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评估(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台州市2022年4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7 C 12 N 14 O 16 24 27 S 32 35.5 K 39 40 55 56 64 65 I 127 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酸性氧化物:与碱作用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作用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详解】A.可以和HCl反应生成NaCl和水,则Na2O为碱性氧化物,A错误;
B.可以和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水,则SO3为酸性氧化物,,B正确;
C.CO既不和酸反应,也不和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C错误;
D.为单质,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故选B。
2.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H3COOH B. CS2 C. Cu D. C2H5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3COOH为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CH3COOH属电解质,A正确;
B.CS2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C.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C2H5OH属于有机物,水溶液和液态时都不导电,为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A。
3. 名称为“冷凝管”的仪器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的名称是量筒,A不符合题意;
B.的名称是容量瓶,B不符合题意;
C.的名称是分液漏斗,C不符合题意;
D.的名称是冷凝管,D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 苏打: B. 水玻璃的主要成分:
C. 硬脂酸: D. 胆矾: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苏打又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A正确;
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B正确;
C.硬脂酸是十八烷酸的俗名,其化学式为C18H36O2,C不正确;
D.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名,其化学式为,D正确;
故选C。
5.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异戊烷的结构简式: B. 氯化镁的电子式:
C. 甲醛的比例模型: D. 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为异丁烷的结构简式,异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3,A不正确;
B.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由Mg2+和Cl-构成,电子式为 ,B正确;
C.甲醛的分子式为HCHO,分子呈平面三角形结构,比例模型为 ,C正确;
D.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正确;
故选A。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甲基苯俗称TNT,是一种黄色烈性炸药
B. 煤焦油中往往含有苯
C. 香蕉容易使花凋谢是因为成熟过程放出乙烯
D. 冰醋酸是纯净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三硝基甲苯俗称TNT,是一种黄色烈性炸药,常用于国防和民用爆破,故A错误;
B.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等多种有机物,故B正确;
C.香蕉成熟过程中会放出乙烯,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所以香蕉成熟过程放出乙烯容易使花凋谢,故C正确;
D.冰醋酸是纯的无水乙酸的俗称,是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A选项。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互为同位素
B. 甲酸和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和互为同系物
D. 金刚石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和两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
B.蚁酸一般指甲酸,甲酸和蚁酸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和两者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C正确;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和都是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
故选B。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用液氨作制冷剂
B. 在加压条件下,氯气转化为氯水,可储存于钢瓶中
C.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用于漂白
D. 在石膏资源丰富的地方,可用来制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A正确;
B.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氯气转化为液氯,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后形成的,B错误;
C.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用于漂白,使食品变得漂亮诱人,但要符合国家规定,C正确;
D.在石膏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可用来制硫酸,D正确;
故选B。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得到碳酸氢钠
B. 工业上用焦炭和二氧化硅反应可得到二氧化碳和粗硅
C. 通入到溶液中,生成亚硝酸钠和硝酸钠
D. 将水滴加到过氧化钠固体中,生成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侯氏制碱法可知,将氨气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碳酸氢钠,A错误;
B.焦炭和二氧化硅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粗硅,B错误;
C.通入到溶液中,氮元素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硝酸钠,C正确;
D.水和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D错误;
故选C。
10.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氧化产物 B. 发生还原反应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生成时,转移0.2mol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化合价归中原则可知:HCl Cl2,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故A正确;
