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测课件专题03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八年级课标篇目 (含答案)
展开八年级课标篇目 含比较阅读
课内文言文
一、三 峡郦道元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如果
不是
快
驾着
这里指飞奔的马
倘若
阻断
逆流而上
顺流而下
山陵
冲上、漫上
到了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特点。(3)“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侧面写出江水迅急的特点。【评析】分写夏季三峡情景——江水暴涨,水流湍急(奔放美)。
内容详解
甚,很
茂盛
飞速地冲荡
极
原文复习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结合。(5)“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写仰视所见,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并由景导入作者的心境。【评析】分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清树荣,风景秀丽(清幽美)。
内容详解
所以
消失
声音悲凉婉转
回声
凄惨悲凉
延长
连接
肃杀,凄寒
原文复习
(6)“每至晴初霜旦……哀转久绝”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秋景的凄清、萧瑟。(7)“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进一步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评析】分写秋天三峡的情景——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凄婉美)。
内容详解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婉转/翻转;B.阻断/消失;C.有时;D.快/残疾
C
3.重点句子翻译题(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肃杀、凄寒。
4.填空题文中第一段写山,其中“ ”突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 , , ”则从侧面极力渲染山之高峻,江之狭窄。
不见曦月
自非亭午夜分
隐天蔽日
略无阙处
5.简答题(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这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因为三峡江面狭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山下只见一线天。突出了三峡两岸连山,山势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一是突出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既照应文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又突出了凄清悲凉的气氛,也表现作者对渔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C.第三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B
解析:有误,这句话并不能体现“山高”“回环曲折”的特点,体现了三峡水的迅疾。
【甲】《三峡》【乙】剑阁赋李 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①。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比较阅读
【注释】①崔嵬:高耸貌;高大貌。
解析:A.离开;B.平安/安静;C.昏暗;D.思念
B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旁 则 飞 湍 走 壑 洒 石 喷 阁 汹 涌 而 惊 雷
旁 则 飞 湍 走 壑/ 洒 石 喷 阁/ 汹 涌 而 惊 雷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乙】文作者怎样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3分)①不等友人离去就盼友人归来。②直接描写自己无尽的沉吟叹息。③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现自己黯淡的心情。④想象离别后两人对月相忆的情形。(答对2点可得满分)
(2)【甲】文中三峡的山和【乙】文中的剑阁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①都具有高耸、险峻、雄伟的特点。(1分)②写法: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1分)
【乙】【参考译文】从咸阳径直向南眺望有大约五千里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耸入云霄的山峰。它的前面有剑门关横出,截断行人的去路,背靠青天而把大山从中间断开。上面松林的寒风发出一阵阵响声,还有巴东三峡那样的猿猴相互哀鸣。它的旁边还有飞速湍急的流水在沟壑中奔跑,洒在山石上,喷在剑阁上,汹涌澎湃,发出的声音像那惊雷一般。
送才智双全的你这次离开,你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回来?希望你远去能够极其平安啊,我沉吟着还哀叹了半天。眼看着沧浪波涛滚滚地往东流去,悲痛那白亮亮的太阳藏匿到了西山。鸿雁在秋天的各种声响之中离别了它的伙伴,云朵好像也有发愁的脸色,一直到傍晚。明月从剑阁关上再一次升起的时候,希望能与你在两地共同举起酒杯而相互怀念。
清闲
只是
大概是
清明澄澈
共同,一起
睡觉
考虑,想到
原文复习
房门
二、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
内容详解
(1)前三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夜游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同游之人。(记叙)(2)第四句写景。“积水空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图景。(描写)
(3)第五句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本文主旨句。文中的“闲人”一词包含着各种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遣怀的达观。(抒情)【评析】本文从赏月缘由,写到庭下月景,再到月下感叹,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环环相扣。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A.行走/品行;B.快乐/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C.清澈/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D.交错
D
3.重点句子翻译题(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幽美,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4.填空题(1)文章不仅点明和张怀民的友谊,更流露出不甘心一个人独赏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无与为乐者
(2)本文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人、情、景合一的意境。先写因“ ”勾起作者夜游的兴致,再以写实笔法描绘了“ , 、 , ”的澄澈的月光,最后用“ ”抒发了对世人汲汲于名利而无人赏月的惋惜。(用原文句子填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竹柏影也
荇交横
水中藻
庭下如积水空明
月色入户
5.简答题(1)作者去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一句中的“亦”可否去掉?说说你的看法。不可去掉。“亦”是“也”的意思,说明怀民与作者都没有睡,暗示了两人心意相通、情趣相投、互为知己的感情。
(2)“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作者把无情感的月亮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衬托了作者欣喜的心情。在作者的笔下,那柔美的月色是那样善解人意,当作者孤寂无聊的时候,它悄悄地溜进屋来慰藉作者。
(3)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贬谪悲凉;②人生感慨;③赏月喜悦;④漫步悠闲。
