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九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九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第1页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九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第2页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九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九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九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九 城市与城市化

    考点27: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规划(1-2题,7-10题,19-20题,25题)
    考点28: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3-6题,11-12题,21-22题,26题)
    考点29:城市化及其影响(13-18题,23-24题,27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沈阳一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4.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
    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6.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A.Ⅰ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Ⅱ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Ⅰ D.Ⅲ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8.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 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
    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 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扬州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外扩张,特别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城市化高速发展,形成产、城融合(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的典型特征。下图为扬州市建国后居住空间演化过程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扬州市居住空间演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古运河水运的复兴
    ③市区交通条件变差
    ④市民居住要求提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扬州市产、城融合有利于( )
    A.改善环境质量 B.扩大乡村规模 C.解决用地不足 D.降低通勤成本
    德国城市等级体系合理有序,小城镇依托协作的产业集群、便捷的区域,交通宜居的空间品质,在促进区域就业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的小城镇可以被划分为依附型、网络型、独立型三类。依附型小城镇位于大城市边缘;网络型小城镇之间交通联系密切,与大城市距离适中;独立型小城镇深入乡村腹地,远离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其他两种小城镇相比,独立型小城镇( )
    A.就业机会更多 B.腹地范围更大 C.人口流动性更强 D.经济实力更强
    12.随着区域快速交通线网的完善,三类小城镇最有可能的演变方向( )
    A.依附型转化为网络型 B.依附型转化为独立型
    C.独立型转化为依附型 D.独立型转化为网络型
    下图为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相比其他两国,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
    A.起步早 B.水平高 C.速度快 D.城市人口比重大
    14.据图可知,英国可能出现( )
    A.郊区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虚假城市化 D.再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6.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C.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中国鬼城指数前50名的新城、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地理学上鬼城的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18.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虚假城镇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题。

    19.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20.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相对集中(图1),城镇化水平较低。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西藏各区积极探索建立“牧在乡里、住在镇里、就近落户、就地就业”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影响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与水源 B.植被与土壤 C.气温与降水 D.日照与海拔
    22.此新型城镇化模式在西藏推广的首要条件是( )
    A.产业下乡 B.发展交通 C.乡村旅游 D.开拓市场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边缘村庄和城区相对距离逐渐缩短。当相对距离接近零时,村庄便成了“城边村”。西辛置村位于青岛胶州城乡结合部(图),是典型的工业型城边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城边村”现象反映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中心区域 B.农业人口转化为流动性人口
    C.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D.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24.一般情况下,“城边村”承接城市的主要部门是( )
    A.餐饮业 B.金融业 C.制造业 D.旅游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马恩拉瓦莱新城(位置见图)位于巴黎北部城市发展轴线的东端,距离中心城区约30千米,占地约152平方千米。新城在东西长22千米、南北宽3~7千米不等的范围内呈线型分布,包含4个城市分区,分期建设而成,其空间规划不仅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考虑适应城市发展的未来变化。
    在城市优先发展轴上,围绕RER(即巴黎全区快速铁路网,是覆盖巴黎及周边地区的城际交通网络)地铁站建成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组团间由高速公路连通、绿地隔离,组团内部的各种功能空间呈圈层状布局。以RER车站为空间组织核心,周围集中布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商务办公机构和少量居民住宅,形成组团中心;在组团中心以外是以高密度集合住宅为主的居住区,间以少量生产企业;居住区外围是生产企业集中区;在组团边缘,布局低密度的郊区住宅及大片的绿地休闲空间;林地、水系和林荫道形成绿脉,交织在城市空间中。

    (1)概括马恩拉瓦莱新城独立组团布局的好处。(6分)
    (2)说明马恩拉瓦莱新城各组团内各功能区布局的形成原因。(4分)
