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08 欧洲多国积极应对干旱天气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展开
这是一份08 欧洲多国积极应对干旱天气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8欧洲多国积极应对干旱天气解析版docx、08欧洲多国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08 欧洲多国积极应对干旱天气【热点背景解读】 近期,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正在经历一场持续干旱。法国从今年1月21日至2月21日连续32天没有降雨,这是自1959年有记录以来最长的时间;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出现异常的低水位……持续干旱对农业、生态及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欧洲多国正通过节水限水等措施应对旱情。 在经历了去年夏天的历史性干旱后,法国今年年初再度出现干旱,南方各省受影响尤为严重。法国气象局气候学家西蒙·米特尔伯格表示,东比利牛斯山脉自去年6月以来一直处于干旱警报中。去年以来,法国不仅降雨减少,降雪也大幅减少,比利牛斯山脉今年创下了最低降雪量的纪录,融雪不足还会影响今年夏季供水。“持续的干旱已经对法国河流、湖泊以及土壤生态产生负面影响。”米特尔伯格表示。 “刚刚进入2023年,极端天气和干旱就频繁出现,让人担忧。”意大利环境联盟不久前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干旱不仅影响威尼斯,也在意大利全国产生影响。目前,意大利的河流和湖泊严重缺水。根据该机构统计,意大利最长河流波河当前水量比往年同期正常水平低61%。波河河谷是意大利重要的农业产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3,干旱情况也将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在西班牙,干旱导致水资源储备短缺。根据该国最新水文数据,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由于缺乏降雨,目前水资源储量仅占其最大储量的28.7%,而过去10年这一数据的平均水平为72%。1月25日,西班牙多尼亚纳国家公园的沼泽出现干涸现象。目前,加泰罗尼亚等多地采取了限水措施,以应对干旱天气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法国生态转型部部长克里斯托弗·贝舒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法国民众节约用水,以应对干旱天气。他要求各地区对旱情作出预判,并立即采取节水措施,不排除在必要时对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发布限制令。贝舒同时表示,长远来看,法国应改进水源监测系统,进一步改进废水回收利用技术。 针对干旱可能导致的农业减产问题,欧洲一些国家也采取了预防措施。在意大利北部,水稻种植户正在测试通过错峰用水来保证稻田灌溉,避免出现去年夏天该地区水稻因干旱而减产的情况。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是造成欧洲持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报告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欧洲地区出现持续的高压异常现象,地表温度越高,大气压异常范围就更大、更广,从而加剧干旱。 “气候变化是造成2022年欧洲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年以来欧洲持续干旱和水资源紧张的罪魁祸首。我们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气候变化。”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达维德·法兰达表示。 【针对考点训练】干旱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回答下面小题。城市4〜5月7〜8月全年开封0. 470. 350. 20武汉0. 270. 560. 19 1.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 B.降水 C.河流 D.气温2.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受副高控制 B.秋季晴朗少雨C.春季气温快速回升 D.冬季寒冷干燥【答案】1.B 2.A【解析】1.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变率大于南方;而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季风气候区,降水比开封丰富,B正确。风力、河流和气温对干旱等效频度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A正确。7~8月不是当地的秋季,B错误;春季气温快速回升、冬季寒冷干燥和武汉7-8月的旱灾没有关系,CD错误;故选A。【点睛】南方干旱与北方干旱相比,主要有三个不同:一是发生季节不同,南方如珠江流域多为伏旱和伏秋连旱,北方如华北地区多为春旱和春夏连旱;二是持续时间不同,南方干旱往往是汛期降雨少引发的,南方汛期比北方长,干旱一旦发生,持续时间要比北方久;三是影响范围不同,南方干旱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对工业、服务业和生活供水影响的程度往往更大。图为“非洲之角”的部分国家略图。近年来,这一地区正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农作物得不到及时灌溉而绝收,家高因缺乏牧草和水大批死亡,越来越多的人陷入饥饿之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亚的斯亚贝巴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气压带风带 C.沿岸洋流 D.人类活动4.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5.旱灾发生时,该地区可能产生的现象有( )①人口迁移加剧 ②城市失业人口增加 ③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农牧业减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3.A 4.C 5.D【解析】3.根据图中降水量线分布可知,亚的斯亚贝巴降水较多。根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知亚的斯亚贝巴的海拔高,可以抬升气流形成地形雨,A正确;东北信风经过的水域少,带来水汽少,B错误;沿岸洋流只影响沿岸地区,C错误;人类活动只影响局部小气候,对该城市降水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4.图示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根据纬度位置,结合所学知识,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C正确;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达到2000mm以上,A错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在1500mm以上,B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该地区沿海,D错误;故选C。5.旱灾发生时,对农牧业缺水减产,④正确,可能导致农民的迁移,①正确;对城市就业影响不大,②错误;农业基础跟不上,城市经济也会受到限制,城市化进程减慢,③错误;排除ABC,故选D。