(4)请从修辞、正侧面描写和动静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景的妙处。角度一: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二: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烘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角度三: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5)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描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寓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文章的“月”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可推知月色之清,“水中藻、荇交横”可见水之清。动静结合,领读者进入一个亦真亦幻的透明世界。B.这篇游记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事、景之中寓情:三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C.文章结尾句议论抒怀,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境由心生,景由人异,正是审美的普遍心理。D.和《小石潭记》一样,两文都借景抒情。本文欣喜悠闲与失意悲凉交加,而柳宗元则在寂寞处境中显现出悲凉凄怆的心绪。
解析:“庭下如积水空明”可推知月光之明,“水中藻、荇交横”可见月色之清。
答案:A
【甲】《记承天寺夜游》【乙】西湖念语①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上。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②。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③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注释】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
1.【新题型】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2分)
美好,优美
胜过,超过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
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6分)(1)【乙】文开篇写王子猷和陶渊明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①以王子猷和陶渊明作类比,表明自己追求清闲自然的志向;(1分)②引出下文作者赏西湖。(1分)
(2)【甲】【乙】两文中的“闲人”都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①清闲之人。苏轼和欧阳修,一个被贬,一个辞官退休,这样的处境使他们有时间走进自然,亲近清风明月。②恬适之人。苏轼因心境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欧阳修“并游”“独往”“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留恋于山水间,自得其乐。③旷达之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的“但”字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欧阳修辞官之后,“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心无挂碍,平和旷达。(答对2点可得满分)
【乙】【参考译文】从前王子猷喜爱竹子,到了人家门前也不去拜望主人;陶渊明的躺车,遇到了酒就在路上逗留。何况西湖这样的美景,在东颍一带独自享有好名声。虽然美景良辰,本来大多见于盛大的宴会。但是清风明月,幸好也属于清闲之人。一起交游或许会结成好友,趁着兴致有时也会独自去游玩。听一听蛙鸣,何必问它属于官家还是属于私人。面对弯弯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咏一首诗。
到了高兴而领会了意旨时,也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样纵情尽兴。于是我明白了,偶然来一次往往胜过专程来游玩。前人说过的话是值得相信的。这一切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收获却已经很多。于是就翻看旧有的诗词,写出新的词调,冒昧地陈述一番薄技,姑且表达清新欢快之意。
《孟 子》
同“增”
扰乱
违背
财资缺乏
使……劳累
使……痛苦
集市
狱官
选拔、任用
兴起,指被任用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往往
匹敌、相当
在国外
同“弼”,辅佐
在国内
了解、明白
显露、流露
脸色
征验、表现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同“横”,梗塞、不顺
困扰
犯错误
常常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兴起,指被任用/显露;B.集市;C.匹敌/攻击;D.祸患/忧虑
B
3. 重点句子翻译题(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一个国家)在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4.填空题(1)孟子认为,一个人经受了各种磨炼,最后就能“ ”;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国内要有“ ”,国外要有“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 , , ”;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 , , ”。
而后喻
发于声
征于色
而后作
衡于虑
困于心
敌国外患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5.简答题(1)文章开头连用六个事例,有什么作用?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论证更充分。(2)《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认为成才源自刻苦勤学,本文中作者又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杰出的人物都是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所造就的,所以,要想成才必须先积极克服各种人生困难。(或:杰出人才都是在艰难困苦中成就的。)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能否删除?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不能删除。这句前面的内容都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这样由个人到国家,能使论述更全面更严密;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正面论证,而这句话是反面论证,如果删去这句话,就不能够充分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4)请结合课文及链接材料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链接材料】近两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新冠疫情、山火、台风、暴雨等接踵而至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5)《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这一句表达的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考验之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意志上经受磨炼。B.一个国家要免遭灭亡,既要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又要警惕敌国外患。C.本文论证严密,先从造就人才说起,再论国家存亡之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D.本文通篇设喻说理,行文有气势,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解析:“通篇设喻说理”不对。
