错误;到达一定深度后,不同海区的海水性质差别不大,D正确。故选D。答案7.A 8.D9.下面两图表示南、北半球海洋表层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中数码表示不同的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 乙(1)图中数码 和③表示海洋表面温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曲线显示,从赤道至南北纬90°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图中数码④表示 按纬度的分布曲线。与B处相比,字母A处曲线向上凸起的主要原因是 。 (3)图中数码⑤和①表示 按纬度分布曲线。与纬度相同的C处相比,D处曲线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解析该题的甲、乙两图实际上是把完整的海洋表面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按南北半球分开了,解题时脑海中要有一个完整的图示。③和⑥表示海洋表层温度曲线,①和⑤表示盐度曲线,②和④表示蒸发量曲线。第(1)题,海洋表层温度的水平分布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呈现从赤道向两极海区逐渐降低的规律。第(2)题,A、B分别位于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和赤道地区。A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太阳辐射比B处强,气温高,故蒸发强。B处位于赤道附近,雨天多,太阳辐射强度较弱,蒸发量小于A处。第(3)题,C、D分别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D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流入海稀释,再加上北冰洋冰雪融水的稀释,盐度较低。答案(1)⑥ 低纬海区温度高,高纬海区温度低(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太阳辐射(2)北半球海洋表面蒸发量 A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太阳辐射比B处强,气温高,故蒸发强(B处位于赤道附近,雨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受天气影响而较弱,蒸发量小于A处)(3)盐度 D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流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