B.根据化合价归中原则可知: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AB分析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别为、HCl,4分子的氯化氢中只有2分子发生氧化反应,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1,故C错误;
D.由电子转移可知,生成时,转移0.2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控制溶液的pH可分离不同的蛋白质(含氨基和羧基)分子
B. 测定中和热时将氢氧化钠和硫酸的稀溶液混合后,立即读数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
C. 室温下,含有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D. 测定镀锌铁片中镀锌层厚度实验中,未及时将铁片从稀硫酸中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氨基酸水溶液中加入酸或碱,致使羧基和氨基的离子化程度相等(即氨基酸分子所带电荷呈中性——处于等电状态)时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因所含酸性或碱性氨基酸的比例不同,等电点亦不相同。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可通过电泳进行分离蛋白质,A正确;
B.测定中和热时分别测量将氢氧化钠、硫酸溶液的初始温度,混合测量最高温度,B错误;
C.室温下,含有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只有加热烘烤才能恢复蓝色,C错误;
D.未及时将铁片从稀硫酸中取出,铁会和稀硫酸反应,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错误;
故选A。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小于
B. 9.2g甘油中含有羟基数为
C. 足量镁条在1.12L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D. 38g正丁烷和2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有给出液体的具体体积,不能计算,A错误;
B.每个甘油分子含有3个羟基,9.2g甘油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为,B错误;
C.没有给出氧气是否在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C错误;
D.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共价键均为13条,38g正丁烷和20g异丁烷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其中共价键数目为,D正确;
答案选D。
13. 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B. 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C. 将足量通入溶液:
D.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和都是强电解质,可以完全电离,所以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阴极是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阳极溴离子失电子生成溴单质,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将足量通入溶液中生成硫单质和亚硫酸氢钠,则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是因为碘离子被氧气氧化为碘单质后遇淀粉变蓝,所以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C选项。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和油脂等高分子均能发生水解
B. 通过煤的液化可获得液态烃等有机物,煤的液化过程为物理变化
C. 氨基酸既能与HCl反应,也能NaOH反应,产物均为盐和水
D. 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不正确;
B.煤的液化是在高温、催化剂存在下,煤和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B不正确;
C.氨基酸与HCl反应,只生成一种盐,没有水生成,C不正确;
D.将苏打粉加入红酒中,使红酒呈碱性,因为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所以若为假红酒,不含花青素,碱性环境下不显蓝色,D正确;
故选D。
15. 某化合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B. 可与3molNaOH发生反应
C. 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该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答案】B
【解析】
【详解】A.依据苯分子中有12个原子共平面,可确定结构简式中红框内(两种情况)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所以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A正确;
B.该化合物分子中只有2个酚-OH可与NaOH反应,所以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反应,B不正确;
C.苯环上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醚键、酮羰基、碳碳双键共4种官能团,D正确;
故选B。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第ⅡA族
C. 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ⅠA族金属元素
D.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一定,故A错误;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处于周期表第ⅡA族,如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它处于周期表的0族,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第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C正确;
D.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作半导体材料,过渡元素位于副族和第VⅢ族,故D错误;
答案选C。
17. 已知25℃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5C时,等浓度的和两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 25℃时,等pH值的和两溶液,
C. 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两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电离度
D. 25℃时,和相等的两种酸溶液pH相等,混合后pH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25C时,等浓度的和两溶液,由于K(HA)>K(HB),所以A-的水解程度小于B-,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A正确;
B.25℃时,K(HA)>K(HB),则,等pH值的和两溶液,c(H+)相等,则,,B正确;
C.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两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由于K(HA)>K(HB),所以电离度,C不正确;
D.25℃时,和相等的两种酸溶液pH相等,混合后、不变,K(HA)、K(HB)不变,所以混合后pH不变,D正确;
故选C。
18. 已知:
反应Ⅰ.
反应Ⅱ.
根据上述数据,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无法比较反应Ⅰ和反应Ⅱ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B. 可比较等物质的量的1,3-丁二烯和2-丁炔总键能大小
