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一模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生物( )的特征。
A. 能够呼吸 B. 能够生长和繁殖 C. 需要营养 D. 能够排出废物
2. 要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转变成图乙(注:镜头②比镜头③要长),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B. 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C. 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D. 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3. 橘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吃橘子时,剥去橘子的外皮,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丝络”,橘子瓣有很多汁水。因此,构成橘子的组织应该包括( )
A. 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 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C. 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输导组织 D.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4. 下列关于一棵大豆和一只麻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大豆的所有细胞中都具有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
C. 麻雀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 大豆的根、麻雀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5. 将一株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进行如图所示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 光合作用能产生O2 B. 光合作用需要CO2
C.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D. 光合作用需要光
6. 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点可表示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B. 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 0-n2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D. 光照强度为n2时,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为c
7. 如图为玉米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玉米粒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B. A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C. ①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5]胚乳
D. 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主要靠风力传粉
8. 我国第26个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有关眼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俗称的“黑眼珠”是瞳孔
B. 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C. 晶状体过度变凸,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近视
D. 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睫状体的状态由舒张变收缩
9. 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如下表列出了四种生物的基本结构(“√”表示有,“×”表示无),其中错误的是( )
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埃博拉病毒
×
×
×
×
×
酵母菌
×
√
√
√
×
变形虫
×
√
√
√
×
衣藻
√
√
√
√
√
A. 埃博拉病毒 B. 酵母菌 C. 变形虫 D. 衣藻
10. 如图是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与乙细胞结构最相近的是甲
B. 丁能够用来生产抗生素,抗生素能够杀灭细菌
C. 戊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 甲、乙、丙、丁几种生物都营专性寄生生活
11. 下列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小肠绒毛壁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B. 小肠黏膜内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D.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12. 下列关于食物热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物的热价是指100g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B. 热价越高,说明这种食品的营养越丰富
C. 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它的热价就越高
D. 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及含量不同,它们的热价也不同
13.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作用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B. 呼吸作用是指组织细胞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C. 呼吸作用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D. 呼吸作用是指组织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14. 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能通过变形运动到毛细血管外,吞噬入侵到体内的病菌
B. 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 ③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D. ④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5. ECMO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如图所示,膜肺中血液和气体虽然不直接接触,却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
C. 膜肺发生的过程相当于外界气体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D. 在半透膜处进行气体交换时,还能过滤血液中的部分尿素
16. 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其中最可能表示无机盐含量变化的是( )
主要成分
血装(克/100毫升)
原尿(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A
8.00
0.03
0.00
B
0.10
0.10
0.00
C
0.72
0.72
1.10
D
0.03
0.03
1.80
A. A B. B C. C D. D
17. 图是人耳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结构1造成损伤
B. 晕车与结构3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C.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4
D. 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5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18. 建模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模型a→(M)→b中,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水 B.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有机物
C. 原尿→(输尿管)→尿液 D. 动脉血→(肾小球)→静脉血
19.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 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 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 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20.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显示,100%健康=60%生活方式+17%环境因素+15%遗传因素+8%卫生服务。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A. 有的同学经常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膨化食品,喜欢喝碳酸饮料
B. 放假期间,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以此作为休息放松的方式
C. “是药三分毒”,当服药至症状减轻后,应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毒害
D. 拥有不良情绪时,利用合理宣泄、适当倾诉或体育娱乐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21. 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 )
A. 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
B. 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
C. 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
D. 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
22.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②③过程的实质都是细胞的呼吸作用,都必需有氧气的参与
C.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①开始的
D. 甲完成④过程的主要部位是根的成熟区
