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地形的类型(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1621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地形的类型(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1621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地形的类型(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1621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地形的类型(含解析)
展开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地形的类型 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 100 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
2.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
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3.下列关于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大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大,且海拔较高的地形一定是高原
4.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5.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和丘陵绝对高度都比较小,相对高度都比较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且平坦的地形
6.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
A.珠峰 B.乔戈里峰 C.乞力马扎罗山 D.黄山:
7.如图为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著名景观图,这里奇峰林立、景色瑰丽,形成极具特色的丹霞地貌。这种地貌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内力作用——地壳隆起
B.内力作用——地壳沉降
C.外力作用——流水侵蚀
D.外力作用——冰川侵蚀
8.图示地表形态主要是由下面哪种作用力形成的? ( )
A.地震爆发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9.我们可以在浙江省余姚龙泉山的岩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岩层,这能说明
A.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
B.地形是在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
C.地形是稳定不变的
D.地形发生的改变都很剧烈
10.海拔一般在 200- 500 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该地形是()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D.盆地
11.相对高度一般很大,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貌类型是 (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12.高原和平原的主要区别是( )
A.相对高度小 B.海拔高度不同
C.地表起伏不同 D.相对高度大
二、填空题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力作用主要是指 、 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
(2)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 ,如图 (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 ,如图 (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 和 ,如图 (填字母)所示。
(3)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 ,如图 (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 ,如图 (填字母)所示。
(4)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 和 ,如图 (填字母)所示。
14.2015年5月尼泊尔相继发生了重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救援力量聚集该地展开施救。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由于板块的____________或张裂引起的。
(2)该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来自平原地区的救援队员进入灾区会因海拔高,____等原因而引起头晕、呕吐等高山反应。
15.地球不是很平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不同地形共同构成的。
16.读下面三幅地表景观图,填空回答。
(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三、探究题
17.根据以下内容,正确连线.
A地势低平 ①黄土高原
B沟壑纵横 ②江南丘陵
C群山环绕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D波状起伏 ④小盆地
四、简答题
18.(1)板块构造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亚欧板块和 板块。
(2)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重叠处a表示 。
参考答案:
1.A
【详解】图中现象说明了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2.A
【详解】石灰岩溶洞的形成是由于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从而形成溶洞景观,这与地壳变动无关,故A错误。
3.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地形,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原地形平坦,A错;山地和丘陵地面都崎岖不平,B对;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但中间不一定是平原,也可以有丘陵,如四川盆地,C错;相对高度大,且海拔较高的地形是山地,D错;综上可知,选B。
4.D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故选D。
5.D
【分析】根据地表地形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地面平坦是可能是高原,也可能是平原,故A错误;地面连绵起伏的是山地、丘陵或高原,故B错误;高原相对高度较小,但海拔较高,故C错误;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部低,故D正确;故选D。
6.A
【分析】根据世界最高峰的分布位置,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峰。故选A。
7.C
【分析】根据地球低买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该地属于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丹霞山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故选C。
8.C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地表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形成的峡谷,属于外力作用,地震和火山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故选C。
9.B
【分析】根据海陆的变迁,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在浙江省余姚龙泉山的岩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岩层,这说明余姚龙泉山曾经是海洋,地形是不断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故选B。
10.B
【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海拔一般在 200- 500 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该地形是丘陵;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和缓;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地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结合题意。故选B。
11.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地形,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高度大,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貌类型是山地,故选C。
12.B
【分析】此题考查地形的判读。
【详解】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平原是海拔5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所以高原和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高度不同。故选B。
13.(1)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
(2)流水;沟壑纵横; A ;溶洞; C ;平原;三角洲; B
(3)风蚀城堡; F ;沙丘; D (4)角峰;冰斗谷; E
【分析】根据外力对地表形态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
(2)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如图A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溶洞,如图C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平原和三角洲,如图B所示。
(3)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风蚀城堡,如图F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沙丘,如图D所示。
(4)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如图E所示。
14.碰撞、缺氧(或空气稀薄)
【详解】(1)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有时会剧烈运动,板块在剧烈运动的时候碰撞和张裂,导致地震。
(2)尼泊尔该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压低,氧气不容易被吸入肺内,平原的救援队因为缺氧,容易引起头晕、呕吐等高山反应。
15.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分析】地表的形成是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球陆地表面是由(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五种不同地形组成的。
【详解】地表的形成是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球陆地表面是由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五种不同地形组成的。
16. 甲 乙 丙
【分析】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两者同时起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但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内力占优势,也可能是外力占优势。
【详解】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有:河谷,沟壑等,甲图就是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有:蘑菇石,风蚀柱,风蚀洼地等,乙图就是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
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有: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丙图就是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从图就可直接判断,解题的关键是读图分析能力。
17.A-③,B一①,C一④,D一②
【分析】根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①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B沟壑纵横;②江南丘陵海拔较高,D波状起伏,起伏和缓;③长江中下游平原A地势低平;④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C四周群山环绕;
18.(1)印度洋;(2)峭壁
【详解】(1)一般来说,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在板块的交界处,有的板块碰撞挤压,有的张裂拉伸,地壳比较活跃,板块构造说认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这两个板块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2)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重叠处a表示陡崖,即峭壁。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地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地震(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火山(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火山(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天气(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天气(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