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说课稿
展开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中国的河流》,所选用的教材为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根据新课程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气候河流》是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包括气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四部分,共第3课时。《中国的河流》旨在介绍我国河流的概况及其水文、水系特征,以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以及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为引线,着重介绍了长江、黄河和塔里木河的特征,表达了中国地大物博,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学情分析更
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因为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和探索地理知识的愿望,因此我上课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说多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和重要价值。
3、重难点分析
基于新课程理念和初一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2、 长江和黄河的基本知识;
3、 长江的开发利用和黄河的治理。
教学难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长江的开发利用和黄河的治理。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掌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中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主要湖泊;
2.了解塔里木河、长江和黄河的概况及其水文特征;
3.知道长江和黄河的资源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以及辨析自然要素间互相影响的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水文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学生也有着相对零散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探究欲望,引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愉快教学法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索发现为主线,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包括:
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㈢ 课堂总结,完善新知;㈣ 随堂练习,巩固提升。
第一课时: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以外流区为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如果说山脉是祖国的骨架,那么河流是祖国的血脉,从这节课开是我们一起了解祖国血脉的分布、特征、开发利用及其健康状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方案:
自主学习: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1、流域和水系的概念;2、什么是内流区、外流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P42的正文和“阅读”资料,掌握相关内容。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展示图2-28“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和东亚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完成以下任务:
(1)在图中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和塔里木河,找出它们注入的水域。想一想,这些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
(2)在图中找出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3)在图上找出京杭大运河,看一看,京杭大运河经过的省区,连通的水系。
(4)了解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内流区和外流区的主要水系。
探究2:课件展示我国内外流域水文特征对比表,要求学生根据要自制一份。
| 补给类型 | 水量 | 水位 | 汛期及长短 | 含沙量 | 冰期 | 河流落差 |
外流区北方 |
|
|
|
|
|
|
|
外流区南方 |
|
|
|
|
|
|
|
内流区 |
|
|
|
|
|
|
|
学一学: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43的正文内容,结合前面所学季风气候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尝试填写表格。我从旁指导,学生展示填写结果,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对于学生感到困惑和有争议的内容,重点讲解。
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表格。
探究3:中国主要湖泊
展示图2-28,组织学生读图了解我国主要的湖泊分布区。讲解湖泊可以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两种。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并补充相关信息。
看一看:比较图2-30和2-31,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辩一辩: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准备以保护洞庭湖环境生态为题的辩论会。按照课前的准备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和评委三组。
活动流程包括:评委宣布辩论流程和规则、辩论过程,辩论过程包括开篇陈辞、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辞四个环节。
辩论结束后我再次强调主题,并对大家的表现做充分积极的肯定。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课堂总结,完善新知
方案:以活动“问问我自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问答以下三个问题
①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
②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③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随堂练习,巩固提升
课下收集资料,了解长江流域的情况分析长江流域的水文特点。
我充分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课程设计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各位专家、老师辛苦了。
第二课时:滚滚长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创设情境“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同学们知道湘江的水北流到哪里了吗?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方案:
自主学习: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1、长江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2、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所属省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P46-47的正文掌握相关内容。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展示图2-32“长江水系”,指导学生读图完成以下任务:
描一描:请同学们用红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长江的起止点,找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说一说:自西向东说出长江所经过的省、直辖市、自治区。
找一找: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赣江、湘江、乌江。
在地图上标示出这些支流注入长江的位置,比如汉江在武汉附近注入长江。
课件展示图2-9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对比找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
探究2:长江的开放利用
读图2-37,完成课本P47的“活动”题,了解长江上游地区河流落差最大,知道水能资源丰富需要两个条件,河流落差和水量。
阅读课本P48的“长江三峡工程”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状况。引导学生思考除发电、航运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长江的哪些资源?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课堂总结,完善新知
方案:以活动“问问我自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问答以下三个问题
①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
②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③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随堂练习,巩固提升
课下收集资料,了解长江流域的情况分析长江流域的水文特点。
我充分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课程设计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各位专家、老师辛苦了。
第三课时:滔滔黄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播放黄河的景观视频,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方案:
自主学习: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1、长江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2、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所属省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P46-47的正文掌握相关内容。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展示图2-39“黄河水系”,指导学生读图完成以下任务:
描一描:请同学们用蓝笔描出黄河的干流,注意长江的起止点,找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说一说:自西向东说出黄河所经过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标示出来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自治区)。
找一找: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渭河和汾河。
课件展示图2-9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对比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探究2:黄河的贡献:蕴藏水能、塑造平原、提供水源
读图2-37,完成课本P47的“活动”题,了解黄河上游地区河流落差最大,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指导学生在地图上认识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
课件展示图文资料:黄河塑造了华北平原和河套平原,说明黄河是宁夏平原,关中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主要灌溉水源。
探究3:黄河的忧患 地上悬河、含沙量大、决口之险、断流之忧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50-61图文信息。讨论黄河地上悬河形成的原因;黄河泥沙的来源;出现断流的原因。
我通过课件展示黄河忧患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黄河问题。
探究4:治理黄河
假如你是水利部部长,你应该怎样解决黄河的忧患呢?
引导学生从忧患产生的原因出发,制定措施。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观点。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现的空间和时间,及时引导防止跑题。
最后师生合作,归纳治黄措施。
播放视频:治理后黄河流域的景象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课堂总结,完善新知
方案:以活动“问问我自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问答以下三个问题
①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
②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③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随堂练习,巩固提升
随堂练习
我充分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课程设计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各位专家、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