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中考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之3找准文章线索,探究文章标题(过关测试)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中考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之3找准文章线索,探究文章标题(过关测试)教师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分之差,仍然输在原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中考复习之小说阅读(过关测试)
考点3:找准文章线索,探究文章标题
一、 小说的线索
(一)(2020·重庆A·中考)
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对他深地了一躬。老人愣住了,赶转身高开。背后传来老人的成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 →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② →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答案】①摔碎泥塑,告知真相 ②用假钞,买泥塑(或:买泥塑,急离开)(意合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观察给出的示例进行概括可知,概括时应语言简洁。第①题,根据第⑥至⑨段内容,将老人的行为概括为四字或八字短语,如:摔碎泥塑,告知真相。第②题,根据第①至③段的内容,将“我”的行为概括为两个三字短语,如:用假钞,买泥塑。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2.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②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买到泥塑的愉快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这一句描写的是小巷内的粉墙黛瓦、桃花、青藤,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结合“我”用假钞成功买到泥塑这件事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衬托了“我”此时愉悦的心情。
3.⑤⑥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选择其中两处,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答案】第⑤段: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⑥段: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⑫段: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要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其原因。第⑤段,由“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⑥段,由“泥塑顿时碎了一地”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①段,由“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等语句分析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
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气韵儒雅。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②技艺精湛。三尊泥塑栩栩如生。③诚实守信。“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④自豪。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答到两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结合事件和动作、语言等描写等方面分析。由“先生,请停一下”“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一句可知,老人具有气韵儒雅的特点。由“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等语言描写语句分析可知,老人具有技艺精湛的特点。由“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可知,老人诚实守信。由“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等语句分析可知,老人具有无比自豪的特点。
5.“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答案】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题目含义的能力。表层含义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进行概括,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进行探究。表层含义:本文一方面写了老人诚信经营,追上“我”,用两件真品赔偿“我”买到的次品的内容,一方面是“我”最初用假钞买到泥塑,后来被老人的诚信品质所感动,用真钞赔偿老人的叙述。深层含义即是本文的主旨,就是倡导诚信,因此题目的深层含义是老人和“我”都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
(二) (2021·浙江南湖·一模)
神像
村人的水桶在滴水崖前排着队。
村人的心情和这天一样,闷着火,一根火柴就能点着,滴水崖的这眼泉不急,有气无力、半死不活的,嘀答,嘀答,半天滴满一桶水。
这是要人命呀!村人唉声叹气,老天爷,快下雨吧,下了雨泉水才会旺。
二先生说,山上苍老爷庙里的神像别毁坏就好了,苍老爷管着咱这里的风雨雪雹,他老人家生气了,才这样大旱的!二先生的话阴阴的,能拧出水。
塑像呀!咱们集资重塑一个苍老爷像吧?有人建议。
早就该塑的,有神敬着心里踏实!有人附和。
二先生把他的接水桶往前移了移,说,总算还有明白人。
一伙村人就去找泥人刘,请他重塑苍老爷的神像。泥人刘会捏泥人,老辈子传下的手艺,一团泥巴在他手里捏啥像啥。泥人刘答应后有些犯难,问,苍老爷长什么样?
众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苍老爷长什么样,都看二先生,他是村里的大能人,据他说天上的事知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
神仙的样呗!二先生说,苍老爷是神仙,肯定相貌威严,苍老爷又是咱老百姓的神,也少不了慈悲。村人都点头,就是,就是。
一大早泥人刘就上山,在村口碰到村主任和一个戴草帽的人,草帽遮着脸没看清人,
泥人刘就和村主任打个招呼走了。
你丢钱了?这么急着走,也不和咱田叔说句话?村主任在后边喊。
泥人刘停下回头看时,那人已取下草帽,一张消瘦的脸,但泥人刘很快认出了,很惊喜,田叔,您回家了?