【点睛】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纬20°大陆西岸和中部,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冬季受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典型分布区为非洲中部、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耕地复种指数=某地区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指数大,说明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地利用率低。下图是1998~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影响东北和西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进步 B.耕地的增加C.降水增多 D.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大幅度提升7.2006年到200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略有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C.台风、洪涝和旱灾严重 D.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8.东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后1998年逐渐低于中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干旱加重 B.中部水热条件好于东部C.东部靠海近,台风,洪涝灾害严重 D.东部大量耕地被占用【答案】6.A 7.C 8.D【解析】6.图示显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复种指数呈上升趋势。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受热量和水分条件限制,复种指数低。气候变暖不可能使气温大幅度上升,D错误。复种指数提高,说明科技进步,人们适应或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A正确。耕地的增加不会影响到复种指数,B错误。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C错误。故选A。7.2006年到200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略有下降,是受一个突发因素变化的影响。A、B、D项均为缓慢变化的因素,故排除,台风、洪涝和旱灾严重为突发因素,故应选择C项。8.耕地复种指数=某地区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指数大,说明耕地利用率高。由于东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使东部耕地利用率低,从而使近年来东部地区的复种指数上升低于中部,D正确;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不是复种指数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点睛】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分、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下图示意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水汽运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关联性最强的是( )A.赤道逆流增强 B.近地面偏东风增强 C.气温周期性降低 D.西风漂流势力减弱1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域海水( )A.密度减小 B.温度降低 C.盐度升高 D.水位下降11.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A.印尼森林大火频发 B.澳大利亚东部发生旱灾C.秘鲁渔场渔业减产 D.我国夏季台风活动偏多【答案】9.B 10.A 11.D【解析】9.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跨越赤道太平洋向西吹的近地面偏东风增强,使得太平洋东部海域温暖海水大量向西部流动,赤道逆流减弱,底层冷海水上泛速度和强度增大,使表层海水温度大大降低。B正确。气温不是周期性降低;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西风漂流可能增强,ACD错误。故选B。1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域海水水位上升,温度升高,降水增加,使其盐度降低,密度减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面温度升高,区域大气对流更加旺盛,使得我国夏季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偏多,印尼和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易发洪涝灾害,秘鲁渔场渔业增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拉尼娜现象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了大气环流,从而给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区带来大幅度的降雨,同时会令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非洲赤道附近区域、美国东南部等地干旱少雨。将会引起各种灾害,例如台风、暴雨、严寒等。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有“中国粮仓”的美誉。但是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制约河南农业的发展。下图为河南水旱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河南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东部旱灾整体大于水灾 B.西北部水灾大于旱灾C.水旱灾害均较大区主要在南部 D.水旱灾害均较大区主要在北部13.为了保证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门应该( )A.利用RS技术加强灾害监测 B.利用GPS技术监测水灾C.利用GIS技术监测旱灾 D.利用RS技术分析水旱灾情【答案】12.C 13.A【解析】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东部的濮阳市、新乡市、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信阳市等都是水灾大于旱灾,A错误;西北部的三门峡市、洛阳市、济源市、焦作市等都是旱灾大于水灾,B错误;水旱灾害都较大的主要是集中在南部的南阳市、平顶山市、驻马店市,C正确,D错误。所以选C。13.可以利用遥感技术(RS)获取地物的信息,进行灾害监测,A正确;GPS、GIS不具备监测功能,BC错误;RS不具备灾情分析能力,D错误。所以选A。【点睛】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的一片耕地,有几十个“鱼眼泡”形状的小沼泽,面积达六十多亩,采用排水和秸秆填埋复垦治理后,耕地质量显著提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4.