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文本阅读专题02 理清叙事线索 分析线索作用(教师版)
展开【考情梳理】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它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记叙文线索分类
❶以实物为线索。如:《雨的四季》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为线索。
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❷以人物为线索。如:《邓稼先》
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❸以事件为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❹以时间为线索。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先后
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❺以地点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
❻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
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3.如何找文章的线索。
(1)看文题。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尤其是以人和物为标题的文章。
(2)看反复。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3)看抒情议论句。记叙文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注:一篇文章行文的线索不一定只有一个,可以有多个线索,要看哪一个线索是最突出的,一般来说,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一一对应,一明一暗展开叙述。
4.线索作用
(1)可以集中表现主题,因为主题是通过材料来体现的,材料又是由线索串联起来的,如果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主题的表现了;
(2)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因为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索来串联,如果没有线索将事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画鲜明的;
(3)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使文章形成整体。
专项练习
一、(2022·浙江·九年级二模)
神像
村人的水桶在滴水崖前排着队。
村人的心情和这天一样,闷着火,一根火柴就能点着,滴水崖的这眼泉不急,有气无力、半死不活的,嘀答,嘀答,半天滴满一桶水。
这是要人命呀!村人唉声叹气,老天爷,快下雨吧,下了雨泉水才会旺。
二先生说,山上苍老爷庙里的神像别毁坏就好了,苍老爷管着咱这里的风雨雪雹,他老人家生气了,才这样大旱的!二先生的话阴阴的,能拧出水。
塑像呀!咱们集资重塑一个苍老爷像吧?有人建议。
早就该塑的,有神敬着心里踏实!有人附和。
二先生把他的接水桶往前移了移,说,总算还有明白人。
一伙村人就去找泥人刘,请他重塑苍老爷的神像。泥人刘会捏泥人,老辈子传下的手艺,一团泥巴在他手里捏啥像啥。泥人刘答应后有些犯难,问,苍老爷长什么样?
众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苍老爷长什么样,都看二先生,他是村里的大能人,据他说天上的事知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
神仙的样呗!二先生说,苍老爷是神仙,肯定相貌威严,苍老爷又是咱老百姓的神,也少不了慈悲。村人都点头,就是,就是。
一大早泥人刘就上山,在村口碰到村主任和一个戴草帽的人,草帽遮着脸没看清人,
泥人刘就和村主任打个招呼走了。
你丢钱了?这么急着走,也不和咱田叔说句话?村主任在后边喊。
泥人刘停下回头看时,那人已取下草帽,一张消瘦的脸,但泥人刘很快认出了,很惊喜,田叔,您回家了?
回家了。田叔微笑着看着泥人刘,听说你这些天很忙的。
泥人刘有些不好意思,天太旱,求求苍老爷,嘿嘿,大伙的心愿,也是病急乱投医。
村主任说,你们做那些都是虚的,田叔给咱们做的才是实的。看到泥人刘不明白,又说,田叔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带着打井的专项款,回村里帮咱们打井办实事来了。
太好了!咱村需要井,只是以前打几次井都是干眼子,大伙都没信心了。泥人刘说。村主任说,这次不一样,田叔请来了城里的技术员,有技术又有钱,准成!咱田叔说了,打不出井就不回城里。
田叔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城里做局长。
山上开始钻井了,位置就定在苍老爷庙附近,是田叔和城里来的技术员勘察了很多地方,最后定下的。
钻井的深度一天天增加,一直没有水的影子。
咱村和井没缘分,村名叫滴水崖,只能喝嘀答的水,老辈打井都没成过,怕又是一个空。二先生说。
又熬了两天,钻井杆喷出的还是干面子,田叔病倒了,回城了。
躺在床上的田叔每天都给村主任打电话,今天是什么情况?
还是干面子,电话里村主任的声音干巴巴的。
今天又是什么情况?
还是没见水,电话里村主任的声音带着哭腔。
不能放弃,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田叔给村主任说,也是给自己说。
可是……您带来的打井的专项款快用完了,村主任的声音很无助的样子。
田叔安慰他,别急,明天我让人送钱去。
又一天深夜,田叔被床边的电话铃惊醒,是村主任打来的,井出水了,哗哗的!村主任的声音被水泡得湿漉漉的。
苍老爷的神像塑好了,泥人刘松了一口气,二先生也松了一口气。
水井的剪彩和苍老爷的神像的开光同时进行,这是村主任和二先生共同决定的。
鞭炮齐鸣,唢呐声在山谷里飘来荡去,井水从水泵口喷涌而出。
一块红布从苍老爷神像的头上慢慢滑下来,苍老爷的面容展现,映在村人的眼睛里。
是田叔的模样。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01期作者:青霉素)
下面内容是同学在阅读这篇小说后的对话,请你仔细阅读,完成相关任务。
小文:读小说要关注小说的叙述。我发现这篇小说是双线并行展开叙述的。两条线索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小语:嗯,是的。这样的叙述在小说中有这样的好处:(3)
小文:小说还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进行叙述,比如:(4)
小语:读小说还要关注小说的人物形象。那么,小说中为什么要写二先生这个人物呢?
小文:我认为(5)
小语: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点。你能就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进行赏析吗?