回家了。田叔微笑着看着泥人刘,听说你这些天很忙的。
泥人刘有些不好意思,天太旱,求求苍老爷,嘿嘿,大伙的心愿,也是病急乱投医。
村主任说,你们做那些都是虚的,田叔给咱们做的才是实的。看到泥人刘不明白,又说,田叔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带着打井的专项款,回村里帮咱们打井办实事来了。
太好了!咱村需要井,只是以前打几次井都是干眼子,大伙都没信心了。泥人刘说。村主任说,这次不一样,田叔请来了城里的技术员,有技术又有钱,准成!咱田叔说了,打不出井就不回城里。
田叔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城里做局长。
山上开始钻井了,位置就定在苍老爷庙附近,是田叔和城里来的技术员勘察了很多地方,最后定下的。
钻井的深度一天天增加,一直没有水的影子。
咱村和井没缘分,村名叫滴水崖,只能喝嘀答的水,老辈打井都没成过,怕又是一个空。二先生说。
又熬了两天,钻井杆喷出的还是干面子,田叔病倒了,回城了。
躺在床上的田叔每天都给村主任打电话,今天是什么情况?
还是干面子,电话里村主任的声音干巴巴的。
今天又是什么情况?
还是没见水,电话里村主任的声音带着哭腔。
不能放弃,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田叔给村主任说,也是给自己说。
可是……您带来的打井的专项款快用完了,村主任的声音很无助的样子。
田叔安慰他,别急,明天我让人送钱去。
又一天深夜,田叔被床边的电话铃惊醒,是村主任打来的,井出水了,哗哗的!村主任的声音被水泡得湿漉漉的。
苍老爷的神像塑好了,泥人刘松了一口气,二先生也松了一口气。
水井的剪彩和苍老爷的神像的开光同时进行,这是村主任和二先生共同决定的。
鞭炮齐鸣,唢呐声在山谷里飘来荡去,井水从水泵口喷涌而出。
一块红布从苍老爷神像的头上慢慢滑下来,苍老爷的面容展现,映在村人的眼睛里。
是田叔的模样。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01期作者:青霉素)
下面内容是同学在阅读这篇小说后的对话,请你仔细阅读,完成相关任务。
小文:读小说要关注小说的叙述。我发现这篇小说是双线并行展开叙述的。两条线索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小语:嗯,是的。这样的叙述在小说中有这样的好处:(3)________________
小文:小说还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进行叙述,比如:(4)________________
小语:读小说还要关注小说的人物形象。那么,小说中为什么要写二先生这个人物呢?
小文:我认为(5)________________。
小语: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点。你能就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进行赏析吗?
小文:我是这样赏析的:(6)________________。
小语:赏析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标题,使村民获得水源的是田叔,小说却以“神像”为题,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小文:我认为:(7)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田叔凿井
(2) 塑造神像
(3) 双线索的叙述,使故事情节发展顺理成章,为结尾神像是田叔的情节做铺垫,更能丰富田叔这一人物形象。
(4) 小说开篇提出了神像容貌问题就是为结尾神像就是田叔的模样埋下伏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5) 二先生这一形象推动了“塑造神像”这一情节,也是坚定不移为村民做实事的田叔形象的陪衬式人物,他的迷信,投机行为更能突出田叔这一人物形象的崇高。
(6) 这两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村主任的声音用“干巴巴”“湿漉漉”一对叠词进行了前后对比,表现了村主任因水而生的失落到喜悦的情绪变化,突出了凿井出水对村民的重大意义。
(7) 示例:小说以田叔凿井和塑造神像这明暗两线展开叙述,使村民获得水源的是田叔,小小说却以“神像”为题,结局时两线重合,谜底揭露——神像就是田叔。小说以“神像”为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开篇就抛出了神像的容貌问题,为结尾埋下伏笔,神像从无容无貌到变成田叔之貌的转变也暗示了田叔为村民所做的奉献之大以及其在村民心中地位的上升,从而更好地表现田叔奉献自我、回报乡亲的精神。小说告诉读者: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切实帮助百姓解决困难的人,就会受到群众的爱戴和敬仰,就是老百姓心中的神。
【解析】
(1)(2)考查分析文章叙事的线索。读文可知,本文交叉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因为天旱,村民们决定为苍老爷重新塑造神像,神像塑造完工,却是田叔的模样。第二件事是从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田叔,现在在城里做局长,带着技术员和钱回到村里打井,最后井里出水了。所以两条线索分别是田叔凿井和塑造神像。