“鱼眼泡”对耕作业的危害有( )①旱灾风险增加 ②病害虫害多发 ③土壤盐碱化加剧 ④机械化操作不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排水和秸秆填埋复垦治理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保持土壤墒情 C.增加耕地面积 D.缓解土壤板结【答案】14.D 15.C【解析】14.由材料可知“鱼眼泡”是小沼泽,故其不会增加旱灾的风险,①错误;小沼泽内土壤含水量大,不利于病害虫害多发,②错误;小沼泽内积水较多,排水不畅,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③正确;小沼泽内为低洼的浅水区域,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耕地内的几十个沼泽使耕地破碎化,在排水和秸秆填埋复垦治理后,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C正确;提高土壤肥力应在治理“鱼眼泡”小沼泽,在耕地面积增加后再进行,A错误;小沼泽内土壤水分含量高,其治理措施须先排水,治理措施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土壤水分而不是保持土壤墒情,B错误;小沼泽内土壤含水量大,没有发生土壤的板结,D错误。故选C。【点睛】地势低洼地区,排水不畅,土壤深层的盐分随地下水位上升到土壤表层,易在土壤表层集聚,造成土壤的盐碱化。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下图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据图可知( )A.2018年以拉尼娜状态为主 B.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C.厄尔尼诺状态在2020年最典型 D.2021年连续半年呈现拉尼娜状态17.2019年初,赤道附近( )①中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增强②中东太平洋低纬信风增强③印度尼西亚可能发生旱灾④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减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1年冬我国中东部偏冷的原因可能是( )A.东北信风增强.日本暖流减弱 B.东北信风减弱,日本暖流减弱C.沃克环流增强,对冬季风吸引增强 D.沃克环流减弱,对冬季风吸引增强【答案】16.B 17.D 18.C【解析】16.根据材料可知,关键区温差连续三个月高于常年0.5℃(即温差大于0.5℃)时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温差小于0.5℃时进入拉尼娜状态。由图可知,关键区2018年温差大于0.5℃的时间要比温差小于0.5℃的时间长,说明2018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A错误;2019年1月至5月温差大于0.5℃,且全年没有温差小于0.5℃的月份,说明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B正确;由图可知,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温差大于0.5℃且差值最大,说明该时段内厄尔尼诺状态最典型,C错误;2021年温差小于0.5℃的时段为1月至3月,9月至12月,没有连续半年呈现拉尼娜状态,D错误。17.2019年初,关键区(太平洋中东部)温差连续三个月大于0.5℃,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偏高,说明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秘鲁寒流)减弱,下沉气流随之减弱,①错误,④正确;秘鲁寒流是由南半球低纬信风(在南美洲西岸是离岸风)吹拂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秘鲁寒流势力减弱,说明低纬信风减弱,②错误;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偏高,说明太平洋西部(印度尼西亚附近)水温偏低,上升气流减弱,可能发生旱灾,③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18.我国中东部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不受东北信风影响,A、B错误;2021年冬,关键区温差连续小于0.5℃,即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偏低,说明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上升气流增强,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增强后,气压降低,对冬季风吸引增强,导致我国中东部偏冷,C正确,D错误。【点睛】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1、性质不同:前者是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突然变冷,但是后者是属于暖流,属于太平洋的一种反常现象。2、形成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使得西部的海平面高于东部,西部海水温度高,气压低,就容易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致使东部海水变冷。后者是因为秘鲁寒流影响,加之南半球处于夏季的时候,海洋的温度上升,赤道暖流加强。3、对气候的影响不同:前者会使北方地区出现寒潮大风天气,降雨量减少。后者会使不同地区出现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尤卡担半岛是第四纪冰期后出露的巨大册瑚礁石,其地质基础为多孔石灰岩。半岛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东岸多海湾、岛与,西北岸低注且多荒凉沙地,东南部则形成热带雨林。下国1为世界局部地区图,2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地形示意图。(1)简述尤卡坦半岛形成的地质过程。(2)分析半岛西北部易发旱灾的自然原因。(3)推测图2区域内铁路交通运输较____(发达/不发达),说明理由____。【答案】(1)半岛原处于温暖的海洋中,珊瑚骨骼逐渐堆积形成珊瑚礁石;第四纪冰期以后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而成为陆地。(2)半岛北部地势低缓,地形抬升东北信风不明显,降水少;地表由珊瑚石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晴天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3) 不发达 石灰岩构成,地质较复杂,地势起伏较大,铁路修建困难;本地区经济欠发达,修建铁路资金不足;人口少,货物运输需求量不大。【分析】本题以尤卡担半岛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海陆变迁的原因、旱灾的原因和交通运输布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由“尤卡担半岛是第四纪冰期后出露的巨大册瑚礁石,其地质基础为多孔石灰岩”可知,该半岛原处于温暖的海洋中,由珊瑚骨骼逐渐堆积形成珊瑚礁石;第四纪冰期后出露,说明第四纪冰期以后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而成为陆地(2)根据尤卡担半岛的位置可知,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半岛北部地势低缓,地形抬升东北信风不明显,降水少;由材料可知,地表由珊瑚石灰岩构成,岩溶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3)尤卡担半岛位于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铁路缺乏资金;经济水平较低,货运,人流较少,需求小;石灰岩构成,易受侵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因而当地铁路交通并不发达。