D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A.同“返”,返回;B.归还/归依;C.精锐/精神;D.会见/适逢,恰巧遇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振 贫 吊 死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振 贫 吊 死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分)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2分)
(2)结合【甲】文和【乙】文,谈谈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刻保持忧患意识。(1分)②对于一个人来说,忧患意识能磨炼人、激励人不断进步,助人成长,进而取得成就;(1分)③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忧患意识能使国家兴旺发达。(1分)
【乙】【参考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
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 之后四年,越王勾践再次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
格外
砍倒
柳宗元
以……为乐
四、小石潭记
嬉戏、逗乐
静止不动的样子
映照
穿透
表示约数
大约
像北斗星一样
像蛇一样
交错不齐
跟随
离开
停留
凄清
深
凄凉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大约/可以;B.自、由/跟从;C.因为;D.道路/正确的方法
C
3.重点句子翻译题(1)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2)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4)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
(5)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6)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7)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8)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4.填空题(1)选文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用游鱼“ ”衬托;鱼儿静态则“ ”,动态则“ , ”。(用原文语句回答)(2)《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悄怆幽邃
凄神寒骨
往来翕忽
俶尔远逝
佁然不动
皆若空游无所依
5.简答题(1)第一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①移步换景。按照游览顺序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通过“闻”“伐”“取”“见”等简练的词语写出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②作用:点出了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小石潭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做铺垫。
(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3)作者反复渲染小石潭水清石奇境美而“寂寥无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借小石潭的奇美隐喻自己才华出众,借小石潭“寂寥无人”类比自己怀才不遇、备受贬谪的不幸处境。
(4)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柳宗元遭贬谪,寄情山水,看到小石潭的美景,心情愉悦;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5)作者在描绘景物时善于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①动静结合:作者写潭中鱼“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佁然不动”,这是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出鱼的游动之态,这是写动,动静结合衬托出作者“心乐之”的情怀。②正侧面结合:第一段,“水尤清冽”正面描写了潭水清澈澄净,第二段用游鱼、日光、影子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③修辞手法:“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作者写潭西南边的小溪,连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溪流逶迤曲折之状,时显时隐之景,溪岸山石嶙峋之势,把溪流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突出了小石潭的神秘莫测,也暗示出作者感觉前途渺茫的心境。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D.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C
解析:有误,“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作者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并没有去掉。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解析:A.想要/将要;B.少;C.极点/阻断;D.环顾/拜访
B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初 时 四 瞰 云 漫 及 至 朝 暾 始 见 于 扶 桑
初 时 四 瞰 云 漫/ 及 至 朝 暾 /始 见 于 扶 桑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乙】文中作者对武功山的评价在游览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①作者刚游览武功山时觉得见面不如闻名;(1分)②等看到武功山的日出之后则觉得这里的景色可谓是天下罕见,堪为一绝。(1分)
(2)【甲】【乙】都是游记,试探究它们在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3分)同:《小石潭记》和《游武功山记》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1分)异:二者抒发的情感不同。①【甲】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获得的短暂欢乐,抒发被贬官后的凄苦孤寂之情;(1分)②【乙】表达了作者见到武功山的奇异景色的惊喜之情。(1分)
【乙】【参考译文】甲子年四月二十一日,我和你一起来到萍乡,游览武功山。适逢天下大雨,游览者很少,从山脚往上几十里,雨势没有减弱,但山间水雾弥漫,视野迷蒙,阴森森的想要吃人的样子。再加上雷电交加,那么游客就更加少了。我环顾四周嘲讽着说:“咦!这就是所谓的大名鼎鼎的神山吗?果然见面不如闻名啊。”
第二天,(我们)在峰顶观看日出。刚开始时,看见四周云雾弥漫,等到太阳刚从远方升起时,天的尽头露出一线光,上下颜色各不相同。一会儿金光灿烂,阳光四射,像佛光云海;可谓是天下罕见,堪为一绝。
著称
辱没
同“衹(只)”,只、仅
虽然
因此
五、马 说
韩 愈
怎么
等同,一样
犹,尚且
同“现”
虽然
同“饲”,喂
有时
吃一次
大概,表推测语气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面对
鞭子
通晓
才能、才干
喂
正确方法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吃/同“饲”,喂;B.犹,尚且/将要;C.按照/认为;D.能够
D
3.重点句子翻译题(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 文章先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反面展开论述。以千里马“ , ”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 , , ”写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最后用“ ”点出了全文的中心。(用原文语句回答)
其真不知马也
才美不外见
力不足
食不饱
骈死于槽枥之间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