    (3)简述马恩拉瓦莱新城建设值得其他大城市副中心借鉴的经验。(6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范围辐射鄂、湘、赣三省。三省内地形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河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十三五”以来,鄂、湘、赣三省发展势头强劲,GDP年均分别增长7.8%、7.8%、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左右。“十四五”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将继续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市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领域推动一体化发展。

    (1)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相对较慢,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2)列举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合理措施。(6分)
    (3)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简要说明长江中游、长三角两大城市群在资源配置、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合作的路径。(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为155km2。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为906km2,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2018年1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获批复,与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中心城区将“强化首都功能”,而城市副中心则“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下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位置、规划范围、外围控制区及辐射带动区及绿化布局示意图。

    (1)简述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作用。(6分)
    (2)简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对治理城市化问题起到的作用。(6分)
    (3)简述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化布局中生态绿带、湿地公园群、森林湿地带、绿化景观等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A;2.C
    解析:1.本题考查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双核结构是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两类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构建的,所以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A项正确。沈阳和大连的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项错误;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是两城可以构建双核结构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C项错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影响双核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
    2.本题考查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形成的意义。大连市的城市定位不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①错误;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大连以及沿线地区的交流,能够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②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市的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不能提高传统工业的比重,④错误。
    答案:3.B;4.D
    解析:3.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甲模式中主要交通流集中在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流为一般交通流,集聚作用不明显,A项错误;乙模式中主要交通流存在于一般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能促进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B项正确;丙模式中主要交通流在各区域中心城市间流动,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并未起到主要作用,C项错误;三种模式要素集聚促进作用并不一样,D项错误。
    4.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丙模式中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而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能够产生大规模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并不一致,且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A、B项错误;各区域中心城市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项错误;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这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等级差异有关,D项正确。
    答案:5.B;6.A
    解析:5.本题考查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模式。读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前两名的城市,从1990年到2018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迅速,且建成区的面积远远超过其他13个城市,因此该城市群为典型的双核模式发展,即头部的两个城市发展迅速,成为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B项正确。单核模式是城市群中只有一个中心城市,A项错误;多核模式是城市群中有两个以上的中心城市,C项错误;金字塔式发展模式无法判断中心城市的数量,D项错误。
    6.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会使住宅区的面积增大,导致城市扩张,①正确;产业发展会导致工业区等用地规模扩大,带来城市建成区的扩展,②正确。建城历史、生态环境对城市用地规模变化的影响很小,③④错误。
    答案:7.D;8.D
    解析:7.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Ⅰ核心层与高铁站的交通枢纽关联性最强,是高铁站交通服务区域,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高速、便捷的服务,匹配高铁客流商业、办公、酒店住宿等,所以该层主要功能包括交通集散、商业商贸、商务办公等,科研机构应布局在环境较好、高等教育发达的地方,A错误;Ⅱ延伸拓展层是对Ⅰ层功能的补充及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功能包括办公、商务、居住,以及文化、教育、医疗、产业等,B错误;Ⅰ核心层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更大,C错误;Ⅲ外围影响层相对于Ⅰ、Ⅱ圈层,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点枢纽关联性较弱,属于Ⅰ、Ⅱ区域兴起带动下的周边人流聚集区域,大部分为住宅、文化、教育等,D正确。
