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复习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第4章 人与环境(复习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第4章 人与环境(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展开第4章 人与环境(过习题)
内容索引
题型解读与拓展
必备技能一 生态足迹
必备技能二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必备技能三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必备技能四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必备技能五 生态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单元综合测评
必备技能 典例精讲模型杀巧思妙解
必备技能一 生态足迹
[例1](2022·贵州·纳雍县第四中学高二期末)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对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是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需求的一种衡量指标
B.阅读的书可以转换为生产用于制造这些书的纸张所需要的树林的面积
C.碳足迹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面积
D.每个人、每座城市、每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大小不尽相同
必备技能二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例2](2022·重庆·高二期末)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压力,并引发了诸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吃蔬菜相比,吃肉会增大人类生态足迹,与开车相比,选择公共交通可减小生态足迹,环境承受的压力与生态足迹成正比
B.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生物富集现象
C.臭氧层破坏会导致雾霾、酸雨频发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就地保护并禁止开发利用野生资源
必备技能三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例3](2022·陕西·府谷县府谷中学高二期末)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潜在的使用价值
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必备技能四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例4](2022·浙江宁波·高二期末)如图为科研人员通过设置蚯蚓生态滤池的方式,利用蚯蚓进行禽畜废水的处理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选用的蚯蚓应具有繁殖力强,能生活在较潮湿的环境中的特点
B.蚯蚓生态滤池能自给自足地进行物质循环
C.蚯蚓生态滤池的构建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D.蚯蚓的穿梭觅食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必备技能五 生态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例5](2022·河南商丘·高二期末)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桑基鱼塘的设计遵循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桑基鱼塘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
C.桑基鱼塘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桑基鱼塘模式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
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22·云南·弥勒市一中高二期末)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
B.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2.(2022·重庆·高二期末)某市执行垃圾强制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循环原理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②③
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3.(2022·河北·衡水市冀州区滏运中学高二期末)2018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被安乐死。作为地球上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生物,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野外幸存数越来越少。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的原因是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B.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
C.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
D.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
4.(2022·安徽芜湖·高二期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物种多样性 B.生态环境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基因)多样性
5.(2022·广东·兴宁市叶塘中学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
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6.(2022·吉林·长春博硕学校高二期末)现如今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包括( )
①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 ②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 ③缺乏成功案例 ④缺乏理论性指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2022·江西·丰城九中高二期末)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80.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
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
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8.(2022·陕西·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高二期末)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的主流方案是将其改造成公园。在进行植被重建前,需对土壤含氧量、垃圾渗液浓度、重金属含量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垃圾填埋场土壤中富含有机物,微生物代谢旺盛,土壤含氧量高
B.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发生“烧苗”现象
C.某些分解者体内重金属含量较高,这是重金属沿食物链富集的结果
D.公园植被重建宜选用单一的本地物种,以保证观赏性
9.(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原理相同,故各地均应采用相同的模式
C.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只是为了快速提高经济收入
D.在某矿区废弃地进行公园化建设时,需要考虑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协调
10.(2022·陕西·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高二期末)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提高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效率