小文:我是这样赏析的:(6)
小语:赏析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标题,使村民获得水源的是田叔,小说却以“神像”为题,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小文:我认为:(7)
【答案】
田叔凿井 塑造神像
双线索的叙述,使故事情节发展顺理成章,为结尾神像是田叔的情节做铺垫,更能丰富田叔这一人物形象。
小说开篇提出了神像容貌问题就是为结尾神像就是田叔的模样埋下伏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二先生这一形象推动了“塑造神像”这一情节,也是坚定不移为村民做实事的田叔形象的陪衬式人物,他的迷信,投机行为更能突出田叔这一人物形象的崇高。
这两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村主任的声音用“干巴巴”“湿漉漉”一对叠词进行了前后对比,表现了村主任因水而生的失落到喜悦的情绪变化,突出了凿井出水对村民的重大意义。
示例:小说以田叔凿井和塑造神像这明暗两线展开叙述,使村民获得水源的是田叔,小小说却以“神像”为题,结局时两线重合,谜底揭露——神像就是田叔。小说以“神像”为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开篇就抛出了神像的容貌问题,为结尾埋下伏笔,神像从无容无貌到变成田叔之貌的转变也暗示了田叔为村民所做的奉献之大以及其在村民心中地位的上升,从而更好地表现田叔奉献自我、回报乡亲的精神。小说告诉读者: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切实帮助百姓解决困难的人,就会受到群众的爱戴和敬仰,就是老百姓心中的神。
【详解】
(1)(2)考查分析文章叙事的线索。读文可知,本文交叉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因为天旱,村民们决定为苍老爷重新塑造神像,神像塑造完工,却是田叔的模样。第二件事是从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田叔,现在在城里做局长,带着技术员和钱回到村里打井,最后井里出水了。所以两条线索分别是田叔凿井和塑造神像。
(3) 本题考查叙事线索的作用。两线并行,可以使交叉进行的两个故事既合理推进,又互相影响,互为铺垫。天气大旱,既引出了村民们为苍老爷塑像的故事,也引出了田叔回乡打井的故事。田叔打井成功,又为故事结尾苍老爷的神像是田叔的模样做了铺垫,丰富了田叔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村民们对田叔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4) 考查伏笔照应的写法。前文提到,村民们都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模样,“众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苍老爷长什么样”,村里的大能人二先生也语焉不详,“苍老爷是神仙,肯定相貌威严,苍老爷又是咱老百姓的神,也少不了慈悲”。这就为文末处神像处是田叔的模样埋下了伏笔。在村民们的眼里,田叔就是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清水的神。
(5) 考查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在众人祈求老天爷快下雨时,是他提出了干旱是因为苍老爷生气了,才会这样干旱,从而引出了人们要为苍老爷塑像的想法。在人们都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模样时,又是他说苍老爷相貌威严而慈悲。所以,二先生这个人物推动了塑造神像这一情节。二先生的形象烘托了田叔的形象。二先生是一个迷信的人,把干旱的原因归结于神灵生气;在接水时,“二先生把他的接水桶往前移了移”。他迷信和投机行为与田叔的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形成了对比。二先生这一个人物的存在,使田叔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可敬。
(6) 考查赏析句子。这两句话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干巴巴”“湿漉漉”是触觉,“声音”是听觉,以触觉来形容听觉,这就是通感。“干巴巴”“湿漉漉”,同为叠词,又在语义上形成了对比。联系语境可知,连日打井,却不见水,“干巴巴”的声音表现了村主任内心的失落与沮丧。井水终于喷薄而出,“湿漉漉”的声音表现了此时村主任内心的狂喜。井里出了水,村里以后再也不用承受干旱之痛,村长从失落到狂喜的情绪变化,突出了打井成功对于村民的重要意义。
(7) 考查赏析题目。
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文章主要记叙了两件事,一是村民们塑造神像,二是田叔为村民们打井。叙述时,双线并行。两条线索在文末交汇,以“神像”是田叔的模样收尾。开篇提出谁也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样子,为后文打井成功,人们把神像塑成田叔的模样埋下了伏笔。以神像为题,为读者设置了悬念:谁的神像?为什么塑造神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联系文本主旨可知,题目点明了文章主旨。村民们把神像塑成了田叔的模样,说明在村民的心中,田叔就是给他们带来清水与希望的神,表现了村民们对田叔的感激与尊敬。通过田叔凿井和塑造神像这两件事,作者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神灵。那些一心为民,真心实意为人民做实事,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与需要放在心头,切实解决民生难题,就是人民心目中真正的“神”。
二、(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在村子起伏的版图上,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长方形的就叫长条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碟子状的干脆叫碟子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在昌蒲洼的田就叫昌蒲丘,在尖子山脚的就是尖子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③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④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
⑤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⑥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这次爷爷没那么幸运了,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醒一下新初,田里要放水了,田里要治虫了,田里又要薅草了。有次新初随口回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把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⑦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⑧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
⑨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说要来县城家里拜访。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他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田种少了也没意思,他要种更多的田,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忙不迭地连连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⑩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⑪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他们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的清香。
(《人民日报)2022年05月19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村里人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则以“温柔的声调”,表现村里人对稻田的爱远远超过了对孩子的爱。
B.长丰大丘分配给新初以后,爷爷还常去田边转悠,提醒新初家放水、治虫等,写出了爷爷失去长丰大丘后的郁闷和痛苦。
C.新初提出要耕种我们家田地时,父亲表示“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说明曾被父亲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已在他脑海里渐渐淡去。
D.新初回到老家,不再外出打工,重新耕种稻田,这一现象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国家振兴农村政策的显著效果。
(2)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锦长的日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②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请从用词的角度进行品析)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4)题目“与稻田重逢”有何含义?
