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第4章专题强化练2生物膜系统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联系习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第4章专题强化练2生物膜系统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联系习题含答案,共6页。
专题强化练2 生物膜系统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联系
1.(2020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
B.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D.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2.(2020陕西西安中学高一期中,)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
A.抗体的分泌、大分子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3.(2019吉林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B.不同膜结构的差别可以体现在②③的不同
C.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过程依靠的结构基础是①
D.细胞吸水膨胀时③的厚度变小,可说明③具有选择透过性
4.(2020江西高安中学高一期中,)某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放在特制的槽中央,等分槽两侧的蒸馏水。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将动物细胞磨碎成匀浆,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提取物加到膜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深度解析 )
A.细胞提取物含有能溶解在膜中的脂质
B.H+通过自由扩散跨膜
C.H+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H+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5.(2020吉林扶余一中高一期中,)外泌体(exosome)特指直径在40~100 nm的盘状囊泡,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下列有关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泌体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且不消耗能量
B.外泌体可以携带和传递信号分子,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C.膜蛋白不参与外泌体传递信息的过程
D.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都通过外泌体进行运输
6.(2020山东烟台一中月考,)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双层脂分子的球形结构),用脂质体包裹一定浓度的溶液后将其转移至蒸馏水中,脂质体膨胀破裂需要较长时间;科学家把从红细胞膜上提取并纯化的CHIP28(一种蛋白质)嵌入脂质体后,重复上述操作发现脂质体快速膨胀破裂。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脂质体与细胞膜的亲水结构均位于内侧
B.水分子进入脂质体(无CHIP28)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C.CHIP28能协助水分子通过脂质体
D.水分子进入红细胞可能存在两种方式
7.(2020山东临沂高一期中,)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只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
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其只受能量供应不同的限制
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8.(2020河南南阳高三月考,)某实验小组用人工脂双层膜制作渗透装置,膜两侧装入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向脂双层膜中加入裸鲤卵毒素,一定时间后测得膜两侧溶液中的K+浓度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备人工脂双层膜时应以磷脂分子为原料
B.酒精通过细胞膜和人工脂双层膜的速率可能无差异
C.裸鲤卵毒素可能作为嵌入脂双层膜中的K+通道
D.加入裸鲤卵毒素后,K+通过主动运输穿过脂双层膜
专题强化练2 生物膜系统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联系
1.D | 2.D | 3.C | 4.D | 5.B | 6.A |
7.D | 8.D |
|
|
|
|
1.D 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A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转运蛋白包含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C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结构的基本支架,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是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D错误。
2.D 大分子是通过核孔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与膜流无关,A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各种具膜细胞器,不会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膜流的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而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形成过程中,膜流的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C错误;膜流可以将各种细胞结构通过膜结构相互联系转化,也可以将物质通过具膜小泡运输到细胞内外,因此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D正确。
关键点拨
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膜流体现膜的流动性。
3.C ①为由蛋白质与多糖结合而成的糖蛋白,②④均为蛋白质,多糖不属于还原糖,而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的为还原糖,A错误;不同膜结构的差别可以体现在②④所示的蛋白质的不同,③为磷脂双分子层,没有特异性,B错误;①为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过程依靠的结构基础是①,C正确;③为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吸水膨胀时③的厚度变小,可说明③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4.D 用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等分槽两侧的蒸馏水,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说明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跨膜。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然后在同侧再加入细胞滤液提取物,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说明细胞滤液提取物可为H+的跨膜运输提供能量,进而说明H+通过主动运输跨膜,D符合题意。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中提取关键信息:(1)细胞滤液提取物中含有能量;(2)pH的变化是由H+跨膜运输引起的。据此,围绕“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5.B 由题意可知,外泌体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A错误;胰岛素等大分子信息类物质可以由细胞形成外泌体分泌出细胞,从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B正确;膜蛋白作为受体参与外泌体传递信息的过程,C错误;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一般需要通过外泌体进行运输,但细胞核内的RNA等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D错误。
6.A 由题干信息可知: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也分为亲水端和疏水端,脂质体和细胞膜的亲水结构均位于外侧,A不合理。当无CHIP28时,“脂质体膨胀破裂需要较长时间”,证明此时水分子可以进入脂质体,水分子进入脂质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当在脂质体上嵌入CHIP28(一种蛋白质)后,“脂质体快速膨胀破裂”,证明在CHIP28的协助下,水分子可以快速进入脂质体,此时水分子进入脂质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由此可推出,水分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有两种,即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C、D合理。
7.D K+、Na+跨膜运输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同时还受能量供应的影响,A、C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有关,B错误;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以生物膜的流动性为基础,D正确。
8.D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而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人工脂双层膜是模拟细胞膜制备的不含蛋白质的结构,A正确;酒精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酒精通过细胞膜和人工脂双层膜的速率可能无差异,B正确;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加入裸鲤卵毒素后,脂双层膜两侧溶液中的K+浓度差降低,说明K+发生了跨膜运输,而脂双层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极小,因此裸鲤卵毒素可能作为嵌入脂双层膜中的K+通道协助K+跨膜运输,C正确;加入裸鲤卵毒素后,脂双层膜两侧溶液中的K+浓度差降低,因此K+是顺浓度梯度通过脂双层膜的,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