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
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调节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调节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质检卷八 稳态与调节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湖南湘乡一模)“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项错误;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氧气含量突然增加)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氧气含量)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补充无机盐,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C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项正确。
2.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上的Na+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如果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
A.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
B.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
C.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
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神经冲动
答案:B
解析:蝎毒能破坏膜上的Na+通道,导致动作电位无法形成,因此在a处给予刺激,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会产生神经冲动,突触前膜b处没有电信号的作用,则不释放神经递质,导致c处也不能产生兴奋,A、D两项不符合题意。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但有机磷对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没有影响,在a处给予刺激,突触前膜b处能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使突触后膜c持续兴奋,B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
3.(2022湖北一模)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主要与黑质损伤、退变和多巴胺合成减少有关。研究发现,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如图甲,其脑内的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表示抑制),二者相互调节会导致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增加(受体分布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多巴胺合成及分泌减少(受体分布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图乙是患者经某种特效药治疗后的效果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可能是b神经元释放过多乙酰胆碱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引起
B.特效药物的作用可能是使患者的b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减少,a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增加,避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有关
C.a神经元释放多巴胺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D.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多巴胺与a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受体结合使其兴奋性下降,将增加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
答案:D
解析: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是兴奋的表现,可能是b神经元释放过多乙酰胆碱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引起,A项正确;对比甲、乙两图,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a神经元合成分泌多巴胺和抑制b神经元合成分泌乙酰胆碱,B项正确;大脑的a神经元释放多巴胺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C项正确;如果多巴胺与a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受体结合,会导致轴突末梢的兴奋性下降,从而减少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D项错误。
4.(2021广东惠州一模)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下图(+表示促进),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B.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抑制胰岛素释放
C.Ca2+内流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D.促使K+通道关闭的药物也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答案:B
解析:细胞呼吸的本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TP中,A项正确;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所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使胰岛素释放,B项错误;根据图示,Ca2+内流促进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项正确;根据图示,促使K+通道关闭的药物,可以通过阻碍K+外流,改变细胞膜的电位,促进Ca2+内流,进而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D项正确。
5.(2021湖北襄阳模拟)植物性神经系统通常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部位,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据此推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B.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神经调节可以看作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是由交感神经支配;安静后瞳孔缩小,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
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
答案:B
解析: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A项正确;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项错误;在恐惧害怕时瞳孔放大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支配瞳孔开大肌收缩,安静后瞳孔缩小是因为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收缩,C项正确;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D项正确。
6.(2021江苏连云港模拟)尿崩症是指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肾源性尿崩症(肾脏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疾病的统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源性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要高
B.抗利尿激素与P蛋白结合后,P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激活G蛋白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功能
D.持续静脉注射质量浓度为20%的葡萄糖溶液,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
答案:D