【答案】
(1)D
(2)①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村民拥有稻田,时时关心、爱护着田地的感情,这是对土地的深沉的情怀,稻田见证了村子和村民的发展历史。
②这句话中“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写出了老一代人对面积较大、又肥沃,人人艳羡的长丰大丘的喜爱之情。
(3)以时间为线索,儿时,长丰大丘与椿树塘的稻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家人向往、喜爱。上世纪90年代起,稻田里杂草丛生,塘里堆满淤泥,塘堤破旧,家人哀叹、惋惜。接到新初电话时,政府有新举措,稻田地用机械化耕作,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家人高兴、欣喜。周末回家时,稻田里浮起新绿,家人惊喜、激动。
(4)①点明本文与“稻田”相关的,是农村题材;②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③突出了新农村、新农业,新社会主题。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村里人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这是人们说话的习惯;而说到稻田则以“温柔的声调”,并不能说明村里人对稻田的爱远远超过了对孩子的爱,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B.有误,长丰大丘分配给新初以后,爷爷还常去田边转悠,提醒新初家放水、治虫等,写出了爷爷依旧对长丰大丘非常关心,并非是因失去长丰大丘后而郁闷和痛苦。
C.有误,新初提出要耕种我们家田地时,父亲表示“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说明父亲希望田地继续有人耕种而不至于荒芜,父亲不愿意接受施舍,胸怀大度。并非是稻田,已在父亲脑海里渐渐淡去。故选D。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1)文章第③段语句“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将“稻田”比作“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第①段“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可知,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稻田已经是村民不可或缺的财富,村民关心、爱护着田地,稻田在村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说明稻田与村子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语句“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运用“爽溜溜”“痒滋滋”这样的叠词,结合本段中“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可知,生动传神突出地写出了老一代人对面积较大、又肥沃的长丰大丘的喜爱之情。
(3)考查对文章线索的理解。
文章线索的可以是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或作者的情感等。其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仔细阅读文章,结合第①段“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第⑥段“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第⑦段“自上世纪90年代起,……”,第⑧段“爷爷奶奶过世后,……”第⑨段“阳春三月的一天……”,第⑩段“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可知,这篇文章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抒写了对家乡、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4)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本文题目“与稻田重逢”,表层上看,首先点明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与“稻田”相关的,是一篇叙写写农村生活的作品;
其次“与……重逢”包含“相逢”和“再相逢”的两层含义,这样就会引发读者思考“相逢”是何意?“再相逢”又是何意?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从深层次看,文章重点落在“再相逢”上,歌颂了新时代农村的新的惠农政策,找回了农村稻香满乡村的景象,让农民回归田间,让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歌颂了新农村、新农业,新社会,暗示了 文章的主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三、(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题目。
萌 芽
赵 丰
①春天,是被一个叫作萌芽的词唤醒的。奉着天意的使者,为自然界的生灵们启开了春之大门。
②童年时,最先看到的,是我家老屋门前的柳树萌芽。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做梦,母亲急急地摇醒我,说太阳快要晒屁股了,你还赖在被窝里,快起来看柳树吐芽芽。芽芽,她把那个词重叠起来,叫得是那样顺畅,那样亲切。
③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萌芽上心。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的泥土旁,等待某个小草的萌芽。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草芽从土缝里蹦出来。我注意到,小草出芽时,总是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疼爱。
④萌芽,写意的是初春的朦胧之相。芽后的草木,总是绿着面孔,照应着风和日丽,万物复苏。古代的诗人很早就用上了嫩绿这个词,宋代词人柳永在《西平乐》中写下:“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唐代李咸用的《庭竹》诗里也有“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的句子,一直不解“老碧”是什么意思,“碧”是碧绿,而“老”呢?细细琢磨,方才领悟出是老竹发新叶之态。与此对应,这“嫩绿”应当是刚刚长出的竹笋啊。
⑤万物吐芽的早春,是诗人内心世界至善至美的境界。
⑥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成为诗人爱春惜春的情感寄托。韩愈作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开头两句写的便是初春之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之后这“近却无”的草色,正是早春时节草木的嫩芽。“最是一年春好处”,袒露出对立春之相的极尽赞美。此情此景,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之景。
⑦古人描绘新芽,用词极考究。与他的性格一样,辛弃疾用词极为豪放,那句“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破”字极为传神,幼芽逐渐萌发的姿态和膨胀的力量,如爆竹般脆响,炸裂开凝冻的空气。
⑧注目新芽,自是阵阵欣喜。杜牧诗亦云,“看著白芽欲吐”,春芽欲吐,心灵复苏,蕴含着朦胧、含蓄之后的舒适与写意,这是绝佳的审美气象。
⑨草木之萌芽,可以生佳气。古人以为,佳气者,美好的云气也,是吉祥、兴隆的象征。草木之相,是宇宙间的物象。
⑩春芽,收藏的是光阴。“一寸光阴,一寸萌芽。”这是清代收藏家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里的句子。寸,言极少,极小。时光,虽是漫无边际,但却是一点点累积而成。从萌芽的身上看到光阴的,是将生命分分秒秒计算的人。韩泰华是大智之人。一个收藏家,如果懂得收藏光阴,那绝不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
