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甘肃省张掖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发生染色体复制,复制的结果是( )
A.DNA数目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 B.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C.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D.DNA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2、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e→e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动物细胞在e→a时期完成中心粒的倍增
C. 高等植物细胞在c→d时期出现赤道板
D. 高等动植物细胞在d→e时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3、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离是在前期和后期
B. 分裂间期只占细胞周期的一小部分时间
C. 在后期,可以观察到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D. 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细胞板的形成在末期
4、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B. 碱性染料可将染色质(或染色体)染成深色
C. 漂洗不彻底会导致解离过度,细胞结构易受损
D. 制作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5、下列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按细胞分裂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④→②→①
C.①→④→⑤→②→③ D.④→⑤→③→①→②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B.衰老细胞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特征
C.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均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D.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7、下列有关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与其他细胞相比受精卵细胞的全能性最高
C.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就越低
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自动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B. 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无限的
C. 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减小
D. 没有发生分化的受精卵没有全能性
9、用豌豆进行人工杂交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自花传粉开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 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需要对充当母本的植株去雄
C. 去雄是指待到母本的花成熟后,将其全部雄蕊去除
D. 人工杂交过程中,需要分别对父本和母本进行套袋处理
10、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狗的长毛与卷毛属于相对性状
B.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其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1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1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12、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属于其研究过程中“演绎”的是( )
A.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 若F1进行测交,则分离比为1:1
D. 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
13、某同学取两个小桶分别标记为I和Ⅱ,现有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1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进行模拟孟德尔“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个小桶内的彩球D、d分别代表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雌、雄配子
B. 该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C. 模拟实验中,抓取的彩球记录后不需要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D. 记录每次配对的彩球组合类型,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的比例
1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可据此判断出显性性状和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型及数量
一
甲(顶生)×乙(腋生)
102腋生,98顶生
二
甲(顶生)×丙(腋生)
197腋生,202顶生
三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15、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形有圆形叶(D)和心形叶(d)。现有雌、雄基因型均为DD∶Dd=2∶1的植株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代中圆形叶与心形叶的比值为( )
A.8∶1 B.4∶1 C.35∶1 D.65∶1
16、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3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之比是( )
A. 9:7 B.8:1 C.7:2 D.7:1
17、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采用了“减法原理”
C.T2噬菌体感侵染细菌后,搅拌得目的是使亲代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大肠杆菌裂解则35S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增强
18、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19、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的一条单链中A与T的数量相等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DNA分子通常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构成
20、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提供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2、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DNA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0.5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C.每个磷酸基团上均连着两个脱氧核糖
D.在DNA的双链结构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T)/(G+C)=1
23、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4%。若其中一条链的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胸腺嘧啶占28%,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24%,22% B.22%,28% C.22%,26% D.23%,27%
24、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 B.基因中碱基序列代表着遗传信息
C.基因是DNA的基本单位 D.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25、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细胞内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RNA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少数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RNA具有储存遗传信息、运输、参与组成细胞结构等功能,但无催化功能
C.翻译过程需要3种类型RNA都参与
D.RNA片段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有4种
26、DNA的复制方式有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子代DNA的每条链都由亲本链的片段与新合成的片段随机拼接而成)。科研小组同学以细菌为材料,进行了将15N细菌置于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两代并离心的实验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培养一代离心结果为重带和轻带,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
B.若培养一代结果为中带,可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若培养二代结果为中带和轻带,则DNA的复制方式不是全保留复制
D.若连续培养三代并离心,结果只出现一个条带,则可能为弥散复制
27、一条肽链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至少有( )
A.500个和1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
C.1500个和1500个 D.1500个和3000个
28、如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表示转录、复制、翻译
B.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①②⑤
C.④过程为逆转录过程,存在A-U、C-G、T-A、G-C碱基配对方式
D.某些病毒可进行④⑤过程
29、下列关于遗传密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的密码子不同
B.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部位结合时,mRNA转录开始
