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第1页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第2页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10*4分=40分)
    1.(4分)下列科学家与科学发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惯性定律
    B.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不重合
    D.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2.(4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26cm
    B.中学生正常体温约42℃
    C.人体的安全电压约220V
    D.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900W
    3.(4分)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4分)新冠疫情期间,下班时,某企业要求员工利用戳孔器把口罩打孔破坏后再丢弃。确保废弃口罩不会被重复使用,如图所示。双手共同作用对口罩施加竖直向下、等大的力。口罩受到钉子的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5.(4分)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  )

    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
    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
    6.(4分)如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探究声音的产生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
    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多次改变其两端电压,测量通过它的电流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
    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
    A.① B.② C.③ D.④
    7.(4分)三个相同的磁环a、b、c(质量均为m)套在有木质底座的光滑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仅考虑相邻两个磁环间有力的作用),上面两个磁环都悬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磁力和a的重力是平衡力
    B.b对c的磁力小于c对b的磁力
    C.c受到b的磁力大小为2mg
    D.c对底座的压力大小为mg
    8.(4分)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  )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
    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9.(4分)如图所示,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以观察到烛焰清晰像的操作是(  )

    A.向左移动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
    B.光屏移到透镜左侧调节光屏的位置
    C.从透镜左侧透过透镜向右观察
    D.从透镜右侧透过透镜向左观察
    10.(4分)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R2滑片从位置1移到位置2,根据两表示数作出的U﹣I图像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A点的数据与滑片在位置1时对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V
    B.滑片移动过程中,R2接入电路阻值变大
    C.电阻R1的U﹣I图像一定与线段AB相交
    D.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20分)
    11.(6分)人工心脏泵可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磁体固定在左侧,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外开启,S2只能向内开启。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电磁铁左端是    极,血液会    (选填“流入”或“流出”)活塞筒,该装置工作时,线圈AB中的电流方向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改变。
    12.(4分)我国现代农业已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农用机械已能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实行精准作业,它们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如图,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它具有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4分)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14.(4分)如图,将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液面比放入前升高1c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80Pa,则木块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    P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

    15.(2分)如图所示,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若重物质量m=3kg,BO=3AO,g取10N/kg。则力F的大小为   N。

    三、作图题(2*3分=6分)
    16.(3分)图中降落伞沿与竖直成30°的方向匀速下落,画出重物A的受力示意图。

    17.(3分)如图为冰箱工作时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冰箱内照明灯由开关S1控制,压缩机M由开关S2控制。根据题意,将图连接完整,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四、实验题(10*2分=20分)
    18.(10分)(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如下:
    时刻/min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的沸点为    。
    ②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由此可知,杯内水面处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2)兴国同学路过学校竖直仪容镜时,发现仪容镜中有另一个“兴国”,他整理仪容仪表时,发现“兴国”同步变化,自问:镜中的“兴国”与本人有何不同?于是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仪容镜成像特点。他用薄玻璃板代替仪容镜,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若要知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操作方法应是    (填选项代码)。
    A.将光屏放在被点燃蜡烛P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
    B.将光屏放在未点燃蜡烛Q位置,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
    C.将光屏放在未点燃蜡烛Q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
    ②蜡烛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玻璃板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10分)某小组进行电学实验探究。
    (一)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用了3个干电池,一个定值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1A),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导线若干。

    (1)请补充实物图;
    (2)若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此时原因可能是    (选填“R断路”或“R短路”);
    (3)他用此电路做了若干组实验,以下第    组实验数据有误。





    I
    0.1
    0.2
    0.3
    0.4
    U
    1
    2
    3
    4
    (4)根据此表格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二)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有5Ω、15Ω、20Ω、25Ω的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导线若干,多次实验后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W。
    五、计算题(16题6分,17题8分,共计14分)
    20.(6分)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0.3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图乙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200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000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N/kg)求: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1.(8分)某科技兴趣小组用一个88Ω的电阻R1、开关、导线等器材制作了一个电烤箱,先将电烤箱接入电压为220V的家庭电路,简化电路如甲所示,闭合开关,求