(3) 本题考查叙事线索的作用。两线并行,可以使交叉进行的两个故事既合理推进,又互相影响,互为铺垫。天气大旱,既引出了村民们为苍老爷塑像的故事,也引出了田叔回乡打井的故事。田叔打井成功,又为故事结尾苍老爷的神像是田叔的模样做了铺垫,丰富了田叔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村民们对田叔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4) 考查伏笔照应的写法。前文提到,村民们都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模样,“众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苍老爷长什么样”,村里的大能人二先生也语焉不详,“苍老爷是神仙,肯定相貌威严,苍老爷又是咱老百姓的神,也少不了慈悲”。这就为文末处神像处是田叔的模样埋下了伏笔。在村民们的眼里,田叔就是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清水的神。
(5) 考查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在众人祈求老天爷快下雨时,是他提出了干旱是因为苍老爷生气了,才会这样干旱,从而引出了人们要为苍老爷塑像的想法。在人们都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模样时,又是他说苍老爷相貌威严而慈悲。所以,二先生这个人物推动了塑造神像这一情节。二先生的形象烘托了田叔的形象。二先生是一个迷信的人,把干旱的原因归结于神灵生气;在接水时,“二先生把他的接水桶往前移了移”。他迷信和投机行为与田叔的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形成了对比。二先生这一个人物的存在,使田叔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可敬。
(6) 考查赏析句子。这两句话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干巴巴”“湿漉漉”是触觉,“声音”是听觉,以触觉来形容听觉,这就是通感。“干巴巴”“湿漉漉”,同为叠词,又在语义上形成了对比。联系语境可知,连日打井,却不见水,“干巴巴”的声音表现了村主任内心的失落与沮丧。井水终于喷薄而出,“湿漉漉”的声音表现了此时村主任内心的狂喜。井里出了水,村里以后再也不用承受干旱之痛,村长从失落到狂喜的情绪变化,突出了打井成功对于村民的重要意义。
(7) 考查赏析题目。
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文章主要记叙了两件事,一是村民们塑造神像,二是田叔为村民们打井。叙述时,双线并行。两条线索在文末交汇,以“神像”是田叔的模样收尾。开篇提出谁也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样子,为后文打井成功,人们把神像塑成田叔的模样埋下了伏笔。以神像为题,为读者设置了悬念:谁的神像?为什么塑造神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联系文本主旨可知,题目点明了文章主旨。村民们把神像塑成了田叔的模样,说明在村民的心中,田叔就是给他们带来清水与希望的神,表现了村民们对田叔的感激与尊敬。通过田叔凿井和塑造神像这两件事,作者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神灵。那些一心为民,真心实意为人民做实事,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与需要放在心头,切实解决民生难题,就是人民心目中真正的“神”。
(三) (2021·安徽利辛·二模)
相约石榴红
秦湄毳
①石榴花开了,一册书讲授完了。赏析过附录的十首古诗,望着学生们石榴花一样热切的眼睛,我有些意犹未尽,拈起白白的粉笔,在黑板上写道:“附录的十首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首,哪一句,哪个词,哪个字?请以此为题目或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②孩子们开始喳喳,又新奇又惊讶的样子,有张小脸仰着:“老师,不会定题目怎么办?”我于是举例:“比如‘云从窗里出’‘云’‘窗’‘落花时节’‘落花’,‘花’……这分别是吴均的《山中杂诗》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字句。”然后,我又说:“也可以学学赵师秀,以他的‘约客’为题目,写一篇现代少年版的‘约客’……”
③“也跟他一样,约客不来,闲敲棋子吗?”
④“可惜没有灯花可落,只能是落灯泡了,哈哈!”
⑤孩子们议论着,( )笑。前排的小胖一激灵:“有了,老师,我写‘约’,写你跟我们的约定!”
⑥我一下子想起来,中考他们考了个倒数第一。
⑦“咱们一起卧薪尝胆,若是期末还是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你们了,在家‘歇菜’!”
⑧他们立时急了:“啊——不!”