解析:肾源性尿崩症是肾脏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的疾病,该类患者的抗利尿激素产生正常,但缺少相应的受体,所以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要高,A项正确;由图可知,抗利尿激素与P蛋白结合后,P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激活G蛋白,激活的G蛋白进一步激活靶蛋白,从而产生抗利尿激素生理效应,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项正确;持续静脉注射质量浓度为20%的葡萄糖溶液,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过多的血糖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此时肾小管腔中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D项错误。
7.(2021天津北辰一模)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右图中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流感病毒的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
B.控制HA和NA的DNA改变将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C.HA和NA作为抗原能刺激B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注射流感疫苗将使人体的二次免疫应答水平增强
答案:B
解析:病毒是严格寄生型生物,只能用活细胞培养,A项正确;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只有RNA没有DNA,故控制HA和NA的RNA改变将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B项错误;HA和NA作为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使B细胞分化增殖产生记忆细胞,C项正确;注射流感疫苗就使人体经过一次免疫应答,将使人体真正接触流感病毒时的二次免疫应答水平增强,D项正确。
8.(2022湖北一模)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除受到植物激素调节外,还可受到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通过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的传导而发挥作用。某研究小组将野生型及无法合成CRY1的突变型拟南芥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MS培养基中不同的ABA浓度
B.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CRY1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的高低与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呈负相关
D.本实验需要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否则将无法证明隐花色素的作用
答案:A
解析:图中显示本题有两个自变量,分别是MS培养基中不同的ABA浓度和拟南芥种子的种类,A项错误;在添加了ABA的实验组中,可看到野生型种子比无法合成CRY1的突变型种子发芽率高,可推测CRY1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B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添加0.5 mol/L和0.8 mol/L的ABA的MS培养基与不添加ABA的MS培养基相比,种子发芽率都有所降低,且ABA浓度高的种子发芽率降低幅度更大,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的高低与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呈负相关,C项正确;由于CRY1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故该实验应在适宜的光下进行,否则将无法证明隐花色素的作用,D项正确。
9.(2021广东惠州三模)研究人员以在坐果期容易发生落果的葡萄品种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激素对葡萄坐果的影响。在开花前10 d给葡萄花序去雄并套袋,在开花日,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CPA为生长素类似物,GA3为赤霉素)或PAC(GA3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在花后21 d,统计坐果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处理条件下葡萄坐果率比较(-表示没处理,+表示有处理)
A.要获得无核葡萄需要在开花前去雄
B.对比图中第2、3、4组结果可知,4-CP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葡萄坐果率
C.第1组的设置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因而是多余的设置
D.根据第4、6组结果推测,4-CPA可能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来提高坐果率
答案:C
解析:要获得无核葡萄,需要防止葡萄受粉,所以需要在开花前去雄,A项正确;对比图中2、3、4组结果,3、4组坐果率高,可知4-CP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葡萄坐果率,B项正确;第1组作为对照,可以判断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所以不是多余的设置,C项错误;对比第4、6组结果,第6组加4-CPA和PAC,坐果率低,PAC是GA3合成抑制剂,可推知4-CPA可能通过提高赤霉素含量(促进赤霉素的合成)来提高坐果率,D项正确。
10.(2021广东茂名三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质,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而不能激发人体的体液免疫
B.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表明病毒能在外包装上增殖
C.新冠病毒侵染细胞过程中,其侵染机制可能类似于膜融合或胞吞现象
D.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人体通过记忆细胞可直接消灭入侵的新冠病毒
答案:C
解析:新冠病毒进入机体既能激发细胞免疫,也能激发体液免疫,A项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不能在外包装上进行增殖,B项错误;新冠病毒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该过程类似于膜融合或胞吞,C项正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人体通过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新冠病毒结合,最终需要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D项错误。
11.(2021湖北黄冈三模)发热是人体稳态失调的一种重要信号。科学研究表明,当机体高热(38.5 ℃及以上)达到6 h,就可以有效诱导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并发挥作用,从而促进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一旦Hsp90被成功诱导,即便体温回归正常水平,Hsp90的表达也可以维持大约48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细胞对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B.细胞免疫中,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只能由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C.高烧初期应立即使用退烧药,这样对免疫细胞迁移的影响不大
D.高烧时患者会感到冷,可通过加盖棉被或增添衣物来促进汗液分泌从而增加散热
答案:A
解析:科学研究表明,当机体高烧(38.5 ℃及以上)达到6 h,就可以有效诱导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并发挥作用,从而促进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因此免疫细胞的迁移运动是机体发挥免疫防卫的关键环节,对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A项正确;在细胞免疫中,二次免疫时,首先是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此外,T细胞也会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B项错误;高烧初期使用退烧药,会影响发热对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的促进作用,而高热6 h后再使用退烧药降温,对免疫细胞迁移的影响不大,C项错误;对于高烧患者,加盖棉被或增添衣物,会阻碍其散热,从而使病情更严重,D项错误。
12.(2022湖北一模)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等各项指标,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生理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症患者肺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大可能导致肺水肿