⑪常常,我会走进不远处的秦岭。那些熬过了寒冬仍挺拔着的乔木、灌木,那些匍匐于地的草木,初春的节气里无不竞相 出新芽, 远看仿佛连成一片,彰显出内在力量的强大。此情此景,虽是多见,可是如果上心了,这就是人世间的绝佳之境。
⑫秦岭之深邃宽广,完全可以为萌芽这样的词找到适宜的安身之地。鸟儿在山涧飞翔,牛羊在山坡上啃草,白云在山壁上缭绕,虫子在泥土下鸣叫,为点点嫩芽营造出生命的意境。我可能不是一个惜时之人,但自从晓得了韩泰华,我就不会忽略这面面山坡的绿芽,守着一寸光阴,看着一寸萌芽,将自己的生命时光仔细拉长。
⑬无论心境如何,身子陷于一片萌芽的环境里,总会感觉到舒心。人世间如此多烦恼,何不换个氛围,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我钟情于秦岭,不仅是为了吸纳新鲜的空气,更在于寻找时光如金的那种感觉。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葱。那么人呢?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人生一路走来,我惊喜地发现,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⑭萌芽,是春天出生的词。
⑮萌芽,多么好的表述啊。就像母亲怀抱里的幼童,需要人和大自然的精心呵护,才能长大。
(选自《散文》海外版,2022年第4期,有删改)
3.阅读全文,理出文章的情感线索,填写下面的空格。
上心→疼爱→(1)______→舒心→(2)_______
4.根据要求答题。
(1)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蹦”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草芽从土缝里蹦出来。
(2)请在第⑪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和“蹦”一样传神的动词。
5.朗读下面这句话,至少有两个词需要重读。你认为是哪两个?请简述理由。
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6.有人对⑥⑦⑧三段的排列顺序有不同理解。你认为这三段应该怎样排列?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⑥⑦⑧ B.⑧⑦⑥ C.⑥⑧⑦
7.第⑬段中,作者说“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阅读全文,说说这春芽怎样滋养了作者的身心和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你准备怎样去感恩它。
【答案】
3.欣喜 惊喜
4.(1)“蹦”表现了小草嫩芽的情态和动作,充满灵性和活力,显得十分活泼,表达了作者经过等待后看到草芽的惊喜和赞叹之情。(意对即可)
(2)这里可以用“探”“冒”“顶”等动词。这些动词都比较传神,能够表现出草木发芽时的情形。
5.“几十个”“总是”“萌芽”都可以重读。“几十个”强调时间之长;“总是”强调“我”一直受着“萌芽”的影响;“萌芽”强调“我”感恩的对象。
6.(示例1)A.第⑥段主要写诗人在春天的所见之景、所抒之情,第⑦段侧重写古人描绘新芽考究用词,第⑧段从古人笔下的春芽见其审美情趣,这样排序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显得有条理。
(示例2)B。第⑧段写的新芽处于“春芽欲吐”的状态,第⑦段描绘的新芽刚刚破土而出,第⑥段所见的草木的嫩芽已连成片,远看可见草色,这是按照草木发芽的生长过程排序,显得有条理。
(示例3)C。根据所引用诗歌的作者所处的朝代排序,韩愈和杜牧是唐代诗人,韩愈早于杜牧,辛弃疾是宋代诗人。
7.①童年时在母亲的熏陶下,开始关注草木萌芽,发现它的美。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诗词中读出萌芽里蕴藏的诗人内心世界至善至美的境界。③从秦岭的草木萌芽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强大,悟出时光如金的道理。学习之余,我要更多地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珍惜时间,多阅读,多实践,努力将自己的生命拉长。
【解析】
3.本题考查情感把握。
根据第③段“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萌芽上心。”可知此时的情感是“上心”。由第③段“小草出芽时,总是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疼爱”可知此时的情感是“疼爱”。
根据第⑧段“注目新芽,自是阵阵欣喜”可知此时的情感是“欣喜”。
根据第⑬段“无论心境如何,身子陷于一片萌芽的环境里,总会感觉到舒心”可知此时的情感是“舒心”。
根据第⑬段“人生一路走来,我惊喜地发现,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可知此时的情感是“惊喜”。
4.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1)“蹦”指向高处跳,用“蹦”来形容草芽从土缝里出来的情态和动作,是拟人的写法,突出小草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活力。结合后句“小草出芽时,总是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疼爱”可知,“蹦”也表达出“我”对小草萌芽的喜爱和赞叹。
(2)⑪段空白处的词语用来形容乔木、灌木,草木出新芽的动作,要求所补充的动词和“蹦”一样传神,即动词中要体现出灵性和生机,让“萌芽”的动作显得活泼。可以使用“钻”“冒”“顶”等动词。
5.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萌芽”是滋养了“我”身心和精神的对象,也是“我”需要感恩的对象;“几十个”写明几十年的春天,强调“我”感恩“萌芽”的时间之长;“总是”写明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我”一直受“萌芽”影响,从未间断;这三个词语分别写出“我”感恩的对象、感恩时间之长、影响力之深,都可以重读,任选两个分析即可。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根据第⑥段“袒露出对立春之相的极尽赞美”可知,本段主要写诗人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根据第⑦段“古人描绘新芽,用词极考究”可知此段主要写诗人描绘新芽用词考究。根据第⑧段“春芽欲吐,心灵复苏,蕴含着朦胧、含蓄之后的舒适与写意,这是绝佳的审美气象”可知此段写古人笔下的“萌芽”体现其审美气象。⑥⑦⑧的排列顺序,是按照文章内涵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安排,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情感;
B.第⑥段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草木的嫩芽已连成片,第⑦段“陌上柔桑破嫩芽”是新芽刚刚破土而出,第⑧段“看著白蘋芽欲吐”是“春芽欲吐”的状态,⑧⑦⑥是按照草木发芽的生长过程排序;
C.第⑥段引用韩愈的诗句,韩愈是唐朝诗人,768年-824年;第⑦段引用辛弃疾的词句,辛弃疾是宋代诗人,1140年-1207年;第⑧段引用杜牧的诗句,杜牧是唐朝诗人,803年—852年,⑥⑧⑦是按照所引用诗歌的作者所处的年代排序;
任选其一分析即可。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第①至③段写“我”在母亲的熏陶下,开始对植物的萌芽上心;第④至⑧段写“我”从古诗词中感受诗人对“萌芽”的赞美,感受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第⑨至⑮段写萌芽收藏的是光阴,告诉我们时光如金。据此可知,春芽滋养了“我”的身心和精神。
“感恩萌芽”包含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包含珍惜时光的感悟。生活中,我们要多多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要感恩自然的馈赠;同时也要把握“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珍惜时光,滋养身心。