⑨“‘不’也不行。”我瞪着眼,一脸嗔怒。
⑩“快别说了,赶紧学吧!”课代表喝令道。
⑪作文写好了,本子交上来,我看到他们写得异彩纷呈,只有一个题目有重复,就是有几个都是写“约”:“老师,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你是为了刺激我们努力学习,是吧?”“老师,我很努力啊,你不能‘倒洗脚水连孩子也倒掉’,这是鲁迅先生的话,你也不考虑他的意见吗?”“老师,我、莹、灿、晗、达、璠,我们是你的作文天使,也不要我们了吗?”……
⑫其实,这个班的孩子们很聪明,理解力强,思维也很活跃,就是纪律性差,又懒于记忆,考查背默识记的题丢分严重,中考跌入“滑铁卢”。我不看重分数和排名,但他们疏于较真儿,也不屑认真的学习态度令我担忧,所以我便出此“狂言”,压他们一压。
⑬一压果然奏效,附录的十首诗,没费一点儿口舌,就齐刷刷地全都会背,会默写了。
⑭我在他们的作文评语中斩钉截铁地写:“跟你们的约定是认真的。”
⑮有一天,课代表也忐忑不安地问我:“老师,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爽然答道,“没见人家美国总统还引咎辞职嘛!”“可总得有倒数第一啊!万一……”课代表无奈地欲言又止。我却笑着不睬。
⑯石榴花落下,石榴小小地挂在枝头的时候,期末成绩出来了,他们居然以0.01分之差,仍然输在原地。我傻兮兮地连看十遍都不信这是真的。我不能爽约!可我怎么守约?!
⑰石榴树在我眼前一片红一片绿,大片大片地晕进我眼里,我的脑子也晕得红红绿绿。我伏在办公桌上,双肩都失去了支撑力。
⑱突然我的右肩被轻轻拍一下,扭脸,是教务主任,旁边站着我的课代表。一沓红红绿绿的纸汇在我的脸前,是孩子们的“退学申请”:“由于学习不力,逼得语文教师辞教,现恳请退学。”清一色的语句,我惊疑地看着课代表。“你不是说要是还倒数第一就不教我们吗?”“我还没开始不教呢!”“那你说是真的!”“我有这么小气吗?就差0.01分!”“那你还教我们!”课代表( )笑着跳起来,冲出去,然后回来冲教务主任鞠躬,又冲我弯弯腰。
⑲教务主任呵呵笑起来,跟我说《大教学论》里的一句话:“请不要立刻感到灰心,因为在一切事情上面,种子先得撒下,然后才能逐渐生长。”
⑳我也( )笑起来,因为有了台阶可以不用守约。同时想起校园里的老园丁也告诉过我,小石榴树苗得成长三年,才能结下大石榴。
㉑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
(有删改)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松地 诡秘地 大声地 B.大声地 诡秘地 轻松地
C.大声地 轻松地 诡秘地 D.诡秘地 大声地 轻松地
3.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作文课上“我”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句写作文——____________________——期末考试班级成绩依然倒数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课代表”和“我”不同的心情。
课代表无奈地欲言又止。我却笑着不睬。
5.“石榴”在文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阅读全文,怎样理解文末教务主任跟“我”说的那句话?
【答案】
2.B
3. 期中考试班级考了倒数第一 与学生约定期末考试再考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他们 “我”在学生们的检讨和教务主任的鼓励下爽约
4.课代表担心班级再考倒数第一,“我”真的不教他们了,但又怕说出来会让“我”对他们失去信心:“我”为学生重视这个约定而感到高兴,同时对他们考好很有信心。
5.石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用石榴的成长过程象征学生的成长历程;通过描写石榴,烘托了“我”从充满期待到难过,而后重拾期待的心情。
6.教务主任想要告诉我,成长是需要过程的,鼓励“我”虽然孩子们这次没有实现约定,但是不要气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信任,和对孩子们以及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们就一定能成长,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意思对即可)
【解析】
2.本题考查补写。
一空:根据语境,我提出用诗中的字词等写作文,学生们“开始喳喳,又新奇又惊讶”“可惜没有灯花可落,只能是落灯泡了,哈哈!”分析,这里是“大声地”笑;
二空:根据语境,当课代表得知我还继续教他们时,“笑着跳起来,冲出去,然后回来冲教务主任鞠躬,又冲我弯弯腰”,这里应是“诡秘地”。诡秘: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
三空:联系前文,教务主任告诉我,成长是需要过程的,鼓励“我”虽然孩子们这次没有实现约定,但是不要气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信任,孩子们一定能成长。所以“我”应是“轻松地笑”,因为有了台阶可以不用守约。
故选B。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可根据题干中提示,寻找相关段落概括。注意按照时间顺序概括。
一空:开头写作文课上“我”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句写作文,前排的小胖提出“写你跟我们的约定”引出我的回忆:“⑥我一下子想起来,期中考他们考了个倒数第一”,所以第一空是:期中考试班级考了倒数第一;
