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习作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923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单元 习作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923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单元 习作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923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单元 习作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7单元 习作,共6页。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本次习作的题目是“我的拿手好戏”,“好戏”原意是指“演得好的戏剧,吸引人的戏剧”,在这里并非指戏剧,而是取了“好戏”的引申义,指绝活或绝招。“好戏” 前面的两个修饰词“我的”和“拿手”,一个强调了是属于“我”的而不是别人的,一个强调了是自己擅长的,这里就引出了一种心理感受,也就是成就感和自豪感,即为这篇习作需要表达出的情感。所以这次习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豪感与成就感的过程。围绕这个话题,教材编排了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启发习作思路。教材通过一句提示语,提醒学生拿手好戏并不神秘,大家都有。接着列举了四组词语,这四组词语按类别划分,有文艺类的,手工类的,生活类的,游戏类的……旨在提示学生一些习作的方向,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确定话题,为 “写什么”开拓思路。第二部分是理清习作思路。教材以三个引导性的问题,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思考的角度。首先是内容的确定,也就是选材,要说说自己拿手好戏练成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第二是习作的顺序,先写哪些内容,再写哪些内容;第三是详略的安排,思考哪些内容要作为重点内容具体写,哪些内容可以写得简略一些。第三部分是展示提纲样例。教材给出了《三招挑西瓜》 的习作提纲,旨在为学生写清楚自己的拿手好戏提供支架,降低习作难度。这个提纲从总体上构思了三部分习作内容:先点明拿手好戏是挑西瓜,再简单介绍怎样练成挑西瓜的拿手好戏,最后详细写周末和同学郊游时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从这个提纲可以看出,最后一部分是要重点写的内容,为了把趣事写详细,提纲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又构思了三个内容:一是自信地挑西瓜;二是被夸赞;三是遭遇尴尬。这样既写了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又突出了重点内容。通过列提纲,习作 “怎么写”就一目了然了。第四部分是修改和评价的要求,写之后自读习作,检查是否写通顺,是否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用以继续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习作的习惯,提高修改习作的水平。1.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2.学习通过列提纲的方法,明确自己的思路。3.写文章注意详略得当,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1.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有关的故事写出来。2.注意详略得当,能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写出来。1.组织活动,打开思路教师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拿手好戏,让学生初步明白拿手好戏就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教师在展示拿手好戏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是如何练成的。然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他们明白无论在学校,或家庭,或野外学会的本领,只要是擅长的,都是自己的拿手好戏。教师可以接着创设“拿手好戏大比拼”“拿手好戏,与你分享” 等具有一定交际性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帮助他们确定习作内容。2.借助提问,明确要点学生确定自己的拿手好戏后,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拿手好戏介绍给大家,并且和同学分享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围绕教材提示的第一个问题,梳理出本次习作在内容方面的要点:一是写拿手好戏的练习过程,二是写围绕拿手好戏发生的趣事。围绕这两个要点,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一步细化习作内容。如,围绕拿手好戏发生的趣事,可能表现在哪些地方?从交流中可以梳理出:可能是在自己私下练习的过程中,还可能是在他人面前展示拿手好戏的时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在介绍自己拿手好戏的过程中,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突出“趣”味。3.列出提纲,明晰思路当明确了习作内容后,就要对习作的结构进行构思,明确习作顺序和习作重点。教材中 《三招挑西瓜》的习作提纲,是学生模仿习作前如何构思的范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研读这个提纲并进行交流:这个提纲列了哪几部分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列的?需要写具体的重点部分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列清楚的?从中可以总结、梳理出列提纲的几个要点:首先,围绕自己的拿手好戏,要从总体上列出要写的内容。其次,明确习作顺序。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这是由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决定 的: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拿手好戏是怎么练习(练成)的、围绕拿手好戏有哪些想要分享的故事,这三方面之间是递进关系,也就决定了本次习作的基本写作顺序。当然,如果学生有意识以变序的方式来写作,也应该鼓励。最后,明确习作重点。哪些内容重点写?哪些内容可以写简略?这是由哪些内容最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决定的。上述三个方面中,“围绕拿手好戏有哪些想要分享的故事”最能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要重点写。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把这个重点写具体,也要在提纲中列清楚,还可以列出自己的感受、看法等。