B.该生态工程中种植不同的农作物,饲养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C.各种粪便可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环境容纳量
11.(2022·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高二期末)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已经形成了生态赤字。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消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
B.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C.合理施肥、灌溉有利于保证农田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D.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扩大人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
12.(2022·黑龙江·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山、矿山废弃地,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发展草业、牧业属于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B.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流动的畅通,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
C.庭院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通过“过腹还田”技术实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
D.由于生猪和肉牛生长快,蛋白质含量高,故畜牧养殖业要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的养殖
13.(2022·江苏南通·高三期末)为推动洪湖水环境治理,近年来对洪湖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的措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围网养殖到拆除围网,洪湖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围网养殖增加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
C.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藻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D.拆除养殖围网后鼓励渔民发展生态养殖,符合生态工程中的整体性原理
14.(2022·福建福州·高三期末)近年来,为保护东北平原地区黑土地资源,我国大力推广免耕技术。免耕种植技术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翻整土地,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以下关于免耕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
A.不翻整土地可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扬尘和土壤退化
B.不翻整土地难以破坏杂草根系,可能需要提高除草剂的使用量
C.不清理作物残茬能促进物质在当地循环,减少农作物对化肥的施用量
D.不清理作物残茬能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使流向农作物的能量增多,产量增加
15.(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工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需求的资源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大
C.生态工程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原理
D.生态工程是一类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16.(2022·山东·青岛市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二期末)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间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丙所摄取的甲、乙等食物的能量远大于丙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C.对该河流进行水质测量,主要应该检测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D.使水质达到要求的处理要遵循协调、循环等生态工程原理
17.(2022·北京海淀·高二期末)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秸秆及牛粪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B.该种植、养殖模式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和整体等原理
C.温室内温度较高降低了牛维持体温的能量消耗,使牛生长加快
D.该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18.(2022·湖北·监利市监利中学高二期末)“稻+N”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度,营造生存环境,让鸭、鱼、泥鳅、小龙虾、蛙等生物在稻田中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互补、高效、优质的种养模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该“稻+N”农业生态系统内完成了循环
B.该“稻+N”群落与普通稻田群落的重要区别是物种组成不同
C.该生态农业模式遵循的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和自生等
D.该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大幅提高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19.(2022·山东菏泽·高三期末)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保持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长江江豚(极危物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长江江豚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长江江豚繁育中心
20.(2022·湖北武汉·高二期末)为提高农田的使用率和单位面积效益,发挥生态优势,浙江金华浦江花桥乡探索出“莲藕种植+水产养殖”的立体农业模式。荷塘中消费者的粪便是荷花的天然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立体农业的建立增大了流入其中的总能量,增大了生态足迹
B.水产养殖需考虑环境承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粪便资源化为生产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其遗体残骸和粪便中的能量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2022·江苏扬州·高三期末)利用物种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建立多个物种共存的农作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稻田系统中有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_鱼_鸭等多物种共存模式。已知水稻叶片由于富含硅质,鸭不喜欢取食。某研究所连续4年研究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
密度的动态变化,相关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稻鸭共作区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稻田中的杂草密度进行定量研究,该取样方法如图1所示,沿田边纵向走70步,横向转向田里走24步,开始倒置“W”九点的第一点取样, 抽取自然田块样本,调查结束后,沿纵向继续深入走70步,再横向转向田里走24步,开始抽取第二个自然田块样本。以相似的步法完成九点取样。分析上述方法,第一取样点与第九取样点之间的横向跨度约为_____步。当大田面积较大时,可相应调整_____的步数。
