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一轮复习题酸与碱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一轮复习题--酸与碱
一、单选题
1.现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生石灰:我一到潮湿环境就发热
C.灯泡: 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浓硫酸: 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分离空气都用于制取氧气,因为它们都是分解反应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与一个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D.镁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浸入稀盐酸,形成黄色溶液
C.点燃一小团棉花,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NH4NO3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吹灭酒精灯
B.测溶液pH
C.过滤
D.取用液体
5.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 B.
C. D.
6.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打开止水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c中的水倒吸进入b中
B.导管处有气泡冒出
C.气球胀大
D.无明显现象
7.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农业上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B.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C.常用白醋除去铁锈
D.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杀菌剂
8.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9.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0.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物质 | 厕所清洁剂 | 橘子 | 西瓜 | 鸡蛋清 | 肥皂水 | 炉具清洁剂 |
pH | 1~2 | 3~4 | 6-7 | 7-8 | 9-10 | 12~13 |
A.厕所清洁剂 B.西瓜 C.鸡蛋清 D.炉具清洁剂
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液体的量取 D.称量NaOH固体
12.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中加入酚酞试液,酚酞变红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锈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D.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冒白烟
二、填空题
13.将物质按一定标准分类后进行研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参与下列同学的讨论并按要求回答:
请将上图中所述物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空格处:氧化物___________、酸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
14.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①厨房清洁剂显 ________ 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 _________ ;
②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______ (填“强”或“弱”);
③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 _______ (“大”或“小”)
15.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要将________缓慢注入________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_________溶液。
(3)点燃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__________。
16.高铁酸钾(K2FeO4)应用于水处理。试管中的K2FeO4滴入H2O后的现象如图。
(1)K2FeO4中Fe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图中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N、O、Cl、Na、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B、E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B、C、D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G、F中也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组成G的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4:3。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 _____ ,G _____ 。
(2)写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写出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18.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B、H 常温下为气体,C、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D、F、G 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中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常见的建筑材料,I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纺织等工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___、G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 D→ A 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F→C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 F 和 I 的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某同学用含有CO2的CO来模拟炼铁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设备已略去)。
(1)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C装置中的现象____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4)有同学说,该装置有缺点,没有进行尾气处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________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C 探究中和反应
(1)A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_,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B图所示实验中,①③为湿润的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石蕊试纸。将高、矮蜡烛点燃。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C图所示实验能说明发生了中和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写一点)。
五、计算题
21.为了测量某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当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5g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或“=”);
(2)求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步写出计算过程)
22.某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固体氢氧化钠,需要配制成10% 的NaOH溶液才能使用。取2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10% 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把2g 氢氧化钠配制成10% 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
(2)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当滴加NaOH溶液至c点时,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试管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生石灰和水生成熟石灰,并且放热,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浓硫酸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2.C
【详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分离空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不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B、铁丝浸入稀盐酸,形成浅绿色溶液,并伴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C、点燃羊绒织物,才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错误;
D、NH4NO3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不避免发生火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使用灯帽盖灭,错误;
B、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错误;
C、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D、倾倒液体需要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口和试剂瓶口紧靠。正确。
故选D。
5.A
【详解】A、水的净化过程分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沉淀的净化程度最低,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故A正确;
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氧、硅、铝,故B错误;
C、胃酸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溶液的pH小于7,肥皂水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氯化钠溶于显中性,溶液的Ph=7,故C错误;
D、一氧化碳的溶解度比氧气的溶解度小,故D错误。故选A。
6.A
【详解】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消耗了其中的气体,使锥形瓶瓶中的压强变小,c中的水倒吸进入b中,导管处没有气泡冒出 气球不胀大。
故选A。
7.C
【详解】A. 农业上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此选项错误;
B. 铝合金门窗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会擦去其表面的氧化铝薄膜,缩短使用寿命,此选项错误;
C. 白醋是一种酸,能与铁锈反应,故常用白醋除去铁锈,此选项正确;
D. 硫酸铜溶液能与铁反应,不能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杀菌剂,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防止污染试剂,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9.D