二空:接下来我们约定“⑦若是期末还是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你们了,在家‘歇菜’”,结果期末考试班级成绩依然倒数第一;
三空:⑲⑳段“请不要立刻感到灰心”“因为有了台阶可以不用守约”,写我在学生们的检讨和教务主任的鼓励下爽约。
4.本题考查对人物心情的揣摩。这句话在文章第⑮段,前文语境是“与学生约定期末考试再考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他们”,“可总得有倒数第一啊”课代表“无奈地”,是因为担心万一他们班级再考倒数第一,“我”真的不教他们。“欲言又止”是因为课代表怕说出来会让“我”对他们失去信心,又怕真的考倒数第一,心中很纠结、矛盾;“我却笑着不睬”,因为“我”对“我”的学生们有信心,他们一定会进步;看到学生们那么重视这个约定,“我”心理是高兴的,有信心的。
5.本题考查对标题、线索的理解。文章标题“相约石榴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同时“石榴”贯穿全文,是线索。“石榴花开了,一册书讲授完了”,“我”与学生约定期末考试再考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他们;“石榴花落下,石榴小小地挂在枝头的时候,期末成绩出来了,他们居然以0.01分之差,仍然输在原地”,“小石榴树苗得成长三年,才能结下大石榴”,“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最后“我”在学生们的检讨和教务主任的鼓励下爽约,重新获取了信心,期待孩子们更好的表现。石榴的成长过程象征着学生的成长历程;“石榴花开花落”再到“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表现了“我”从充满期待到难过,而后重拾期待的心情。
6.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教导主任的话“种子先得撒下,然后才能逐渐生长”,“种子”是“我”对孩子们的指导与教育,“我”与孩子们约定期末考试再考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他们,尽管最后结果“就差0.01分”,说明孩子们是有进步的,是积极成长的,尽管他们成长的过程缓慢,但还是往好的方面发展。教导主任鼓励“我”不要灰心丧气,打起精神,信任孩子们,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二、标题的含义(2020·西藏自治区·中考)
雪莲花儿开
乔正芳
①当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队即将出发的时候,杨灿灿背着背包气喘吁吁追上来。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
②新任队长蒋小妮看了看她,说:“老队长,这次演出你就别出去了,你这几天就要转业回川了。”
③杨灿灿咬了咬牙,眼中含着泪花,低声地说:“正是因为我马上要转业回川了,机会难得,所以这次演出我一定要去!”
④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
⑤她们这次慰问演出的边防哨所,大多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艰险,特别是最后一站的边防哨所,常年积雪覆盖,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是一座据说连鸟儿也无法飞越的“孤岛”。
⑥杨灿灿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上这个哨所时的情景:由于海拔高,山风特别大,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坠着硕大的石头。战士们每天巡逻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处处怪石嶙峋、险情暗伏;如果赶上天气不好,那就更加危险。由于严寒干燥、环境恶劣,大雪封山时蔬菜不能及时补给,战士们个个皮肤粗糙,嘴唇干裂。看见她们前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
⑦这些可爱的大男孩,他们争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苹果、大枣等各种宝贝,招待这些勇敢的女客人。有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还特意用烧开的雪水泡了老家寄来的绿茶。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她紧紧地握着小战士皲裂的双手,流下了热泪。小战士很不好意思,反倒不停地安慰她:“没事的,真的!我们都已习惯了。再说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也是我们每个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
⑧今天,她们这群被称为“高原上的百灵鸟”的文艺女兵们再一次登上了这个海拔4000米的雪山哨所。看到她们,战士们激动得欢呼雀跃,纷纷跑进屋,捧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果子;他们用高压锅煮了米饭并开了几个香喷喷的肉罐头。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说笑着,新队长蒋小妮问:“战友们,你们最喜欢看我们表演什么节目呢?”一个战士说:“我喜欢听《烛光里的妈妈》。”另一个说:“我喜欢听《我的祖国》,那高亢雄壮的旋律,每次听都让人热血沸腾。”
⑨一个戴眼镜的战士说:“我喜欢看古典舞,那衣袂飘飘的女子,柔美曼妙,有着无法言说的美!”
