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07 植物的蒸腾作用-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展开考点07 植物的蒸腾作用
1.(2021•太原)下列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中,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是( )
A.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B.冬天在蔬菜大棚内燃烧煤球
C.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D.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叶片
【答案】D
【解析】A、中耕松土、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冬天在蔬菜大棚内燃烧煤球产生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不符合题意;
C、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不符合题意;
D、移栽树木时去掉部分叶片,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晋中)取同一植物相似的两个枝条,按如图所示进行处理。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观察到只有甲装置的塑料袋内表面布满水珠。这一实验说明( )
A.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
B.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茎
C.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茎
D.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
【答案】D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乙塑料袋内的枝条除去其全部叶片;甲塑料袋内的枝叶保持完整,因此蒸腾作用最旺盛,故水珠最多的应是甲塑料袋。该实验说明进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
故选:D。
1、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并不是全部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不论何种植物,还是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
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1)根中能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而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
(2)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特点
①成熟区又称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这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②成熟区内侧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有利于水分的运输。
③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外部由果胶质组成,这种果胶质有很强的黏性,亲水能力强,有利于水分的吸附和吸收。
3、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中。导管的细胞呈管状,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根吸收来的水分就是通过导管向上输送至茎、叶等器官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分运输至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水分被植物体吸收,大致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水分从土壤溶液进入根部,然后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成熟区的导管,由于根中的导管与茎中的导管相通,水分就由根中导管进入茎中导管,之后由茎中导管向上运输给叶、花、果实等,供植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1、 蒸腾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2、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的用途
(1) 约99%的水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
(2) 约1%的水参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3、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①产生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②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水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
(2)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 保护水资源
水是一切生物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还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但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1992年联合国将每年3月23日定位“世界水日”,提醒公众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5、叶片的结构
(1)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叶肉: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使叶片呈现绿色。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液泡,储存着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3)叶脉: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叶脉中有两种管道——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可见叶脉有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4)气孔:在叶片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许多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些细胞叫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1.(2021春•招远市期末)为了提高树木移栽时的成活率,我们常采取的措施及原理正确的是有( )
①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阻止呼吸作用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阻止光合作用
③尽量带土移栽——减少对根毛的损害
④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降低蒸腾作用
⑤栽种后还要挂瓶输液——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2021春•长丰县期末)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请观察、比较如图显微镜视野下的植物玻片标本图片,______图中的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结构( )
A. B.
C. D.
3.(2020秋•盱眙县期末)用新鲜的萝卜,切取大小粗细相等的两根长条,甲、乙分别放在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如图所示,萝卜条甲、乙的变化分别是( )
A.甲细胞吸水,萝卜变软;乙细胞失水,萝卜变硬
B.甲细胞失水,萝卜变硬;乙细胞吸水,萝卜变软
C.甲细胞失水,萝卜变软;乙细胞吸水,萝卜变硬
4.(2020秋•盱眙县期末)如图是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此液滴主要是由( )
A.植物茎叶内的水分经阳光照射蒸发出来的
B.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C.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5.(2021春•南通期中)为促进绿萝生长,可定期施加营养液。某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g/L)
氮
25
磷
18
钾
17
微量元素总含量
0.2
A.营养液给绿萝仅提供无机盐
B.无机盐主要在根尖分生区被吸收
C.绿萝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大
D.营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时,根才会吸水
6.(2020秋•蒙阴县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甲是摘除叶片的枝条,乙、丙、丁保留叶片,将它们分别插入四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实验处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注:凡士林是一种黏稠的液体)( )
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
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
D.将这些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甲和丁中的液面会没有差异
7.(2021•瓯海区模拟)兴趣小组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现象将更明显
B.区域②变红说明了②是运输水分的部位
C.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
D.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8.(2020秋•武城县期末)玉米是我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俗话说“根深叶茂,根正苗红”,根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你平时观察到的现象及根尖的结构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玉米的根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主根,属于须根系
B.玉米根尖中分生区部位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C.玉米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此区域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玉米根尖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9.(2021•惠州模拟)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少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的气孔慢慢张开,空气就进入气孔
D.图①表示叶片的气孔是张开的,图②表示叶片的气孔是关闭的
10.(2020秋•黄冈期末)园林工人们在移栽大型绿化树时会给它们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运输液体的管道是导管
B.输入的液体成分主要是水分和葡萄糖
C.输入的液体成分与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成分相似
D.针头插入的部位不必太高,液体也能运输到顶端的枝叶
1.(2021•海南模拟)网购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会少量脱水,购买者要做“醒花”处理:去掉茎基部包着的蓄水棉,保留叶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茎3~5cm,把花头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个小时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对鲜花运输过程和醒花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
B.保留叶子,利于吸水