    (1)通过R1的电流;
    (2)R1消耗的电功率;
    (3)小组发现烤熟蛋糕耗费时间过长,为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找来一个相同规格的电阻R2进行改装。
    ①你认为应按照图    (选填“乙”或“丙”)进行改装;
    ②闭合开关S后,通电10min,求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4分=40分)
    1.(4分)下列科学家与科学发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惯性定律
    B.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不重合
    D.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A、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A错误;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
    C、沈括发现了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不重合,存在一个角度叫磁偏角,故C正确;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2.(4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26cm
    B.中学生正常体温约42℃
    C.人体的安全电压约220V
    D.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900W
    【解答】解: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26cm,故A符合实际;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C不符合实际;
    D、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30W,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3.(4分)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答】解:①塑料片下的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②烧杯内的冰变小,是冰的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
    ③推动活塞乙醚变多,是气体乙醚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④碘粒变少是碘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吸热的是②④,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4分)新冠疫情期间,下班时,某企业要求员工利用戳孔器把口罩打孔破坏后再丢弃。确保废弃口罩不会被重复使用,如图所示。双手共同作用对口罩施加竖直向下、等大的力。口罩受到钉子的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双手共同作用对口罩施加竖直向下,力的大小相同,根据p=可知,当受力面积最小时,压强是最大的,由图可知,A中的受力面积最小,压强最大。
    故选:A。
    5.(4分)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  )

    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
    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
    【解答】解:因为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P点是起点(图象上是点O),Q点是终点(Q点位于纵轴的10m处)。由图可知:当两车的纵坐标都是10m时,甲车对应的时间是3s,而乙车对应的时间是5s,已知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如果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则甲比乙早2秒通过Q点,所以,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故A正确。
    故选:A。
    6.(4分)如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探究声音的产生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
    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多次改变其两端电压,测量通过它的电流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
    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
    A.① B.② C.③ D.④
    【解答】解:①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物体发声在振动,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①不合题意;
    ②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只能说明B受到A的作用,不能说明A受到B的作用,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需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电压,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③不合题意;
    ④中白纸相当于光屏,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该同学发现用光屏去承接蜡烛玻璃板后面的像,像无法成在光屏上,从而验证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B。
    7.(4分)三个相同的磁环a、b、c(质量均为m)套在有木质底座的光滑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仅考虑相邻两个磁环间有力的作用),上面两个磁环都悬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磁力和a的重力是平衡力
    B.b对c的磁力小于c对b的磁力
    C.c受到b的磁力大小为2mg
    D.c对底座的压力大小为mg
    【解答】解:
    A、a对b的磁力方向向下,a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则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b对c的磁力和c对b的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B错误;
    C、磁环a、b处于悬浮状态,把ab看做一个整体,c对这个整体的磁力为F=Ga+Gb=2mg,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可知,这个整体对c的磁力大小为2mg,因仅考虑相邻两个磁环间有力的作用,所以b对c的磁力大小为2mg,故C正确;
    D、把abc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处于静止状态,且c与底座接触,则c对底座的压力大小等于a、b、c的重力之和,即3mg,故D错误。
    故选:C。
    8.(4分)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  )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
    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解答】解: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与编钟的位置等因素有关,故A错误;
    B、敲P比敲N处时,编钟振动的体积小,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故B正确;
    CD、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的大小与敲击的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敲P处时,钟的振幅不一定比敲M处时大;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不一定比敲M处时大,故CD错误。
    故选:B。
    9.(4分)如图所示,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以观察到烛焰清晰像的操作是(  )