B.肺水肿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
C.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钾溶液中静脉滴注,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增强
D.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答案:C
解析:肺炎患者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大,可导致血浆蛋白渗出,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肺水肿,A项正确;肺水肿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肌肉疲劳,当呼吸肌收缩时,其肺部扩张不足,氧气难以入肺,进而使身体得到的氧气减少,同时肺泡内渗出液增多,使得肺泡壁增厚,影响了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B项正确;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引起的,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钾溶液中静脉滴注,将导致血浆钾离子浓度过高,会导致神经细胞钾离子外流减少,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C项错误;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项正确。
13.(2021广东惠州三模)某些种类的毒品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从而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危害。下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影响神经递质的重吸收,使人产生较长时间兴奋与愉悦感
B.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会迅速被分解或重新吸收回突触小体
C.神经递质先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再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
D.长期吸毒,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出现“代偿性减少”,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
答案:C
解析:该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神经递质不能被回收,从而使组织液中神经递质含量增加,而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故人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兴奋,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作用后会被灭活或是通过转运蛋白回收回突触小体,B项正确;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作用,没有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结合,C项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长期吸毒会导致受体蛋白减少,因此为获得同等愉悦感,需不断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D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21河北模拟)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肝酶即转氨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液
B.血常规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说明了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
C.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
D.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O2,避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AD
解析: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故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项错误;进行检查时,化验单中各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说明了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B项正确;丙型肝炎患者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导致肝水肿,C项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非酒精和二氧化碳,D项错误。
15.(2021河北保定模拟)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的支配,其活动经轴突回返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下图表示闰绍细胞参与的脊髓局部自动调节的多突触反射活动,给予运动神经元1适宜刺激后,检测运动神经元1、闰绍细胞和运动神经元2膜内的电位变化,得到如下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运动神经元1出现动作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引起的
B.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释放的神经递质会进入闰绍细胞
C.神经元兴奋后会使与其相连接的突触后神经元也产生兴奋
D.闰绍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能抑制运动神经元2产生兴奋
答案:ABC
解析:运动神经元1出现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引起的,A项错误;神经递质不会进入闰绍细胞,只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项错误;神经元可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或者兴奋性神经递质,故神经元兴奋后会使与其相连接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产生兴奋,也可能产生抑制,主要依据是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的种类,C项错误;通过膜电位图可知,闰绍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能抑制运动神经元2产生兴奋,D项正确。
16.(2021河北衡水中学三模)热习服(热适应)是指机体长期、反复地暴露于热环境下时,出现的一系列可逆的适应性反应。在34 ℃、相对湿度为89%的环境下,未热习服和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和出汗率随运动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会增多
B.未热习服的人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与出汗较少关系不大
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汗腺分泌加快,有利于降低体温
D.经热习服训练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恒定的能力会增强
答案:AC
解析:运动会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多,散热量也会增加,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未热习服的人出汗率较低且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可推测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主要是出汗少、散热量较少引起的,B项错误;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出汗率较高,汗腺分泌加快,有效增加机体散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C项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D项错误。
17.(2021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促进肠道内革兰氏阴性菌过度生长,造成血浆中脂多糖(LPS)含量升高。脂多糖(LPS)可引起炎症反应及胰岛B细胞的功能变化,如图。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启动中起关键作用。结合下图,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LPS-LBP复合物可促进巨噬细胞中特定的基因表达
B.LPS引发的炎症反应与细胞因子有关