2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量流动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C.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D.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24. 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 白酒酿造过程中,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 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
25. 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 “工程菌”生产人生长激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 “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 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不同生物之间是相通的
二、简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
26. 如图是黄瓜生长过程中的几幅图片,请阅读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下面是乐乐同学对黄瓜生长过程的描述:姥姥后院种了好多蔬菜,我问姥姥:“哪个是黄瓜呀?”姥姥指着已经长出一对大小相似、椭圆形嫩叶的小苗说:“那边几颗小苗就是。”过了些天,我又去看那些小苗,它们已经长高了。最初的那两片椭圆形的叶子已经枯萎脱落,取代它的是绿莹莹、毛嘟嘟、肉乎乎,比我的手掌还大的叶子。而且,茎上长出了“丝”,这些“丝”顺着木架子一个劲儿地往上“爬”。又过些日子,黄瓜开花了。黄黄的,有五个瓣儿的,也有六个瓣儿的,看上去像星星。黄色的小花会招来蜜蜂、蝴蝶,连蚂蚁也会来享受这美好的花蕊。没几天,我发现有些花儿开过就凋谢了,却没有看到黄瓜的影子。有些花仍然开着,花的下面长着带刺的小黄瓜。这是为什么呢?姥姥告诉我黄瓜秧上开两种花,带小黄瓜的花是雌花,不带小黄瓜的花是雄花……
(1)乐乐利用 ______法,研究黄瓜的生长过程。
(2)黄瓜苗上最先长出来的一对椭圆形的嫩叶是子叶,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后子叶就枯萎脱落,原因是 ______。
(3)图 ______表示黄瓜的雌花,其中雌蕊依靠 ______完成授粉。
(4)黄瓜的受精方式是被子植物特有的 ______作用,最终由 ______发育成果实。
Ⅱ.黄瓜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传统的黄瓜品种和培育方法存在着抗病性和抗逆性差、产量低等缺陷,菜农通常采用嫁接技术种植黄瓜,即将黄瓜幼苗嫁接到黑籽南瓜苗上。
(5)嫁接属于 ______方式,它所具有的优点是:______。
27. 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在中国传统节日里盛大开幕。来自“同一个世界”的各国运动员,怀着“一起向未来”的“同一个梦想”,用坚强的意志、高超的技能和优秀的品质,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展示运动的激情和力量。
(1)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接力比赛为中国收获了首枚金牌。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起跑,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图1中的[ ] 。运动员在急转弯时,身体能够维持平衡,主要是依靠图2中[ ] 的协调作用。
(2)速滑运动员的四肢运动非常灵活,这是与关节结构中的 和滑液有关。
(3)比赛时,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刺激图2[ ] 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吸入的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使其变成含氧丰富的 ,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图3中心脏的[ ] ,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4)颁奖仪式上,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时刻,运动员热泪盈眶。此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的,这种反射方式是 。由此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 的共同调节。
28. 如图甲、乙是某对夫妇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该夫妇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甲、乙中的1~22对染色体都相同,叫做 ,其中表示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图 。
(2)该夫妇婚后计划要一个小孩,其遗传图解如图丙。父亲的染色体组成是 ,A的染色体组成是 。
(3)人类生殖的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③过程完成的场所是 。
(4)这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女儿,若再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几率是 。
29.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请回答以下有关艾滋病的问题:
(1)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由 ______引起的,它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 ______,从而使人致病、死亡。
(2)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______,该病潜伏期一般从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这对艾滋病的预防提出了很大的难题。人体抵御艾滋病的第一道防线是 ______。
(3)目前世界上尚未有针对HIV的疫苗和特效药物。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我们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是 ______。
(4)新冠疫情还未结束,防控不能松懈。目前我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10亿剂次,这就是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新冠疫苗相当于 ______,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______。
30. 如图是渤海湾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鳀鱼的关系是 ;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 的数量减少最多。
(2)鲅鱼、带鱼和梭子蟹是人们喜食的海鲜,具有丰富的营养。这些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该食物网中的 。
(3)该食物网中共由 条食物链构成,使带鱼产量最高的一条食物链是 。
(4)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023年3月10日报道,日本准备开始从福岛核电站向太平洋注入污染水。未来30年将有超过100万吨的水注入海洋,对太平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核污染水中大量有害物质会沿着 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会导致太平洋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态环境将无法完全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31. 兴趣小组以蟛蜞菊为实验材料,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其它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条件
光照 25℃
二氧化碳浓度
碳酸氢钠溶液浓度
0
1%
2%
3%
蟛蜞菊单位时间产氧量(毫升)
0.14
1.26
1.68
1.88
(1)实验中除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不同外,保持其它条件均相同,目的是 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______。依据实验结论,在温室种植时可采取 ______的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兴趣小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发现当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单位时间产氧量不再增加。因此,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2)生物方法固定并转化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我国科学家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筛选、培养并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微藻,利用微藻进行绿色制造。微藻叶绿体中进行的能量转化是 ______,并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微藻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转化为生物燃料,有助于解决能源匮乏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微藻固定并转化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参与生态系统的 ______循环,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_平衡。
32. “葡”香金秋,“萄”醉滨州。滨州市邹平是享誉海内外的国际葡萄酒城,引起了同学们对葡萄酒酿造的浓厚兴趣。某社团的同学到酒庄进行探究实践学习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如图1),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 。它的细胞中有[ ] ,属于真核生物。
(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
(4)探究原理: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分析其原因:一是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二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太阳升起的时候,红色的光芒映照在江面上,使得江水看起来就好像比燃烧的火焰更加鲜红。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江水在岸边绿意的反射下,仿佛也碧绿的接近了蓝色一般,因此,“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现象。
故选:B。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A