三、(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老乡》(有删改),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有位老乡,是一位厨师,妻子是理发师。从我认识他开始,没听到他说过太多的话,我们高谈阔论的时候,他很少插话。
②他在闹市区经营一家叫“烫锅鲜”的店,材真价实,服务周到细致,生意一直很好。其间,有件事让我见识了他的不同之处。
③盛夏的早晨,天灰蒙蒙的,就餐者络绎不绝。不一会儿,天空飘起了细雨,老乡赶紧把排队的食客引进店里。一阵疾风刮过,雨倾盆而下,来不及躲避的行人瞬间成了“落汤鸡”,噼啪着跑进店内,从头到脚都在淌水。顾客站在窗前向外张望,议论这不请自来的风雨。过了一会儿,雨小了些,可地势不高的街道都是水,亮汪汪的一片。这时,老乡贴心地告诉大家,将为所有人提供雨伞、雨靴,方便时送回即可,还代为打车,另赠送两张优惠券。事后还伞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此举带来更多的顾客。我问他怎么有那么多雨伞、雨靴,他打开一扇门,雨伞、雨靴、手电、充电器、打气筒……老百姓常用的物品应有尽有。我望着老乡,他朝着我点了点头。
④老乡的孩子上了初中,为了孩子上学,老乡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经营了一家美发店。由于租金问题,店子几乎每年都换一个地方,位置相对走偏,最后搬到一处小巷子里。不管怎么换,总有一群大爷大妈,按他在旧址留下的电话,人随店走。
⑤一位大妈道出了心声:他们供孩子不易,硬扛守业不易,两口子做生意从不用水货材料,收费亲民。我隔一阵子就得染发,在发廊得一百块还多。一样的手艺,他们言明,五十到顶,男士普通理发只收十块。口碑好的店家,值得大家寻了去。
⑥他的孩子工作了,老乡年纪也不小了,理发店耗费精力大,老乡两口子就在街口开了个超市,虽历经大商超和电商的冲击,但生意却很好。开了两三年,曾有大型超市鼓动他加盟,但老乡拒绝了。老乡坦言:加盟费最后还是顾客买单,势必要提高商品的卖价。这几年,年轻人热衷于网购,老乡的超市设了快件代收点,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很多年轻人取快件时顺便买些糖、饮料,或称些时令水果。尤其是老年人,他们还是习惯光顾他的店,觉得比网购心里更有底。还有的在店里叨叨话,歇歇脚,喝杯热茶。
⑦他干啥啥好,经营的每个店都长盛不衰。我想,这就是老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
8.本文以什么为行文线索?
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1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选文哪两段之间比较恰当,请说明理由。
不管到哪里,老乡都要做生意,也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毫不例外地坚持自己的做法。用他的话说,三口人到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生意就做到哪里。
11.小说中的老乡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8.老乡或老乡做生意的经历
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淋雨的行人比作落汤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行人淋雨后的样子,为下文老乡给人们提供雨伞、雨靴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了老乡的细心、周到。
10.放到③④段之间恰当。这段文字起到示上后下的过渡作用。或者放到⑥⑦段之间恰当,这段文字起总结作用。
11.示例:助人为乐的人。能为躲雨行人无偿提供便利;
细心周到的人,能急人们之所急,为人们准备用伞、雨靴;
善于经营的人,做的每种生意都很兴降;
有责任感的人,孩子到哪里就陪护到哪里;
有智慧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与他人方便;
……
【解析】
8.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其作用。线索:文章线索的可以是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或作者的情感等。其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文章②~③段叙写了老乡在闹市区经营一家叫“烫锅鲜”的店,为躲雨行人无偿提供便利;④~⑤段叙写了老乡为了孩子上学,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经营了一家美发店,要价实在;第⑥段叙写了老乡在街口开了个超市,与他人方便;第⑦段归纳总结。根据文章叙写的内容可知,本文的线索是“老乡”或“老乡做生意的经历”。
9.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画线语句中,写“倾盆而下”,运用夸张的修辞,又把“淋雨的行人”比作“落汤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地写出了雨急和雨大,同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行人被大雨浇淋后的样子,这为下文叙写“老乡贴心地告诉大家,将为所有人提供雨伞、雨靴,方便时送回即可,还代为打车,另赠送两张优惠券”做铺垫,表现了老乡的细心、周到,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文章②~③段叙写了老乡在闹市区经营一家叫“烫锅鲜”的店,为躲雨行人无偿提供便利;④~⑤段叙写了老乡为了孩子上学,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经营了一家美发店。语句“不管到哪里,老乡都要做生意,也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毫不例外地坚持自己的做法。用他的话说,三口人到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生意就做到哪里”可以放到③④段之间,这段文字起到承接上文叙写老乡开“烫锅鲜”,又可以引出下文老乡经营美发店的故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以放到第⑥段叙写了老乡在街口开了个超市的后面,与⑦段一起总结全文,起到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
11.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概括作答。
从文章第③段“这时,老乡贴心地告诉大家,将为所有人提供雨伞、雨靴,方便时送回即可,还代为打车,另赠送两张优惠券”可以看出,老乡是一个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人;
从文章第④段“老乡的孩子上了初中,为了孩子上学,老乡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经营了一家美发店”可以看出,老乡是一个疼爱子女,有责任感的人;
从第⑥段“加盟费最后还是顾客买单,势必要提高商品的卖价。这几年,年轻人热衷于网购,老乡的超市设了快件代收点,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可以看出,老乡是一个善良,有爱心,与他人方便之人;
从文章叙写的老乡开“烫锅鲜”、美发店、超市,并在第⑦段说“他干啥啥好,经营的每个店都长盛不衰”,可以看出老乡是一个懂得经营,有智慧的人。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四、(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车
①父亲是位爱车之人。
②那年,我五六岁,一天下午,正在家属院和小伙伴们撒欢儿,父亲突然出现了,他神秘兮兮地把我叫过去。“跟爸爸去看一样好东西!”他眼中的兴奋瞬间感染了我。我马上蹦跳着跟在他的身后。
③一走出家属院,我便惊叫起来,在我面前立着一个神气活现的“大家伙”——一辆黑色两轮摩托车。在30多年前,这可是稀罕物。父亲笑着,悄悄对我说:“爸带你骑两圈,怎么样?”
