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招化学适应性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招化学适应性试卷(二)
1. “关店土豆”“尹湾糯玉米”是具有极强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土豆、玉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无机盐
2. 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空气。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He B. O2 C. N2 D. SO2
3. 息县与某集团战略合作,以“国麦”酿“国酒”,着力打造有机小麦特色品牌。下列小麦生产及应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颗粒归仓 B. 晾晒风干 C. 磨成面粉 D. 发酵成酒
4.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 使用可降解塑料 B.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 焚烧废弃塑料 D. 回收再利用废弃塑料
5.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主要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羊毛围巾 B. 尼龙绳 C. 蚕丝被 D. 不锈钢锅
6. 生命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水北调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不会危害健康
B. 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 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之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D. 探究水的组成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7. 有些蚊虫叮咬人后在人体分泌一种蚁酸,使人感觉痛痒。为了消除痛痒,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最适合涂抹在叮咬处的是( )
A. 石灰水 B. 肥皂水 C. 食醋 D. 食盐水
8.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现象的预测推理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B. 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变蓝色
C. 证明氨水分子在试管内不断地运动
D. 挥发出的氨气易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B. 科学、正确地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C. 某饮料由纯天然原料配制,不含任何化学品
D. 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0.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两种无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
A. CO2、N2 B. SO2、N2 C. CO2、H2 D. CO2、NO2
11. 下列图示的实验设计或实验操作正确且装置内有气体压强变化的是( )
A. 吸取液体
B.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2X+CO22MgO+C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Mg B. 各种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发生了改变
C. 反应中涉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CO2可以扑灭所有可燃物引起的火灾
13. 如图是制备新能源丙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的化学式为CH3O B. 反应中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
C. 反应中涉及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 从环保角度看,该反应可防止酸雨危害
14. 取CuO与Fe2O3的混合物6g,加入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 )
A. 1.6g B. 2g C. 4.4g D. 4.6g
15.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 ,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______ .
16.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______ 和天然气。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请写出其中一点: ______ 。
17. 已经学过的碱和盐中,实验室里在空气中易潮解且可以作为干燥剂的物质是 ______ ;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盐是 ______ ;实验室里加热固体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18. 如图是固体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均不含结晶水)。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较多的物质是 ______ ;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 ______ 的方法获得甲;t2℃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______ g。
19. 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闻气体时,正确操作是 ______ ,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______ ,并不断搅拌;对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应该把 ______ 固定到铁架台上。
20.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常见的燃料。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______ ;一定条件下,2.3g乙醇与4.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H2O、2.2gCO2和物质X,物质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到0.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1. 学会从化学的视角看问题。
(1)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其中“低碳”的含义是什么?
(2)爬山运动员发现,食品包装袋在山顶上比山脚下鼓起来了很多。请结合跨学科知识和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
22. 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写出图中X溶液中的溶质 ______ 。
23.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单质,写出甲的化学式 ______ 。
(2)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甲为单质,写出一种甲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 ______ 。
(3)若三者均为金属单质,则甲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
24. 为了除去氯化钠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X溶液;③过滤;④加入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1)写出加入过量的X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写一个即可)
(2)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③所得滤液中含有NaOH。 ______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后通入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5. 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镁常用于国防工业。如图1是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在化合物中镁通常显+2价
C.图中“x”的值为10
D.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可用于制作蒸锅,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和 ______ 性;该金属制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______ 。
(3)如图2所示装置可以用于多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②制取CO2后,检验装置内的废液是否显酸性,可选用的试剂(或用品)较多,如紫色石蕊溶液、pH试纸、氧化铜和金属等。请写出一种满足要求的金属 ______ 。
(4)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A和固体B。
①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②溶液A中的溶质不可能是Zn(NO3)2、AgNO3,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
(5)铁制品容易生锈,造成资源浪费。某工厂消耗质量分数为10%的废硫酸49t来除锈,并回收生成的盐。理论上可回收盐的质量是多少?(假设金属单质不参与反应,结果保留到0.1t)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土豆、玉米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B。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He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
B、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SO2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故D正确。
故选:D。
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颗粒归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晾晒风干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磨成面粉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发酵成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变化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变化的实质进行。
4.【答案】C
【解析】解:A、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使用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焚烧塑料产生烟雾和毒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的添加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废塑料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回收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B、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蚕丝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D、不锈钢属于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合题意。
故选:B。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6.【答案】D
