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书写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书写,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书写 一、单选题1.(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家庭装修中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对人体有害,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残留的甲醛,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B.丙是由离子构成的C.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根据乙炔气体完全燃烧时的反应:2C2H2+5O24CO2+2H2O,可以写出如下的符号式:V(C2H2):V(O2):V(CO2):V(H2O)=2:5:4:2。据此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5B.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C.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D.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3.(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4.(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B.理论上每生成2gH2,同时生成32gO2C.反应Ⅲ中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D.反应I、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5.(2022·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B.从元素组成看:生成物中的元素全部来自于反应物C.从微观构成看: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6.(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B.C. D.7.(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烟气脱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S+SO2+O2CaSO4+SC.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D.理论上每处理64.0g SO2,可回收32.0g S粉,同时排放出44.0g CO28.(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的错误的是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9.(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描述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湿法冶铜:B.实验室制取氧气:C.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变硬:D.电解水:2H2O2H2↑+O2↑ 10.(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以红土镍矿(主要含有 Fe2O3、FeO、NiO、SiO2等)为原料,获取净水剂黄钠铁矾[NaxFey(SO4)2(OH)6]和纳米镍粉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资料卡片】:黄钠铁矾受热分解会生成 Na2SO4、Fe2O3、SO2、H2O 和 O2.A.“酸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为 B.“过滤 I”得到的滤渣要进行洗涤是为了除去滤渣表面可溶性杂质C.纳米镍粉可用于制造镍氢电池,镍氢电池在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将一定质量的黄钠铁矾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将所得固体物质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到 9.60g 固体,将滤液蒸干得 2.84g 固体(不含结晶水),可推知x∶y = 1∶311.(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12.(2020·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片插入稀硫酸: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D.工业炼铁:13.(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储存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B.该过程能减缓酸雨污染C.还原过程中 CxHy生成的CO2和H2O质量比为 22:9,则 x:y=1:2D.整个转化过程中有机物除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14.(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 + O2CO2B.H2O2H2↑+ O2↑C.2Fe + 6HCl = 2FeCl3 + 3H2↑D.CaCO3 + HCl = CaCl2 + H2O + CO2↑ 二、多选题15.(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可表示 CO 和 O2反应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参考答案:1.C【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图可知,甲为甲醛,甲醛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乙为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符合题意;D、该反应的反应物存在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详解】A、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2×2+2):5×(16×2)=13:40,符合题意;B、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之比,故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不符合题意;C、在同温同压下,分子个数比就是气体的体积比,故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不符合题意;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的个数,故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A.4.8gFe2O3中铁元素质量为:4.8g××100%=3.36g,d点对应固体质量=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固体残留率=4.8g×70%=3.36g,所以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故A正确;B.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元素逐渐被氢气夺去,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故B正确;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固体中所减少氧元素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故C错误;D.铁的氧化物有Fe2O3、Fe3O4、FeO,氧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0%、27.6%、22.2%,根据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第一阶段氢气与Fe2O3反应生成Fe3O4和水,第二阶段氢气与Fe3O4反应生成FeO和水,第三阶段氢气与FeO反应生成Fe和水,所以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C。4.B【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I2+SO2+2H2O=2HI+H2SO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解答。【详解】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应I生成HI和H2SO4的分子个数比为2:1,根据反应II和反应III方程式可知,2个HI分子能生成1个氢气分子,而1个H2SO4分子只能生成0.5个氧气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比值为2:1,设生成的氧气质量为x, ,x=16g,则生成2g氢气的同时生成16g氧气,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反应I中碘元素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反应II中氢元素和碘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改变,反应III中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甲烷,甲烷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B、从元素组成看:生成物中的元素全部来自于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微观构成看: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应是。故选C。6.B【详解】A、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错误;B、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正确;C、没有配平,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错误;D、碳酸钠化学式错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B。7.D【详解】A、烟气脱硫后,能够减少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该选项说法正确;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硫化钙、二氧化硫、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SO2+O2CaSO4+S,该选项说法正确;C、脱硫塔中消耗硫化钙,再生塔中生成硫化钙,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该选项说法正确;D、再生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O4+2C CaS+2CO2↑,结合脱硫塔中的反应可知,SO2﹣S﹣2CO2,因此理论上每处理64.0gSO2,可回收32.0gS粉,同时排放出88.0gC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8.D【详解】A.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需要将其表面的氧化物及污物清除,因此铝丝需要砂纸打磨,正确;B.铝置换出硫酸铜溶液里面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正确;C.由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可知,铝置换出硫酸铜溶液里面的铜,故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 Al2(SO4)3,故错误。故选D。9.D【详解】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需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10.B【详解】A、“酸浸”时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A正确。B、氧化镍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过滤 I”得到的滤渣要进行洗涤是为了减少镍离子损失,B错误。C、电池的工作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D、黄钠铁矾受热分解会生成 Na2SO4、Fe2O3、SO2、H2O 和 O2.,将所得固体物质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到 9.60g 固体氧化铁,将滤液蒸干得 2.84g 固体硫酸钠(不含结晶水),钠元素质量2.84g×=0.92g,铁元素质量9.6g×=6.72g,元素质量比为0.92g:6.72g= 23x∶56y,x:y=1:3,D正确。故选B。11.D【详解】A、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应该为,A错误。B、碳酸钠化学式写错,化学方程式为,B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C错误。D、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D正确。故选:D。12.D【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D、工业炼铁,是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故选D。13.C【详解】A、储存过程是氧气和二氧化氮以及氧化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所以为多变一,符合化合反应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B、过程消耗了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所以能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污染,故B正确;C、还原过程生成CO2和H2O质量比为22:9,可得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但由于过程中有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确定x:y= 1:2,故C错误;D、由图可知,除去有机物,整个转化反应为二氧化氮、氧气、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水,总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故D正确。故选C。14.A【详解】A、C + O2CO2,化学方程式正确;B、2H2O22H2O+ O2↑,化学方程式错误;C、Fe + 2HCl = FeCl2+ H2↑,化学方程式错误;D、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化学方程式错误。故选A。【点睛】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①化学方程式要符合客观事实;②化学式书写必须正确;③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④要注明反应条件;⑤要正确标注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15.AB【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A正确;B、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符合图示,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和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含义,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化学方程的含义与书写,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