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
4.填空题
(2)人才固然重要,慧眼识英才的人更加重要,正如韩愈在《马说》中“ , ”所阐述的那样。一旦怀才不遇,人才就会像不受赏识的千里马那样“ ”。(用原文语句回答)
不以千里称也
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
5.简答题(1)作者把千里马食量惊人的特性跟食马者的“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对照起来,有什么用意?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严重后果是“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责任在“食马者”对千里马的摧残。因此,强调千里马食量惊人这一特性,正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无知。
(2)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是什么?三者的关系怎样?伯乐比喻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的关系,食马者对千里马则压制摧残。
(3)本文写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千里马的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为下文“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做铺垫。反映了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
(4)有人认为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阐述。我认同局限性这个观点。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如同痼疾,是很难避免的,因此作者的希望很难实现。在当今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了宽松的育人环境,我们在大展宏图的同时考虑的是如何增长自己的才能,为民为国做贡献。
(5)分析全文的说理思路。文章第一层从正面立论说到反面,而重在说反面,指出千里马被埋没是由于“伯乐不常有”;第二层直承上文进一步阐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重在说“食不足”;最后又全面地论述了“不知马”的表现。从总体看,它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
6.综合分析选择题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
A
解析: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故B错;“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但并不能看出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故C错;本文并没有“记叙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说”是一种议论文体,故D错。
【甲】《马说》【乙】龙说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改)
解析:A.神异;B.迫近;C.实在/实情;D.这
C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云 /龙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若 龙 之 灵 /则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云 /龙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若 龙 之 灵 /则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事物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各有什么不同?(2分)【甲】文体现的是马对伯乐的依赖;(1分)【乙】文体现的是云与龙相互依存。(1分)
(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龙说》阐述的寓意。(3分)《龙说》中作者以龙比喻明君,以云比喻贤臣。(1分)指出明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就是:明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明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1分)要使国家长治久安,明君和贤臣缺一不可。(1分)
【乙】【参考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尽
又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
新鲜美好
沿着,顺着
陶渊明
六、桃花源记
全,都
可以互相听到
交错相通
类
整齐的样子
仅仅、只
隔绝、不通音讯
于是、就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儿女
全,都
同“邀”,邀请
详细
于是,就
说
不值得,不必
告诉
告辞
邀请
感叹惋惜
对、向
不要说,更不必说
竟然,居然
(5)“乃大惊”说明桃花源人对渔人感到陌生,非常惊奇,逼真地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久远。(6)“便要还家……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真诚、热情好客的民风,这与渔人所处污浊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咸来问讯”也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2016年考)
(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2016年考),可推出桃花源人为外界朝代更迭所带来的灾难而震撼,反衬了世人的不幸,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无压迫、无剥削社会的向往。(8)文中“皆叹惋”中的“叹惋”是指: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9)“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桃花源中人不愿让世人打扰自己的宁静生活,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同时也为后文“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评析】写渔人在桃花源里受到热情款待后离开的经过。(发展)
拜访
到
做记号
先前的
沿着、顺着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随即,不久
没有实现
打算,计划
解析:A.与世隔绝的/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B.表判断/这,这种;C.出去/在国外;D.尽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3.重点句子翻译题(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件一件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听罢,)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临别时)这里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6)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4.填空题(1)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2)桃花源人长久与世隔绝,集中反映在这里的人竟然“ , ”。但他们并不希望有外人打扰自己的宁静生活,因此临别叮嘱“ ”。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无论魏晋
不知有汉
不复得路
处处志之
怡然自乐
欲穷其林