【解析】A、南水北调的水不能直接饮用,水中含有细菌等可溶性物质,会危害健康,饮用水饮用前必须杀菌消毒,故A错;
B、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中不包含蒸馏,故B错;
C、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之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探究水的组成属于化学变化,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饮用水的标准进行分析;
B、根据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之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饮用水标准,知道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熟悉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7.【答案】B
【解析】解:有些蚊虫叮咬人后在人体分泌一种蚁酸,使人感觉痛痒,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肥皂水显碱性,能中和蚁酸,适合涂抹在叮咬处;石灰水显碱性,但具有腐蚀性,不适合涂抹在叮咬处;食醋显酸性、食盐水显中性,不符合要求。
故选:B。
根据有些蚊虫叮咬人后在人体分泌一种蚁酸,使人感觉痛痒,可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中和反应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该实验中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花变成红色,是由于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故A结论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色,故B结论不正确;
C、该实验证明氨气分子在试管内不断地运动,故C结论不正确;
D、挥发出的氨气易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故D结论不正确。
故选:A。
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分子的性质,氨水的挥发性、氨水显碱性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9.【答案】B
【解析】解:A、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说法错误;
B、科学、正确地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说法正确;
C、所有物质都为化学物质,本饮料含化学物质,说法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不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如铅、银、砷等,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来分析;
D、根据人体所需元素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多都是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化学学好。
10.【答案】A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两种无害气体,CO、NO含有碳、氮、氧三种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也只含有这三种元素。
A、CO2、N2是两种无害气体且由碳、氮、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B、SO2中含有硫元素,故选不符合题意。
C、H2中含有氢元素,故选不符合题意。
D、NO2是空气污染物,故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1.【答案】C
【解析】解:A、为了防止污染试剂,取下瓶塞,应该倒放在桌上,而图中瓶塞正放,该选项不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装置中的气压无明显变化,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正确。
C、双手紧捂试管,试管中的气体膨胀,气压增大,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该选项正确。
D、利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A、为了防止污染试剂,取下瓶塞,应该倒放在桌上。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双手紧捂试管,试管中的气体膨胀,气压增大,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
D、利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2.【答案】A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2X+CO22MgO+C可知,反应后有2个Mg,2个O,1个C,反应前有0个Mg,2个O,1个C,则2X中含有2个Mg,所以X的化学式为Mg,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2X+CO22MgO+C可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没有发生改变,碳元素化合价由+4变成0,镁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成+2,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2X+CO22MgO+C可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中,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氧化镁由离子构成,镁和碳都由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CO2并不能扑灭所有可燃物引起的火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
B、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没有发生改变,碳元素化合价由+4变成0,镁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成+2,发生了改变来分析;
C、根据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中,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氧化镁由离子构成,镁和碳都由原子构成来分析;
D、根据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CO2并不能扑灭所有可燃物引起的火灾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B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
A、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故A说法不正确;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中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故B说法正确;
C、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物质是氢气,属于单质,故C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该反应不可防止酸雨危害,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根据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写出微观示意图,再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微粒的构成、物质的性质等分析判断有关说的说法。
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模型图,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C
【解析】解: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由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金属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则98g10%的稀硫酸中溶质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98g×10%×1×298×100%=0.2g;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2g×8=1.6g;
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6g−1.6g=4.4g;
故选:C。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由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金属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较大,明确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金属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钙元素 碳元素
【解析】解: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在已经发现的3000多万种物质中,碳和碳的化合物占物质种类的23以上,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故答案为:钙元素;碳元素.
根据常见的化学之最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之最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常见的化学之最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石油 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解析】解: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请写出其中一点: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石油;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根据三大化石燃料和促进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三大化石燃料,促进燃烧的条件。
17.【答案】氢氧化钠(或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或NaOH)碳酸氢钠(或小苏打或NaHCO3)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
【解析】解: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干燥剂,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碳酸氢钠是一种盐,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在实验室中,可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同时还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还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或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碳酸氢钠(或小苏打、NaHCO3);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结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40
【解析】解: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较多的物质是降温后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的,由图示可知甲析出固体较多;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甲;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60g×50g150g×100%=20g,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时,溶液质量变为:20g20%=100g,所以需加水的质量为:100g−60g=40g.