C.茎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积
D.用清水浸泡,有利水由筛管向上运输
2.(2021•禹城市二模)“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大樱桃因晶莹剔透、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爱,是大棚种植的首选果树品种。大樱桃结果期间果农都会大量浇水,该部分水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果实膨大 D.蒸腾作用
3.(2021•许昌二模)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市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建设美丽许昌增添绿色。以下植树造林的措施中,其做法与所学生物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减少蒸腾作用
B.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C.盖遮阳网﹣﹣促进呼吸作用
D.为植物打吊针﹣﹣主要补充水和无机盐
4.(2021•莘县模拟)北京延庆区在修建2022年冬奥会雪道等运动设施过程中,对区域内珍贵的树种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和移栽利用,这体现出北京冬奥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举措和信心。下列移栽植物的措施中不利于植物成活的是( )
A.带土移栽幼苗 B.剪掉部分枝叶
C.在强光下移栽 D.移栽后要浇水
5.(2021•广陵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横切结构时看到的图像,该部位应该位于( )
A.根冠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成熟区
6.(2021•莫旗模拟)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以探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两个装置中水量应相同
C.应加入植物油可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D.该实验装置应放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以免植物枝条缺水干枯
7.(2021•莘县模拟)小欣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时,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⑤表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作用
B.②、④叶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③叶脉的功能是输送无机盐、水分和有机物
D.⑥保卫细胞控制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
8.(2021•莱芜区一模)如图是某植物一天内,不同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失水速率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B.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C.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9.(2021•梅州二模)为了提高树木移栽时的成活率,我们常采取的措施及原理正确的有( )
①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降低蒸腾作用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阻止光合作用
③尽量带土移栽﹣﹣减少对根毛的损害
④栽种后挂瓶输液﹣﹣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1•潍坊模拟)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一段时间后质量最轻的组别是( )
组别
A
B
C
D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A.A B.B C.C D.D
1.(2021•烟台)自古诗人爱“咏莲”,对下列诗句的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
A.出淤泥而不“染”——叶片的表皮没有气孔
B.中“通”外直——叶柄长直,内有气腔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
D.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2.(2021•株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和散失的主要途径为:根部成熟区的导管→茎中的导管→叶中的导管→气孔→大气
B.若孙悟同学家种植的玉米出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的现象,则可能需要补充氮肥
C.没有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
D.在移栽植物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给植物打针输液,主要目的是为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3.(2021•永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时,水稻的根处于吸水状态
B.当具有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时,水稻种子都能萌发
C.水稻叶片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有淀粉
D.水稻根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4.(2021•成都)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如图所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存在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1•台湾)小航将自己的血液分别滴在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食盐水中,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甲、乙、丙中红血球的细胞状态,结果如表所示。根据此结果,比较三种食盐水的浓度,下列何者正确?( )
编号
细胞状态
甲
细胞破裂,只剩细胞碎片
乙
细胞萎缩
丙
细胞呈双凹圆盘状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6.(2021•海南)如图是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示意图(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该实验的变量是( )
A.光照 B.叶片 C.温度 D.湿度
7.(2021•湘西州)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如下措施,其中做法及作用与树木成活不是密切关联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8.(2021•烟台)王涛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对其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剪除部分枝叶——带动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C.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9.(2021•营口)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提高结实率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10.(2021•长沙)某兴趣小组利用移液管、吸管和矿泉水瓶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用于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使用了若干海桐枝条,这些枝条应长势一致, 相同。根据图乙实验设计可知,起对照作用的是第 组(填序号)。
(2)分析①、②、③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风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 。
(3)分析①、④、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1.【答案】D
【解析】①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错误;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错误;
③尽量带土移栽,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和幼根,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到损伤,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正确;
④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正确;
⑤栽种后还要挂瓶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正确。
可见③④⑤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不符合题意;
B、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不符合题意;
C、气孔,气体进出植物体的结构,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装置放入的是浓盐水,由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浓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皱缩变小、变软;
在乙装置中是清水,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部清水,所以细胞会吸水,萝卜会因为吸水而硬挺。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结果.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植物生长需要量多种无机盐,根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所以营养液给绿萝提供的是水和无机盐,A错误;
B、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错误;
C、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由表可知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比微量元素大得多,C正确;
D、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因此,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解析】A、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水,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排除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A正确
BD、甲和丁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丁液面下降较大的原因是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甲枝条没有叶片,蒸腾作用较弱,B正确,D错误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C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应为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要是效果明显就要增强蒸腾作用,所以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A错误;
B、图中②木质部变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管道﹣﹣导管位于木质部中,B正确;
C、区域③韧皮部未变红说明该处没有导管,但是不能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C错误;
D、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玉米的根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主根,属于须根系,正确;
B、玉米根尖中分生区部位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正确;