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材料二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右图为左图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材料三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两个峰值,说出其出现的季节及主要补给类型。(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3)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答案】(1)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雨水。(2)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下渗量大;灌溉水源不足。(3)节约水资源;减轻土壤盐碱化;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改善土质和农产品品质。【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印度半岛来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自然灾害、农业发展问题,旨在考查河流补给形式、旱灾的原因和农业发展等知识,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处河流附近为高大山脉,结合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该地降水主要在夏季,春季,季节性的积雪融水不断增多,使河流流量增大;夏季,大气降水补给河流。(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印度河水量季节变化大,容易出现旱灾;印度河下游流经了沙漠地区,下渗量大;该地农业需要灌溉,水源不足。(3)喷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减轻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还可以减轻土地盐碱化;水肥药一体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农药化肥的减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陕北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季风边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300~600毫米,且多暴雨。农作物一年一熟,4-9月是农作物的生长期。该地区是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心及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旱灾是对该地区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下图示意1644-1949年间陕北地区旱灾发生的空间差异,下表示意1644-1949年间陕北地区旱灾的季节分布。季节春夏秋冬旱灾/次2957295 (1)描述陕北地区旱灾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2)分析陕北地区夏季易发生旱灾的原因。(3)为减少陕北地区旱灾发生的次数,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时空分布不均;东北多,西南少;夏季发生次数最多,冬季发生次数最少。(2)陕北地区降水少,且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量变化大;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散失多;黄土高原地带土质疏松,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弱;农作物生长旺盛,农业需水量大。(3)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改良农作物品种(培育耐旱作物);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加强生态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兴修水利设施。 【分析】本道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以陕北地区为例,设置三个小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的防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详解】(1)直接获取图表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注意空间事物分布可从分布均衡性、分布差异或趋势角度描述。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旱灾时空分布不均;总体来说东北地区多,西南地区少;结合表格可知,夏季发生次数最多,冬季发生次数最少。(2)可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角度分析,供应包括降水、地表储存水,以及夏季蒸发损失的水分;需求可从夏季正是农作物生长期而需水量大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季风边缘地区,降水量少,且年际变化大;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散失多;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涵养水源能力弱;4-9月是农作物的生长期,农业需水量大。(3)可从农业结构、农作物结构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节水措施(喷灌、滴灌)、生态恢复等角度分析。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培育耐旱作物,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发挥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7 土耳其地震-【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7土耳其地震解析版docx、07土耳其地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1 数字中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1数字中国解析版docx、01数字中国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1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1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解析版docx、01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