④“好耶!”兴高采烈的我,被父亲抱上了车。只见他熟练地发动,踩踏板,随着一阵“嘟嘟”的轰鸣,我“风驰电掣”起来,威风极了。风卷起了路上的黄叶,也扬起了父亲外套的衣襟。摩托车上的父亲衣袂飘飘、神采飞扬,帅极了!父亲带着我,在家属院门口那条四五百米的小路上,来回骑了两圈,之后便急忙抱我下来,一溜烟去还车了。车是单位的,被他好说歹说借出来的。
⑤这个“秘密”当天晚上还是到了母亲耳朵里,她狠狠地批评父亲:“你哪里会骑摩托?还敢带上孩子!她那么小,出了事怎么办?”
⑥父亲此后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记忆中,他骑着一辆28英寸带横杠的男式自行车做了很多事:给家里换煤气罐,帮外婆买面、买米,周末载一家三口上公园……最重要的用途,当然是每天接送我上学。
⑦我上初中不久,父亲的自行车被偷了。那时候丢一辆自行车,可是件了不得的事,亲友们纷纷来问询。父亲笑言道:“车被人借走了,还不打算还,算啦,借他骑着吧!”众人听了大笑。
⑧自行车被偷后,父亲便没有再买。没过多久,父亲有了另一辆车:三轮大板车。这种车可载人,可载物,但是特别沉,不好操作,手和脚都得用力,就算一个年轻汉子,骑不了多久也会满身大汗。而中年父亲开始蹬着它载客了。做了快20年国企职工,他和母亲双双下岗,以此谋生。起步价一元:城区小,花两元就能跑遍。父亲就这样一单一单地接,一元一元地赚,每天一身臭汗。
⑨就在那时,父亲和他的三轮车又让我“威风”了一次
⑩那年,家乡的英金河发大水。我每天上学得经过的西大桥,上下桥处汪起了两池水,最深处可没过一个成年人的胸部。那几年,小轿车刚开始多起来,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亲眼看见,小轿车呼啸着冲进水中,然后在最深处哑然熄火。于是,西大桥前后,都有好几辆抛锚的小轿车。人如果要走过桥的话,“湿身”更是必然的。
⑪不巧的是,那几天正赶上期末考试,我既不能迟到,更不能“湿身”。父亲说:“好办!咱有三轮车怕啥?”于是,我和几位小伙伴便成了他的“乘客”。水塘中三轮车稳稳当当,水深处虽然能没过大板,可我们只要把腿抬高,便不会弄湿。父亲骑三轮车载着我们,浩浩荡荡地过了桥,又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抛锚的小轿车,威风凛凛地过了水塘。完美!我心底然升腾起一股豪迈来。那次考试我拿了第一名。
⑫后来,父亲和母亲用三轮车做起了小买卖,靠做小买卖的收入,供我读完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我上大学那几年,也是我家乡变化最快的几年:英金河上架起了新桥,河两岸幢幢高楼平地起,街面上出租车换下了三轮车……
⑬我研究生毕业来到上海,工作几年后,生活安定下来。父亲和母亲退休后,相继过来同住。父亲快到65岁的时候,我换上了像样的公寓,搬进了新社区。面对着新环境,父亲又喜滋滋地筹划起来。一天,他悄悄同我商量:“我想买辆新车,买菜用。”“好啊!买电瓶车?”“当然好!”在我的力主下,我们在车行选了最好的一辆电瓶车,从外观上看,像极了摩托车。
⑭取车那天,父亲开心极了,硬是拉我下楼,载我在小区里“兜风”。微风吹起了他的衣襟,车上的他依然衣袂飘飘、神采飞扬;只不过,跟30年前相比,青丝已换作白发。父亲的这30年啊,正是国家发展步子最大的时期。下岗、下海,他都赶上了;最难、最苦的活,他也都干过。他就是和国家一起奋斗过来,又日渐富足、自信起来的一代人。所以,每往前一步,他都觉得更好;每一次更好,他在心里都深深感恩。有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挂在嘴上:“这就不错!”
⑮父亲没有驾照,我想,他这辈子都不会拥有自己的大黑摩托了,但在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幸福和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解放日报》选文有改动)
12.文章以“车”为线索,凸显了时代的变迁。请根据故事情节填写恰当内容
① →②骑自行车服务大家,乐观面对被偷→③ →④骑电瓶车,载我兜风
13.赏析下列句子。
(1)父亲骑三轮车载着我们,浩浩荡荡地过了桥,又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抛锚的小轿车,威风凛凛地过了水塘。
(2)下列两个句子,填在文章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作为全文结尾句,你认为哪一句更精妙?说说你的理由。
句一:他手握车把,牢牢地,稳稳地。
句二:他牢牢地稳稳地手握车把。
14.第⑭段划线句是议论抒情的句子,你读出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
12.借来摩托车,带我骑两圈 骑三轮大板车,赚钱养家(拉客赚钱或做买卖谋生),载我过桥
13.(1)示例一:“浩浩荡荡”“威风凛凛”“众目睽睽”这几个词语,写出了我们坐在父亲板车上越过水塘时洋洋得意的心情,蕴含了我无比骄傲、自豪的情感。
示例二:“载”“过”“穿”三个动词的使用,写出了父亲车技高超,动作熟练的特征,蕴含了我无比骄傲、自豪的情感。
(2)示例一:句一更精妙。句一把“牢牢地”“稳稳地”放在“他手握车把”后面,单独成句,更能强调父亲内心的坚定与满足、生活的淡定和从容(更强调父亲生活乐观、从容),意味深长,更适合作为文章结尾。
示例:句一更精妙。句二“他牢牢地稳稳地手握车把”这个语句,语意未尽,似乎话末说完,不适合作为文章结尾。(其它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4.(1)情感:表达了对父亲及父亲那一代人努力奋斗、乐观面对困难的赞美之情,对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自豪之情。
(2)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像父亲那样,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勇挑生活重担,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
12.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理清脉络层次。通读全文可知第①段为总起段,引起下文的叙述。题干中“骑自行车服务大家,乐观面对被偷”为第⑥⑦段的内容,所以第一个填空处为②至⑤段的内容,由“父亲笑着,悄悄对我说:‘爸带你骑两圈,怎么样’”“好耶”“兴高采烈的我,被父亲抱上了车。只见他熟练地发动,踩踏板,随着一阵‘嘟嘟’的轰鸣,我‘风驰电掣’起来,威风极了。风卷起了路上的黄叶,也扬起了父亲外套的衣襟。摩托车上的父亲衣袂飘飘、神采飞扬,帅极了!父亲带着我,在家属院门口那条四五百米的小路上,来回骑了两圈,之后便急忙抱我下来,一溜烟去还车了。车是单位的,被他好说歹说借出来的”等内容可知,这一部分写了父亲用借来的摩托车带“我”兜风;题干中“骑电瓶车,载我兜风”为⑬至⑮段的内容,所以第二个填空则为⑧至⑫段的内容,由“而中年父亲开始蹬着它载客了。做了快20年国企职工,他和母亲双双下岗,以此谋生。起步价一元:城区小,花两元就能跑遍。父亲就这样一单一单地接,一元一元地赚,每天一身臭汗”“我和几位小伙伴便成了他的‘乘客’。水塘中三轮车稳稳当当,水深处虽然能没过大板,可我们只要把腿抬高,便不会弄湿。父亲骑三轮车载着我们,浩浩荡荡地过了桥,又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抛锚的小轿车,威风凛凛地过了水塘。”“父亲和母亲用三轮车做起了小买卖,靠做小买卖的收入,供我读完初中、高中,上了大学”等内容可知,这一部分写了父亲用三轮大板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河水漫涨时用三轮车载着我们平平安安过桥。根据以上内容概括即可。