C.若使结构A失去功能,可以终止胰岛B细胞的炎症反应
D.提高血浆中的LBP,可以减弱LPS对胰岛B细胞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LPS-LBP复合物可促进巨噬细胞中特定的基因表达,产生细胞因子,A项正确;细胞因子与免疫有关,故LPS引发的炎症反应与细胞因子有关,B项正确;若使结构A失去功能,LPS-LBP复合物不能与结构A结合,可以终止胰岛B细胞的炎症反应,C项正确;提高血浆中的LBP,可以增强LPS对胰岛B细胞的作用,D项错误。
18.(2021河北衡水中学三模)下图所示为去除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乙的含量变化以及侧芽长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激素甲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的,激素乙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甲应为生长素,该激素具有两重性且只进行极性运输
B.激素乙应为细胞分裂素,该激素对侧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C.去顶芽前,侧芽部位的激素甲均来自顶芽,运输过程消耗ATP
D.去顶芽后,激素甲和激素乙在侧芽的生长方面具有拮抗关系
答案:ACD
解析:植物激素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的应为生长素,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运输方式有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等,A项错误;激素中主要由根尖部位合成的是细胞分裂素,从图中信息可知该激素具有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B项正确;生长素在侧芽和顶芽都能合成,即去顶芽前,侧芽部位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少部分由侧芽自行合成,C项错误;去顶芽后,侧芽部位的激素甲(生长素)含量逐渐下降至适宜浓度,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是促进的,可见去顶芽后,激素甲和激素乙(细胞分裂素)在侧芽的生长方面具有协同关系,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2021江西临川三模)(10分)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下图表示三种植物激素及2,4-D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①②③表示植物激素。
(1)激素①③的名称依次是 ,二者在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方面具有 作用。
(2)农业生产中,农民通过将芫荽(香菜)的种子放在流动的河流或深井中进行浸泡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这种做法与 (填“①”“②”或“③”)的相关性最大。
(3)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 的结果。
(4)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与衰老有关的一些水解酶的合成,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速度,从而抑制离体叶片和花卉的衰老,已知玫瑰花花瓣变黄是衰老的典型特征,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分裂素有延缓玫瑰花衰老的作用并预测实验结果。
答案:(1)生长素、赤霉素 协同 (2)② (3)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或基因选择性表达) (4)实验过程:选取同种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或长势相同)的玫瑰若干支,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玫瑰花喷洒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或蒸馏水),乙组玫瑰花喷洒等量的蒸馏水(或细胞分裂素溶液),将两组玫瑰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记录两组花瓣变黄时间长短。实验结果:乙组玫瑰花花瓣比甲组玫瑰花花瓣先变黄(或甲组玫瑰花花瓣比乙组玫瑰花花瓣先变黄)。
解析:(1)据题图可知,激素①有促进生长和果实发育的作用,应为生长素;激素③有促进生长、抑制种子休眠的作用,应为赤霉素,故激素①③的名称依次是生长素、赤霉素。二者都能促进细胞伸长,在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2)激素②抑制生长,促进休眠,为脱落酸。农业生产中,农民通过将芫荽(香菜)的种子放在流动的河流或深井中进行浸泡,降低脱落酸的含量,解除其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因此这种做法与②脱落酸的相关性最大。(3)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本题的实验目的是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玫瑰花衰老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细胞分裂素,因变量为花瓣变黄的时间。实验过程:选取同种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或长势相同)的玫瑰若干支,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玫瑰花喷洒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或蒸馏水),乙组玫瑰花喷洒等量的蒸馏水(或细胞分裂素溶液),将两组玫瑰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记录两组花瓣变黄时间长短。实验结果:乙组玫瑰花花瓣比甲组玫瑰花花瓣先变黄(或甲组玫瑰花花瓣比乙组玫瑰花花瓣先变黄)。
20.(12分)随着各项防疫措施的实行以及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面对疫情,专家提醒:“比起焦虑和恐慌,我们更需要的是尽量放松、保持心情愉悦,同时,疫苗仍然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新型冠状病毒囊膜上有3种蛋白质“M”“E”“S”,通过膜融合转变为宿主细胞的膜蛋白,体现的原理是 。其单链基因组+RNA可直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 (细胞器)合成病毒的 酶,再利用该酶完成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
(2)当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引起发烧,最可能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影响了 的功能,最终使机体 ,体温升高。
(3)焦虑和恐慌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使人更易感染病毒而患病,从T细胞角度分析人更易患病的原因是 。
(4)若疫苗是根据病毒表面的M、E和S等糖蛋白研制的,可能一段时间后还要继续接种其他种类的新疫苗。请从病毒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免疫学角度分析一段时间后需要接种新疫苗的原因: 。
答案:(1)细胞膜的流动性 核糖体 RNA复制(或RNA聚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减少,使记忆细胞、浆细胞和抗体数量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也减少),从而导致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4)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更容易发生变异,当变异的病毒侵入机体时,已有的记忆细胞和抗体难以发挥作用,故一段时间后需要接种新疫苗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抗体的种类
解析:(1)新型冠状病毒为囊膜病毒,通过囊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体现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该病毒的+RNA复制时需要RNA复制酶(或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催化,宿主细胞中原先没有该酶,是由病毒的+RNA直接做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的。(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往往会引起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影响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从而使体温升高。(3)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减少,使记忆细胞、浆细胞和抗体数量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也减少),从而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4)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更容易发生变异(基因突变),当变异的病毒侵入机体时,已有的记忆细胞和抗体难以发挥作用,故一段时间后需要接种新疫苗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抗体的种类。
