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主要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
A. 蚂蚁和蜜蜂 B. 章鱼和河蚌 C. 青蛙和蜻蜓 D. 大象和鸵鸟
2. 如图所示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行为,该行为属于( )
A. 社群行为 B. 节律行为 C. 防御行为 D. 攻击行为
5.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一组是( )
A. 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企鹅 B. 扬子鳄、扭角羚、中华鲟、大熊猫
C. 猕猴、丹顶鹤、大熊猫、扬子鳄 D. 扬子鳄、丹顶鹤、华南虎、蓝鲸
6. 如图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细菌结构图,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
A. 球菌、杆菌、螺旋菌 B. 杆菌、球菌、螺旋菌
C. 螺旋菌、球菌、杆菌 D. 球菌、螺旋菌、杆菌
7.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生物圈中可以充当(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三项都对
8. 关于新冠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 主要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C. 抗生素能杀灭新冠病毒 D. 离开活细胞能够独立生活
9. 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因为( )
A. 他们能产生生殖细胞 B. 它们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C. 它们能分泌性激素 D. 它们能分别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10. 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 )
A. 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 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 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D.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1. 观察如图鸡卵的结构,图中能发育成雏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茶树常见的栽培方式如图①,鸭梨的栽培方式如图②。下列关于茶树和鸭梨的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组织培养 B. ②属于人工营养生殖
C. 后代的生命力增强 D.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3. 亮亮的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源于( )
A. 爷爷 B. 奶奶 C. 外公 D. 外婆
14.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 短跑运动员、腿部发达 B. 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双眼皮
C. 水肥充足处的棉花植株高大 D. 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
15. 下列有关措施中,不能减少遗传病发病率的是( )
A. 产前诊断 B. 吃好穿好 C. 禁止近亲结婚 D. 遗传咨询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
16. 图1是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小明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松紧带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1所示,长骨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C】 、骨质和【B】 组成。
(2)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D】 ;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称为【A】 。
(3)根据图2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肌肉④处于 的状态。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 动作。
(4)图2中③④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分别连在①②两片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5)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收缩,牵拉 绕过关节,完成动作。
17.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环境和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3)在图示的消费者中,属于植食动物的是 。
(4)如果大量捕杀蛙,那么昆虫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是 。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其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18. 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其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属于 。
(2)从图乙可以看出,该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 → →成虫四个时期,该过程叫作 发育。
(3)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则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4)上述两种昆虫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生殖。
19. 山羊的体毛毛色有白毛和黑毛之分,山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白毛和黑毛称为一对 ______性状,______为显性性状。
(2)山羊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30对,则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______条。
(3)如果让亲代这对白毛山羊再生一只小羊,这只小羊是公羊的可能性是 ______。
(4)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子代中,白毛山羊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或 ______。
(5)如果让亲代这对白毛山羊不断繁殖,生出很多小羊,从理论上讲,生出的子代小羊中,白毛与黑毛的比例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蚂蚁依靠足爬行;蝗虫蜜蜂具三对足和两对翅,能跳跃和飞行,A不符合题意;
B、章鱼生活在水中,会游泳,河蚌生活在水中,用斧足运动,B不符合题意;
C、青蛙会跳跃和游泳,袋鼠有四肢,能跳跃,蜻蜓会飞,C不符合题意;
D、大象为陆生动物,以行走为主,鸵鸟生活在陆地上,翼短小,不能飞,它的腿长,脚有力,善于行走和奔跑,D符合题意。
故选:D。
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也不同,主要有飞行、游泳、行走等,据此答题。
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是与其生活环境有关。
2.【答案】A
【解析】解:A、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符合题意。
B、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3.【答案】A
【解析】解:“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小鸟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是①先天性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故选:A。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4.【答案】D
【解析】解: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行为,该行为属于攻击行为。
故选:D。
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掌握动物各种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但企鹅不属于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扬子鳄、扭角羚、中华鲟、大熊猫,全部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B符合题意。
C.大熊猫、扬子鳄、丹顶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但猕猴不属于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C不符合题意。
D.扬子鳄、丹顶鹤、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但蓝鲸不属于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有扬子鳄、大熊猫、白鳍豚、扭角羚、丹顶鹤、中华鲟、白唇鹿等。
解答此题要掌握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种类。
6.【答案】D
【解析】解: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如图;据此细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故选:D。
根据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的形态。
7.【答案】D
【解析】解:微生物主要指个体较小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单细胞生物。既有植物也有动物,还有细菌真菌。
A、如果是单细胞植物,就可以充当生产者。但不够全面,故不合题意。
B、如果是单细胞动物,可以充当消费者。也不够全面,故不合题意。
C、如果是细菌真菌,就能充当分解者。不还是不全面,故不合题意。
D、综上结论,三项都对。
故选:D。
