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第6章专题强化练5有丝分裂图像及曲线图的识别与判断习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第6章专题强化练5有丝分裂图像及曲线图的识别与判断习题含答案,共6页。
专题强化练5 有丝分裂图像及曲线图的识别与判断 1.(2020江西赣州一中高一月考,)如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前期,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后期B.⑤聚集成为细胞板,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C.甲细胞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①的复制,①是由两个中心粒组成的D.甲细胞在分裂前期由①发出星射线,乙细胞在分裂前期也会发生这一过程2.(2020山西吕梁高一期中,)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按其出现的先后排序,应该为丙→甲→乙B.甲、乙、丙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中期C.因为图中的纺锤体由星射线组成,所以该细胞可能为低等植物细胞D.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染色体含量和核DNA含量因着丝粒分裂而加倍3.(2020重庆一中高二月考,)根据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将一类连续增殖的细胞分成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进行着丝粒的分裂B.丙组中的细胞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C.丙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D.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4.(2020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如图1和图2表示细胞增殖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2中b所示的情况5.()图甲是某动物(2N=4)进行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乙是此动物连续分裂每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变化模型,图丙表示有丝分裂Ⅰ和Ⅱ时期中相应物质或结构的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表示此动物有丝分裂 期图像;图甲可出现在图乙中 阶段(用字母表示)。 (2)图丙中 表示染色体(用数字表示),图甲所示分裂时期的上一个分裂时期中相应物质或结构数目与图丙中时期 (填“Ⅰ”或“Ⅱ”)对应。 (3)图乙所示过程中核DNA复制发生在 阶段(用字母表示);图乙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 ,GH段形成的原因是 。 专题强化练5 有丝分裂图像及曲线图的识别与判断 1.B2.B3.B4.C 1.B 图甲细胞没有细胞壁,具有中心体,表示动物细胞,中心体正在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分裂前期;图乙细胞中④为细胞壁,⑤聚集成为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表示植物细胞分裂末期,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同时也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B正确。甲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①中心体的复制,中心体是由两个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的,C错误。甲细胞分裂前期在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乙细胞在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D错误。2.B 甲图细胞中染色体分布散乱,且中心体正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图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题图出现的先后排序为甲→丙→乙,A错误,B正确;题图细胞为动物细胞,不可能为低等植物细胞,因为低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C错误;核DNA含量不会随着丝粒分裂而加倍,D错误。3.B 乙组细胞核DNA含量为2C~4C,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丙组细胞包括分裂间期的G2期的细胞和分裂期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B正确,C错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已经完成复制的细胞会继续分裂产生DNA含量为2C的子细胞,使甲组细胞数目增多,D错误。4.C 图1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引起的;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分裂间期的G2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后期着丝粒的分裂引起的;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图1的CD段,A正确;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对应图1中的EF段,图2中c表示间期DNA复制前和末期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分别对应图1中的AB段和EF段,C错误;图2中b表示染色体数∶核DNA数=2∶1,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5.答案 (1)后 CD和HI (2)① Ⅱ (3)BC和FG 有丝分裂末期完成后,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解析 (1)题图甲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像。图乙中GH代表着丝粒分裂,DE和IJ代表分裂末期结束,图甲可出现在图乙中CD和HI阶段。(2)根据图丙中②时有时无,可判断其为染色单体,根据①与③的比例为1∶1或1∶2,可判断①为染色体,③为核DNA;图甲所示分裂时期的上一个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丙中的Ⅱ时期。(3)核DNA复制发生于分裂间期,可表示为图乙中的BC和FG阶段;图乙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末期完成后,细胞一分为二,GH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