C.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D.一种氨基酸只有1种密码子
30、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可能会通过对基因的修饰,调控基因的表达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C.染色体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会影响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
D.表观遗传能使生物体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DNA甲基化会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二、读图填空题
31、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一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表示有丝分裂____期,其对应图甲中的____(填字母)。该细胞中DNA和染色单体依次共有____、____条。
(2)图甲AB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
(3)请将图中①-⑤进行排序____。观察染色体形态最佳的时期是____(填序号),该过程图表示的是____(填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
(4)图甲中的BC段对应下图的____(填序号)。下图④中1指的是____。
32、图1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Ⅰ和Ⅱ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Ⅱ是________酶。
(2)图2中,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填序号)交替连接而成。
(3)图2中④名称是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A和T通过_________连接。
(4)DNA分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能破坏图乙中氢键而打开双链,现在两条等长的DNA分子甲和乙。经测定发现甲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若乙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600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个。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4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占________。
33、如图为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胰岛素基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独特的_________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2)图1中过程①发生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过程②称为_________。该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
(4)图1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2是某白化病患者的异常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过程,则异常酪氨酸酶基因与白化病性状的控制关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4、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中显性性状为 ____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性是 ____________。该子牛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上述两头黑牛再次交配产生黑色公牛的概率是________。
(4)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现在要在一个交配季节中鉴定一头黑色公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实验方案:将该公牛与多头________________母牛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公牛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该公牛为杂合子。
(5)写出题干中这两头黑牛杂交的遗传图解(需写出配子、相应表现型及其比例)。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发生染色体复制,DNA分子加倍,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仍为一条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综上所述,B正确。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图中按顺时针方向,e→a为间期,a→b为前期、b→c为中期,c→d为后期,d→e为末期,因此e→e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正确;B、e→a为间期,间期可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动物细胞还可进行中心粒的复制,B正确; C、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会出现,C错误; D、d→e为末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间凹陷而缢裂,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从而将细胞一分为二,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染色单体的形成在间期,分离是在后期,A错误; B、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B错误C、在中期可以观察到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 D、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细胞板的形成在末期,D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正确; B、由于染色体(或染色质)呈酸性,所以用碱性染料将其染成深色,B正确; C、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解离液中的盐酸,避免解离过度,也利于着色,因而漂洗不彻底会导致解离过度,细胞结构易受损,C正确; D、制作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①图中黑色结构可表示细胞核,此时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可属于有丝分裂间期图;
②图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并且染色体被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属于后期图;
③图细胞出现两个细胞核,表明此时细胞已经一分为二,可表示末期图;
④图细胞的细胞核的核膜开始逐渐解体,可表示前期图;
⑤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在赤道板上,可表示中期图。
故选:C。
6、答案:C
解析: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细胞衰老的特征是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等;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抓住两个“相同”(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和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同一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其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如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可以是DD或Dd,B正确。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C错误。性状分离一般是指杂合子自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错误。
11、答案:D
解析:①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②正确;③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③正确;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1白花,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综上所述②和③可以判断出显隐性关系。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这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假说内容,B错误;
C、测交预期结果:高茎:矮茎接近于1:1,这属于“演绎”,C正确;
D、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这是实验验证,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同一个小桶内的彩球D、d代表基因组成不同的雌配子或雄配子,A错误; B、由于两个小桶中各有一对两种配子,所以该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正确; C、模拟实验中,抓取的彩球记录后需要放回原来的小桶内,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1均为C错误;D、记录每次配对的彩球组合类型,多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的比例,10次数量较少,存在偶然性,D错误。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由表中第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出腋生为显性性状,且甲(bb)和丁(BB)均为纯合子,子代全为腋生(Bb),B正确;可写出第一组:甲(bb)×乙(B_),第二组:甲(bb)×丙(B_),两组实验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腋生:顶生≈1:1,都相当于测交,可推断出乙、丙均为杂合子(Bb)。
15、答案:C
解析:雌、雄基因型均为DD:Dd=2:1的植株自由交配,即有2/3DD、1/3Dd,则雌雄配子均为5/6D、1/6d,随机交配后,子代中dd=1/36,D=1-1/36=35/36,即圆形叶与心形叶的比值为35:1。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B