故答案为: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40。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解析】解:闻气体时,正确操作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对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应该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到铁架台上
故答案为: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根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以及加热试管中固体药品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用湿抹布扑盖 42.9%2C2H5OH+5O22CO2+6H2O+2CO
【解析】解: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用湿抹布扑盖;
X中碳元素质量=2.3g×2446−2.2g×1244=0.6g,氢元素质量=2.3g×646−2.7g×218=0,氧元素质量=2.3g×1646+4.0g−2.2g×3244−2.7g×1618=0.8g,X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0.6g12:0.816=1:1,因此X的化学式是CO,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是:0.6g0.6g+0.8g×100%≈42.9%。在该化学方程式中,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g46:4.0g32:2.7g18:2.2g44:0.6g+0.8g28=2:5:6:2:2,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2C2H5OH+5O26H2O+2CO2+2CO。
故答案为:用湿抹布扑盖;42.9%;2C2H5OH+5O22CO2+6H2O+2CO。
根据灭火的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组成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回答。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1.【答案】解:(1)“低碳”的含义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答案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爬山运动员发现,食品包装袋在山顶上比山脚下鼓起来了很多,这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析】(1)根据“低碳”的含义来分析;
(2)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低碳的含义、分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2NaOH+H2SO4=Na2SO4+2H2O硫酸
【解析】解:(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由图象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中X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
故答案为:
(1)2NaOH+H2SO4=Na2SO4+2H2O;
(2)硫酸。
(1)根据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象中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H2O2 作燃料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甲位于丙、丁之前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单质,则甲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由分析可知,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甲为单质,则甲可以是碳,碳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作燃料(合理即可)。
(3)由分析可知,若三者均为金属单质,则甲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甲位于丙、丁之前。
故答案为:
(1)H2O2;
(2)作燃料;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甲位于丙、丁之前。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过氧化氢能分解成水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
(2)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甲为单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碳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则甲可以是碳(或氧气),乙可以是一氧化碳,丙可以是二氧化碳;
(3)若三者均为金属单质,甲能转化成乙和丙,则甲乙丙中,甲的活动性最强,乙次之,丙最弱;
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4.【答案】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解析】解:(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正确的实验操作是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钡溶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则X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溶液中有CaCl2和BaCl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2)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则溶液中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会对氢氧化钠的鉴别产生干扰,故应先除去碳酸钠,再用无色酚酞来鉴别氢氧化钠;故证明操作③所得滤液中含有NaOH的实验步骤和现象是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3)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后通入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氯化铵,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故答案为:(1)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2)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3)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钡溶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则X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溶液中有CaCl2和BaCl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2)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则溶液中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会对氢氧化钠的鉴别产生干扰,故应先除去碳酸钠,再用无色酚酞来鉴别氢氧化钠;
(3)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后通入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氯化铵,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除去杂质时,碳酸钠溶液应该在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再加入,否则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无法除去。
25.【答案】C 导热性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铁 Zn+2AgNO3=Zn(NO3)2+2Ag金属活泼性:Zn>Cu>Ag,所以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若硝酸银有剩余,则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存在Zn(NO3)2、Cu(NO3)2、AgNO3
【解析】解:(1)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2,故正确;
B.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因此在化合物中镁通常显+2价,故正确;
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12=2+x+2,因此图中“x”的值为8,故错误;
D.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正确;
故选:C;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可用于制作蒸锅,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和导热性;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金属铝进行一步被腐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①实验室可以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CO2后,反应后的溶液若显酸性,则盐酸过量,因此可以用金属铁进行检验,取少量的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体产生,说明盐酸过量;
(4)①金属活泼性:Zn>Cu>Ag,所以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一定先发生锌置换银的反应,即:Zn+2AgNO3=Zn(NO3)2+2Ag;
②金属活泼性:Zn>Cu>Ag,所以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一定先发生锌置换银的反应,后发生锌置换铜的反应,因此若锌的量不够,硝酸银不能完全被消耗,则溶液A中的溶质为Zn(NO3)2、Cu(NO3)2、AgNO3;
(5)设理论上可回收盐的质量为x。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94 400
49t×10%x
294400=49t×10%x,x≈6.7t;
答:理论上可回收盐的质量为6.7t。
故答案为:
(1)C;
(2)导热;4Al+3O2=2Al2O3;
(3)①Zn+H2SO4=ZnSO4+H2↑;②铁
(4)①Zn+2AgNO3=Zn(NO3)2+2Ag;
②金属活泼性:Zn>Cu>Ag,所以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若硝酸银有剩余,则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存在Zn(NO3)2、Cu(NO3)2、AgNO3;
(5)6.7t。
(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结合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铝的性质进行分析;
(3)①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CO2后,反应后的溶液若显酸性,则盐酸过量,因此可以用金属铁进行检验,据此分析;
(4)根据三种金属的活泼性进行分析;
(5)根据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列式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粒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适中,掌握学科基础的知识即可解答。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息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息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2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息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息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2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a,小麦是河南主产粮食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