1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解答此题要先确定赏析角度再结合语境分析。(1)由“载”“过”“ 穿过”“穿”等一系列动词可知句子为动作描写,同时动作分别用“浩浩荡荡”“威风凛凛”“众目睽睽”四字词语修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驾车的娴熟、车技令人佩服,体现了我们在父亲用三轮车载着我们平平安安穿过河水漫涨的大桥时的得意和畅快的心情,表达了“我”以此为荣和对父亲的钦佩。(2)通过比较句式可知,句一“他手握车把,牢牢地,稳稳地”为倒装句,将“他牢牢地稳稳地手握车把”中的状语提到后面独立成句,是突出父亲当时骑车的状态,从而将父亲骑上新电瓶车的欣慰、幸福和满足感突出出来,表现了父亲淡泊宁静而又坚强自信的生活态度,从而突出了中心。而句二“他牢地稳稳地手握车把”放在最后,让人觉得还有下文,作者却未表达,从而心生疑问。做结尾不恰当,所以句一更精妙。由以上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4.本题考查理解情感并感悟。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理解主题。由“最难、最苦的活,他也都干过。他就是和国家一起奋斗过来,又日渐富足、自信起来的一代人”“每往前一步,他都觉得更好;每一次更好,他在心里都深深感恩”等内容可知,表达了对父辈艰苦创业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由衷感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仍然要想父辈那样敢于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还要懂得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本题结合划线句及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五、(2021·贵州黔东南·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桑叶与蚕宝宝
朝颜
①进入征村乡吴坪村的时候,一场急雨刚刚歇住了脚,厚厚的云层从天空中渐次消散。不远处的青山之间,还萦绕着白色的雾气。山下的屋宇和田园,便都像置身于仙境中了。视野之内,树木、蔬菜和青草绿得不染一丝杂质。一条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直插沃野,新耕的水田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云雾的万千姿态。一辆高大的农用拖拉机威风地驶过侧畔,车尾还粘着湿漉漉的新泥。
②这里是江西省修水县的西南郊,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然而如今,穿过一幢一幢灰瓦白墙的农家宅院,我在这里已找不到贫穷的痕迹。
③横平竖直的田间,铺展开一望无边的桑林。桑树不高,却枝叶葱茏,每一片叶子都肥美而多汁,绿得精神。底部的枝条已被采摘得光溜溜的,顶部仍在不停地抽出鲜嫩的新芽。这样的长势和桑叶产量,是我幼时所见枝叶稀落的野桑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桑叶的使命是喂养蚕宝宝。而后是茧,是丝,是琳琅满目的丝制品,是村民们走出贫穷、奔向富裕的希望。
④“三斤毛铁半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歌谣在蚕乡流传开来,像茂盛的桑树,遍布山坡田垄。地处赣西北山区的修水县,蚕桑生产的历史可谓悠久。清代时,修水还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之誉。蚕桑传统延续至今,更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仅我脚下的吴坪村这片土地,便建有二百零八亩蚕桑产业基地。
⑤桑田一侧,矗立着四座标准化养蚕大棚。我们走进了其中一座。只见偌大的空间,整齐地排列着方格簇,底层撒着厚厚的消毒的石灰,上面再垫一层新鲜的桑叶。一些蚕宝宝在不倦地啃食,一些已经爬上了属于自己的蚕屋。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小小的木格中,见一条身子黄而透明的蚕,正从口中牵拉出晶莹透亮的细丝。它不停地快速摇动着脑袋,仿佛这分分秒秒的光阴都不能耽误。
⑥蚕的一生,如果撇开化蛹和成蛾期,须经历四次休眠蜕皮。在此期间,它们变得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患病死亡,尤其是第四次蜕皮,时间长,过程艰难,死亡风险大,直接关系着最后的产量,千百年来,蚕农们秉承着祖上代代总结的传统经验,一季又一季地侍弄着蚕宝宝。他们依靠着简易的蚕具和蚕室,劳心劳力,但是产出却常常与付出不成正比。
⑦“现在不一样了。”一位扶贫干部告诉我,“我们不仅有养蚕大棚,还建有小蚕工厂。在两个最关键的时期,统一消毒,统一管理,生产几乎零风险。”小蚕工厂,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我不由地想象起来,宁静的夜晚,无数只黑黑的蚁蚕,在小蚕工厂里挤挤挨挨地蠕动,它们昂起脑袋噬咬着桑叶,沙沙沙,沙沙沙——仿佛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
⑧然后,它们休眠、蜕皮,变白、变胖,被蚕农们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悉心地照顾着。再然后,它们和我眼前所见的熟蚕一样,被送往大棚。最后,择一个小方格为归宿,走完短暂而辛劳的一生。我又不禁想象着另一幅画面;某一天清晨,管理员打开大棚,无数只洁白的蚕茧卧居其间,仿佛刚刚下过一场盛大的新雪。
⑨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成立了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优先成为社员和股东。从流转土地到购苗栽桑、技术指导,再到蚕茧收购,全部由合作社牵头,统一进行。桑蚕鲜茧的价格,也由保险公司统一承保。当所有的风险被解决后,蚕农们放下了曾经的后顾之忧。现在,他们只需专心种桑养蚕,凭着勤勉付出便可安心地等待收益分红。
⑩这一路上,我们围绕着修水县转了大半个圈。从吴坪村,到征村乡,到整个县域,无不见桑树遍布沃野,郁郁葱葱。我看见因病致残的胡经明,用一把竹椅支撑着身体,在桑田里奋力地挖地锄草;我看见从打工地返乡的樊南星,带着身患“渐冻症”的妻子下地,双手并用飞快地采摘桑叶;我还听见吴坪村的贫困户石根感慨地说:“用好国家政策,自身勤劳肯干,就是最好的脱贫药方。”是的,他们都靠着党的好政策,凭着自己的勤劳,走出了贫困的樊篱,走向了更好的生活。