C. 可计算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 可判断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影响,单纯从焓变无法比较反应Ⅰ和反应Ⅱ的反应速率的快慢,A正确;
B.两者反应物相同,且均生成2分子氢气,反应焓变大于零为吸热反应,且反应Ⅱ焓变更大,则2-丁炔能量更高,焓变等于反应物总键能减去生成物总键能,故2-丁炔总键能更小,B正确;
C.由盖斯定律,通过反应Ⅱ-Ⅰ,可计算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C正确;
D.1,3-丁二烯和2-丁炔中所含碳碳单键的数目不同,故不可判断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D错误;
故选D。
19. 一定浓度的和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C. 若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 在、时刻,的浓度分别是,,则时间间隔内,消耗的平均速率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容积不变时,往反应体系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则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但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A不正确;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减慢反应速率,从而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B不正确;
C.若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应为降低温度,起初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平衡正向移动,所以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C正确;
D.在、时刻,的浓度分别是,,则时间间隔内,NH3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消耗的平均速率为,D不正确;
故选C。
20. 关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催化剂可以使反应在低温下由非自发变为自发,从而提高产率
B. ,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例如固体与固体混合
C. 常温下,反应的
D. 因为和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或均可单独做为判断自发性的判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的移动不改变物质产率、不能改变反应能否自发的事实,A错误;
B.固体与固体混合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焓变大于零,B错误;
C.常温下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说明该反应为自发反应,反应为熵减的反应,自发反应须为,则该反应的,C正确;
D.因为和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 或结合,当时反应可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C。
21. 高分子有机物聚吡咯(PPy)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敏型半导体,其制成的纳米管在紫外光照射、关闭周期内会发生如下反应:+H+。通过纳米管一端正电荷分布密度的变化,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离子电流。某科研组使用PPy构建了一种浓差电池,用来提取天然水中的氢能,其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为负极,b为正极
B. b极电极方程式为
C. 纳米管道中的离子电流由PPy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
D. 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纳米管道中仍能存在微弱电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已知,通过纳米管一端正电荷分布密度的变化,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离子电流;由反应可知,b电极有紫外光照射,则该极正电荷减少,电流流入,该极为负极,则a极为正极,A错误;
B.使用PPy构建了一种浓差电池,用来提取天然水中的氢能;b极为电源负极,氢离子在b极发生反应生成PPy阳离子,PPy阳离子运动到正极a极,释放出氢离子,氢离子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B 错误;
C.如果该体系中存在氯离子,则氯离子会在负极放电生成氯气,C错误;
D.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则反应+H+会逆向进行,导致纳米管道中仍能存在微弱电流,D正确;
故选D。
22.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硫磺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
B. 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
C. 相同条件下,比更容易与反应
D. FeO2投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体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磺是S单质,化合价为0,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中硫元素化合价为+1价,所以硫磺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合成,故A合理;
B.能与水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弱酸次氯酸和氨气,故B合理;
C.相同条件下,CH4的稳定性强于SiH4,则稳定性强于,所以更容易与反应,故C不合理;
D.FeO2中氧元素为-1价,铁元素为+2价,则投入足量稀硫酸中生成硫酸亚铁,氧气和水,所以有气体生成,故D合理;
故选C选项。
23. 室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的和溶液中分别滴加的稀硫酸,得到如图滴定曲线(忽略的分解):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
B. a点存在:
C b点和c点溶液混合后
D. 稀硫酸加至时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钠是强碱,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浓度相同时,氢氧化钠的pH大于次氯酸钠的,下面的曲线表示次氯酸钠的滴定曲线,上面的曲线表示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据此解答。
【详解】A.0.1mol/L次氯酸钠的pH=10.3,溶液中氢氧根浓度是10-3.7mol/L,则次氯酸钠的水解平衡常数为=,A正确;
B.a点硫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次氯酸,反应后次氯酸钠过量一半,次氯酸钠的浓度是硫酸钠的2倍,则存在:,B错误;
C.b点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c点是硫酸钠和次氯酸的混合液,二者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和次氯酸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反应后次氯酸过量一半,最终得到硫酸钠、次氯酸钠和次氯酸的混合液,由于次氯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次氯酸的电离程度,所以,C正确;