【解析】解:图甲中“P”不在视野中央,若先放大,它就不能在视野中出现,因此应该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的实际位置在右上方,故可以先将④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①转换器,把③低倍物镜换成②高倍物镜。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图示中:①转换器;②高倍物镜(镜头长);③低倍物镜(镜头短);④玻片标本。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物像移动方面来切入。
3.【答案】D
【解析】解:吃橘子时,剥去橘子的外皮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筋络属于输导组织;橘子瓣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和水等属于营养组织,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橘子是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
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4.【答案】B
【解析】解:A、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正确。
B、大豆的所有细胞中都具有线粒体,但不是都有叶绿体,如根,B错误。
C、麻雀属于动物,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正确。
D、大豆的根、麻雀的心脏都是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D正确。
故选:B。
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该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A符合题意。
B、叶片A的绿色部分与叶片B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叶片A的绿色部分含有二氧化碳变成蓝色;由于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叶片B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不含有二氧化碳)未变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B不符合题意。
C、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成蓝色,非绿色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以光照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成蓝色,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这个特性来检验叶片中是否制造了淀粉。如果叶片变蓝说明叶片中有淀粉,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如果叶片不变蓝,说明叶片中没有淀粉,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有:光、叶绿体,光用来提供动力,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多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6.【答案】D
【解析】解:A、a点由于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可以表示呼吸作用的强度,A正确;
B、b点表示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B正确,
C、在光线较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出现图示中ab段的情况,b点表示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0-n2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
D、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植物体为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关闭了部分气孔,c点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并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了,二氧化碳仍然消耗,所以,光照强度为n2时,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为c的说法是错误的;D错误。
故选:D。
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其中a点吸收二氧化碳为0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a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n1点为零界点,从0到n1点都有光,只是光越来越强,到n1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即分解的物质与合成的物质相等。而n1n2段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制造的有机物逐渐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开始积累,n2点后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做好此题,要认真分析图示。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说明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
7.【答案】A
【解析】解:A、一个玉米粒属于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错误。
B、A是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生殖器官,正确。
C、5胚乳是玉米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①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5胚乳,正确。
D、同一株玉米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所以玉米属于雌雄同株植物,依靠风力进行异花传粉,正确。
故选:A。
图中A是果实,B是幼苗,C是植株,1种皮(果皮),2胚芽,3胚轴,4胚根,5胚乳,6子叶。
掌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虹膜俗称“黑眼珠”,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A错误。
B、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视觉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B正确。
C、晶状体过度变凸会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C错误。
D、为了缓解眼睛的疲劳,要适时远眺放松眼睛,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睫状体由收缩变舒张,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D错误。
故选:B。
(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的形成过程。
9.【答案】B
【解析】解:A、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菌,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变形虫属于动物,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C正确。
D、衣藻属于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D正确。
故选:B。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色部分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
明确病毒、细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乙是酵母菌属于真菌,丁青霉和戊蘑菇都属于真菌与乙细胞结构最相近,A错误。
B、丁是青霉能够用来生产抗生素,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B正确。
C、戊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于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C错误。
D、丁青霉、戊是蘑菇都营腐生生活,D错误。
故选:B。
图中的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是病毒,丁是青霉,戊是蘑菇,其中乙、丁、戊都属于真菌。
明确细菌、真菌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B、小肠黏膜内分布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小肠壁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D、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吸收的面积大,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故选:C。
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小肠壁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表面积大、壁薄、内含多种消化液。
12.【答案】D
【解析】解:A、每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A错误。
B、与所含营养物质高低是两个概念,热价高是营养素种类本身具有的特质,而营养物质的高低是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的多少,B错误。
C、在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脂肪所含的能量最高,因此食物中脂肪的含量越多,它的热价就越高,C错误。
D、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因此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它们所贮存的能量也不相同,D正确。
故选:D。
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科学家测定: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
了解食物的热价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发生在组织细胞内。
故选:D。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
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全过程的了解情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解:A、①为白细胞,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细胞可以防御疾病,A正确。
B、②为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
