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718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世界的人口说课稿
展开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世界的人口》,所选用的教材为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根据新课程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的人口》是初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的人口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本节共1课时。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因为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和探索地理知识的愿望,因此我上课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说多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和重要价值。3、重难点分析基于新课程理念和初一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教学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二、 教学目标分析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 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 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4、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对世界人口的认识。采用“设疑—探究—尝试—小结”的四步循环导学法展开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自主探究,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能力框架的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问题,树立控制人口数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 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学生也有着相对零散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探究欲望,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采取让学生多说、多想、多探究、多讨论,采用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性学习方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 ㈠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㈢;课堂总结,完善新知;㈣随堂练习,巩固提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世界人口70亿—我们在行动》,设问:世界人口什么时候达到70亿的?你的世界人口70亿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读教材,解决目标问题。如果对本节内容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师生共同探究。对目标中提出的内容教师向学生提问,看是否掌握。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48的“活动”。学生展示答案,我即时评价,活动4为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基本的人口观念正确即可。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探究活动2: 算一算结合课本P49的阅读材料1和阅读材料2引人自然增长率。根据课本P50的活动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媒体展示图3-2“2008年不同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由此可引人世界人口的分布)设计意图: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探究活动3:读一读展示图3-3“世界人口分布”组织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 从图中找出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主要有哪些?2、 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 (参考课本P50-51正文资料)3、 从图中找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一下的地区主要有哪些?4、 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我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标出世界人口四大密集区(西欧、美国、东亚、南亚),四大稀疏区(热带雨林、沙漠地区、苔原带和冰原带)。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教学培养了学生读书、读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探究活动4:人口问题常言道:多子多福。地球我们共同的母亲拥有70多亿儿女,是不是很幸福呢?请你结合课本P51-53的图文信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说说人一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2、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那么是不是人少就好呢?(多媒体展示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影响)3、人口增长过快与过慢都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紧急发展,请大家想想办法,看看人口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书、读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堂总结,完善新知方案:以活动“问问我自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问答以下三个问题①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②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③我学会了什么技能?随堂练习,巩固提升练习设计突出层次性,趣味性,是对所学内容的拓展和提升。 我充分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课程设计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各位专家、老师辛苦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