D.稀硫酸加至时,硫酸过量,但后者溶液中还有生成的次氯酸,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正确;
答案选B。
24. TRAP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TRAP试剂中的不会氧化碳碳双键,可以将醇仅氧化至醛,不会过度氧化为羧酸。TRAP氧化醇的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铑在TRAP机理图中共呈现了4种价态
B. 步骤④中做还原剂,作用是使TRAP试剂再生
C. 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是TRAP试剂再生的另一途径
D. 若为,为,则TPAP氧化该醇的主产物为丙醛
【答案】A
【解析】
【分析】TRAP试剂中的,经过过程①和②将氧化为,本身被还原为,经过③脱水,得到;与NMO反应,经过过程④和⑤得到和NMM;自身发生歧化反应⑥,得到和,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铑在TRAP机理图中共呈现了4种价态,分别是+4价、+5价、+6价、+7价,A项正确;
B.与NMO反应,经过过程④和⑤得到和NMM,其中元素从+5价升至+7价,则做还原剂,做氧化剂,B项错误;
C.自身发生歧化反应⑥,离子方程式为,产物不是,则不是TRAP试剂再生的另一途径,C项错误;
D.TRAP试剂中的不会氧化碳碳双键,可以将醇仅氧化至醛,若为,为,则经过过程①和②将氧化为,D项错误;
答案选A。
25.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镁条与溶液反应是否有产生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且有在玻璃管壁上有水珠产生,说明有产生
B
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
将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盛有3mL浓硝酸的试管中,1min后取出铝片,用水洗净,再将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铝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铝已被钝化
C
检验牙膏的摩擦剂中是否含有
将少量的牙膏溶解、过滤,取滤渣滴加足量NaOH溶液,观察现象
观察到滤渣完全溶解,说明牙膏的摩擦剂为
D
鉴定某鉴定某溶液是否含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含有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条与溶液可能生成氨气,氨气具有还原性会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会出现相同现象,故不能证明是氢气生成,A错误;
B.铝活动性强于铜,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铜,铝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铝已被浓硝酸钝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阻碍了铝和硫酸铜的反应,B正确;
C.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是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若为二氧化硅,氢氧化钠会和二氧化硅反应使滤渣溶解,故滤渣溶解不能说明一定是氢氧化铝,C错误;
D.若果溶液中原来就含有铁离子,则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所以不能说明该溶液含有,D错误;
故选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和均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判断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并说明理由_______。
(2)四种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
物质
熔点/℃
872
283
394
446
和熔点相差较大,后三者熔点相差较小,原因是_______。
【答案】(1)溶解性:大于,理由是与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从而增大溶解;而乙烷不能与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溶解性较小
(2)是离子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键的作用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的熔点较大,而后三者熔点较低且相差较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氮的电负性较大,分子与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烷不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导致肼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乙醇;
【小问2详解】
氟元素为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离子晶体;而、、是分子晶体,离子键的作用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的熔点较大,而后三者熔点较低且相差较小。
27. 已知某加碘盐(含的食盐)中含碘量为。现有1000kg该加碘盐,计算:
(1)该加碘食盐中至少含碘_______mol
(2)若用与反应制,标准状况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L(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2 (2)用与反应制反应为:,根据可知,则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体积为:。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某加碘盐(含的食盐)中含碘量为;则1000kg加碘食盐中至少含碘25.4g,I的物质的量为;
【小问2详解】
用与反应制反应为:,根据可知,则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体积为:。
28. 化合物X由3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溶液D焰色反应为紫红色,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所有单核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将足量气体B通入硫酸铜溶液,得到深蓝色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溶液E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在X的3种元素中,由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与一定量的金属钠反应,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反应结束后固体的成分_______。
【答案】(1) ①. Li、N、H ②.
(2) ①. 或 ②. 、、、
(3)
(4)称取m g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的水反应,并收集气体,经计算若为,则表明固体为;若,则表明固体为和混合物
【解析】
【分析】化合物X由3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溶液D焰色反应为紫红色,则含有锂元素;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为氨气;X隔绝空气生成氨气和含锂元素的物质A,则X含有锂、氮、氢元素;X分解生成固体A (Li2NH)和氨气B,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锂,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生成溶液E(E中含有锂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氨气B;