    A.向左移动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
    B.光屏移到透镜左侧调节光屏的位置
    C.从透镜左侧透过透镜向右观察
    D.从透镜右侧透过透镜向左观察
    【解答】解:如图所示,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能是因为蜡烛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此时在凸透镜的左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从透镜右侧透过透镜向左观察,可看到该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4分)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R2滑片从位置1移到位置2,根据两表示数作出的U﹣I图像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A点的数据与滑片在位置1时对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V
    B.滑片移动过程中,R2接入电路阻值变大
    C.电阻R1的U﹣I图像一定与线段AB相交
    D.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2两端电压,由公式,以及串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I=I1=I2,U=U1+U2可得:
    当滑片在A处时,U=U1+U2=0.1A•R1+2V……①
    当滑片在B处时,U=U1′+U2′=0.3A•R1+1V……②
    由①②得:U=2.5V,R1=5Ω,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从A到B位置,电流逐渐变大,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由公式可知,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B错误;
    C、当R1=R2=5Ω时,I1=I2=I=,U1=I1R1=0.25A×5Ω=1.25V,U2=I2R2=0.25A×5Ω=1.25V
    所以电阻R1的U﹣I图像与线段AB将相交于点(1.25 0.25),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从A到B位置,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在电源电压不变时,由公式P=UI可知,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20分)
    11.(6分)人工心脏泵可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磁体固定在左侧,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外开启,S2只能向内开启。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电磁铁左端是  S 极,血液会  流入 (选填“流入”或“流出”)活塞筒,该装置工作时,线圈AB中的电流方向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改变。
    【解答】解:
    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其左端为S极,电磁铁和左侧磁体的异名磁极相对,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活塞左移,活塞筒的气压减小,而血管内气压较大、外界大气压较大,使得阀门S1关闭,S2打开,则血液经过S2流入活塞筒;
    要使活塞筒内血液推开阀门S1流入血管,则应使活塞向右运动,此时需改变线圈AB中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使其与左侧磁体同名磁极相对而相互排斥,故线圈AB中的电流方向需要改变。
    故答案为:S;流入;需要。
    12.(4分)我国现代农业已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农用机械已能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实行精准作业,它们是利用  电磁波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如图,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它具有的机械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回地面;
    (2)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总质量变小,它具有动能和势能都在变小,因此它的机械能变小。
    故答案为:电磁波;变小。
    13.(4分)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54 g。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2.7 g/cm3。

    【解答】解:(1)由图甲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4g=54g;
    (2)由图乙知,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60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60mL﹣40mL=20mL=20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ρ===2.7g/cm3。
    故答案为:54;2.7。
    14.(4分)如图,将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液面比放入前升高1c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80Pa,则木块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  640 P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6.4 N。

    【解答】解:(1)液面比放入前升高1cm,即h=0.01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80Pa;
    由p=ρgh得,液体的密度为:ρ===800kg/m3;
    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10cm,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则木块下表面距水面的距离为:h浸=10cm﹣2cm=8cm=0.08m;
    则木块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木=ρgh浸=800kg/m3×10N/kg×0.08m=640Pa;
    (2)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0.1m×0.1m×0.08m=0.0008m3;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V排g=800kg/m3×0.0008m3×10N/kg=6.4N。
    故答案为:640;6.4。
    15.(2分)如图所示,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若重物质量m=3kg,BO=3AO,g取10N/kg。则力F的大小为 20 N。

    【解答】解:
    反向延长力F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力F作用线的垂线即为F的力臂L1,
    因为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则由几何知识可知L1=OB,

    已知BO=3AO,重物质量m=3kg,则物体重力G=mg=3kg×10N/kg=30N,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L2=F×L1,
    即G×OA=F×OB,
    代入数据可得,30N×OA=F××3OA,
    解得F=20N。
    故答案为:20。
    三、作图题(2*3分=6分)
    16.(3分)图中降落伞沿与竖直成30°的方向匀速下落,画出重物A的受力示意图。

    【解答】解:由题意知,重物A随着降落伞沿与竖直成30°的方向匀速下落,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向上的拉力,且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在A点,如图所示:

    17.(3分)如图为冰箱工作时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冰箱内照明灯由开关S1控制,压缩机M由开关S2控制。根据题意,将图连接完整,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解答】解:冰箱内照明灯和压缩机可以独立工作,所以是并联的,冰箱内照明灯由开关S1控制,压缩机M由开关S2控制;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冰箱有金属外壳,其外壳要接地,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10*2分=20分)
    18.(10分)(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如下:
    时刻/min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的沸点为  99℃ 。
    ②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由此可知,杯内水面处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2)兴国同学路过学校竖直仪容镜时,发现仪容镜中有另一个“兴国”,他整理仪容仪表时,发现“兴国”同步变化,自问:镜中的“兴国”与本人有何不同?于是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仪容镜成像特点。他用薄玻璃板代替仪容镜,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若要知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操作方法应是  C (填选项代码)。
    A.将光屏放在被点燃蜡烛P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
    B.将光屏放在未点燃蜡烛Q位置,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
    C.将光屏放在未点燃蜡烛Q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
    ②蜡烛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玻璃板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答】解:(1)①由表中数据,水在99℃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9℃;
    ②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时水的沸点是99℃,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2)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应将光屏放在未点燃蜡烛Q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若成像,则说明是实像,若不成像,则说明是虚像;
    ②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可知,蜡烛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玻璃板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1)①99℃;②小于;(2)C;不变。
    19.(10分)某小组进行电学实验探究。
    (一)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用了3个干电池,一个定值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1A),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导线若干。