⑩“别混说,”老班长急忙打断他的话,“你忘了这是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气温零下二十摄氏度呢!”
⑪这个战士自觉失言,不禁红了脸。
⑫吃完饭,战士们集合,站到了外面,腾出宿舍给女兵们做了化妆间。
⑬演出开始了。哨所前的冰地上,霎时暖意洋洋,战士们围成一圈,凝神观看着。
⑭首先上场的是蒋小妮,她唱的是《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清澈嘹亮的歌声飘荡在雪山之巅,飘荡在战士们的心里。接着是吴丽红、袁圆……
⑮轮到她们的老队长杨灿灿上场了!战士们齐齐回过头,满怀期待的目光望过来——忽见眼前一亮,一团白光闪耀,天地澄明,万物安静。一位素衣女子,衣袂翩跹,如月华初上、光彩盈盈;她旋转腰肢,裙裾飞扬,清风细细,枝叶扶摇,俨然一株乍开的雪莲,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慢慢打开……
⑯所有的人全都睁大了眼睛:天哪,这个杨灿灿,她竟然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战士们愣了愣,继而掌声雷动。
⑰杨灿灿面色恬静,随着音乐,挥舞水袖,旋转、拧倾、屈伸、俯仰,将一株雪莲花的生长画面徐徐打开一新芽初萌、喜逢甘霖、枝叶舒展、搏击风雪、傲然盛开!
⑱战士们哭了,无声的泪水顺着鼻翼淌进了嘴巴,在心里涌起了滔天的巨浪。班长默默脱下身上的棉大衣,小心地铺在了旋转着的杨灿灿的脚边。所有的战士们全都脱下了棉大衣,恭敬地放在了这株圣洁的雪莲边……
⑲风静止了,雪静止了,整个天地都静止了一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山上灿然盛开!
⑳新队长蒋小妮呜咽着,使劲擦去流下的泪水。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灿灿接到消息,自己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
(选自《2019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改动)
1.【考点题型】“雪莲花儿开”作为小说题目,意蕴丰富。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文章题目含义。
【答案】指杨灿灿克制丧子之痛,不顾严寒,雪地跳舞的忘我牺牲精神,也指哨卡战士戍边保家、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要结合文章的主旨体会题目的言外之意。小说题目表面上指杨灿灿为了战士们开心,雪地跳舞,像盛开的雪莲,实际上是杨灿灿忘我的牺牲精神就像盛开的雪莲一样圣洁;哨卡战士们不怕环境恶劣,戍边保家、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也像盛开的雪莲一样美好。
2.阅读文章第⑦段画波浪线部分,请简要分析小战士的人物形象。
【答案】从小战士为文艺女兵用烧开的雪水泡茶中,可见他心地善良,关心他人的品质;从小战士所说的安慰话语中,可见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小战士十八九岁,“特意用烧开的雪水泡了老家寄来的绿茶”,可见他心地善良、心思细腻、关爱他人;小战士双手皲裂,“没事的,真的!我们都已习惯了。再说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也是我们每个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可见他不畏艰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3.第⑱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画线句写战士们看杨灿灿雪地跳舞时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杨灿灿忘我牺牲精神,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无声的泪水顺着鼻翼淌进了嘴巴”是细节描写,战士们流下里感动的泪水;“在心里涌起了滔天的巨浪”是心理描写,战士们心里感激不已;“班长默默脱下身上的棉大衣,小心地铺在了旋转着的杨灿灿的脚边”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战士们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这些描写表现了杨灿灿忘我牺牲精神,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使小说的主题更突出。