5.简答题(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根据课文内容,请概括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2)“诣太守,说如此”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如此”包括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所经历的种种。此处若再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3)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外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将渔人的不守信与桃花源人的淳朴作对比;桃花源故事的结局是渔人泄密,桃花源再寻不到,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感,也暗示了理想社会的难以实现。
(4)选文中的桃源人与链接材料中的滁人都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其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试简述。【链接材料】滁①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今②滁介江淮之间,民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③。而孰知上④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⑤于百年之深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滁:滁州。②今:北宋。北宋结束了唐末到五代的战乱。③乐生送死:百姓活着时能快乐地生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④上:皇上。⑤涵煦:滋润化育。
桃源人的生活安定是因为躲避了战乱,与世隔绝;滁人是因为朝廷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过程。B.文章第三段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D.文章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C
解析:并不能由此看出本文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甲】《桃花源记》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尽讦谟(xū 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②贶(kuàng):赐予。③乞:这里指“赠送”。
解析:A很,非常;B全,都;C沿着;D对,向/做,当
D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一 见 冲 因 陈 无 用 翛 然 而 退 居 阳 岐 积 年
一 见 冲 /因 陈 无 用 /翛 然 而 退/ 居 阳 岐 积 年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乙】文中刘驎之被征为长史,期间他做了哪些事?(2分)①悉不受所饷;②缘道以乞穷乏;③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答对2点可得满分)
(2)同为魏晋隐士,本文中刘驎之与《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所表现的情怀有何异同?(3分)相同:两人都厌恶官场,不愿入仕做官,追求美好的生活;(1分)不同:陶渊明向往的是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1分)而刘驎之则享受与百姓同乐的寻常生活。(1分)
【乙】【参考译文】南阳人刘驎之,高尚直率,历史知识很丰富,在阳岐村隐居。当时,苻坚南侵逼近长江,荆州刺史桓冲想尽力实现宏图大略的效益,就聘刘驎之任长史,派人和船前去迎接他,赠送的礼物也很丰富。刘驎之只好从命,就上船出发,但桓冲所送的礼物一点也没有收受,沿途拿来送给贫困的人,等走到上明,东西也送光了。他一见到桓冲,便陈述自己没有才能,然后就自由自在地辞去职务。他在阳岐住了多年,衣食向来是和村人互通有无的。碰到自己短缺了,村人也同样帮助他。他是乡邻深感满意的人。
同“敩”,教导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勉励
自我反思
困惑
好处
最好的道理
《礼 记》
味美
七、虽有嘉肴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最好的/到;B.所以;C.好处/好的,好;D.自己/从
B
3.重点句子翻译题(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就能自我反思。
4.填空题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用原文语句填空)
教学相长
虽有至道
虽有嘉肴
5.简答题(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述方法?有何作用?①类比论证。“嘉肴”类比“至道”,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去品尝,永远不知道它的滋味;同样,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指出学习的重要性。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兑命》中的话“学学半”印证中心论点。
(2)文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一句有什么作用?通过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同时为引出下文教与学的关系做铺垫。
(3)“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文已经道明,文章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是否多余?不多余,通过引用《兑命》中“学学半”的名言,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引用(道理)论证,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陶行知说的“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就是对本文论述的观点的实践。B.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为比喻,是为了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话题。C.文章引用《兑命》中的话,是为了论述“学”与“教”的作用,以此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D.文章从反面说明“学”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弗学,不知其善也”;从正面说明“学”的作用的句子是“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C
解析:对“文章引用《兑命》中的话”的作用分析错误,作用是论证“教学相长”的道理。
【甲】《虽有嘉肴》
【乙】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徐斡《治学》节选)
【注释】①玄室:暗室。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解析:A.畅达/显贵;B.修治/身高;C.随便/如果;D.希望
D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昔 之 君 子 成 德 立 行 身 没 而 名 不 朽 其 故 何 学 也
昔 之 君 子 成 德 立 行 /身 没 而 名 不 朽/ 其 故 何 /学 也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乙】文第二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处于蒙昧的状态,(1分)以太阳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习能够消除人的蒙昧,(1分)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1分)
(2)【甲】【乙】文都与学习有关,请分别归纳它们说明的道理。(2分)【甲】:教学相长。(1分) 【乙】:治学要付诸行动。(1分)
【乙】【参考译文】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身体死亡而名声不朽,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 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处于蒙昧的状态,什么也不知道,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一照进来,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