    8.本题考查高铁新城产业发展的方向。高铁可促进旅游城市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所以高铁新城与之匹配的发展方向是旅游服务业的发展,A项错误;若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则必须依托实体经济,所以与其相匹配的城市应当是区域中心城市,B项错误;高铁以客运服务为主,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不是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与转型升级城市不匹配,C项错误;高铁增加了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的联系,高铁新城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协调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D项正确。
    答案:9.C; 10.D
    解析:9.结合图例可看出,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出于城市居民工作、通勤方便考虑,居住空间多选择企业周边,所以该时期集中在内城区;在双轨制时期,居住空间由政府统一建设,出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因素,居住空间规模显著提高,并逐步与工业空间相分离,居住热点空间向外城区转移;在住房体制市场化时期,房地产研发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供给多区位、多档次的商品房,选址更趋向于学区、环境等要素,居住热点向城市近郊区扩展,①④正确。居住空间演化并不是沿运河,与古运河水运的复兴关系不大,②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市中心交通条件变差,③错误。①④正确,故选C。
    10.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不利于缓解城市环境污染,A错误;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分离可以扩大城市规模,融合易控制城市规模,B错误;产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紧密融合同样需要占地,不能解决城市用地不足现状,C错误;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推动了人口与产业的集聚,从而可以降低市民通勤成本,D正确。故选D。
    答案:11.B;12.D
    解析:11.由图可知,独立型小城镇离中心大城市较远,处于乡村腹地,与其他两种小城镇相比腹地范围更大,B项正确。独立型小城镇地处偏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A、D项错误。由于远离大城市,独立型小城镇的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弱,C项错误。故选B。
    12.随着区域快速交通线网的完善,地处偏僻乡村的独立型小城镇逐渐融入交通线网的产业分工系统中,成为网络型小城镇,D项正确。依附型小城镇与大城市距离较近,随着城镇化及交通的发展,可能成为大城市市区的组成部分,A、B项错误。独立型小城镇远离大城市,很难成为大城市边缘的依附型小城镇,C项错误。故选D。
    答案:13.C; 14.B
    解析:13.读图可知,相比英、美两国,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相对低,但速度快,C正确,AB错误: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相比其他两国低,D错误。故选C。
    14.读图可知,英国目前位于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略有下降,说明该国已出现逆城市化,B正确,A错误;虚假城市化是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很显然英国不是虚假城市化,C错误:图中无法判断英国出现再城市化,D错误。故选B。
    答案:15.A; 16.C
    解析:15.读图可知,甲区域景观城市化与人文城市化水平都较高,城市化水平最高,A项正确;乙区域人文城市化较高,但景观城市化水平低,总体发展指数较低,B项错误;丙、丁两区域总体指数为负值,水平低,C、D项错误。
    16.读图可知,乙区域的人文城市化指数高,景观城市化指数低,所以在今后要合理规划,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属于景观城市化的范畴,故A、B项错误,C项正确;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在人文城市化指数中,已经处于较高水平,D项错误。
    答案:17.C; 18.C
    解析:17.鬼城是指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鬼城主要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旦资源开发完,城市经济萎缩;城市萎缩,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就减少。选C正确。
    18.鬼城指数=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即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市,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发展;它不是逆城市化现象,也不是虚假城市化。选C正确。
    答案:19..D;20.B
    解析:19.本题考查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根据材料可知,该产业园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区”,到现在产业园功能分区进一步的演化,都有政府政策的引导,A项不符合题意;产业结构转型促使该园区从文化创意产业园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B项不符合题意;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扩展,C项不符合题意;建筑布局调整都是在其他原因影响下而变化的,对产业园功能的演化影响较小,D项符合题意。
    20.本题考查产业变化的影响。读图可知,功能分区演化促进该产业区经济发展,导致用地紧张,从而使土地租金上涨,①正确;商业区和餐饮区扩大会使商业规模扩大,②错误;商业活动的增加会使消费群体增加,③错误;该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缩小,文创功能缩小,④正确。
    答案:21.A; 22.B
    解析:21.西藏自治区所处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寒”为其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城市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这里气候比较温暖,靠近水源,交通比较便利,A正确。植被与土壤对聚落选址影响很小,B错误。与地形水源相比,CD选项对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影响较小。故选A。
    22.分析材料可知,新型城镇化模式表现为“牧在乡里、住在镇里、就近落户、就地就业”。西藏自治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结合材料二可知,此模式的推广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B正确。与发展交通相比,其它条件所起的作用较小,因而不是“首要”条件。故选B。
    答案:23.D; 24.C
    解析:23.根据材料“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边缘村庄的土地逐渐由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可知,这反映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D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材料所直接反映的内容,ABC错误。故选D。
    24.一般而言,“城边村”位于城市边缘,土地租金较低,交通相对较为便利,可承接城市的制造业(且在城边村发展制造业对城区内的环境、交通拥堵等影响相对较小),C正确;餐饮业应布局在人流量更大的内城地区,A错误;金融业应布局在城市金融信息获取便利,交通发达的中心城区附近,B错误;“城边村"所在地区旅游资源不一定丰富,D错误。故选C。
    25.答案:(1)四个独立组团沿RER地铁站分布,方便与主城区相联系;组团之间通过交通干线相连,加强了组团之间的联系;独立组团之间有绿地隔离,改善了城市生态;独立组团可以缩短人们的通勤距离,方便人们生活。
    (2)各组团最里圈层围绕地铁站,交通最便捷,地租也最高,只有商业活动才有足够的付租能力;商业区外围距离组团中心变远,交通通达度和地价下降,此区域住宅区付租能力超过了商业区,形成住宅区;工业的付租能力最差,只能分布在各组团最外围。
    (3)完善城市副中心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建设交通干线,方便与主城区相联系;加强副中心城区,规划,减少新的城镇化问题的出现;城市副中心建设应立足长远,留出发展调整的空间和余地。