【小问1详解】
化合物X由3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溶液D焰色反应为紫红色,则含有锂元素;气体B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为氨气;X隔绝空气生成氨气和含锂元素的物质A,则X含有锂、氮、氢元素;氮原子电负性较强,形成N3-离子,氢原子可以形成H+、H-离子;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同一元素不同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则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所有单核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小问2详解】
足量气体氨气通入硫酸铜溶液,得到深蓝色溶液,则生成物为四氨合铜离子,反应为或;
由流程可知,D中含有生成的LiCl和NH4Cl,加入过量氢氧化钠,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氨气逸出,则E中含有锂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故溶质成分为、、、;
【小问3详解】
由流程可知,第1次生成氨气的体积为224mL=0.224L,NH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0.17g,则A的质量为0.46-0.17=0.29g;
A和0.03molHCl恰好反应生成含LiCl和NH4Cl的D溶液,由第2次生成氨气体积可知,A中N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0.17g,则A中锂、氢元素质量为0.29-0.14=0.15g,设A中Li、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①7x+y=0.15,由LiCl和NH4Cl化学式可知,A中Li、N的物质的量等于氯化氢中Cl的物质的量,则由②x+y=0.3,①②联立解得x=0.02mol、y=0.01mol,故A中n(Li):n(N):n(H)=2:1:1,A化学式为Li2NH;
故A→D的反应为Li2NH和HCl生成LiCl和NH4Cl,;
【小问4详解】
X的3种元素中,由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氢气,氢气与一定量的金属钠反应,可能恰好反应生成NaH,可能钠过量得到物质和的混合物;,若全部为NaH,则mgNaH可以生成氢气,若为混合物则生成氢气质量小于,故验证反应结束后固体的成分的方案可以为:称取m g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的水反应,并收集气体,经计算若为,则表明固体为;若,则表明固体为和混合物。
29. 大气中日益增多的含碳气体以、、为主。请回答:
(1)工业上可以用来生产二甲醚,T℃下有关反应及相关数据如下
序号
反应
K
Ⅰ
-90.7
a
Ⅱ
-235
b
Ⅲ
-41.2
c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②在恒容容器中与反应生成二甲醚:,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充入惰性气体 D.增大初始值
已知T℃下,若c>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填“<”、“>”或“=”)。
(2)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图1为反应Ⅰ反应过程与能量的关系,图2为、混合体系的与的图象关系。已知需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计算,气体的相对压强。请回答:
①图1历程分成多步进行,写出反应速率最快一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加入某物质M后,分解历程变为虚线所示曲线,判断物质M能否催化分解?并说明理由_______。
②图2中直线a、b属于甲烷分解的是_______(填字母),在A点对应温度下,测得的平衡分压为16kPa,则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
【答案】(1) ①. ②. BD ③. <
(2) ①. 或 ②. 不能;因为无催化剂时分解速率由活化能最大的步骤决定,记为,加入M后,步骤的活化能大于,反应会变慢,故M不能催化分解 ③. a ④. 40kPa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Ⅰ×2+Ⅱ+Ⅲ得反应:,2×(-90.7) +( -23.5) +( -41.2) =
②A.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不改变物质转化率,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Ⅰ×2+Ⅱ-Ⅲ×2得反应:,-122.5,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B正确;
C.充入惰性气体不影响反应物浓度,平衡不移动,C错误;
D.增大初始值,会促进氢气的转化,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D正确;
故选BD;
T℃下,由盖斯定律可知;① K2,② K1,(②-①)的反应③ K3=c,则K3= ,若c>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小问2详解】
①过渡态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为活化能,即图中峰值越大则活化能越大,图中峰值越小则活化能越小,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图1历程分成多步进行,反应速率最快一步的化学方程式或;
若加入某物质M后,分解历程变为虚线所示曲线,由曲线可知:无催化剂时分解速率由活化能最大的步骤决定,记为,加入M后,步骤的活化能大于,反应会变慢,故M不能催化分解;
②由图1可知,反应Ⅰ中反应物能量小于生成物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结合图2可知,直线a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故图2中直线a、b属于甲烷分解的是a;
在A点对应温度下,=0,则Kp=1;由方程式可知:,解得。
30. 某兴趣小组用废旧干电池(主要含、炭粉、、等)为原料制备硫酸锰铵,同时回收按如下流程开展了实验:
已知:①硫酸锰铵是白色略带粉红色的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②制备硫酸锰的反应:
③制备硫酸锰铵的反应:
请回答:
(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步骤I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后,洗涤固体A时,注入水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B. 步骤II中的操作a为萃取分液,步骤Ⅳ中的操作b为趁热过滤
C. 若步骤IV改为先将固体A在空气中灼烧,然后再将灼烧后产物分批加入到和的混合液中,则无法制得硫酸锰铵晶体
D. 反应之所以能进行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最小
(2)步骤III中加盐酸已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
(3)步骤IV的温度控制在70~80℃的原因是_______。推测下列物质可用于代替步骤Ⅳ中草酸的是_______。
A.葡萄糖 B.乙酸 C.乙醇 D.亚硫酸钠
(4)步骤Ⅴ为从溶液D中较快得到较纯的硫酸锰铵晶体,请选择下列合理的操作并进行排序→____→____→____→干燥。_______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b.用少量乙醇溶液洗涤
c.先蒸发浓缩,再改用小火蒸发至出现晶膜
d.直接用小火蒸发至出现晶膜
e.直接用冰水浴冷却
f.先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用冰水浴冷却
g.抽滤
(5)用滴定Mn2+的分析法确定产品中含量超100%,则产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_______。
【答案】(1)BC (2)溶液B滴加盐酸不再产生气泡