C、玉米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此区域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正确;
D、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图中根尖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无叶绿体,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是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A正确;
B、保卫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台,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B正确;
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C正确;
D、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由图可知:图②表示叶片的气孔是张开的,图①表示气孔是关闭的。气孔的开闭受叶内水分、光照强度、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叶内水分多、光照强度大、温度高气孔就张开;叶内水分少、光照强度小、温度低气孔就闭合。D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BC、树干从里往外由树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保护层死细胞组成。这几部分构造中,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传导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因此在大树移栽、弱树复壮、古树名木复壮、树木急救等方面均采用此方法进行输液。AC正确;B错误;
D、蒸腾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所以输液时针刺入的部位不必太高,液体也能运输到绿化树项端的枝叶,D正确。
故选:B。
1.【答案】D
【解析】A、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利于保鲜,A正确;
B、保留叶子,蒸腾作用强,促进吸水,B正确;
C、茎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积,促进吸水,C正确;
D、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D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A正确;
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B正确;
C、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C错误;
D、为植物打吊针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带土移栽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移栽植物成活,A不符合题意;
B、剪去部分枝叶,可以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B不符合题意;
C、在光照最强时移栽,蒸腾作用旺盛,不利于植物存活,C符合题意;
D、移栽时注意适量的浇水,满足移栽植物对水的需求。有利于成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3、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由根的横切面图,明显看出有根毛的存在符合成熟区细胞的特点故为成熟区。
故选:D。
6.【答案】D
【解析】A、甲和乙除了枝条的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所以变量是叶,因此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正确。
B、两个装置中水量应相同是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植物油比水轻,漂在水的上面形成一层油膜,能防止试管中水的散失。B正确。
C、植物油可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C正确。
D、该实验装置放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影响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实验效果不明显,D错误。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①上表皮和⑤下表皮合称表皮,主要功能是保护作用。A正确;
B、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合称叶肉,内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正确;
C、③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主要功能是输送无机盐、水分和有机物,C正确;
D、⑥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D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都是逐渐升高,并且这个时间段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c点是某植物的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曲线重合点,且正好处于a时刻。即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B正确;
CD、图中黑暗时间内,无论哪一时刻,吸水速率的曲线总是位于蒸腾速率的曲线之上,即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而有光照时,a—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a点之前和b以后吸水速率则大于蒸腾速率,C正确,D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①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正确;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错误;
③尽量带土移栽,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和幼根,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到损伤,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正确;
④栽种后还要挂瓶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正确。
可见D①③④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A、B、C、D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A叶片散失水分最多,由于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B涂的是上表皮,因此丙叶片次之,C叶片又次之,D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此,四个叶片质量由重到轻的先后顺序是:D→C→B→A。
故选:A。
1.【答案】A
【解析】A、叶片表皮有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A错误;
B、叶柄长直,内有气腔。B正确;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C正确;
D、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因此映日荷花别样“红”。D正确。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和散失的主要途径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A正确;
B、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所以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种植玉米时,若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的现象,应采用的措施是补充含氮肥的无机盐,B正确;
C、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或冰雹,再回到海洋或陆地,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如陆地降雨量,C错误;
D、在移栽植物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给植物打针输液,主要目的是为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A错误;
B、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且度过休眠期,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C错误;
D、水稻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②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故选:B。
5.【答案】B
【解析】根据细胞失水,吸水的特点可知,在浓度小的食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在浓度为0.9%的食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在浓度高的食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因此,显微镜下观察甲、乙、丙中红血球的细胞状态,甲细胞破裂,只剩细胞碎片,说明食盐水浓度低,乙细胞萎缩,说明食盐水浓度高,丙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维持正常的形态,根据此结果可知,种食盐水的浓度是:乙>丙>甲。
故选:B。
6.【答案】B
【解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多少影响着蒸腾作用的强弱,该实验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D正确;
B、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B正确;
C、为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成活率,C正确;
D、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不是减弱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傍晚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正确;
B、剪去一部分枝叶,会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降低水分从茎上升到叶,B错误;
C、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C正确;
D、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成活率,D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析】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所以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故选:D。
10.【答案】(1)叶片数量 ①
(2)越强
(3)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解析】(1)本实验使用了若干海桐枝条,这些枝条应长势一致,叶片数量相同。①组不做处理起对照作用。
(2)分析①、②、③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风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
(3)分析①、④、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0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0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5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5 植物的蒸腾作用-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5 植物的蒸腾作用-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5 植物的蒸腾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5 植物的蒸腾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