    (1)请补充实物图;
    (2)若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此时原因可能是  R短路 (选填“R断路”或“R短路”);
    (3)他用此电路做了若干组实验,以下第  ① 组实验数据有误。





    I
    0.1
    0.2
    0.3
    0.4
    U
    1
    2
    3
    4
    (4)根据此表格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正比 (选填“正比”或“反比”)。
    (二)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有5Ω、15Ω、20Ω、25Ω的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导线若干,多次实验后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2.5 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1 W。
    【解答】解:(一)(1)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2)电路为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且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开,则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没有断路,而电压表没有示数说明与其并联的定值电阻R短路;
    (3)在第①次实验中,电源电压约为4.5V,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V,电路中的电流为0.1A,由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约为:U滑=U﹣U定=4.5V﹣1V=3.5V,
    由公式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0Ω,故第①组实验数据有误;
    (4)由表中数据可知:I与U的比值一定,即: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二)(1)电流与电压、电阻有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由公式可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定=IR=0.5A×5Ω=2.5V;
    (2)四次实验中,电源电压不变,由公式P=UI可知,选用5Ω电阻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大为:P=UI=4.5V×0.5A=2.25W;
    同时,四次实验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不变,
    由P=UI可知,第一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为:P滑=P﹣P定=2.25W﹣2.5V×0.5A=1W。
    故答案为:(一)(1)电路连接如图所示;(2)R短路;(3)①;(4)正比;

    (二)(1)2.5;(2)1。
    五、计算题(16题6分,17题8分,共计14分)
    20.(6分)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0.3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图乙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200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000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N/kg)求: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G总=(m车+m货物)g=(9.6×103kg+1200kg)×10N/kg=1.08×105N,
    受力面积:
    S=4×0.3m2=1.2m2,
    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9×104Pa;
    (2)由图乙可知,滑轮组钢丝绳的有效股数n=3,
    由图丙可知,货物在t=10s内上升的高度h=s=2.5m,则钢丝绳移动的距离:
    s绳=nh=3×2.5m=7.5m,
    拉力F做的功:
    W总=Fs绳=5000N×7.5m=3.75×104J,
    拉力F的功率:
    P===3.75×103W;
    (3)拉力F在10s内所做的有用功:
    W有=G货物h=m货物gh=1200kg×10N/kg×2.5m=3×104J,
    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
    答:(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104Pa;
    (2)拉力F的功率为3.75×103W;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1.(8分)某科技兴趣小组用一个88Ω的电阻R1、开关、导线等器材制作了一个电烤箱,先将电烤箱接入电压为220V的家庭电路,简化电路如甲所示,闭合开关,求

    (1)通过R1的电流;
    (2)R1消耗的电功率;
    (3)小组发现烤熟蛋糕耗费时间过长,为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找来一个相同规格的电阻R2进行改装。
    ①你认为应按照图  乙 (选填“乙”或“丙”)进行改装;
    ②闭合开关S后,通电10min,求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
    【解答】解:(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I===2.5A
    (2)R1消耗的电功率为
    P=UI=220V×2.5A=550W
    (3)①当按图乙方式连接电路时,电路的总功率为
    P并=2P=2×550W=1100W
    当按图丙方式连接电路时,电路的总功率为
    P串====275W
    烤熟相同的蛋糕所需的热量是相同的。根据W=Pt可得:P并t并=P串t串,则:
    ===
    即烤熟相同的蛋糕,采用图丙所示方式时所需的时间是采用图乙方式时所需时间的4倍。
    ②通电时间为t=10min=600s
    则这段时间内电烤箱产生的热量为
    W=P并t=1100W×600s=6.6×105J
    答:(1)通过R1的电流为2.5A。
    (2)R1消耗的电功率为550W。
    (3)①乙;②通电10min,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为6.6×105J。

    相关试卷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五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五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五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五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3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