C、③是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C错误。
D、④为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
15.【答案】A
【解析】解: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病人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说明半透膜模拟的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
B、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进行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B错误。
C、膜肺发生的过程相当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错误。
D、膜肺只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不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D错误。
故选:A。
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浓度与压强有关,浓度高,压强就大;浓度低,压强就小。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其原因。
16.【答案】C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明显增加。故A是蛋白质,B是葡萄糖,C是无机盐,D是尿素。
故选:C。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解答】
图示中:1鼓膜、2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5咽鼓管。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1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A正确;
B、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3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易出现晕车,B正确;
C、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形成听觉的部位应是听觉中枢而不是4耳蜗。C错误;
D、鼻咽部感染,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D正确。
故选:C。
18.【答案】B
【解析】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中在肠液、胰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不符合模型 a→M→b,A错误。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符合模型 a→M→b,B正确。
C、血液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了尿液,不符合模型 a→M→b,C错误。
D、肾小球的作用是滤过作用,没有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成分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动脉血,不符合模型 a→M→b,D错误。
故选:B。
(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营养物质消化的场所以及血液循环等。
19.【答案】A
【解析】解:A、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
B、人体免疫具有监视功能,监视人体内的肿瘤细胞;免疫可以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B正确。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C正确。
D、计划免疫可以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A。
免疫的作用是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抗原是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体是由抗原引起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可以消灭此类抗原的物质。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免疫的作用、特点以及抗原、抗体的概念。
20.【答案】D
【解析】解:A、经常不吃早餐,由于上午课程较多,消耗的能量较多,容易导致心慌、头晕、精力不集中等,影响健康成长;油炸、膨化食品含脂肪较多,碳酸饮料含糖较高,偏爱吃此类食品易造成肥胖、营养不良等现象,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做法错误。
B、玩手机、熬夜上网,对身体健康不利,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做法错误。
C、当服药至症状减轻后,也不能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毒害,如果治疗不彻底,病情容易反复,C做法错误。
D、当遇到伤心、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时,不要惊慌,要学会合理宣泄、通过适当倾诉或体育运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节,D做法正确。
故选:D。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不良健康生活方式及危害,即可解答本题。
21.【答案】C
【解析】解: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
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C错误。
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D正确。
故选:C。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题图中: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2.【答案】BD
【解析】解:A、由图可知,甲与二氧化碳之间是双箭头,说明该生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可判断出甲为生产者;而甲和乙遗体和排泄物都被丙分同时,丙又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乙为消费者,丙是分解者,A正确。
B、②③过程的实质都是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①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C正确。
D、甲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藻类、苔藓没有根,D错误。
故选:BD。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作为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观图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即可。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碳循环。
23.【答案】C
【解析】解:A、能量流动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A正确;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B正确;
C,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单向流动,C错误: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有的生态系统还需外源能量的投入),仟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正确,
故选:C。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区别: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循环出现,反复利用的:在能量流动中,能量是单向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掌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
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4.【答案】B
【解析】解:A、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正确;
B、酿酒要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错误;
C、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正确;
D、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故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氧气的进入,正确。
故选:B。
(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2)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
(3)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为了防止杂菌的影响,先将牛奶煮沸杀死其中的杂菌;
(4)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5.【答案】B
【解析】解:A、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因此“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能遗传给后代,B不正确;
C、“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C正确;
D、转基因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各种生物的DNA在组成方式上是相同的,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相通的,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同样可以得到表达,D正确。
故选:B。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6.【答案】观察 子叶中储存的营养物质被消耗完 丙 昆虫 双受精 子房 无性生殖 繁殖速度快,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解析】解:(1)据资料描述可见:乐乐主要采用观察法研究黄瓜的生长过程。
(2)黄瓜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旺盛,消耗了种子子叶内的有机物,使种子的干重逐渐减少。幼苗出土后,幼叶展开。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子叶内的有机物消耗完就枯萎脱落。
(3)黄瓜花是单性花,图丙结出了果实,表示黄瓜的雌花,黄瓜花有鲜艳的花冠,依靠昆虫完成授粉。
(4)黄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双受精,传粉、受精后,最终由子房发育成果实。