(2)分析图2得出的结论是_____。与其它杂草相比,稗的种群数量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降低较慢,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
A.稗对水稻田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B.与水稻具有拟态竞争特性,夹杂在稻秧和稻株中,不为鸭子取食
C.与其它杂草相比,稗草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较高
D.鸭子取食水稻幼苗,间接提升了稗草的竞争能力
(3)二化螟是常见的水稻害虫,在稻田的活动场所主要是稻苗基部,稻鸭共作可大大降低二化螟为害株率,请从生态位及食物链角度解释相关的机理:_____。
(4)流经稻-鱼-鸭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_____。在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时,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消化道内未被消化的食物来确定生物的食性。传统方法虽然比较直观,但缺点是_____。因此,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时常采用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
(5)从经费收支情况看,与常规稻作模式相比,稻田系统的多个物种共存模式不仅大大增加了农田的产出,还减少了_____等项目的支出,不仅推进了绿色食品生产,还可增加农民收入。综合上述研究内容,稻田系统的多个物种共存模式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原理(至少答出两个)。
22.(2022·湖北·监利市监利中学高二期末)塞罕坝历史上曾是一片绿洲,由于大肆砍伐逐渐变成了茫茫荒漠。从1962年至今,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号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回答下列问题:
(1)在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往往选择生长较为缓慢的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而不选择生长较快的杨树等,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中的_____原理。一个生态系统的修复是否成功,最终要看该生态系统的_____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即是否达到生态平衡。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_____和_____三个特征。
(2)塞罕坝从荒漠变成如今的森林,从群落演替的类型来看,这种演替属于_____,理由是_____;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
(3)塞罕坝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3 ℃,某研究团队对塞罕坝林场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前者的凋落物少而土壤碳储量高,原因是_____ 。
(4)研究发现:如今的塞罕坝不仅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还可以作为风景区供游客参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3.(2022·湖北·监利市监利中学高二期末)某果园在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区别该果园与其它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
(2)果园中经常爆发病虫害,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草菇的引入使果园群落空间的_________结构更加复杂,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促进了果园生态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转化,该措施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包括______________。
(3)防治果树害虫可以使用糖醋液以及黑光灯进行诱杀,这两种方法都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表。
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挥发物A | 对照物质 | 挥发物B | 对照物质 | 挥发物A | 挥发物B | |
结果(只) | 35 | 15 | 43 | 7 | 17 | 33 |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果园生态系统内苹果树、苹果小卷叶蛾和姬蜂三个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
种群 | 同化的总的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分解者 |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苹果树 | a | b | 69.5 | 7.0 | 19.0 | 45.5 |
苹果小卷叶蛾 | 19.0 | 9.0 | c | 1.0 | d | e |
姬蜂 | 3.5 | 1.0 | 2.5 | 微量 | 无 | f |
据表分析,苹果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kJ・a-1,能量从苹果小卷叶蛾到姬蜂的传递效率低于18.4%,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22·广东汕头·高二期末)广东省海岸线长,沿海湿地资源丰富。研究者于2016年——2019年对进行越冬水鸟观测,研究两地越冬水鸟群落多样性,以此识别广东沿海湿地生态环境主要问题,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____________。
(2)据历史记载,1960-1980年间汕头沿海湿地的优势水鸟为豆雁和其他大型雁类,而此研究期间记录到的优势种为黑腹滨鹬、凤头潜鸭等5个小型物种,意味着在过去这些年间汕头沿海湿地发生了____________。
(3)下表是广东西部雷州湾和东部汕头沿海湿地两地观测到的越冬水鸟主要类型及主要占比:
水鸟类型 | 物种组成 | 物种数目 | ||
雷州湾 | 汕头沿海 | 雷州湾 | 汕头沿海 | |
鸻形目 | 68.6% | 50.0% | 93.2% | 55.4% |
鹳形目 | 17.6% | 15.2% | <5% | 14.8% |
雁形目 | <10% | 21.7% | <5% | 29.2% |
由表格数据可推测,汕头沿海湿地越冬水鸟的分布较____________(“聚集”或“分散”)。研究发现,雷州湾和汕头沿海湿地的水鸟物种多样性在统计学上无差异,而汕头沿海越冬水鸟群落的功能分异度(如食性分异度和取食层分异度等)均显著高于雷州湾。功能分异度是定量衡量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指标之一,功能分异度越大,表明种间生态位互补性越强,竞争作用越弱。结合上述结果推测,汕头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比雷州湾的____________(“简单”或“复杂”),能为更多不同类型的水鸟提供 。
(4)为整治汕头沿海湿地环境,汕头市龙湖区于2020年度提出了“新津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提出将开展相关区域的污染物清理等措施,提升湿地的自我恢复力,同时建设湿地公园,提升景观效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靓丽风景。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_原理。打造湿地人工红树林时,往往考虑种植多种红树植物,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4章 人与环境(复习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第4章 人与环境(复习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第4章人与环境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第4章人与环境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过习题解析版docx、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过习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过习题解析版docx、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过习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