⑪何止是他们呢?在修水,九万八千亩桑园,十个五千亩蚕桑乡镇,二十个千亩蚕桑村,一百五十个百亩专业组,三百七十五户十亩以上大户……一头,承载起三万多名蚕农的希望,另一头,连接着丝绸企业上亿元的年销售额,还有两千多在家门口就业的人。现在,桑园还在一亩亩扩大,蚕农的雄心也在一天天变大。随之而来的,还有桑果休闲采摘、桑葚酒、桑葚饮料、桑叶茶、桑芽菜、蚕丝被、食用蚕蛹等相关产品产业的开发。日子,正一天天生机勃勃地向前走。
⑫我携着满身的绿意退出桑园,抬起头来,见天边早已云开雾散。
(选自《人民日报》)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反映扶贫致富新时代之光的记事散文,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述了征村乡吴坪村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事迹,歌颂了党和国家的扶贫惠民政策的英明。
B.文中有多处描写桑树桑叶,目的是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乡村充满生机活力,为下文作铺垫。
C.第⑪段用反问句“何止是他们呢”引起下文,以点带面,由一个村推写到一个县的种桑养蚕以及发展桑蚕相关产业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D.种桑养蚕本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只要老百姓愿做就都能发家致富,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6.文中第⑦⑧段划横线的文字是描写作者的想象,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7.文章以“桑叶与蚕宝宝”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8.读了这篇文章后,请你根据文中内容结合我们地区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15.D
16.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精准扶贫发展产业,农村新气象的喜悦之情。
17.“桑叶与蚕宝宝”是行文的线索,文章写国家扶植桑蚕产业的发展,帮扶百姓脱贫致富,就像桑叶无私喂养蚕宝宝一样,有关爱民生的大爱精神,以“桑叶与蚕宝宝”为题,为作者抒写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成就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主题。(能抓住标题是行文线索和帮扶脱贫这两点答题,即可得分)
18.能围绕国家精准扶贫、关注民生、发展产业,为老百姓谋幸福,党员干部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来谈,均可给分。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⑥段“尤其是第四次蜕皮,时间长,过程艰难,死亡风险大,直接关系着最后的产量,千百年来,蚕农们秉承着祖上代代总结的传统经验,一季又一季地侍弄着蚕宝宝。他们依靠着简易的蚕具和蚕室,劳心劳力,但是产出却常常与付出不成正比”,可见“只要老百姓愿做就都能发家致富”理解有误,故选D。
16.本题考查语句修辞方法和蕴含感情。从⑦段画线句“沙沙沙,沙沙沙——仿佛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可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蚕宝宝啃食桑叶场面的喜爱之情。从第⑧段画线句“佛刚刚下过一场盛大的新雪”可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蚕宝宝吐丝成茧场面的喜爱之情。因此,两处的修辞手法相同——比喻,表达感情相同——喜爱。
17.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从内容看,“桑叶与蚕宝宝”是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表现了国家在这一地区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从与正文的关系看,“桑叶与蚕宝宝”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行文的线索;从两者的内在关系看,是桑叶养育了蚕宝宝,象征着国家对桑蚕养殖产业的扶持,是国家在该地区精准扶贫的具体举措。
18.本题考查表述观点的能力。解此题,首先要对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据文本内容判定,本文所述是否做到了精准扶贫,在此基础上,再来谈自己的感想。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让贫困户走出贫困,脱贫致富,为百姓谋幸福,实现共同富裕。从本文看,该地区的精准扶贫,不仅找对了人,还找准了路,借助传统产业,利用科技优势和组织优势,打赢了精准扶贫攻坚战。围绕此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设问形式
答题格式
作用
①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指出线索是……,并概括围绕线索写了哪些事。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揭示主题。
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②本文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明线是……,写了哪些内容;暗线是……,写了哪些内容;好处是……。
小说明暗线交织,使得情节的发展脉络清晰,也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更深的挖掘。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02 理清叙事线索 分析线索作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02 理清叙事线索 分析线索作用(含解析),共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文本阅读专题12 分析表现手法,阐述具体作用(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文本阅读专题12 分析表现手法,阐述具体作用(教师版),共2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文本阅读专题09 辨析环境描写,分析句段作用(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文本阅读专题09 辨析环境描写,分析句段作用(教师版),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