(4)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将黄瓜幼苗嫁接到黑籽南瓜苗上。可见黄瓜幼苗是接穗,黑籽南瓜苗是砧木;
(5)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它所具有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故答案为:
(1)观察。
(2)子叶中储存的营养物质被消耗完。
(3)丙;昆虫。
(4)双受精;子房。
(5)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下面的老本,即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3 耳蜗 2 小脑 关节软骨 1 脑干 动脉血 3 左心房 复杂反射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解析】解:(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起跑,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图1中的3耳蜗,通过听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
(2)体操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动作非常灵活,这与关节的关节软骨、滑液有关。
(3)脑干中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1脑干被称为“活命中枢”。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3左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因此氧气至少随血液流经心脏1次,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4)当遭遇危险或情绪激动时,大脑会促使相应腺体分泌较多的激素,如肾上腺分泌大量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种反射方式是复杂反射。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
故答案为:(1)3 耳蜗;2 小脑。
(2)关节软骨。
(3)1脑干;动脉血;3左心房。
(4)复杂反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图1中:1听小骨、2半规管、3耳蜗、4鼓膜。
(2)图2中:1脑干、2小脑、3大脑。
(3)图3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
解题关键是掌握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知识点。
28.【答案】常染色体 甲 22对+XY 22条+Y或22条+X 睾丸 输卵管 75%
【解析】解:(1)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甲、乙中的1~22对染色体都相同,叫做常染色体。第23对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为XX染色体,因此甲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
(2)父亲的性染色体是XY,该夫妇婚后计划要一个小孩,其遗传图解如图丙,所以父亲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或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因此,父亲产生的生殖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22条+Y或22条+X。
(3)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图中人类生殖的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睾丸。③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4)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几率是75%。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甲
(2)22对+XY;22条+Y或22条+X
(3)睾丸;输卵管
(4)75%。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辨认染色体图谱并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29.【答案】艾滋病病毒(HIV) 免疫系统 艾滋病患者 皮肤和黏膜 切断(或阻断)传播途径 抗原 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
(2)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人体抵御HIV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3)目前世界上尚未有针对HIV的疫苗和特效药物。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我们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4)接种的宫颈癌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体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艾滋病病毒(HIV);免疫系统
(2)艾滋病患者;皮肤和黏膜
(3)切断(或阻断)传播途径
(4)抗原;特异性免疫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0.【答案】捕食和竞争 鲅鱼 浮游植物 7 浮游植物→中国毛虾→带鱼 食物链 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析】解:(1)分析图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知,带鱼以鳀鱼为食,是捕食关系,同时带鱼和鳀鱼又共同争夺中国毛虾为食,又是竞争关系。鳀鱼是鲅鱼的食物,是捕食关系。若鳀鱼大量减少,以鳀鱼为食的鲅鱼会由于食物的缺乏而减少;而带鱼虽然也以鳀鱼为食物,但它还吃中国毛虾。
(2)鲅鱼、带鱼和梭子蟹是人们喜食的海鲜,具有丰富的营养。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这些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该食物网中的浮游植物(生产者)。
(3)该食物网中共由7条食物链构成,分别是:浮游植物→扇贝→梭子蟹,浮游植物→中国毛虾→梭子蟹,浮游植物→中国毛虾→带鱼,浮游植物→中国毛虾→鳀鱼→带鱼,浮游植物→中国毛虾→鳀鱼→鲅鱼,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鳀鱼→带鱼,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鳀鱼→鲅鱼。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因此食物链越长,能量消耗越多。所以若食物资源丰富,带鱼产量最高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食物链,即:浮游植物→中国毛虾→带鱼。
(4)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若日本开始从福岛核电站向太平洋注入污染水,核污染水中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会导致海湾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海洋的生态环境一段时间内无法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
(1)捕食和竞争;鲅鱼;
(2)浮游植物;
(3)7;浮游植物→中国毛虾→带鱼;
(4)食物链;是有一定限度的。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4)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流动的过程中是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浓度增加,这叫生物富集现象。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富集现象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等。
31.【答案】保持唯一的变量 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增强光照(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物质(碳) 碳-氧
【解析】解:(1)本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其它条件相同必须保持二氧化碳浓度是唯一的变量,如图所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蟛蜞菊单位时间产氧量也逐渐增加,说明光合速率随着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证明了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依据实验结论,在温室种植时可采取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再影响光合作用,要想继续提高产量,光照强度也是光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可以增减光照强度来提高产量。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它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故答案为:(1)保持唯一的变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强光照(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物质(碳);碳-氧。
(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是生物界中的能量源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及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综合运用,要从给出的材料中分析获取解题信息,此类题目难度较大。
32.【答案】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 异养 1 细胞核 二氧化碳 增多 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解析】解:(1)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属于自养生物;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它的细胞中有1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
(4)分析曲线可知,0~96h内,酵母菌的数量曲线呈现上升趋势,所以数量一直在增加,发酵后期数量减少,原因可能是酒精浓度太大抑制其生长繁殖,也有可能是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
(1)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
(2)异养;1细胞核;
(3)二氧化碳;
(4)增多;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2、题图中1细胞核、2细胞质、3液泡。
此题考查酵母菌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