    解析:(1)马恩拉瓦莱新城独立组团布局的好处主要从加强联系,改善生态,方便生活等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加强联系的角度来说四个独立组团沿地铁站分部,所以方便四个组团与主城区的联系,并且四个组团之间通过交通干线连接,所以能够加强组团之间的联系。从改善生态的角度来说,由于独立组团之间由绿地相互隔离,因此绿化环境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从便于生活的角度来说,独立组团可以缩短人们的通勤距离,减少人们的通勤时间,降低人们的通勤成本,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
    (2)马恩拉瓦莱新城各组团内各功能区布局的形成原因主要从距离组团中心和交通以及地租的角度来说。一般来说组团中心围绕地铁站,交通便利,所以地价最高,从组团中心向外围距离越远,则交通通达度与地租价格越低,不同的功能区具备不同的付租能力,由于组团中心交通便利,所以地价最高只有商业区才有足够的付租能力,组团中心向外围距离越远此区域住宅区付租能力超过了商业区,形成住宅区。工业的付租能力最差,只能分布在各组团最外围,所以各组团中心为商业区,向外依次为居住区以及工业区。
    (3)马恩拉瓦莱新城建设值得其他大城市副中心借鉴的经验主要从改善环境质量,加强联系,减少城市化问题等角度来分析。从改善环境质量的角度来说,应完善城市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生态环境规划,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从加强联系的角度来说,应做好交通建设,建设交通干线,方便与主城区相互联系。从减少城市化问题的角度来说。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应立足长远,为未来的发展留出调整的空间与余地,做好副中心城区的规划,从而减少新的城市化的问题的出现。
    26.答案:(1)长江中游地区范围较大,联系不够紧密;与长三角相比,并非直接沿海,缺少直接的海运条件;山地丘陵为主,地区交通不便等。
    (2)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联系;区域内产业合作与分工,打破行政壁垒;发挥武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3)发挥中游水能、矿产优势,对长三角进行资源输送;中游地区植树造林、恢复湿地,减轻中下游洪涝灾害;长三角则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共同投入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等。
    解析:(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等。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内陆,缺少直接的海运条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不便利;长江中游地区面积大,地域联系不够紧密。
    (2)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统一规划,成立组织与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产业合作与分工,促进协调发展;发挥武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联系;共同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长江中游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劳动力优势,向长三角进行资源输送;长三角可以为长江中游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支持。生态安全方面:长江中游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减轻长三角洪涝灾害;长三角可以为长江中游生态恢复提供资金、技术等。
    27.答案:(1)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缓解城市化问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与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
    (2)拓展了城市新的发展空间;分散城市职能,疏解了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了城市绿化建设;带动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区迁出,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等压力。
    (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净化城市空气;降解污染物;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城市内涝;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1)依据材料可知,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调整北京空间格局,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为155km2。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为906km2,拓展发展新空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中心城区将强化首都功能”,而城市副中心“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缓解城市化问题;北京城市副中心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与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
    (2)依据材料可知,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为155km2。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为906km2,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了城市新的发展空间;北京中心城区将强化首都功能”,而城市副中心对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分散城市职能,疏解了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形成两带、一环、一心”的绿化布局,加强了城市绿化建设;带动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区迁出,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等压力。
    (3)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化布局包括沿潮白河延伸生态绿带、湿地公园群、森林湿地带和多座公园以及绿化景观,使城市中出现了大片的森林和湿地,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的空气湿润,调节局部气候;园林区和道路两旁绿化带能吸烟除尘、净化城市空气;潮白河和湿地公园群的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矿化物质,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在多雨的季节,过量的水被湿地储存起来,在降雨时,树叶草叶会截留一些雨水,落到地面的雨水被枯枝落叶阻挡,不容易流走,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城市内涝;森林、湿地的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营造了良好生存空间,是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的好场所,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相关试卷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六中国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六中国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五世界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五世界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检测(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检测(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