【分析】pH=1的无色溶液,即酸性(含H+)无色溶液
【详解】A、氢氧根离子会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选项不符合;
B、有铜离子溶液显蓝色,选项不符合;
C、碳酸根离子会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项不符合;
D、镁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硝酸根离子相互间且与氢离子能大量共存,溶液无色,选项符合;
故选D。
10.D
【详解】pH<7,显酸性,pH=7,显中性,pH>7,显碱性,且pH值越大,碱性越强,故碱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故选D。
11.D
【详解】A、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故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放出的热量及时扩散,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A、氢氧化铜是固体,不溶于水,因此加入酚酞试液不会变色,故A选项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不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灾焰,而是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B选项错误;
C、铁锈加入稀盐酸后,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故C选项正确;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而不是白烟,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3. H2O H2SO4 NaOH NaCl
【详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 图中所述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根据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因此 图中所述酸的化学式为:H2SO4;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因此图中所述碱的化学式为:NaOH ;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因此 图中所述盐的化学式为:NaCl。
14. 碱 红色 强 大
【详解】①厨房清洁剂的pH大于7,呈碱性,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
②对于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则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强;
③对于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酸性越弱。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酸性减弱,会使pH偏大。
15. 浓硫酸 水 碳酸氢钠 验纯
【详解】(1)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硫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3)点燃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避免发生爆炸。
16.(1)+6
(2)
【解析】(1)
K2Fe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x=+6;
(2)
由图可知,向高铁酸钾中加入水,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铁,溶液变红色,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钾元素,故生成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Cl2 NH3 2HCl+Ca(OH)2=CaCl2+2H2O CaCl2+Na2CO3=CaCO3↓+2NaCl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以确定A是NaCl,G的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4:3,可知G是NH3。D能和NH3反应,结合题目中的元素信息能确定D是HCl。因为A、B、C、D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所以它们都含有Cl。B是单质,所以B是Cl2。C能生成NaCl,所以C是CaCl2。E是单质,能和Cl2反应,所以E是H2。D、E、F、G也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所以应该是H。F能生成NH3,能和HCl反应,能生成CaCl2,所以F是Ca(OH)2。
【详解】(1)根据分析B的化学式为Cl2,G的化学式为NH3。故填:Cl2;NH3
(2)D的化学式为HCl,F的化学式为Ca(OH)2;故HCl和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故填:2HCl+Ca(OH)2=CaCl2+2H2O
(3)C的化学式为CaCl2,A的化学式为NaCl,由氯化钙生成氯化钠的反应可以是氯化钙与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
【点睛】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和其转化、反应关系层层推导出其每种物质的具体化学式,再根据化学式来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 H2O2 CaCO3 置换反应 CO2+Ca(OH)2=CaCO3↓+H2O 或 Ca(OH)2+2HCl=CaCl2+2H2O 制氢氧化钠
【分析】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氢氧化钙,F是一种碱;G是常见的建筑材料,G是碳酸钙,碳酸钙是一种盐;I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纺织等工业,I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J是氢氧化钠;气体H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C,H是二氧化碳、C是水;C、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C是水,E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B是氧气;气体A和氧气反应生成水,A是氢气;D、F、G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F是碱、G是盐,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氢气、水,D为酸,如硫酸或盐酸。
【详解】(1)C、E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C是水,E是过氧化氢,D、F、G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F是碱、G是盐,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氢气、水,D为酸,G是碳酸钙,故化学式:E是H2O2、G是CaCO3。
(2)化学反应 D→ A 是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F→C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或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或 Ca(OH)2+2HCl=CaCl2+2H2O 。
(4)F 和 I 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制氢氧化钠。
【点睛】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是氢氧化钙,G是常见的建筑材料,G是碳酸钙,I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纺织等工业,I是碳酸钠,盐酸或者硫酸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盐酸或者硫酸与碱、金属氧化物等反应生成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9. 红色固体变黑色 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不同意;一氧化碳被收集到装置E中
【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C装置中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粉,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色。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4)不同意;二氧化碳和装置E中氢氧化钠反应被吸收,一氧化碳不反应且难溶于水,故一氧化碳被收集到装置E中。
20. 使瓶中的氧气耗尽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棉球由红色变为白色 反应现象明显(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A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使瓶中的氧气耗尽,反应完成后,无底集气瓶中液面上升五分之一,所以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塑料瓶中湿润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烧杯中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C图所示实验中,氢氧化钠会和挥发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棉球上的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现象是棉球由红色变为白色,该实验的优点是反应现象明显,节约药品等。
21.(1)>
(2)解:设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8%。
【分析】由图可知,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为20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此时恰好反应。
【详解】(1)由分析得:当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5g时,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所得溶液显碱性,pH>7。
(2)见答案。
22.(1) 18g; Na2SO4、H2SO4 ;(3) 碱性 ;
(4) 设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为x
x=0.98g
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9%
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详解】(1)设要把2g氢氧化钠配制成10% 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x,
, x=18g,故需要加水18g。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根据图示可知,a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中的溶质有过量的硫酸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化学式为: Na2SO4、H2SO4 。
(3)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
(4)见答案。
2022年京改版(2013)化学中考复习第6章燃烧的学问练习: 这是一份2022年京改版(2013)化学中考复习第6章燃烧的学问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京改版(2013)化学中考复习第8章---碳的世界练习: 这是一份2022年京改版(2013)化学中考复习第8章---碳的世界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京改版(2013)化学中考复习第8章--碳的世界练习: 这是一份2022年京改版(2013)化学中考复习第8章--碳的世界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