微生物有很多种,单细胞的生物都属于微生物,例如:单细胞植:衣藻,单细胞动物:草履虫,还有细菌真菌。细菌真菌扮演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植物扮演生产者,动物就扮演消费者。
此题很容易出错。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考虑全面,微生物不仅指细菌真菌,也有植物和动物。
8.【答案】B
【解析】解:A、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法繁殖后代,A错误。
B、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对新冠病毒没有作用,C错误。
D、病毒比细菌还小的多,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D错误。
故选:B。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病毒比较特殊,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生活,不是病毒都会使人得病。
解答此题要牢记病毒的结构及生活特征。
9.【答案】B
【解析】解: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构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统;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构成了女性的生殖系统。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男性和女性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据此作答。
熟练掌握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即可解答,最好结合图形记忆。
10.【答案】D
【解析】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这种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故选:D。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蛙的发育过程和特点。
11.【答案】B
【解析】解:②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
故选:B。
卵的结构中,卵壳膜,可以保护卵细胞;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卵黄膜能够保护卵黄和胚盘;系带固定卵细胞;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
图中:①气室,②胚盘,③系带,④卵白。
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图中①是扦插,②是嫁接,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的人工营养生殖,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后代的生命力与母本保持一致,有可能因环境的改变会下降。
故选:B。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图中①是扦插,②是嫁接。
掌握无性生殖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X 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那么,她生的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那么,她生的就是男孩。亮亮是个男孩,亮亮的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爸爸,而爸爸的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爷爷,所以亮亮的Y染色体来源于爷爷。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4.【答案】D
【解析】解:ABC、此三项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D、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D。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15.【答案】B
【解析】解: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
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措施,可结合优生优育的措施和近亲结婚的危害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优生优育的措施和近亲结婚的危害。
16.【答案】骨膜 骨髓 骨密质 骨松质 收缩 屈肘 肌腱 肌肉 骨
【解析】解:(1)图一为长骨的结构,由外往内依次由骨膜和骨髓组成。
(2)本题为记忆知识,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骨密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称为骨松质。
(3)肌肉的运动有收缩和舒张两种状态,图二中虚线箭头朝内指向,此时④肌肉处于收缩状态;若⑤表示肘关节,④代表肱二头肌,③代表肱三头肌,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完成屈肘动作。
(4)图2模型模拟骨绕关节活动,结合图2,③④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在①②两片木板上,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5)人在运动时,通过肌肉的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完成动作。
故答案为:(1)骨膜;骨髓;
(2)骨密质;骨松质;
(3)收缩;屈肘;
(4)肌腱;
(5)肌肉;骨。
图1中A为骨松质,B为骨髓,C为骨膜,D为骨密质。
图2中①②代表骨,③④代表肌肉,⑤代表关节
掌握骨的结构及运动的产生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分解者 6 草→兔→鹰 兔、鼠、昆虫 先增加后减少 鹰
【解析】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图中有6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鹰;②草→兔→鹰;③草→兔→蛇→鹰;④草→昆虫→蛙→蛇→鹰;⑤草→昆虫→食虫鸟→鹰;⑥草→昆虫→蜘蛛→食虫鸟→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兔→鹰。
(3)兔、鼠、昆虫都以植物为食物,属于植食性动物。
(4)如果大量捕杀蛙,昆虫由于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然后随着昆虫数量的增加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导致昆虫的数量又会下降。所以,昆虫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先增加后减少。
(5)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难以分解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6;草→兔→鹰
(3)兔、鼠、昆虫
(4)先增加后减少
(5)鹰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若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幼虫 蛹 完全变态 c 有性
【解析】解:(1)图甲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其发育过程经历了B受精卵→CD若虫→A成虫三个阶段,这样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从图乙可以看出,该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该过程叫作完全变态发育。
(3)乙的发育阶段包括b受精卵、c幼虫、d蛹和a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c幼虫期主要以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是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4)图中的“B”和“b”表示的是昆虫的受精卵。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
(1)若虫;不完全变态发育。
(2)幼虫;蛹;完全变态。
(3)c。
(4)有性。
昆虫的发育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分:受精卵、若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甲图的发育过程:B受精卵→CD若虫→A成虫三个阶段,乙图的发育过程: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昆虫的发育过程和特点。
19.【答案】相对 白毛 30 50% AA Aa 3:1
【解析】解:(1)“白毛和黑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称为一对相对性状。亲代均是白毛,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黑毛,则新出现的黑毛性状是隐性性状,白毛为显性性状。
(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山羊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30对”,则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30条。
(3)山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山羊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如果让亲代这对白毛山羊再生一只小羊”,这只小羊是公羊的可能性是50%。
(4)“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白羊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黑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白羊遗传给子代黑羊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中看出,子代中白毛山羊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5)从图2中看出,“如果让亲代这对白毛2不断繁殖,生出很多小羊,从理论上讲,生出的子代小羊中”,白毛与黑毛的比例是3:1。
故答案为:(1)相对;白毛
(2)30
(3)50%
(4)AA;Aa
(5)3:1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5)“山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公羊的性染色体是XY,母羊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