4.读者对第⑳段颇有争论,有人认为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不能删去。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叙述理由。
【答案】不能删去。最后一段交代了杨灿灿“眼泡红肿,面色憔悴”的原因,和第一段相呼应;杨灿灿即将转业,可依然上哨所参加演出,为了让战士们开心,毅然克制刚刚丧子的心痛,雪地跳舞,彰显了忘我的牺牲精神,突出小说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句段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最后一段,借助新队长蒋小妮的口,交代了事情的真相,和第一段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杨灿灿即将转业回川了,并且自己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她却毅然克制刚刚丧子的心痛,为战士们雪地跳舞,表现了忘我的牺牲精神,进一步突出了小说主题。
二、标题的作用(2020·山东泰安·中考)
丑石
夏新祥
世人有玩邮票者、玩古董者、玩文宇者。老墨和老白以玩石头为乐,因玩石头出名。
老墨和老白是一对挚友。
老墨开车到桃源茅草街去寻石,邀上了老白。
茅草街邻桃源境内沉水的一条支流。
河床很浅,清粼粼的水在石头间游走,时而高声喧哗,时而默不作声。石头遍布在河床里,大则似碗、碟、盘、笠,小则如卵、珠、米。其状无棱无角,乖巧圆滑。色多为白、黑,间以红、黄、蓝、绿、紫。
两人在小河的分叉处分手,各朝上游寻去。
到下午时,老墨只觅到几块可要可不要的石头,很有些沮丧。
老白却喜滋滋的。
你捡到好东西了?老墨问。
是个好东西。老白说。于是从背囊中取出一块石头,这石头大好比一个盘子,圆得像是用圆规画好后打磨而成。
老白把石头放进浅水里。石头乃玛瑙石,白色,质地像奶。润、绵、厚。不浮、不薄、不浅。其间黛黑的纹理,恰如国画大师勾点。一幅“独钓寒江”图浑然天成。
老墨看得有些呆了。
一路回城,老墨和老白都十分开心。老墨建议老白把石头养好后参加全国奇石展,定能获得大奖。
到城乡接合处,两人上了一趟厕所。老白出来时,看见老墨站在车边,脸都气黑了。老墨的车窗被人砸了!放在车里的两个包已经没了。
老墨报了警,警察二十分钟后赶到现场,拍照取证,录口供。
老墨把老白送到家,蔫蔫地去修车了。
两人一如既往地交流石头,提起那块丢失的“独钓寒江”石,不免摇头叹息一番。
两个月后的某一天,老白正在养石。老墨打电话给老白,老白,你过来看一下,我得到了一块石头,你肯定会惊奇。
老白立即打的到了老墨的“丑石斋”。
老白的确惊住了。
老墨说,老白,寻到这块石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惊呆了。
你在哪里得到的这块石头?
茅草街,就是我们上次寻石的那一条小河。老墨说。
世界上竟有如此相像的两块石头,这和双胞胎兄弟有区别吗!老白叹道。
老墨说,老白,这块石头让给你吧,就算你失而复得。
老白说,你舍得?
老墨说,你养我养都一样,你拿走吧。
老白就拿走了那块石头。他说,我肯定不会拿它参展,一旦有了市价,我将把钱全部给你。
那块“独约寒江”石果真得了大奖。专家评估,市价三十万。
老墨说,恭喜你,老白,你发了。
老白说,老墨,我说过的,我会兑现我的话。(A)
老墨说,老白,石头这东西,有价无市,要不你给二十万吧。者白就给了老墨二十万。
以后,两人一如既往地玩石。
有一次在河里寻石头时,老墨脚下一滑,掉进了一个深水潭。水底暗流涌动,老墨像被一只鳄鱼咬住,打了几个圈,就要被扯进深潭。将要没顶时,老墨喊,老白救我!
老墨最后被老白救了起来。
老墨坐在岩石上,久久不发一言。
老墨已经七十岁了,要随儿子到深圳去定居。临行前,老墨把老白邀到家里喝酒,喝着喝着,老墨就哭了起来,泪水怎么都擦不干。
老白说,老墨哥,可不兴太伤感啊!
老墨说,老弟,多谢你这么多年陪我玩儿,我对不起你。
老白说,别说那些话,我陪你玩,你不也在陪我玩吗?
老墨说,老弟,我这一屋的石头都送你吧!
老白说,你这些石头起码值二十万哪!我给你钱。(B)
老墨急了,老弟,别说钱,可千万别说钱!
其实,当年老白把“独钓寒江石”送展之前,要给石头换一个底座,老墨做的底座实在是太俗了。老白换底座时,发现石头的下面有一个丁字形口子,老白当时再一次惊住了。他在小河里寻得那块石头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磕出了一个丁字形的口子,这口子和那口子竟然惊人地相似!