倚着器物伫立而想着要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达远方;仰着头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梦想;孤身独处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则一定能达到目标。所以,君子的内心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
迁徙
像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原文复习
八、北冥有鱼《庄 子》
这样
尽头
表示选择
吹拂
气息,这里指风
离开
盘旋飞翔
记载
内容详解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里采用类比手法。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想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3)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评析】写鹏鸟即使再大,也需凭借大风;尘埃即使再小,也需要气息吹拂。说明它们的活动都有所依托,是不自由的。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名字/出名;B.知道;C.飞上/皇帝;D.记载/志向
B
3.重点句子翻译题(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4.填空题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极富浪漫色彩。如有关鲲的神奇变化,描写鲲、鹏的巨大的语句有“ , ”“ , ”“ ”;描写鹏的遨游的语句有“ , , ”。境界雄奇、高远,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去以六月息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击三千里
其翼若垂天之云
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鲲之大
5.简答题(1)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用意是什么?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塑造这一磅礴壮观的艺术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重点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即便是大鹏,它的腾飞也需要有所“凭借”。
(2)说说你对“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理解。这里采用类比手法,以人之视天与鹏之视下类比,设想大鹏在空中飞行的情景,说明大鹏和人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看到天的尽头。人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3)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大鲲变大鹏后,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天池的壮丽图景。B.文章先描述鲲鹏的外形,接着写鹏鸟的活动,最后想象大鹏俯瞰大地,感慨天地苍茫。C.作者善用想象和夸张,“不知其几千里也”“若垂天之云”等,极力渲染鲲鹏硕大无比。D.作者以“大鹏”自比,抒发自己志存高远、蔑视权贵之志及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感伤。
D
解析:有误,“抒发自己志存高远、蔑视权贵之志及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的感伤”理解错误。本文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甲】《北冥有鱼》【乙】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析:A.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愤怒;B.翅膀;C.高飞/举起;D.回答/报答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B
2.古代文人经常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情感。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5分)
九万里风鹏正举
有所凭借(或“有所依存”等)
力大无穷(或“善借长风”等)
硕大无比(或“志存高远”等)
美好境界(或“理想世界”等)
A.【甲】文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想象雄奇瑰丽,文章气势磅礴。B.【甲】文首先介绍了大鹏的外形,然后写大鹏的活动,最后写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形象,层次分明,结构严谨。C.【乙】词气势磅礴而豪迈,想象丰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婉约词风。D.【乙】词“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
D
解析:“流露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错误,这句话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九、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谈论
争相
坠落
此起彼伏
消散
都
四季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解析:A.此起彼伏/动乱;B.判断动词,是;C.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和;D.早晨/告知,开导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文言词汇选择题
B
3.重点句子翻译题(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4.填空题(1)文章以“ , ”总起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山川风物的愉悦的审美感受。而“ ”则把作者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现无遗。(用原文回答)(2)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 ”极力写出了山之高,水之净。
清流见底
高峰入云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古来共谈
山川之美
5.简答题(1)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全文抓住“美”字来写,写了山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鱼儿。这些景物在描写上的特点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3)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4)《三峡》和《答谢中书书》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猿鸣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本文以感慨发端、开头两句即囊括山水,纵览古今,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B.本文写景动静变化别具匠心,有山水的动与静,光色的动与静,声响的动与静。C.从早到晚,山林中由于猿的柔声啼唤,鸟的恣意鸣啭和鱼的欢腾竞跃而显得格外静谧幽美。D.文章结尾深憾于自谢灵运以来无人妙赏此佳山水,表达了因为知音稀少而失意落寞的心情。
D
解析:别人不懂得欣赏,自己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解析:A.当时/季节;B.自己/从;C.同“邀”,邀请;D.招致/达到
C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并 不 出 唯 画 作 两 牛 一 牛 散 放 水 草 之 间 一 牛 着 金 笼 头