(3) ①.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草酸易分解 ②. ACD
(4)cfgb (5)失去部分结晶水的或
【解析】
【分析】废旧干电池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固体二氧化锰、炭粉,两者加入草酸、硫酸生成MnSO4,过滤除去固体杂质得到溶液再加入硫酸铵生成含有的溶液,最终得到硫酸锰铵晶体;溶液A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锌,加入过量(NH4)2CO3,将锌转化为沉淀过滤出去,得到氯化铵溶液B,加入盐酸除去过量(NH4)2CO3得到氯化铵;
【小问1详解】
A.步骤I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后,洗涤固体A时,注入水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着附在固体表面的杂质充分溶解分离出去,A正确;
B.由流程可知,A中含有溶解的氯化铵和氯化锌,加入过量(NH4)2CO3,将锌转化为沉淀过滤出去,得到滤液B,故步骤II中的操作a为过滤,B错误;
C.固体A为不溶解的二氧化锰和碳粉,在空气中灼烧可以除去固体中的炭粉不影响二氧化锰,不影响制得硫酸锰铵晶体,C错误;
D.反应之所以能进行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最小,容易达到饱和结晶析出,使反应正向进行,D正确;
故选BC;
【小问2详解】
步骤III中加盐酸,盐酸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已过量的现象是溶液B滴加盐酸不再产生气泡;
【小问3详解】
草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步骤IV的温度控制在70~80℃的原因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草酸易分解;
步骤Ⅳ中草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硫酸锰,草酸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草酸为还原剂;葡萄糖、乙醇、亚硫酸钠均具有还原性,可以代替草酸,故选ACD;
【小问4详解】
已知:硫酸锰铵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故在洗涤硫酸锰铵晶体时使用乙醇而不是水,可以减少产品损失;从溶液D中较快得到较纯的硫酸锰铵晶体,操作为c.先蒸发浓缩,再改用小火蒸发至出现晶膜,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f.先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用冰水浴冷却,利于晶体的成长和析出;g.抽滤分离出晶体;b.用少量乙醇溶液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
故选cfgb;
【小问5详解】
用滴定Mn2+的分析法确定产品中含量超100%,则产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失去部分结晶水的导致锰元素含量增加或混入导致混合物中锰元素含量增加,这都会导致在滴定时使得标准液测定结果偏大。
31. 化合物J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丙烯酸
已知:①+R2CHO
②R1CH=CHR2+R3CH2CHO
请回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OOH
B. 化合物C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化合物H→I为还原反应
D. 化合物F含有2个手性碳
(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3)写出化合物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3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分子中含一个二取代六元碳环,且1H-NMR谱检测表明:环上有3种氢原子;
②1mol分子与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生成2molCu2O,可与2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
③含O-C-O结构。
(5)以丙烯为原料,设计有机物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_______。
【答案】(1)AD (2) ①. CH2=CHCOOCH3 ②. CH3CH2CHO ③. CH2=CHCOCH3
(3)++H2O
(4):、、 (5)
【解析】
【分析】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与CH3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CH3,依据产物C的键线式,参照已知信息②,可确定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由C、E的键线式,参照已知信息②,可确定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CH3;由G的键线式、H的分子式及反应物CH3NH2,可确定H为。
【小问1详解】
A.丙烯酸分子中含有3个C原子、1个碳碳双键和1个羧基,结构简式为CH2=CH-COOH,A不正确;
B.化合物C的键线式为,分子中含有的-CHO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化合物→中,酮羰基转化为-CH2-,去氧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
D.化合物F为,只有与甲基相连的1个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不正确;
故选AD。答案为:AD;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OOCH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O,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是CH2=CHCOCH3。答案为:CH2=CHCOOCH3;CH3CH2CHO;CH2=CHCOCH3;
【小问3详解】
化合物F为,与在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的G为,化学方程式为+ +H2O。答案为:+ +H2O。;
【小问4详解】
E为,符合下列条件“①分子中含一个二取代六元碳环,且1H-NMR谱检测表明:环上有3种氢原子;②1mol分子与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生成2molCu2O,可与2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③含O-C-O结构”的E的3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1个六元环、六元环上有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的两个取代基、含2个酯基且连在同一碳原子上,从而得出其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小问5详解】
以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从碳链看,目标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刚好为原料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的3倍,依据题给信息,应将丙烯转化为丙醛,然后依据信息①、②进行合成,合成路线为,答案为: 。
【点睛】合成有机物时,首先应考虑碳链变化,其次考虑官能团的转化。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化学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工业合成尿素的原理, 下列表达方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化学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化学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