老白相信,老墨所说的对不起应该是“独钓寒江石”这事。
1.文中加点的两个“惊住了”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答案】第一个“惊住了”指的是老白感到非常惊奇,世间竞有如此相似的两块石头,就和双胞胎兄弟一样。第二个“惊住了”指的是老白发现了“独钓寒江”石的丁字形的口子,确定了这块石头就是自己当年“失窃”的石头,被老墨算计朋友的这种不齿行为所震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要尽量贴紧原文,从原文中找答案。第一处“惊住了”在第20段,老白惊住是因为“世界上竟有如此相像的两块石头,这和双胞胎兄弟有区别吗”,一块“独钓寒江”石已经非常难得,居然还会有第二块,老白白被大自然的神奇惊呆了;第二处“惊住了”在第45段,老白发现“石头的下面有一个丁字形口子”“他在小河里寻得那块石头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磕出了一个丁字形的口子,这口子和那口子竟然惊人地相似!”相似的石块上居然还有相似的磕痕,说明这两块石其实就是同一块,老白被多年相交的老友的见利忘义的行为惊呆了。
2.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写的都是老白要给老墨钱的情节,这两次老墨的心理有何不同?
【答案】第一次,老墨为自己成功地“得到”了老白二十万元钱而窃喜。第二次,老墨满怀愧疚,他想真诚地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赎罪。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要尽量贴紧原文,从原文中找答案。A处写老白要给老墨钱,由老墨的话“恭喜你,老白,你发了”和“老白,石头这东西,有价无市,要不你给二十万吧”,可以看出老墨的贪婪和奸计得逞的窃喜;B处写老白说要给老墨钱之前,“喝着喝着,老墨就哭了起来,泪水怎么都擦不干”,老墨暗算了老白,白得二十万元钱,此时,因为老白去“水底暗流涌动”的“深水潭”救了自己,他才知道对方是以心相待的朋友,不是用钱来衡量彼此关系的,他后悔自己的欺诈,心生愧疚,“老弟,我这一屋的石头都送你吧!”(这值二十万的石头是对老白的弥补与认错),“老弟,别说钱,可千万别说钱!”是他对自己以钱算计对方的真心的悔悟。
3.本文以“丑石”为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以“丑石”为题,一方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另一方面暗指老墨虚伪、见利忘义的丑陋德行。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丑石”出自文中老墨的“丑石斋”,指老墨这个算计朋友、品行丑陋的人,他用“独钓寒江”石算计老白,见利忘义,德行丑陋;有赏玩价值的石头,应当是有美感的石头,美石才有故事,以丑石为题,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小说人物“老墨”和“老白”的命名也很有意思,请结合人物特点或文中的描写,写下你的发现。
【答案】老墨:墨亦是黑,但墨比黑要文雅一些,老墨也可以引申为老黑,这一名字暗含着作者对文中老墨厚黑行为的讽刺;老白:白在文中代表着真诚、大度、厚道、以德报怨等品质。与黑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对老白发现的“独钓寒江”石进行了细致描写:“石头乃玛瑙石,白色,质地像奶。润、绵、厚。不浮、不薄、不浅。”这些描写也村托了老白的美好品质,石如其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小说中常根据人物的外形、职业、性格、气质、命运、相关情节等对人物进行命名。老墨,意指其黑,但这个黑,不是普通的黑,是盖上了一层文艺面纱的黑,不仅嘲讽了老墨的腹黑,而且讽刺了他以文人之名行的贪财欺诈无耻之事。文中老白“要给石头换一个底座,老墨做的底座实在是太俗了”,暗示出老墨精神境界的低俗。老白,意指思想上的纯朴,他发现了老墨的欺诈,仍付出二十万元给老墨,两人一如既往地玩石。”这是对多年老友的维护,说明他把自己的友人友情看得比这二十万元重,愿意原谅对方,还跳下深水潭救老墨,心无芥蒂,白得纯厚宽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小说阅读之4梳理文章结构,解答句段作用(过关测试)(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7马克,10日内付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2 考点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行文线索(过关测试)教师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赏析第1段中画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2 考点1:抓住文章标题,分析含义作用(过关测试)教师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