21.(2021重庆渝北中学校模拟)(10分)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 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在 。抗利尿激素(ADH)作用机理如上图,请据此解释以上现象。 。
(2)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答案:(1)神经—体液 下丘脑 高盐饮食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使垂体释放ADH,ADH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使其产生更多的水通道蛋白,进而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2)增加 不合理,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的同时,还要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解析:(1)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高盐饮食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下丘脑合成ADH,垂体释放ADH,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的受体结合后,增加了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可使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重吸收水量增加,使尿量减少。(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增大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降低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增加。实验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因此实验方案不够合理,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的同时,还要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以确定乙醇是否影响了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22.(2021重庆八中三模)(14分)某些因素导致人体抑郁症发作,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有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动物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突触结构如下图所示)。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明显偏少,为了进一步探究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数量
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
(1)据图分析,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通过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与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的去向是 。
(2)每组选多只鼠而不是1只进行实验,目的是 。
(3)据表中数据可知,中缝核miR-16 (填“促进”或“抑制”)SERT的表达,原理是 。
(4)综上研究,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是 。
答案:(1)胞吐 受体蛋白 通过转运蛋白(SERT)运回突触前神经元 (2)重复实验,减少偶然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 (3)抑制 miR-16与SERT的mRNA结合,引起mRNA的降解,抑制SERT的合成 (4)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从而使5-HT的摄取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解析:(1)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发后膜电位变化。由题图可以看出,5-HT发挥作用后被突触前膜的5-HT转运载体回收进了突触前膜内。(2)实验用多只小鼠进行平行重复实验,目的是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科学。(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miR-16相对含量减少,SERT相对含量上升,说明miR-16会抑制SERT的表达,其机理是miR-16与SERT的mRNA结合,引起mRNA降解,从而抑制SERT的合成。(4)从患抑郁症的模型组小鼠可分析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是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从而使5-HT的摄取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23.(2021河北衡水中学二模)(13分)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图2是人体产生痛觉和吗啡等药物止痛机理示意图,其中P物质是痛觉神经递质,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痛觉。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有 (答出两点)。
(2)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1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 。
(3)图2中C神经元释放内啡肽,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试结合图示分析内啡肽止痛的原理是 。
(4)长期使用吗啡后可致愉悦感而依赖成瘾,同时 (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内源性内啡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吗啡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则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 ,出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断综合征。
(5)若使用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Ca2+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由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请再补充一个实验组: ,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答案:(1)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2)促进Ca2+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Ca2+通道运到细胞膜上 (3)抑制A神经元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从而阻止痛觉产生 (4)抑制 增加 (5)说明Ca2+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向突触小体中施加适量的Ca2+
解析:(1)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有①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②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2)由题图分析可知,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促进Ca2+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该离子通道与细胞膜结合。(3)C神经元释放的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从而抑制A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阻止痛觉产生。(4)由于激素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故长期使用吗啡会抑制内源性内啡肽的生成,一旦停止使用吗啡则P物质的释放量会增加,出现更强烈的痛觉。(5)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说明Ca2+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应再补充一个实验组:向突触小体中施加适量的Ca2+,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