根据总结的这些要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习作内容出发构思习作顺序和重点,列出自己的提纲,并根据提纲进行习作。1.课前先了解自己的拿手好戏。2.了解关于包汤圆的故事与过程。3.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拿手好戏,并回忆有关拿手好戏的趣事,激发写作兴趣。2.学会列提纲,注意详略得当。3.掌握根据提纲来写内容的写作方法。板块一 情境导入,激发思维1.谈话导入:老师有一项拿手的本领,逢年过节,我都会在亲戚朋友面前小露一手。今天老师就在大家面前献丑了。(板书:我的拿手好戏)2.师:请大家稍等。(提示:系上围裙)看老师这架势,你们能猜出老师今天要教大家什么本领吗?(提示:拿出所有包汤圆的材料)今天,老师就要为大家展示包汤圆的手艺,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不仅如此,今天我们还要举办一个拿手好戏大赛。(板书:包汤圆)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包汤圆板块二 组织活动,打开思路1.包汤圆。(1)过渡:大家都看清楚,听明白了吗?老师要开始献艺了。(2)老师示范包汤圆过程。(提示:边包边与学生聊天,讲述包汤圆这一拿手好戏是奶奶教会的。在包汤圆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看手上的动作。一共示范包两个汤圆,将第一个汤圆包得漂漂亮亮的,展示给学生看,第二个汤圆放许多馅,故意包破)2.说过程。(1)过渡:老师真是学艺不精,第二个汤圆都包破啦,这场包汤圆算是演砸了。不过,老师看到同学们看得都入了迷,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总结一下第一个成功的汤圆是怎么包的。(提示:要求学生有顺序地说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价。老师指导:用上顺序连接词,并恰当使用动词)(2)预设:首先,老师扯下一点面团,搓成一个小球。然后在小球顶端用大拇指按一下,形成一个小窝。接着,用勺子舀一勺汤圆馅放进小窝里。最后,把馅包进皮中,将汤圆整个搓圆。(3)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知道老师是怎么练成这个拿手好戏的吗?预设:老师刚刚讲过了,是老师的奶奶教会的。(4)师:没错,老师的拿手好戏包汤圆是奶奶教会的。(板书相应内容)习作:我的拿手好戏(5)师:老师在包汤圆的时候,听到许多同学忍不住笑起来,为什么?预设:因为老师包的第二个汤圆是破的,哈哈哈。师:真没想到,老师献艺闹了这么大的笑话,今天这个表演算是演砸了。(边板书,边引导学生回顾包汤圆的过程,抓住描述的动词)习作:我的拿手好戏3.演好戏。(1)过渡:这就是老师的拿手好戏,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呢?表演给大家看看吧。(2)指名表演。4.忆趣事。(1)过渡:同学们的拿手好戏可真多,表演得这么好,以前肯定表演过很多次,那有没有一些你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发生呢?(2)学生自由发言。5.列提纲。(1)过渡:老师听了大家的故事,真是意犹未尽呢,好想听更多呀。可是还有这么多同学没讲,大家快写下来,让老师一睹为快。但是,今天老师有个特殊要求,在写作文前,我们要先列一个提纲。(2)出示教材上的提纲范例。师:这就是提纲,仔细观察这个提纲,思考我们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应该详写,哪些地方应该略写?预设:怎么学会拿手好戏的部分应该略写,与拿手好戏有关的故事应该详写。师:总结得非常好,那还等什么,赶紧给自己的拿手好戏列一个提纲。板块三 列出提纲,拟定思路1.通过讨论,模仿教材上的提纲给自己的习作列出提纲。2.展示提纲。以一个学生的提纲为例,教学如何列习作提纲。(1)集体讨论该同学的提纲存在什么问题。学生列提纲可能出现的问题:①提纲过于啰嗦,有不需要的细节描写。②提纲本身条理不清,分不清顺序和重点。③提纲过于简单、空泛,对写作没有帮助。(2)教学列提纲的要点知识,全班帮助这位同学修改,然后再自己修改自己的提纲。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题目。主要内容和中心。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要注意: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准备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等字样;重点段落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作的步骤、次序。第二课时1.学会通过列提纲明确写作思路。2.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特点和长处,激发写作兴趣。同时学会借鉴其他同学写作的长处。3.能够按照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文通字顺。板块一 例文引路,自主习作例文见《教材1+1》对应的“范文评点”。1.例文学习,明确写法。(1)出示例文,学生阅读例文,说说读了例文之后的感受。(2)学习安排结构。①让学生对每个自然段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和归纳。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第1自然段:点明“我”的拿手好戏是弹奏古筝。第2自然段:介绍了“我”之所以喜欢古筝并能弹好古筝的重要原因。第3自然段:介绍了古筝弹奏的基本功。第4自然段:介绍了弹古筝还要记性好——因为学得越多,要记的曲谱就越多。第5自然段:介绍了“我”是怎样克服困难学好弹古筝的。第6自然段:点明了弹奏古筝使“我”受益无穷。③引导学生根据每个段落的大意来明确本文的结构:总——分——总。(3)回顾详略安排。①回顾例文,思考:文章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些?②根据文章篇幅的提示,明确文章详写的重点部分是“我”是怎样克服困难学好弹古筝的,抓住“记得刚入门时”“后来”“慢慢地”“渐渐地”等词语,明确该部分内容的写作顺序。③让学生回到例文中,再次体会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2.设计框架,完成习作。学生根据之前教学中形成的个人体悟,确定文章中心,围绕修改过的提纲完成习作。板块二 交流修改,展示评价 1.完成习作后,把你写好的作品给你的同桌读一读。读完后,同桌需要给出自己的评价,并说说评价理由。2.集体修改评议。(1)学生分享习作。(2)小组讨论,诊断问题所在。(3)集体汇报,确定修改方向。(4)当堂练习修改并交流修改心得。请学生针对修改建议进行修改,并交流修改后的收获。1.宽松情境。上课开始时,并非直接说明这堂课是作文课,而是以一名表演者的身份当堂包汤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步习作教学做好铺垫。2.课堂表演。邀请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拿手好戏,让学生有素材可写,使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中心内容。3.人人参与。本次习作要求列提纲,提纲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在表演后,要求每位学生结合展示的提纲,自己列出这次习作的提纲。这样既明确了写作的思路,也学会了写作的技巧,先列提纲后落笔。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