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展开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
一、复习目标:
1.巩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掌握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记忆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难点:熟悉常见题型,掌握技巧,迁移训练。
三、知识回顾
1. 说明文的特点:知识性、科学性。
2. 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阐明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如事物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
(2)空间顺序:如事物或建筑物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依次介绍。
(3)逻辑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
4.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①下定义, ②作诠释,③画图表,④作比较,⑤列数字,⑥举例子, ⑦打比方,⑧分类别,⑨摹状貌,⑩引资料(一些材料 标注为“引用”,此处采用三字式,是与修辞手法作区别,特注明)等。
5.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包括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等。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四、考练结合
★ 1.弄清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征。
常见题型:分析、把握本文或某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题技巧:(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 《中国石拱桥》。
(2)看首括句。(3)看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
★2.分析说明方法。
常见题型:总结文本、段落或者划线句子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及作用?
答题模式:
①举例子:运用举例子,本句举……的例子,具体说明了 “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中心句)特点,通俗易懂。
②列数字:运用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中心句)特点。
③ 打比方:运用打比方,本句把“……,比作“……”,生动准确地说明“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中心句)特点,通俗易懂。
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答: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弧形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给人以美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④ 作比较:运用作比较,本句把“……”和“……”进行比较,突出了“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中心句)特点。
例:“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答: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常”与“极少”对比,突出了卢沟桥的坚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⑤ 分类别:运用分类别,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分类标准和不同种类。
⑥ 画图表:运用画图表,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种类,使读者一目了然。
⑦ 下定义:运用下定义,使读者对“某概念(说明对象)” 本质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⑧ 作诠释:运用作诠释,对某事物某方面作出具体阐释,使读者对某事物某方面特征认识更清楚。
⑨ 摹状貌:运用摹状貌,对……(某物某方面特征)进行具体描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事理)的……特征。
例:“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答: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枝干的弯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⑩ 引用:a.名言:本句引用“……”的言论(或事例),印证了“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中心句)特点,有说服力;b.资料:本句引用“……”的言论(或事例),增强了“某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加点词在答题时尽量不要遗漏)。
例:“那个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他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答: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马可波罗的话,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石卢沟桥形式优美,极具艺术价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3.赏析说明语言(表推测、表估计、表限制,或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常见题型:(1)一个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不可以。原词在句中的意思是……,换成××词后就成了……意思,不符合实际,太绝对,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2)××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模式:不能删去。该词的意思是……,若删去,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例: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需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宫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只有极少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下“签名”,顾恺之就是目前所知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
问:标红字“目前所知”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不能,②“目前所知”是据目前资料显示的意思。③原句表示据目前历史资料显示,顾恺之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但并不表明他一定就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签名的人,如果删去,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原意;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⑤所以不能删去
★4.赏析标题、段落作用
常见题型:
1.第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下面这段文字介绍“XX”内容,将它放在文字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
答题技巧:(1)从内容上,具体说明了……,强调……意思。
(2)从结构上,
①标题、开头段:A.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或……特点);B.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故事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②中间段: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③结尾段:一般有总说的作用;或与开头的说明相呼应,结构更严谨。
(3)从效果上,若有说明方法,则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上作答。另外,分析句子作用时,需观察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方法,在回答作用。
★5. 说明顺序
答题模板:本文或本段采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文章更有条理性。
★6.根据文章联系生活,作设想、谈启示、说感受
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
(5)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7)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 或公益广告等。
(9)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作出回答。
答题技巧:先结合文中的内容+归纳出作者的一些看法+结合自己的启示+我们该怎么办。
五、课后训练
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张田勘
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约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
电子支付其实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手机银行软件的功能相当于一个个人电子银行,包括个人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汇款等19大类100余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用户可根据需求,按照提示操作。
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工行、农行、建行减少柜员近6万人,而且在过去4年,33家大中型银行减员超过32万人,占全国银行业全体从业者的近1/10。在这些减掉的人员中,大部分是过去银行中传统的柜台操作员。
金融业另一个需要较强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领域是股票证券交易。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提供的信息是,在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用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只需两名交易员就可以照管所有柜台。其实,股票交易最能体现从有纸化到无纸化,从过去交易市场的万头攒动、人声鼎沸到今天交易市场的缩小,电子交易快捷安静运行,都依赖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今天,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主要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95%的网友选择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现在,支付宝有超过4.5亿实名用户,排名无现金支付第一位;其次是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无现金社会能节纳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是古代的金锭、银锭、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纸币上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上百种。钞票上的细菌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而且,无现金社会还能杜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当然,电子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等等。即便是基本可以实现无现金的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无现金社会可能让老年人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
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支付和流通遭受很大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电子金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支付和流通。例如,在灾害发生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人为灾害如战争),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入瘫痪,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也随之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即便这样的事情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的角度,即从信息技术确保安全和灾难控制与救援的思维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
答:无现金社会是否现实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顺序】
答:逻辑顺序。首先说明无现金社会的现象,然后说明无现金社会的优势,最后说明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
3.第⑩段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具体说明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特点,通俗易懂。
4.第②段中加点的“约”能否删去,为什么?【说明语言】
答:不能删去。“约”表估计,删去后就变成“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 你认为要真正实现无现金社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发表看法,感想启示】
答:示例:①完善网点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让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也能参与进来;②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杜绝电子支付和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和恶意诈骗;避免系统崩盘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