解析: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采用了“减法原理”,即逐渐加入各种酶,一一排除各种物质的作用, B正确; C、T2噬菌体感侵染细菌后,搅拌得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C错误; D、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大肠杆菌裂解则35S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不受影响,32P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增强,D错误。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15N,32P只存在于DNA分子中,即不能用15N替代32P,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以噬菌体DNA转录形成的mRNA为模板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的,B错误;噬菌体DNA在大肠杄菌体内合成,模板来自噬菌体,但原料脱氧核苷酸来自大肠杆菌,C正确;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19、答案:B
解析:A、DNA每条脱氧核苷酸链的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 B、DNA双链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在DNA双链中A与T的数量相等,但是DNA的一条单链中A与T的数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它们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C正确; D、DNA通常为双链,即DNA分子通常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构成,D正确。
故选:B。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DNA双螺旋模型构建的科学史。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体现DNA的结构,因此①不能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
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用来分析DNA分子的结构,因此②可以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
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为沃森和克里克得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提供重要依据,因此③可以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
DNA半保留复制是在DNA双螺旋模型建立之后提出的,因此④不能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综上所述,B项正确。
21、答案:D
解析: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错误;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故选D。
22、答案:B
解析:A、非互补碱基和之比在DNA两条链间互为倒数,若DNA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2,A错误;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所以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B正确;
C、每条DNA单链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并不是每个磷酸基团上均连着两个脱氧核糖,C错误;
D、在DNA的双链结构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A=T,C=G,所以(A+T)和(G+C)的值不一定相等,D错误。
故选B。
23、答案:C
解析:解此类型题时,可先绘出两条链及其链上的碱基,再依题意注明已知碱基的含量,通过绘图直观形象地将题中信息呈现出来,有利于理清解题思路,寻求解题方法。在双链DNA分子中,当A+T=54%时,在一条链中(如a链)A+T占这条链碱基的54%,A=54%-28%=26%;a链中G占22%,另一条链中C占22%。(如图)
24、答案:B
解析: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复制前)或两个(复制后、着丝粒分裂前)DNA分子,A错误;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对于RNA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基因中碱基序列代表着遗传信息,B正确;C、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D、对于真核生物而言,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在线粒体、叶绿体等也含有基因,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但也含有基因,D错误。
故选B。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B
解析:A、若实验一离心结果为重带(两条链均为15N)和轻带(两条链均为14N),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A正确; B、若实验一离心结果为中带(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或者两条链上均含有15N和14N),可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B错误; C、若实验二离心结果为中带和轻带,则DNA的复制方式不可能全保留复制,若为全保留复制,则一定有重带,C正确; D、DNA分子复制若为弥散复制,不论复制几次离心后条带只有一条密度带。若实验二改为连续培养三代并离心,结果只出现一个条带,则可能为弥散复制,D正确。
故选:B。
27、答案:D
解析: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至少有碱基500×3=1500(个),用来转录mRNA的DNA至少有碱基500×6=3000(个)。
28、答案:D
解析:A、①、②、③分别表示复制、转录、翻译,A错误; B、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①②③,不能完成⑤RNA分子的复制,B错误; C、④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于是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配对,所以存在A-T、C-G、U-A、G-C碱基配对方式,C错误; D、有些病毒可进行④(RNA的复制,例如新冠病毒),有些可以⑤(逆转录过程),例如HIV,D正确。
故选D。
29、答案:C
解析:A、密码子的简并性是指一种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的情况,而UGA只可以编码一种硒代半胱氨酸、UAG只能作为终止密码,A错误; B、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启动子部位结合时,转录开始,B错误; C、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C正确; D、一个氨基酸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密码子决定,D错误。故选:C。
30、答案:D
解析:A、环境可能会通过对基因的修饰,如影响甲基化、去甲基化等过程,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A正确;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一般是在转录水平实现,B正确; C、染色体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即是发生了表观遗传,会影响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生物的表现型,C正确; D、表观遗传能使生物体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DNA甲基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D错误。
故选:D。
31、答案:(1)后期;DE(CE);8;0
(2)DNA复制;着丝粒分裂
(3)③②①⑤④;①;植物细胞
(4)①②;细胞板
解析:(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中的DE(CE)段。该细胞中DNA有8个,因为着丝粒分裂,所以染色单体有0条。
(2)AB段正在进行DNA的复制,CD段下降的原因为着丝粒分裂。
(3)根据分析可知:①-⑤的排序为:③②①⑤④,①为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由于图形中有细胞壁,所以该过程图表示的是植物细胞。
(4)甲图中BC段为有丝分裂前、中期,因此对应②①。图丙④中1指的是细胞板。
32、答案:(1)半保留复制;DNA聚合;②③
(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4)甲分子中C//G比例高,氢键数多
(5)6000;1/8
33、答案:(1)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双螺旋
(2)RNA聚合酶;翻译;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ACU
(4)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同种蛋白质(提高翻译的效率)
(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白化病患者的性状
解析:(1)人体遗传物质为DNA,故胰岛素基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过程的准确进行。
(2)图1中过程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且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该过程进行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过程②称为翻译。该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该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分化导致的,即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引起的。
(3)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做1个密码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图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CU。
(4)图1中显示,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同种蛋白质,进而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效率。
(5)若图2是某白化病患者的异常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过程,则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白化病患者的性状。
34、答案:(1)黑色
(2)Bb×Bb
(3)BB或Bb;1/3;3/8
(4)棕色;全为黑牛;棕色牛(黑色牛∶棕色牛=1∶1)
(5)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校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