并 不 出 /唯 画 作 两 牛 /一 牛 散 放 水 草 之 间 /一 牛 着 金 笼 头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中可以印证的具体语句“ 。”(2分) (2)结合【甲】文和【乙】文分析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的原因。(3分)因为陶弘景喜爱自然风光,不喜欢做官;(1分)但他非常有才华,受到皇帝的器重,(1分)即使归隐山林,也经常被咨询国家大事。(1分)
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乙】【参考译文】(陶弘景)永明十年,上书请求辞职,自此以后,陶弘景住在句容县内句曲山。在半山腰建一座房子,自称华阳隐居。游历许多名山,寻找访求仙药。每经过两山间的流水,一定要坐或躺在水中,徘徊吟颂,不能自已。当时沈约任东阳郡守,敬仰他的志向气节,多次写信邀请他,他都没有去赴约。
梁武帝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多次派特使给他送礼物去。但他并不出仕,只是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放养在水草之间,另一头牛戴着金笼头,有人手拿绳子牵着,用棍棒驱赶它。梁武帝笑着说道:“这个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做的,想要学曳尾之龟,怎么会有被我招致的道理呢?”每当国家有吉凶征讨的大事情,一定会来向他咨询。当时人们就称他为山中宰相。
停息
真正,确实
《孟 子》
难道
十、富贵不能淫
准则,标准
谨慎
同“汝”,你
告诫
教导、训诲
行冠礼
能够
怎么,哪里
叫作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遵从
走
住宅
居住
(2)孟子也用反问句,对景春的观点进行否定,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与鄙视。(3)“子未学礼乎?……妾妇之道也”这几句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不过是迎合君王的喜好。(4)“得志……独行其道”与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的意思一样。
(5)孟子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一是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二是无论得志与否,都坚守正道;三是任何外部因素都不能使之背叛自己的原则。【评析】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断;C.这;D.谨慎/戒规
2.文言词汇选择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规则/道路;B.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连绵不
C
3.重点句子翻译题(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4.填空题(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 , 。”(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中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
独行其道
不得志
与民由之
得志
安居而天下熄
一怒而诸侯惧
5.简答题(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教材原题)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2)孟子认为“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有何区别?“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4)孟子是如何批驳对方并提出自己观点的?即论证思路。首先,用反问句否定了景春观点,包含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接着,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公孙衍、张仪只是顺从君主的意志,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标准的本质。然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5)(2020·广东)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
6.综合分析选择题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诚”加重肯定语气,透露出他对这两人的钦羡甚至崇拜。B.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是想指出公孙衍和张仪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不是真正的大丈夫。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意义。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的“广居”“正位”“大道”相对应喻指的是“礼”“仁”“义”。
D
解析:相对应喻指的应是“仁”“礼”“义”。
【甲】《富贵不能淫》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脰(dòu):颈。②回:转变,改变。③倍:通“背”,背叛。
解析:A.告诉,对……说/认为;B.意志,志向;C.道义/路,道路;D.释放/同“释”,解除、消除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B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曲 刃 钩 之 直 兵 摧 之 婴 不 革 矣
曲 刃 钩 之 /直 兵 摧 之/ 婴 不 革 矣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子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3分)①崔杼以共同管理齐国的好处来引诱晏子,晏子却没有受到迷惑;②崔杼威胁要杀死晏子,晏子却不屈服。(答对2点得3分)
(2)【甲】文孟子用“ ”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有道之士(也)
妾妇之道(也)
【乙】【参考译文】崔杼对晏子说:“如果你改变你说的话,那么我可以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你所说的话,戟已经在你的脖子上,剑已经在你的心口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晏子说:“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用利益引诱使我改变自己的话,从而背叛自己的君主,这不符合道义。用弯曲的兵器钩死我,用直的兵器刺死我,我也不变更自己的话。”崔杼准备杀死晏子,有人说:“不可以。您因为您的君主没有道义而杀死了他,现在他的臣子是有道义的人,您又接着杀死臣子,这样就不可以算作是施教于人了。”崔杼于是就释放了晏子。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文言文阅读——比较探究阅读(复习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比较探究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测课件专题04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九年级课标篇目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测课件专题04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九年级课标篇目 (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文复习,湖心亭看雪,公平清明的治理,这里指不同,缺失疏漏,忠良诚实的人,荐举推举,性情品行,自那时以来,奔走效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测课件专题02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七年级课标篇目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测课件专题02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七年级课标篇目 (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刘禹锡,出名有名,原文复习,使劳累,指官府文书,使乱扰乱,指管乐器,指弦乐器,不加装饰的琴,博学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