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0)环境与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展开【配套新教材】(10)环境与发展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读我国某地历年平均降水和平均气温统计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典型的农业景观最可能是( )
A.林海雪原 B.稻浪滚滚 C.草原牧场 D.荒漠绿洲
2.针对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合理的应对措施是( )
A.秸秆还田 B.处方农业 C.采育结合 D.恢复植被
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其绿洲区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目前,该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
②植被退化
③土地沙漠化、盐碱化
④旱涝灾害频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黑河下游的弱水河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也日渐干涸,并向荒漠转变。其人为原因主要是( )
A.雪线上升,冰雪融水减少 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上中游流域用水量大
2020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将对汽车生产与消费及大气污染防治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以下环境问题,与汽车尾气排放直接相关的是(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石油资源短缺
6.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改变汽车尾气污染类型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C.降低汽车整车制造成本 D.延缓汽车产业升级进程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统计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900米地带 C.1900~2500米地带 D.2500米以上地带
8.2000—2008年,该地区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流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a,b,c,d依次为( )
A.污水处理、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 D.污水处理、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10.该园区( )
A.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B.应布局在棉花产区附近
C.生产过程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该园区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据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卖到了5400元/斤。渔民说,刀鱼往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去年能打到一两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长江
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③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④酸雨危害,长江水严重酸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②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③发展科技,减少水污染,进行人工养殖
④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年4月22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持续性、阶段性 B.共同性、公平性 C.公平性、持续性 D.共同性、阶段性
14.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宣布中方力争203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中方需要付出的努力不包括( )
A.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大规模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
C.植树种草,提高国土绿化面积 D.坚持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理念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慢生鸭”饲养者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16.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0年,湖南南部地区遭遇秋冬连旱,冬日下,浅浅的河中漂浮着大量青青的水葫芦(下图),格外地刺眼。据查,水葫芦原产于巴西,根须发达,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水葫芦。水葫芦适应性很强,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已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现已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对区域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分析湖南南部地区秋冬连旱条件下,河中大量水葫芦漂浮的主要原因。(6分)
(2)就怎样防治水葫芦泛滥,提出有效措施。(6分)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A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2分)
(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6分)
(3)比较D、E两区域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4分)
19.下图为某产业园生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该产业园生产链具有的特征。(9分)
(2)分析该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环境问题。(3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该试验区大力发展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下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10分)
(2)分析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6分)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C; 2.D
解析:1.该地年均降水量不到300mm,年均温1℃;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的农业景观为草原牧场;C正确。
2.温带草原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过度放牧,合理的应对措施是恢复植被,合理放牧等。
答案:3.B;4.D
解析:3.黑河中游绿洲区人口和耕地集中,大量引用河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绿洲植被退化;该区域气候干旱,大量引水灌溉会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河流下游植被退化会造成土地沙漠化现象。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季风区。
4.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增加等),也有人为原因(上中游流域用水量大等),D正确。
答案:5.B;6.B
解析:5.臭氧层破坏与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有关,A错误;汽车尾气一般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因此酸雨与汽车尾气排放直接相关,B正确;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C错误;石油资源短缺主要是人类过度开采造成的,D错误。
6.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要求会更加严格,会使不合格的汽车遭到淘汰,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B项正确;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不能改变汽车尾气污染类型,同时会增加汽车整车制造成本,促进汽车产业升级进程,A、C、D错误。
答案:7.A;8.C
解析:7.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数值变小的区域表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根据图示可知,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1300米以下地带;1300~1900米地带系数没有明显变化;1900~2500米地带、2500米以上地带系数变大,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8.2000—2008年,该地区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小,其原因最可能是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答案:9.D; 10.C
解析:9.结合图中内容,联系生产过程,从原料来源和产品去向看,a来自于生活污水,去向是尾水,因此应是污水处理厂;b的产品是棉布,应为棉纺织,d的产品是服装产品,故应为服装生产;c是通过服装设计为服装生产提供服务,应为创意产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图中只是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高技术产业,不会属于高科技产业园,A错误。该生态工业园产品需靠近市场,B错误。图中体现工业、生活污水均进行了深度处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C正确。该园区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是没有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还是会产生污染,D错误。故选C。
答案:11.A; 12.C
解析:11.过度捕捞使长江的刀鱼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尤其是长江水体污染又使刀鱼的生长环境恶化。故选A。
12.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可控制人们的捕捞活动,促进刀鱼的生长繁殖;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人工增养,可加快刀鱼的繁殖。修建水库筑坝会影响刀鱼的生长环境,植树造林会改善长江的水体环境,但刀鱼到达不了中上游地区。故选C。
答案:13.B;14.B
解析:13.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的责任,体现了共同性;有区别的责任,考虑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的影响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差异,体现了公平性原则,B正确;持续性主要表现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A、C错误;可持续发展原则没有阶段性,D错误。故选B。
14.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能諴少二氧化碳排放,植树种草,能多吸收二氧化碳,两者都可以早日实现碳达峰,A、C不符合题意;大规模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会破坏环境,导致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B符合题意;坚持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理念,能减少碳排放,早日实现碳达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15.A; 16.B
解析:15.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是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公正性原则没有在我们学习中的可待续性发展中。“慢生鸭”饲养中饲养者获取高利润,消费者获取健康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故选A。
16.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或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当然不行,①错误;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实现无污染,②正确;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也不行,③错误;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④正确,故选B。
17.答案:(1)人为原因: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河流富营养化,为水葫芦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盐类,水葫芦大面积繁生。
自然原因:秋冬连旱,河流径流量小,河水浅,流动性差,利于营养盐类的富集,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
(2)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清理污泥,疏通河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流量,加快河流流速,保持河水清洁;定期清理河水中的水葫芦。
解析:(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材料“葫芦原产于巴西,根须发达,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水葫芦,适应性很强”,说明水葫芦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植物,一方面人类将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水葫芦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盐类,造成水葫芦大面积繁生。另一方面,秋冬连旱,导致河流径流量小,河水浅,流动性差,利于河流中营养盐类的富集,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加剧了水葫芦的繁生速度。
(2)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水葫芦泛滥主要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因此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此外要定期清理污泥,疏通河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流量,加快河流流速,保持河水清洁;因水葫芦繁生速度快,水利、环保部门要加强巡查力度,及时清理河水中的水葫芦。
18.答案:(1)生态问题:土壤侵蚀。次生环境问题:石漠化。
(2)B区域更严重。原因:地表起伏大,土层薄;位于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力高。
(3)D区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区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析:(1)据图可知,A区域位于南方丘陵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土壤侵蚀,由于区域内多山,夏季降水集中,严重的水土流失极易引发石漠化问题。
(2)E、C两区域均位于东部地区,均面临土壤侵蚀的生态问题。但B区域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土层薄;且位于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力高,这使得B区域的土壤侵蚀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3)D区域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其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E区域位于西南地区,多大江大河流经,这里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19.答案:(1)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增值。社会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持续发展:通过废弃物的利用,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2)森林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酸雨等。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可结合图中信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来分析:从图中看该工业结合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增值;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废橡胶燃烧,供热、发电等,对废弃物进行利用,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2)该产业园的发展主要依靠橡胶树,发展过程中可能扩大橡胶树的种植面积,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废橡胶燃烧供热、发电,可能导致酸雨出现。
20.答案:(1)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脱贫致富。
(2)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众多;柴达木盆地地处高寒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区域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和降解能力较低。
解析:(1)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可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
(2)该地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本问应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等角度考虑。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3)大气的运动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3)大气的运动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14页。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8)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8)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6)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6)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