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印度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889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印度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889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
展开《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区域地理中学习的第三个区域,印度与我国山水相连,历史源远流长。同时,印度是南亚大国,无论国土面积、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科技水平、军事实力,都位居南亚之首。作为地区大国和“金砖国家”,印度与我国国情相似,相互既合作又竞争。教材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口问题、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服务外包,让学生对印度有重点地认识和了解。
【学情分析】
区域地理的方法学习,学生通过日本、东南亚,已经有了一定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因此,印度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等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读图分析得出结论。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处于人口大国来考虑,市场广阔需要老师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邻国、首都。
2、读图分析印度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特征。
3、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分析人口众多的优劣势,了解印度的人口政策。
4、了解印度的气候特征,分析水旱灾害频繁的成因。
5、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水稻小麦分布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6、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理解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过程和方法:
1、对照亚洲政区图和印度地形图,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邻国、首都。
2、运用印度地形图,了解印度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特征。
3、运用世界各国人口排名、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印度火车挂票和地铁视频等资料,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通过讨论得出人口众多的优劣势并了解印度的人口政策。
4、通过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热带季风气候资料图,了解印度的气候特征。结合南亚季风示意图,讨论分析水旱灾害的成因。
5、通过图文资料,知道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对照小麦和水稻分布图、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水稻小麦分布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6、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理解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劣势,树立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通过分析小麦、水稻的分布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3、通过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树立发展中国家经济也能腾飞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印度人口众多的特点及优劣势分析
2、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水稻、小麦分布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
4、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难点:
1、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成因
2、水稻、小麦分布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
3、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突破方法】
1、充分利用各种图文资料、数据、图片、视频等,感受印度人口之多。结合自身处于人口大国,讨论分析人口众多的利弊。
2、合作探究,理解印度水旱灾害成因,分析农业布局的因地制宜。
3、案例学习,理解服务外包的内涵和意义。结合历史知识,理解印度如何因地制宜发展该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比较法、合作探究、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目的 |
新课导入 |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讲述《西游新传》五幕 | 聆听感受 |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教学主题——印度 |
过渡 | 要去印度取经,首先要明确什么?——印度的地理位置 | ||
第一幕《敢问路在何方》 | |||
印度地理位置、邻国 | 出示问题: 1、海陆位置 2、纬度范围及所处热量带? 3、邻国有哪些? | 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比较南亚诸国面积,得出印度是南亚大国 | 区域地理一般学习方法的运用,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
| 出示印度面积:298万km2 排名:世界第七 | 和中国面积比较 | 为印度人口密度铺垫 |
过渡 | 明确位置,师徒几人出发,但路途崎岖,取经不易,原因——地形 | ||
印度地形 | 出示地形图和问题: 1、印度有哪些地形单元? 2、印度地形以什么为主? | 合作读图,圈出地形单元,总结主要地形类型 | 了解印度地形特征,并为农业布局作好铺垫。 |
过渡 | 徒步太累,八戒提出坐火车,结果出了大事——沙和尚走丢了。 | ||
第二幕《沙僧的迷茫》 | |||
印度的人口特征及影响 | 播放短片《印度火车》 | 寻找走丢原因——人太多 | 感受人口之多 激发学生兴趣 |
出示印度火车、码头边人群 | 观察、感受 | 加深印象 | |
出示世界人口总量排名图 | 明确印度人口 并与中国比较 | 比较法明确印度人口众多 | |
出示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 | 计算1993年到2011年印度增加人口数量,与美国人口比较,与中国同时间段增加的人数比较 | 认识到印度不仅人口众多,增长速度也很快 | |
未来印度人口会怎样? 出示中印人口数量预测图 | 推测并验证 | 感叹印度人口发展趋势 | |
提问:我们也处在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有没有好处? | 讨论: 弊端:资源、环境、经济、住房、交通、就业、医疗、治安等问题 优势:劳动力、市场、兵力等 | 结合自身体验分析,感同身受。辩证认识人口问题 | |
结合众多的人口问题,印度应该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 | 读图和文字,与中国比较,力度小,效果差 | 理解印度为何采取计划生育,人口增长依然很快 | |
过渡 | 沙和尚走丢的原因我们已经了解,不过,孙悟空又遇到了新麻烦。师徒几人去村庄化斋,岂料村民抱怨:不知何方水妖,弄得水灾、旱灾不断,还请大圣帮忙捉妖!悟空也很疑惑,请同学帮忙! | ||
第三幕《悟空的疑惑》 | |||
印度气候特征及成因 | 出示水灾和旱灾图片,设问:造成这些灾害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和自然环境中的哪个要素有关系? 提供资料:亚洲气候分布图、季风气候资料图、南亚季风示意图 | 合作探究: 分析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并合作探究降水季节差异的原因 | 读图、合作能力的锻炼 |
讲述:西南风的不稳定 | 思考带来的危害 | 明确水、旱灾成因 | |
提问:如何解决灾害 | 讨论:修建水坝 |
| |
展示印度修建水坝数据 | 了解印度为解决灾害所做的努力 | ||
过渡 | 村民为感谢悟空的帮忙,拿出自家美食,满足了八戒的梦想! | ||
第四幕《八戒的梦想》 | |||
印度农作物分布 | 提问:印度美食有哪些? | 学生举例说明 | 激发兴趣 |
提问:美食可以看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 推测是水稻和小麦 | 明确两种粮食作物 | |
探究活动:印度农作物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 |||
知识铺垫:水稻——喜温喜湿,小麦——喜凉耐旱 提问:水稻和小麦适合分布在印度的哪里呢? | 合作讨论,在空白地图上用不同符号画出水稻和小麦适合分布的区域 | 明确农作物分布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
学生板图,并说明理由。其他学生补充或者修改。最后师生总结。 | |||
印度人口多——粮食需求? 季风气候——粮食产量稳定性? | 感受矛盾,思考对策:控制人口、增加产量,预防灾害 | 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
出示印度绿色革命案例 | 了解 | 认识提高单产重要性,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样需要重视这一方面 |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南亚大国——印度,不仅面积大,人口也多。热带季风气候导致灾害频频发生,对当地农业影响很大,印度积极防御灾害,合理布局农业,并引进优良品种,基本解决粮食问题,做到了因地制宜,值得我们学习。 |
【板书设计】
【反馈练习】
一、真假孙悟空
1、印度是南亚大国,南临印度洋,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 )
2、北回归线经过印度中部,印度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 ( )
3、印度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
4、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 )
5、印度水旱灾害很多,主要是受东北季风影响 ( )
二、送子观音的烦恼
1、作为人口大国,印度( )
A.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中国 B.人口给资源环境的压力大
C.耕地多,人口压力小 D.人口增长的速度仍然较慢
2、目前,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压力是( )
A.耕地面积小 B.粮食单产太低
C.生产方式落后 D.人口增长太快
3、未来,印度应采取何种人口政策( )
A.保持现有的方式不改变 B.鼓励移民外出
C.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D.鼓励生育,以增加劳动力
三、八戒访谈录
Q:印度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当地的粮食产量不是很稳定,请问是为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听说印度有很多人都吃不饱饭,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共5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复习要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印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印度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概况, 印度人口问题,发展中的工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